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oskrnl占用cpu太高:中国海军记忆(31):053H2G型导弹护卫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50:27

中国海军记忆(31):053H2G型导弹护卫舰

军事资料 2010-12-27 10:58:04 阅读209 评论1   字号: 订阅

      对于需要维护近400万平方千米内领海和经济专属区利益的中国海军来说,武器系统完备和吨位适中的护卫舰同样是最重要的装备。然而直到被西方媒体称为“江卫”Ⅰ的053H2G型护卫舰装备之前,中国海军装备的护卫舰主要是制海作战舰,缺乏综合防空和反潜作战能力。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面舰艇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来自空中目标,缺乏高效率舰空武器系统的单一制海作战舰貌似强大的背后是作战能力致命性的缺失。1988年美国《海军》杂志评论认为3.14海战交火数小时后,在舰炮交战中大获全胜的中国海军编队主动北撤,更多是出于对越南岸基航空兵遂行报复性空袭的担心。当时中国海军编队只有1艘“江东”型防空导弹护卫舰具有10千米以上的杀伤区域和2个导弹射击的目标通道,其他护卫舰只有杀伤范围在4000米左右的防空舰炮,难以构成严密有效的舰队防空体系。1988年越南空军已经装备了能够携带X-25等通用导弹的苏-17和苏-22战斗轰炸机,在高空投射X-25时射程超过20千米,完全可以在中国海军舰空导弹有效射击斜距外遂行有效的空袭。除国际政治因素外,技术装备因素是导致3.14海战出现胜败双方都匆忙后退的重要原因。

      至关重要的通用护卫舰

      3.14海战背后的尴尬情况只是中国舰空导弹武器装备研制进度落后问题的后果再次体现,当时中国海军惟一的一艘防空导弹护卫舰“江东”级需要承担三大舰队的全部伴随防空使命。海军判断南海可能会发生争端后临时抽调配属南海舰队,以便为在南中国海深处主权领海执行任务的制海舰只提供舰空导弹火力。我海军舰空导弹的杀伤范围在10千米内,作用仅相当于美国海军的“海麻雀”点防空导弹。

      当时苏联和美国海军舰艇装备舰空导弹已有30年,“宙斯盾”系统也处于最后的调试之中,而中国60年代初期立项研制的舰空导弹直到1986年底才完成定型,此时的导弹实际处于试装备阶段。1988年交火的南海赤瓜礁海域位于中国岸基航空兵歼-8战斗机作战半径边缘,航空兵战斗机无法及时提供空中掩护,薄弱的舰空导弹杀伤火力未必能够抗击越南航空兵一定规模的制导武器空袭。

      在3.14海战发生前,我海军舰空导弹系统各项指标已经逐渐稳定,海军和工业部门提出了在“江湖”型护卫舰上加装这种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方案,改进后称为“江湖”改型护卫舰。之所以称为“江湖”改,是因为在原计划建造的制海型“江湖”护卫舰最后一艘上加装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该方案在1987年获得认证通过,当年3月进入研制设计阶段,既053H2G型导弹护卫舰。由于改进后的舰体结构改动较大,北约称这款护卫舰为“江卫”Ⅰ型。   

      继承与变革之路

     “江卫”Ⅰ型护卫舰设计建造期间,正值西方技术对中国产生影响最大的时期,使得“江卫”Ⅰ型舰的外观和工艺综合了很多西方特色。

      由于中国处于封闭的边缘海区,水深和巡航范围都无需要求采用吨位更大的舰艇,而吨位过小的舰只适航性和续航能力不能适应要求。60年代建造037型猎潜艇护卫舰进行过南海长程巡逻尝试并不成功,而同时期的01型和65型护卫舰配属南海舰队更加显示其适用性。中国海军护卫舰建造数量较大也正是由于其吨位能够满足全部管辖海区适航所至。

      1974年设计“江湖”Ⅲ型护卫舰时,满载排水量为1661.5吨,全封闭艏楼的“江卫”Ⅰ型因结构增重使满载排水量达1960吨。“江卫”Ⅰ型在“江湖”级基础上增加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和改善了适航性,满载排水量增加到2250吨,成为中国第一种满载排水量超过2000吨的护卫舰。该舰线型逐渐完全摆脱了中国系列护卫舰上的苏式舰艇设计风格,更接近欧洲的线型。《简氏舰船年鉴》介绍其长宽比大约为8.2,低于目前其他国家的护卫舰,采用丰满的水线面和外飘的舰首和方楔形尾,《年鉴》称这种线型船体能够提供较好的抗纵摇能力,在高海况航行时不至于埋首过深,同时尾部有较大浮力用来平衡大型球鼻首声呐造成的向前纵倾。“江卫”Ⅰ型上安装有大型声呐,具有较强的反潜能力。“江卫”Ⅰ型水线面附近线型非常接近“江湖”Ⅲ型,不过外飘的舰首使舱室面积有所增加。

