青春试爱高清在线观看:价格的牛势熊态转换 ——价格结构理论与结构主义的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1:51:57

价格的牛势熊态转换 ——价格结构理论与结构主义的分析

                                      

价格系统的运行态势,取决于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相互作用的方式,这是由市场决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条规律。所谓牛势熊态的自我转换,不过是趋势自我矫正的一种特例。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分析长期趋势的自我转换,请注意趋势发展过程和转换过程的差异性及共同性。

    自我矫正与自我转换的差异。在长期图表上,趋势的自我矫正屡见不鲜,但只有当一种主流偏向被另一种主流偏向替代时,我们才能把趋势的自我矫正视为自我转换。相对而言,捕捉熊牛转换点的难度较大,因为在漫长的筑底过程中,自我矫正往往会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反复出现。

    牛势自我矫正与熊态自我矫正的差异。熊态的自我矫正通常是在系统振荡幅度不大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很少构成对大势研判的障碍,但牛势的自我矫正过程会出现系统大幅度的振荡,因此在大势的研判上要特别留意陷阱。

    自我转换过程的时间顺序相同。相对于现货价格,在转换点上的期货价格总是率先改变方向。牛熊转换是这样,熊牛转换也是这样。

    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异向波动——自我矫正——自我转换,是牛势熊态转换的内在逻辑。研究这一转换过程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会出现异向波动?在什么状态下的异向波动,趋势的自我矫正才能演化为自我转换?

    价格域与价格同观态

    我们借用西方新制度学派提出的“域”与“同观态”这两个概念,来说明期货商品价格的两种形态异向波动的原由。

    交换经济体 (1),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域——价值形态交换域和风险形态交换域。在前一个域中,“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所谓现货价格形态,就是“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指数 (3)”。在后一个域中,交换风险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风险(例如价格上涨风险),与另一种使用风险(例如价格下跌风险)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所谓期货价格形态,就是这种量的关系或比例的货币名称。显然,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产生于两个不同的交换域,决定商品价格的直接基础是商品的交换价值,而决定期货价格的直接基础是商品的交换风险。期现价格的异域——异质性,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异向波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另一方面,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又存在着同观态。乍一看来,这两种价格形态没有任何差异,他们都表现为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指数。这种形式上的同观态源于价格制度的同观态,即在同一价格制度的制约下,使得价值形态的交换价格与风险形态的交换价格变得彼此相似。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同观态,实际上是一种制度的制约过程,他们在同一制度环境中运行,共居于同一个统一体内,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由于同观态现象掩盖了期现价格的异域——异质性,致使很多人误认为期货价格的结构与现货价格的结构一模一样,从而对期现价格的异向波动大惑不解,惊诧莫名。鲜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期货价格的构成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结构主义的观点看,期现价格结构至少有两个不一样:

    构成要素不一样。商品的自然使用价值、社会对自然使用价值的评价、商品价值的社会形式——货币,是构成商品现货价格的三大要素。而商品期货价格的构成要素是期货合约标准品、期货价格的买权与期货价格的卖权。

    要素与要素的联系方式不一样。在商品现货价格结构中,商品的自然使用价值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量,价格变化是通过一个变量(社会使用价值)与另一个变量(货币)的量的关系表现出来。在这种量的关系中隐含的质的关系,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说,就是商品权利与货币权利的交换。而期货价格的结构,合约标准品可视为不变量,买权与卖权的数量关系,则直接体现为价格权或价格风险处置权的交换。甲方在购买价格上涨权利时,同时也把价格下跌的权利出售给乙方;乙方在购买价格下跌权利时,也同时把价格上涨权利出售给甲方。因此期货价格的结构,实际上就是其现货价格风险的转换系统。由此推论,期权市场的交换,就是期货价格风险的交换。

    上述的两个不一样,可概括为商品现货价格是产权交换的产物,而商品期货价格则是产权交换风险再交换的产物,他们的形成机制、传导机制、作用机制是不一样的。这种在质的规定上的差异,决定了期现价格的异向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当现货价格上涨(或下跌)至某种临界状态,导致期货价格结构中潜在的买权(或卖权)增量与卖权(或买权)增量的比率,从一个大于1的实数转化为一个小于1的实数,期货价格就会率先下跌(或上涨)。它标志着一种主流偏向被另一种主流偏向所替代,标志着期货商品价格牛势熊态的转换。因此明确地界定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可能性边界,对于研判长期趋势的自我转换是不可或缺的。

