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傅彪主演的电影:人民日报制度,让道德更有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18:54

 

周亚军

《 人民日报 》( 2011年12月29日   09 版)

  有道德保障制度做后盾,呼吁才更有力,也唯如此,道德才有信心和力量在新的一年攀登更高的山峰

  

  即将过去的2011年,是社会道德备受瞩目的一年。日前,清华大学与媒体合作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自2007年以来,“社会道德风气”首次入围最受关注的10大焦点问题。

  与关注、重视同行的,更有人们对道德的呼吁。全国乃至各地的道德模范人物评选为我们树立起一个个向善的精神标杆,而“最美妈妈”“最美婆婆”这些“最美”的背后则饱含了民众对道德力量的尊崇与渴盼。

  呼吁道德,是因为我们抱有希望和期待,是因为我们始终坚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情尚未被冷漠和麻木击败。诸多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事迹常存人们心底,温暖着人心,更使我们确信:人性的光辉并未离我们远去。平凡人物的真情流露,犹如暖流一般涤荡着冷漠与麻木,召唤世人的向善之心,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感动、触动之余,投身行动。

  良好社会风尚的养成,离不开对道德的呼吁,但在助人反遭诬陷、好人流血又流泪的个别现象面前,仅靠呼吁是不够的,道德更需要建设,更需要来自制度的保障。

  近日国内多个省市出现“血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众对义务献血缺乏信任。面对道德呼吁,人们何以“裹足不前”?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善心没有得到正面反馈。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人们的善心在可能遭遇的伤害面前变得犹豫。

  前段日子曝出的宁波一名女大学生献血晕倒致使左眼失明、多方求援无果的事情,一方面伤害了百姓献血、做善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法律的漏洞及献血者保障机制的空白。面对热心献血却遭遇不幸的大学生,当地见义勇为评定部门能否考虑给其与见义勇为者同等待遇的救助,慈善机构又能否使救助申请标准更具人性和温情? 

  如何让善心得到更多正面的反馈?在呼吁之外,我们期待道德保障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发力。保障制度的建立会让善心更有安全感,切实消除人们行善的后顾之忧。有了制度的保障,见义勇为者将不用担心被诬陷或讹诈,捐助善款者亦可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捐款项的落实情况。

  值得欣慰的是,许多地方的制度建设已经启程。深圳市出台措施保障见义勇为者免受被诬之苦。继深圳之后,广东也宣布采取多项措施鼓励见义勇为,拟将有关条例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并逐步建立个人诚信档案,为见义勇为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和支持。

  尽管目前道德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所关涉的领域并未如我们所设想的那般宽广,但仍让人心怀期待的是,制度建设在道德层面所应发挥的作用已为公众认同。有道德保障制度做后盾,呼吁才更有力,也唯如此,道德才有信心和力量在新的一年攀登更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