      舱室增加的面积很多时候是用于安排被主要设备排挤的设备或装置,“江卫”级也是如此,增加的改进型舰空导弹和作战指挥系统等主要相关设备主要集中在舰桥以及首楼舱室之中。作战指挥系统部分布置在舰桥,主要部分布置在舰桥下首楼舱室内。这种安排使得安装在舰桥和前桅上的设备信号传输距离最短,这对于改善雷达的波导和缆线传输信号等有很重要的影响。舰长能够在接近指挥舰桥的位置使用指挥系统,便于指挥和照顾观察航行情况,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能够迅速转换为采用传统方式继续指挥控制舰只。在80年代初设计“江湖”Ⅲ护卫舰时,曾经加大了舰桥以增加安装设备空间,而“江卫”Ⅰ型设备较“江湖”Ⅲ增加很多,由于改进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非常笨重且体积庞大,只能截去首楼前部,将其布置在主炮后部的主甲板上占据了原来舱室空间,此外首楼前部顶上2门双联装自动37毫米舰炮供弹室和驱动机构占据空间较“江湖”Ⅲ上37毫米舰炮多,导致“江卫”级首楼舱室可用空间较“江湖”Ⅲ减少很多。“江卫”Ⅰ型将舰桥尺寸加大,弥补首楼空间的减少。舰桥前部采用了类似英国21型护卫舰那样的圆弧造型,据称是为减小对雷达的有效反射面积。

      “江卫”Ⅰ型的舰桥因为安排改进型导弹而被迫后移,导致舰桥到直升机库间的空间缩小近一半,反舰导弹只能横向布置。横向布置从70年代以来就是美国海军惯用的解决办法,逐渐成为现代水面舰艇导弹布置主流方式。这种布置好处在于导弹发射装置尾部对向一侧的海面,燃气不会横扫甲板,不干扰其他设备和武器的操作,也省去了大面积清洗加班的支出和劳苦,缺点是只能射击位于一侧的目标。“江卫”Ⅰ型也是中国海军第一种横向布置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的水面舰艇。

      1984年中国海军改装了1艘“江湖”I型护卫舰,去掉了后部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和火炮改装为直升机机库,试验满载排水量2000吨级护卫舰上配备直升机的可行性。这次改装的经验是直升机机库过高,使该护卫舰稳性降低。舰艇改进后进一步完善了系统,却降低了高海况作战能力,因此这种改进没有继续进行。设计“江卫”Ⅰ型,直升机库甲板被降低安排到了主甲板后段,作为主甲板的一部分,因此稳性较以前的“江湖”改型有很大的改善。“江湖”改之所以在主甲板后段上再搭建直升机起降甲板,主要原因是保留后甲板反潜作业平台,便于安装设备和武器。“江卫”Ⅰ型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但在直升机甲板下重新开设了开放的下甲板尾部平台,以便用来布置反潜设备和武器,有观点认为这个尾甲板平台靠近水面容易上浪。不过尾甲板平台离水面高度超过了037型猎潜艇的干舷高,037艇在南北中国海海区多数情况下并没有频繁发生上浪现象。护卫舰即便上浪也并不影响反潜和靠近水面的作业。

       “江卫”Ⅰ型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建造工艺的改进。在此之前中国建造的海军舰艇舷边钢板和甲板都是直角搭口后进行焊接,“江卫”Ⅰ型上则首次采用了圆弧过渡。直角搭口虽然简单,但垂直的边板钢板需要高出甲板钢板以保证焊接面足够大,通常高出甲板的边板会阻挡甲板排水,以及产生无数类似角反射器的雷达信号。一些精细的焊接处理,切除了高度甲板的垂直边板余料,使侧板平齐于甲板,这样就导致搭口处理麻烦且浪费材料。圆弧过渡是在焊接时,使甲板和垂直舷板不直接搭接焊接,而是采用小块圆弧钢板对接焊接连接两者,无需精细处理钢板接口处,又能避免直角搭接焊接产生角反射器效应和甲板积水问题。