    终极非均衡与风险极

    终极非均衡是经济系统非均衡的一种极端状态,我们用它来描述转换点上的市场供求关系。在价格趋势过分地向上或向下延伸的两极,一极是超额需求已膨胀到经济体能够忍受的最大限度,需求方的任何努力都不可能再增加1个单位的需求量,另一极是过剩供给已经处于一种极值状态,供给方的任何努力都不可能再增加一个单位的供给量。如果说交换均衡概念是对供给等于需求、过剩供给和超额需求的数量波动趋向于零的描述,那么终极非均衡的概念是对非均衡姿势趋向于极值状态的描述。

    终极非均衡与交换均衡,对市场风险的分布状态作了不同的描述。在供给等于需求的均衡点上,价格风险趋近于零,供给方利润最大,需求方效用最大。在超额需求(或过剩供给)趋向于极值的转换点上,价格继续上涨(或下跌)的风险极小,潜在的下跌(或上涨)风险极大,一方的收益最大总是以另一方的损失最大为代价。

    终极非均衡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解读转换期内的商品供求信息和把握信息的意义。“供求关系趋紧”与“供求关系极度紧张”,具有截然相反的信息意义。前者说明供求矛盾将推动价格上涨,后者说明关系的紧张度已趋近于极值,供求矛盾即将转化,是牛市即将终了的信号。

    
    终极非均衡概念中的风险极涵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转换点上的风险分布状态。在熊牛转换点上,现货价格低迷,甚至还在继续下跌,但与潜在的上涨风险相比,则是个极小值。在牛熊转换点上,现货价格坚挺,甚至还有继续上涨的可能,但与潜在的下跌风险相比,同样是个极小值。极小——极大,是转换点上风险不对称分布的显著特征。因此在转换点上的期货交易,实际上是在等量风险交换的面纱掩盖下的极不等量风险的交换。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转换过程中潜在的买权和卖权数量变化的原因。

货币价格与货币价格定律

    货币的商品价格与其外币价格,是一个国家货币的两种价格形态。结构主义分析的重点,仍然放在他们相互作用的整体上。

    所谓货币的商品价格,是指以商品量表现出来的单位货币的价格形式。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在执行商品的表价职能时自身是没有价格的,但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的同时,自身的价值也同样为商品所表现。“把一份行情表上的价目倒过来读,就可以看出货币的价值量表现在各式各样的商品上(5)。”或者说“货币把一切倒过来读,从而把自己反映在一切商品体上,即为货币本身转化为商品而献身的材料上 (6)。”我们把单位货币的商品的量的表现,叫作货币的商品价格。

    货币的商品价格是个无限系列,而且总是与它相对应的商品价格互为倒数。例如1吨铜等于2000美元,那么用铜来表示的货币价格是1美元=1/2000吨铜。CRB商品价格指数的倒数,也就是用17种商品来表现的美元价格指数。如果我们要表示1美元的一般价格水平,则:1美元=Z量商品A=U量商品B=V量商品C=W量商品D=X量商品E,或等于其他。由于货币的商品价格总水平是一般物价水平(P)的倒数(1/P),因此仍然可以用货币数量公式把它表示出来:

    1/P=Q/(M·V)

    所谓本币的外币价格,是指以本币为基础货币、以外币为标价货币的汇率,它的涨跌都以相对应的外币数量变化表现出来。本币汇率是一个有限系列,国际货币市场本币与外币的供求关系,决定本币汇率的一般水平,这几乎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理论。现在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假定国际货币市场上的货币总供给等于货币总需求,再假定国际商品市场上的以商品为代表的供给总量等于以货币为代表的需求总量,那么货币价格的两种形态都处在均衡点上,试向在均衡点上的均衡价格水平由什么决定?

    离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几乎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根据马克思的价值——货币理论,则可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把币值与它的两种价格形态之间复杂关系表达出来:

    U/U*=P/P*=M/M*

    我们把这个公式称为货币价格公式或货币价格定律。该式表示,在均衡点上,用本国的社会劳动耗费表示的本币币值(U),同用外国的社会劳动耗费表示的外币币值(U*)的比率,等于用商品量表示的本币价格(P)与外币价格(P*)的比率,等于单位本币(M)与标价外币(M*)的比率。

    货币价格定律的基本涵义是:国际商品市场和国际货币市场的交换内容,就其实体来说,都是国与国之间的社会比较劳动 (7)的交换,商品交换比率与货币交换比率都是按比较利益相等的原则来确定的,因此由国与国之间的社会比较生产力决定的币值,是决定货币的两种价格水平的共同基础。

