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寿款蛋糕图片:中医基础-四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13:20

中医基础-四端
在中医学术的理论体系中,最足以称基本的,莫过于脏象、病机、诊法、治则四端。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脏腑、经络、精气神三个方面。脏腑又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种不同的组织结构。各脏各腑均有其不同的功能特点,彼此之间又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个部分。经脉分做正经奇经两种,正经脉十有二,奇经脉凡八。络脉则有别络、浮络、孙络等的区分,它主要具有联系内外上下与通行气血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机能,都能保持着统一的协调,完全是靠经络联系其中,而达到有机地配合。因此,脏腑与经络这一生理关系有机地总合,就构成了人的整体生命活动。而其活动的基础为精,动力为气,表现为神。所以精、气、神是脏腑、经络活动衍生的产物和能量。而脏腑、经络、精气神三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病机学说是对疾病发生和变化机理的探讨,它包括着发病、病因、病理三个方面。它认为发病的主要问题是邪和正的问题。正气的强弱,关系到机体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的盛衰,关系到所以致病的重要因素。并从而说明正气不足是使疾病发生的最主要的方面。导致疾病的病因,虽是多种多样,但它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以及七情过度,饮食劳伤等三种。六淫,一面是指外界气候之反常,一面也指病气变化的性质。七情、主要是指人的情志在失去正常调节下的七种变态反映的病变。饮食劳伤,则关乎生活的种种不正常。病理变化,亦区分为三:凡属脏腑功能活动改变的,是为脏腑病机,凡属经络功能活动改变的,是为经络病机;凡属疾病发展过程中,而有化风、化燥、化湿、化热、化火、化寒种种异常变化的,是为六气病机。
用一定的方法,以探求致病的原因、病变的所在,以及病情转化和证候特点,从而进行分析判断,以决定治疗的方针,这就是诊法。它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部分。凡病人的精神屯形态、五官、齿舌、肤色、毛发、唾液、二便等,都为望诊所必察,呼吸、气息、臭味、声音等,都为闻诊所必审,居处、职业、生活状况、人事环境以及发病经过等,都为问诊所必询,脉象、肤表、胸腹、手足等,都为切诊所必循。因此说,望、闻、问、切四诊虽属于医生的直觉观察方法,但它观察的范围,相当广泛,而敏一种方法又各有其独到的体验,所以它却能较全面地认识疾病变化的本质,从而辨清证候,确定诊断,施行正确的治疗方法。
所谓治则,即是临证治疗的法则。它是从四诊中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治疗规律。其最高原则是未病而治。如保护健康,未病而防之;早期治疗,既病而防其变,都属于这个范畴。其次是因时、因地、因人之不同,虽同一病,而不同其治。第三是分辨标本,也就是分析病证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来施治。第四是辨证立法,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为温、清、补、泻等种种不同的具体措施。第五是按法制方,从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酸、苦、甘、辛、咸之味,一直到君、臣、佐、使的配合,制成大、小、缓、急、奇、偶、复等不同的方剂。第六养护调理,包括饮食宜忌,精神治疗等而为治疗一切疾病的善后,以及巩固疗效的重要措施。
什么又是祖国医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呢?
中医的操作技术,简单言之,也就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临症时的具休运用和措施。它应该是包括运用四诊的观察方法来辨证;根据八纲辨证的结论来立法;复据八法的确定来处方遣药。当然这一一的过程,都是要通过详细地书写病历反映出来的。
这一操作技术的熟练与否,主要是决定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来分高下。例如李呆对内伤外感鉴别的操作技术,就是十分纯熟的。他说:外感脉象,人迎大于气口,脉多浮紧或浮缓,内伤脉象,气口大于人迎,脉多急大或涩数。外感发热恶寒,寒热并作,其寒得温不止,须自表传里而寒始罢,内伤热则蒸蒸烦躁,得凉自止;自居阴处,亦感恶寒,而得温则止。外感手背热,手心不热,内伤手心热,手背不热。外感口中和,不恶食,鼻塞流清涕,内伤不知谷味,恶食而鼻不塞。外感头痛不止、表解或传里时,其痛方罢;内伤头痛,则时作时止。外感筋骨疼痛,不能动摇,甚则非扶不起,内伤怠情嗜卧、四肢沉困不收。外感数日以后,邪气传里,才有渴证,内伤开始即多有渴证,久病之后,其渴反减。假使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没有掌握,临证时便不可能有这样纯熟的操作技能。他如吴又可辨瘟疫病的表里九传,戴北山辨疫病的臭气,叶天士辨温热病在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不同等,无一不是因于基本理论、知识之充分掌握,才于临证时的技术操作熟练非常。不仅此也,如同一吐血、下血症,他医用犀角地黄不效,张景岳竟用附子、炮姜大辛大热之药而愈。徐大椿治一痰喘亡阴症,用人参作块吞服则愈,将人参煎入药中则剧。汪石山治脾虚痞满症,患者自服参术膏则剧,汪氏用参术煎汤则愈。这些例子说明,同治一证,而相互间判别悬殊,治法迥异。或者是同样使用一药,因使用的方法不同,疗效亦是两样。《吴氏医案》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吴鞠通与陈颂帚同治一个肿胀病,陈先用麻黄八分,附子一钱,甘草一钱二分,毫不见效,吴改用麻黄二两、附子一两六钱,甘草一两二钱,竟见大效。两方三味药完全相同,只是分量各殊。效果竟有天渊之别。骤视之,其鉴证都不差,只是胆识大小之有别,撰之实际,胆识的大小,固然于临证经验之多寡有关,但根本的问题,仍在于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程度的差异,最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