       护卫舰的动力

       冷战结束前欧洲护卫舰多数采用全柴油机动力,其原因是欧洲海军主要遂行近海作战任务,作战对象首先是苏联海军潜艇,其次是水面舰艇。反潜作战要求中低航速,便于使用声呐系统,因此反潜护卫舰多数情况下是经济航速巡航。70年代设计建造的护卫舰已经全部配备了舰载直升机,遂行反潜作战时构成以直升机高速大航程和护卫舰低速安静搜索的体系。常规潜艇水下航速通常只在20节左右,在此航速下噪声很大,而低速和极低速航行时,噪声很小难以发现,核动力潜艇水下航速虽然可以达到30至35节,噪声极大,容易暴露位置。因此潜艇高速航行不仅能被护卫舰或直升机在远距离上探测定位,也将很快被舰载直升机追上,最终被迫终止高速航行,转而进行静默坐底或极低速机动。基于这种思想,西方认为护卫舰无需追求高航速。此外,70年代之前多数燃气轮机无论油耗和可靠性都不及柴油机,因此当时护卫舰大量采用柴油机,只有美国海军护卫舰在采用燃气轮机。

      1982年“江湖”Ⅲ型护卫舰设计时采用了刚刚鉴定的新型柴油机作为动力,改进的“江卫”Ⅰ型上依旧采用燃-燃并车动力,总持续功率为24000马力。“江卫”Ⅰ型项目大量采用国产装备,在带动产业技术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0年代设计建造的护卫舰开始采用燃柴联合动力,部分采用全燃动力。这其实是燃气轮机进步所至。美国海军大量装备的舰用LM2500燃气轮机平均油耗已经降到了单位马力每小时耗油170克,而输出功率相当的高速柴油机为155至190克。实际上国产柴油机油耗可能高于LM2500燃气轮机。“江卫”Ⅰ型柴-柴联合动力系统虽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绝非先进水平,对于当时的中国海军来说适用和来源稳定才是最重要的。柴油机的缺点是振动和中低频噪声难以消除,容易成为潜艇探测系统的定位信号源。现代潜艇都装备有水下发射的反舰导弹,能够在舰载反潜武器射程外开火猎杀反潜舰,因此安静性不仅是潜艇的生存要素,对水面反潜舰艇同样也需要降低噪声才便于捕捉潜艇信号,以及在冲入潜艇射击近界死角前不会遭到潜艇反舰导弹突袭。国产舰用柴油机组在安静性和油耗,以及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

      对空搜索能力

      水面舰艇防空系统包括其空情探测系统和武器系统两个方面。空情探测系统主要是雷达和光电探测系统,此外电子侦察系统也是重要的对空监视警戒手段。由于对不同距离上的目标探测波段不同,因此海军舰艇通常配备不同的雷达。“江卫”Ⅰ型的远程对空警戒雷达与苏联时期绰号“刀架”的P-8和P-10雷达非常相近,因此通常被称为“刀架”雷达。该雷达原本是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刀架”雷达的发展型号。护卫舰和驱逐舰上之所以采用该雷达是因为其天线较轻,能够安装在单薄的小直径圆柱桅杆顶端,而且鱼骨般的八木天线风阻小,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不会影响稳性。《苏联雷达装备手册》上介绍P-8“刀架”雷达对高空目标探测距离75千米,主要作为防空导弹系统的目标指示雷达。与其类似的517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100千米左右。

       该雷达最早出现在70年代末期的051型驱逐舰上,用来替代原设计中相对笨重的雷达。80年代中国开始用微处理器改进雷达信号处理分系统,据称该型雷达也在改进之中。从近年新型驱逐舰依旧配备该型雷达情况判断,这种雷达可能还在不断改进,以适应21世纪的作战需要。90年代以来中国陆基和舰基雷达系统技术有飞跃性提高,尤其是对UHF和VHF波段雷达的国际技术合作的开展,使得貌似老式P-10“刀架”雷达的517雷达具备了更强大的探测和抗干扰能力。据俄罗斯《ARMS》杂志报道,中国继续在新型舰艇上配备该型雷达不仅仅是满足于其性能的提高,而是出于反隐身飞行器的需要。美国《信号》杂志评论中国海军将雷达隐身飞行器视为主要威胁,在今后的新型舰艇上也会继续配备VHF和UHF波段的米波雷达。中国没有隐身飞行器作为研究雷达反隐身试验的样本,探测隐身目标的效果如何是一个谜。