    货币价格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理论

    货币学派提出的一价定律和以一价定律成立为条件的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APPP),其贡献是第一次把商品市场价格与货币市场价格用一个公式联系起来,其缺陷是不能从源头上说明它们“为何、由何、如何”联系在一起。如果割去我们的货币价格公式的源头,用直接标价法替代我们的间接标价法,再把我们公式中的用商品量表示的货币价格更换为用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则就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的表达式:

    S=P/P*

    马克思主义的货币价格定律为什么可以包容货币学派的购买力平价?在结构主义看来,马克思的价值——价格理论揭示了本质与现象的关系,而货币学派的货币数量论则侧重于分析现象与现象的关系。本质决定现象之间的关系,与现象之间的关系隐藏着现象的本质,不应该视为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在当代,用货币数量公式(M·V=P·Q)来衡量一国货币的币值,不再是谬误,而是真理。它表明了货币的社会职能不但是整个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媒介,而且还表明它的价值也可以由整个社会总生产过程的结果(P·Q)来衡量。事实上,我们可以用存量与存量、流量与流量的关系,来间接地表达币值的价值量:

    存量表达式。以本国的GDP和外国的GDP*,代表本国和外国在同一时期内生产全部产品的社会比较劳动耗费,以M2和M2*代表本国和外国的社会总需求,则:

    U/U*=(GDP/M2)/(GDP*/M2*)

    流量表达式。用本国的商品流通总量Q和外国的商品流通总量Q*,代表本国和外国在同一时点商品生产的社会劳动耗费,用M和M*表示本币和外币的流通总量,用V和V*表示本币和外币的流通速度,则:

    U/U*=( Q/M·V)/( Q*/M*·V*)

    不论是存量表达式和流量表达式,都说明一国货币币值同该国的货币存量和流量成反比例变化。货币数量增加,币值升值;反之,币值贬值。币值的升贬将同时压向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将同时推动和压迫货币的商品价格和本币汇率的一般水平。在货币价格定律的支配下,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成立,才有共同的基础。所谓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也不过是货币价格定律支配下的货币现象。

    必须指出,一个国家的货币价格系统都是在特定的国际货币环境中运行,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系统结构的外在表现。尤其是制度环境中的货币制度,制约着系统的运行态势。当代的货币制度,币值不再用法定的黄金量来表现,而是表现为由市场决定的、与货币直接对立的整个商品界的“一般商品”量。商品期货作为商品的符号,无论是微观的单个商品期货,还是宏观的商品指数期货(包括将来有望推出的GDP指数期货),都可以看作是衡量币值变化的风险尺度 (8)。因此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以期货商品为货币商品、以美元为本位币的“期货商品——美元本位制”,期货商品价格的地位,相当于金本位制时代的黄金价格。国际商品期货市场的美元价格,同各国商品期货市场的一国货币价格的比率,制约着美元/各国货币的汇率,而国际货币期货市场美元汇率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国际——国内的商品期货价格的比率。

    货币价格定律的运用

    货币价格定律描述了均衡点上货币价格结构的稳定性。其反面的涵义是非均衡点上结构变化的整体性、调整性和转换性。这就是说,结构变化是在货币价格定律支配下的变化,稳定是结构的整体性调整和转换带来的稳定。这种稳定性和变化性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对于我们分析商品期货价格牛势熊态的转换,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

    在美元价格系统中,我们可以把CRB指数看作是美元的商品价格的倒数。它与美元指数USDX的反向运行,说明美元价格结构内两项又对立、又统一的成分正以相互推动的方式,为系统运行提供动力。当系统的非均衡发展到终极状态时,美元价格的风险也处于极值状态。在货币价格定律的支配下,必有某一项成分率先改变运行方向。CRB牛市的结束,往往以USDX熊市的终了为前提。1980、1988、1996年,都是CRB的牛熊转换在后,USDX的熊牛转换在先。目前的CRB与USDX呈反向运行态势,说明美元价格趋势正处于自我加强阶段。

    货币价格定律隐含的投机策略是:同时在商品期货市场和货币期货市场上追逐趋势的转换点和追逐趋势。前者是最佳策略,即在转换点上同时在两个市场上建立方向相反的投机头寸,以期同时获得最大的风险利润。后者是次佳策略,待牛势熊态转换完成后,同时在两个市场上追逐相反方向的趋势。

    货币价格定律隐含的风险管理策略是:商品风险与货币风险可以相互对冲,或用商品风险对冲货币风险,或用货币风险对冲商品风险。考虑到我国货币期货缺位的现状,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商品期货,规避美元和盯住美元的人民币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