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雪故事鬼吹灯第二季:74%尿失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2:39:00

74%尿失禁
患者未治疗

健康时报记者 刘桥斌 《 健康时报 》( 2011年06月30日   第 23 版)

 

  新闻背景:每年6月的最后一周是世界尿失禁周,今年尿失禁周的主题为“多些对话,少些束缚”。

 

  医生把尿失禁形容为腿脚被马桶给拴住的病,因为尿失禁的病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尿急,几乎不敢离开马桶半步。尽管尿失禁的病人大多难以启齿,但在我国,这个被马桶拴住的病至少有一亿患者,而其中74%的患者未曾寻求治疗。

  尿失禁医学上称之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尿控学组发布的2010年国内首个大规模OAB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18岁以上人群OAB总体患病率为5.9%。如果按照以前的诊断标准把尿频的患者也算进去,患有尿失禁的人数远远超过了1亿,其中仅有26%的患者接受过治疗。而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40岁以上人群OAB的总体患病率约为40岁以下人群的10倍,达11.3%。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副院长王建业教授介绍,大多数尿失禁患者认为尿急、尿频、夜尿增多和急迫性尿失禁是年纪大了自然产生的症状而不是疾病。

  其实不然,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尿失禁按照症状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5类。

  王建业建议,为方便医生诊断,患者最好做个排尿日记,并通过OAB自测表(见表)简单自测,如果一周内多次达到尿失禁诊断标准,就应该尽快就医。目前行为训练与药物治疗都可以达到良好效果。药物治疗上,目前最行之有效的一线药物是M受体拮抗剂,患者可遵从医生的处合理用药。

  

  康复篇——

  男性:多训练膀胱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廖利民教授介绍,治疗尿失禁,行为训练和药物联合治疗效果要比单用药物治疗效果要好。治疗尿失禁的行为治疗包括:膀胱训练和盆底肌肉训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提肛运动)。

  男性可多进行膀胱训练。具体做法是尿急时不要立即冲入卫生间,而是先憋些时间,等待排尿的感觉减弱。定时排尿,例如无论您是否需要,每小时排尿一次。此后可逐渐增加排尿的时间间隔,直至您能够憋尿3~4小时。

  女性:多做做提肛

  提肛运动是通过增强盆底肌肉训炼以帮助您更长时间憋尿。找到盆底肌肉(收腹提肛动作即能感受到):排尿期间不断停止和开始排尿,控制这种活动的肌肉(即括约肌)平时可以多做肌肉训练,比如,收缩盆底肌肉3秒,然后放松3秒,重复10次,此为一组。以3种不同的体位:坐位、站立和躺下,分别各做一组,每天至少重复2次这些练习,即可帮助长时间憋尿。 

  预防篇——

  跳绳能防压力性尿失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姚友生教授说,中老年女性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为压力性尿失禁,这是括约肌松弛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间歇性漏尿,这会引起会阴部及下腹部皮肤感染。轻度尿失禁患者可以通过锻炼腰腹及盆底肌肉预防尿失禁。比如每天练习原地跳高,或跳绳。在收腹上跳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腹肌的力量,从而防治尿失禁。建议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跳绳和跳高运动。

  据2010-07-13健康时报15版

  产后尿失禁做仰卧起坐

  产后跑步或咳嗽、打喷嚏时,有人会出现尿失禁的现象,即使顺产也会引起的阴道松弛,这让许多女性饱受难言之苦。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邹芳表示,平时常做仰卧起坐,可以强化盆底和腹肌的张力,不但对产后尿失禁、子宫下垂有一定疗效,对阴道松弛以及阴道壁脱垂也有一定的保健、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