       现代水面舰艇通常将对低空和水面目标的探测雷达合二为一,因为超低空目标往往处于对海搜索雷达的扇形波束视场内,与水面舰船回波的区别是相位和速度频移不同,而且会出现镜像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前的超低空目标雷达信号往往显示是对称于海面的一对目标,因而有很多特征可以提供雷达处理机辨别。掠海飞行的低空和水面目标探测主要受地球水天线通视距离限制,直视距离在45千米左右。由于这类目标速度高,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小,因此需要较高的数据刷新率才能在尽可能大的距离上及时截获。“江卫”Ⅰ型配备的是转速较高的新型对低空和海面探测雷达,数据刷新率高达每分钟30次。从低空高速接近的目标闯入该型雷达最大探测范围后2至6秒就能够被可靠截获和识别。据法国汤姆逊公司称,中国产雷达技术很多来自于法国汤姆逊“海虎”雷达,有动目标指示和多普勒检测体制分离海面杂波和目标信号,尤其是多普勒检测对速度频移非常灵敏,正面投影很小的导弹也会被检测出来。早期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雷达信号处理技术落后,造成回波信号中很多有用成分不得不被抛弃,从而大大降低了在复杂情况下的杂波中辨别目标的能力。“海虎”雷达测量精度较高,能够概略描绘目标水平轮廓,新型型雷达很可能同样具备这种能力。该型雷达天线采用扭曲抛物面反射器和自动稳定基座,能够在高海况条件下保持对目标的高截获率。老式的这类雷达是薄板抛物面,需要靠反射器背面的风翼力矩平衡风阻惯量,而这种面结构不仅复杂和难以真正平衡风阻,还会造成较大的角反射器效应。而该型雷达为减小风阻,其天线反射器采用的是网格结构,因此不仅省去风翼,还减小了角反射器效应和取得较好的转动惯量平衡。    

       舰空武器

      “江卫”Ⅰ型是第一种具有防空能力的制海型国产护卫舰,主炮与首楼之间的主甲板上安装有1座六联装的舰空导弹发射装置。虽然与“江东”型护卫舰采用的是同一种半主动制导舰空导弹,但是发射装置区别很大。“江东”型舰采用双臂托架式旋转发射装置,优点是便于快速重复装弹,但维护性差,发射准备时间稍长。“江卫”Ⅰ型舰没有打算在舰上设置弹库,而是采用一次性发射包装筒安装在发射架上。“江东”级舰的实践证明,在2200吨级的舰上很难挤出足够的空间安排弹舱和装填机构。直接将舰空导弹装在密封的发射容器中布置在发射架上,能够减少占用空间和加快射击准备时间。做到这点的前提是需要解决导弹的长期存储和免维护性,“江卫”Ⅰ型型舰上舰空导弹的这种存储发射方式表明中国已经解决了导弹存储问题,且改进的舰空导弹可靠性相当高。惟一不足的是发射包装筒直径太大,导致装弹数量只有6枚。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没有采用折叠弹翼,导弹是全翼展状态悬定在筒内。为支撑大发射筒,发射装置尺寸需要做的笨重庞大,带来的问题是需要较大功率的驱动系统才能保证发射装置的快速性。

       舰空导弹的制导雷达是安装在主桅中部平台上、被称为“雾灯”的雷达。该雷达有一个圆抛物面反射器天线和喇叭天线,采用单脉冲和差比幅测角体制。抛物面天线主要用于对目标的跟踪,喇叭天线则为连续波天线,为导弹提供烧穿信号。两个天线电轴平行且非常靠近,当跟踪天线对准目标时,照射天线也就瞄准了目标。另一种观点是舰空导弹采用了脉冲连续波制导方式,无需喇叭天线提供烧穿信号,由跟踪天线同时提供制导烧穿信号,因此在跟踪天线右侧位置安装的是光电跟踪装置。

       舰空导弹是一种用于掩护点状目标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最大射程在10千米左右,美国海军称这类射程的舰空导弹为点防空导弹。防空系统理论中定义点目标为“一枚当量适当的常规弹药命中就能被毁伤的目标”,保护这类目标的防空导弹武器通常无需强调大射程,更注重反应快速和短间隔连续射击,而且需要在掩护面状目标的防空武器系统协同下遂行作战。海军水面舰艇是外形尺度非常大,具有点状目标属性。“江卫”Ⅰ型护卫舰配备点防空导弹非常合理,但是作为舰队防空体系中的一环,只能配备在中程舰空导弹杀伤区纵深威胁方向上,构成舰队近区更为严密的相互重叠的防空火力杀伤扇面。

       防空作战时的“江卫”Ⅰ型护卫舰是集导弹和防空火炮于一体的平台,与1个弹炮合一的防空连火力相当,却有更为完善的雷达情报系统和高速机动能力。对空型和对海型雷达视场覆盖了从水面到高空的空域,任何目标只要进入其中一种雷达的探测范围就会被很快截获。然而这两种雷达是二坐标雷达,只能提供目标方位和距离的跟踪参数。美国海军安装点防空导弹的驱逐舰作战过程是舰上的2部空情雷达截获目标后,将数据传往舰上作战指挥系统,由作战指挥系统向舰空导弹系统分配目标,并引导制导雷达对准目标方位后向导弹系统交班。制导雷达进行俯仰搜索直到截获目标,在没有截获目标进入制导精确跟踪前,作战指挥系统会不断修正制导雷达俯仰搜索空域。“江卫”Ⅰ型护卫舰的对空作战过程大致与此相同。 

         与所有的舰空导弹一样,“江卫”Ⅰ型上安装的舰空导弹也存在射击近界死区和火力通道射速限制,而目标越接近护卫舰,要求拦截武器发射速度越快才能在安全距离外击毁目标。高射速舰炮历来是近区杀伤的最有效的武器,“江卫”级上配备了4座37毫米双联装自动炮作为近程防御武器。37毫米舰炮由安装在直升机机库顶上的火控雷达提供跟踪目标运动要素,37毫米炮和炮瞄雷达构成单个目标通道和多火力通道的全天候射击单元。此外光学指挥仪或光电跟踪系统构成另一个目标通道,能够分担一个方向的火控。

       80年代初期中国对意大利的“布雷达”双联装40毫米自动舰炮进行过详细的研究,37毫米舰炮很大程度上受“布雷达”40炮设计影响,但由于技术水平局限,“布雷达”40炮最精良的无弹链供弹系统却没有被37毫米舰炮采用。弹链供弹的37毫米舰炮难以进行快速弹种转换,只能采取在弹链上交替安插不同弹种的传统形式发射多种弹药。在“江卫”Ⅰ型上4座37毫米舰炮布置形式为舰桥前首楼顶部2座,直升机机库两侧各布置1座。舰桥前2座各具有前向和舷侧射界,直升机库两侧的37毫米舰炮只有舷侧射界,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射击任何舷角上的目标都能够有两个火力通道同时提供服务。目前除中国和意大利海军外,很少有其他国家的海军在护卫舰上采用单一的37毫米及以上口径舰炮作为近界杀伤手段。与意大利“布雷达”40毫米舰炮一样,中国37毫米舰炮也采用近炸间接命中毁伤机制摧毁闯入近界的目标,但目前对这种毁伤机制效果存在争议,尤其认为对超音速反舰导弹效果不佳。

       防空作战效能

       中国海军防空作战包括舰队防空和延展沿海防空纵深。由于“江卫”Ⅰ型护卫舰配有舰空导弹,因此单艘舰就能够承担1988年需要由“江东”和“江湖”Ⅲ两种舰完成的全部任务。中国大陆沿海城市分布的地理特殊性,需要建立濒海威胁方向防空区。延展防空纵深通常指将防空舰只部署在沿海重要目标的威胁方向外海,在威胁濒海方向上构筑一定的防空纵深。与陆基防空阵地相比,海军舰只能够凭借高速机动迅速转移目标。采用海岸雷达和编队中担任雷达哨的舰只及潜艇低空警戒相结合,其他舰只不断进行无线电静默下的阵位机动,来袭作战飞机很难测定和判断舰空导弹杀伤区所在。在台湾领导人陈水扁宣称要“决战境外”的情况下,这种作战模式对于遏制台湾空军袭击上海、香港等城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海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部署在大陆沿海基地的岸基战斗机作战半径能够覆盖绝大多数海域,因此岸基航空兵战斗机能够在绝大多数海区为编队提供空中掩护。2001年1月在引进的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服役前,中国海军没有区域舰空导弹,岸基航空兵承担主要的远程拦截,在部署有远程地空导弹系统的海岸附近,护卫舰能够得到岸基区域防空火力的支持。2002年《当代海军》杂志刊登了“现代”级驱逐舰与数艘护卫舰编队航行的照片,其中至少有2艘“江卫”Ⅰ型护卫舰伴随。

        衡量防空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作战指挥自动化程度。在需要争分夺秒的防空作战中,分发和汇集各种舰载传感器急速变化的海量数据,及时控制和调度各种武器系统等,是最至关重要的能力。这些过程采取人工操作效率极其低下,在现代精确制导武器为主的袭击战中,很可能根本打不中来袭目标,因而需要依靠自动化作战指挥系统来解决。“江卫”级护卫舰配备的指挥系统很可能是“江湖”Ⅲ上的改进型。这种作战指挥系统性能很可能与欧洲80年代系统相当,足以控制“江卫”Ⅰ型舰上的所有防空武器系统。美国《海军》杂志认为,“江卫”Ⅰ型护卫舰防空作战的主要问题是37毫米自动炮毁伤机制的有效性。

    

       反舰与反潜

      中国海军在70年代就开始发展轻型的反舰导弹。1982年马岛作战说明诸如“飞鱼”一类的反舰导弹足以摧毁一艘驱逐舰。这场战争最大的收获是使科研管理部门明白了轻型反舰导弹不比笨重的“上游”一号导弹效果差,从而加快了“鹰击”导弹装备水面舰艇的进度。尽管“江卫”Ⅰ型护卫舰吨位不大,却配备了6枚“鹰击”8A反舰导弹,齐射能力相当于051型驱逐舰。不过令人费解的是2组三联装导弹发射箱呈并排横置,而不是像美国海军那样堆叠,如果采取堆叠可以使导弹携带量增加到8枚。

      中国海军强调水面舰艇袭岸作战能力,因此舰炮通常保持100毫米或以上口径,并且要求具备一定的射速。“江卫”Ⅰ型安装的是双联装100毫米自动舰炮,最大射程达20千米以上,具有85°的高射射角。理论上能够对空射击,但是配备的雷达只能提供方位和距离数据,不能像37毫米炮的341型火控雷达那样测量三维空间的目标位置。“江卫”Ⅰ型作战指挥系统似乎能够提取其他雷达的测量数据,供100毫米火炮射击指挥仪解算诸元,因此在作战指挥系统控制下,79A炮可能具有一定的对空射击能力。

       中国海军声呐系统是最为神秘的系统,很少有公开报道。据美国《信号》杂志报道,“江卫”Ⅰ型护卫舰的球鼻首声呐为SJD-5B型,其推测可能是数字化了的老式SJD-5声呐,便于与数字化作战指挥系统连接。在球首舰壳中,还安装有SJC-1F型侦察声呐和SJX-4C型通信声呐。这2种声呐同样是老式声呐的数字化改进型。80年代中期,正值中国大量普及微处理器改造老式设备的时代,很多所谓数字化设备不过是在传统的机电设备上增加微处理器监测装置,这些设备之间传输通常采用低速的军用或工业总线。即便如此,数字化接入也使中国装备水平有了革命性的飞跃。

       1986年之前中国海军护卫舰主要反潜武器是两座1500五联装火箭深弹发射器。护卫舰需要使用声呐保持与水下目标信号的接触,不断机动逼近,直到与目标距离小于1500米才能齐射火箭深弹,而现代潜艇却能够从数十甚至数百千米外的水下发射反舰导弹打击护卫舰。在护卫舰接近到1500米距离前,被追击的潜艇完全可以发动反击,或者升出通信天线等,召唤远方友邻艇发动袭击。80年代中期从意大利和美国分别引进轻型反潜鱼雷后,这种状况开始改观。“江卫”Ⅰ型护卫舰远程反潜武器是直-9直升机,能够携带2枚鱼-7型轻型反潜声自导鱼雷,在护卫舰300千米范围内遂行反潜作战。这个距离超出多数潜射反舰导弹射程,能够有效的压制潜艇袭击。

      “江卫”Ⅰ型是在“江湖”Ⅲ型护卫舰基础上改进设计的成果,因此难免继承早期护卫舰的设计弱点。2250吨的满载排水量对于搭载直升机和装备齐全的护卫舰有点偏小,使得改进余地小。在诸如垂直发射等新技术出现后,无法将其用于改装现役舰。一艘护卫舰服役期至少达30年,在当前新技术导致武器效能衰减周期缩短的情况下,系统设计时有充足的改进升级余地才能通过不断更新保持系统的先进性,“江卫”Ⅰ型护卫舰设计缺乏这方面的前瞻眼光,过于对眼前精打细算的副作用就是常常导致设计出来的系统很快就失去升级可能,从而不得不花更大的代价重新建造整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