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喜剧爱情电影:智者有道——西汉开国君臣智慧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9:46:52
行走在川陕大道陕西段,所遇人文胜迹最多者均与西汉开国君臣有关,如韩信曾“暗度”之陈仓古道,张良隐居的紫柏山张良庙,刘邦居于汉中时的宫殿旧址古汉台等,而对于这些人物及其故事,中国人也一如对三国时期的刘、关、张及曹操一样,耳熟能详。二千多年,这些人物的故事及遗迹能流传至今而不湮灭,实在是因为其中有太多值得玩味学习的东西,比如我们今天在此文中所想探讨的问题,就是极具“现代性”的问题,这问题的初起,似乎有些孩子气,就是:西汉开国君臣中,谁的智慧更高一些?但在这个貌似稚嫩的“排行榜”之问后面,如果再追问下去,则就大有深意了,例如:这些人的智慧是怎么来的?后人能否学习到?等等。

  1

  要说起西汉开国君臣中谁最有智慧,笔者以为,非汉高祖刘邦莫属,而且不只如此,刘邦也是那个时代,全中国最有智慧的人物。也许您会说,这个看法是“以成败论智慧”,没错,在这里,是可以“以成败论智慧”的。因为刘邦的成功不是通过偶然的机遇获得的,而是在长达四年的反秦战争和同样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中获得的,在这八年的战争中,他与所有的敌人斗智斗勇,对抗的各方都有获胜的机会,而最终胜利者一定是智力最为卓越者。

  刘邦智慧超群的最突出表现是具有从善如流的能力。所谓从善如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其实很难做到。你要能听取正确的意见,那就意味着你心里一定有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标准,而任何意见,在没有经过实践验证之前,是谁也不知道正确与否的。所以,从善如流的真正难度在于,他能对一种意见的最终结果有正确的判断,也就是他的心里预先已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东西了。

-

  刘邦平生听取的正确意见不计其数,仅史料有明确记载的就有数十处之多,以至于后世有些评论家认为刘邦是个自己没有什么主见的人,尽是别人出主意了。而且,那些提意见的人也丝毫没考虑到刘邦的面子,上来就用很难堪的话将他一军,可刘邦并不计较这些,而是彻底听取人家正确的意见,并且雷厉风行地迅速执行。这里,我们仅从著名的“鸿门宴”之前的过程来品味刘邦从善如流的本事。

  当年,刘邦先攻破武关,占领了秦国的腹心要地之后,曾听取某些人的意见,派兵把守函谷关,抗拒项羽的部队入关。项羽大怒,以四十万得胜之师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函谷关,陈兵灞上,并准备一举歼灭刘邦的全部军队。项羽的一位叔父项伯与刘邦的第一谋士张良是生死之交,怕张良死于战争,连夜骑马给张良来通风报信,让他快逃。张良发现事态紧急马上进见刘邦,先汇报了项伯送来的消息,然后以略带责备的口气问:“是谁给你出的馊主意,派兵拒守函谷关的?”

  这时的刘邦已知形势的严峻,略带歉意地说:“唉,是有个蠢小子劝我守住函谷关,不让其他诸侯的军队进来,我就可以在秦地当大王了,我就听了他的。”张良又问:“您自己想一想,能打过项羽吗?”刘邦沉默了半饷,说:“打不过,可事已至此,您说怎么办吧?”张良沉吟了一下说:“先求项伯帮忙。”刘邦问:“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张良回答:“项伯当年曾犯过杀人的死罪,是我藏匿了他。”刘邦又问:“你们俩谁年龄大?”张良说:“他年龄略大。”刘邦说:“你把他请进来,我将以对待兄长的礼仪对待他。”(注意这细节,刘邦已经迅速地思考着如何能打动项伯的办法了。)项伯本不想来见刘邦,毕竟这是“泄露情报”的事儿,但被张良硬拽着进入了刘邦的大帐,刘邦马上以对待兄长的礼数长揖迎接,殷勤祝酒,并反复陈述,自己派兵守函谷关,不是防项羽的,而是防止其他盗寇入关的,自己封存了秦皇的宫室,就等着项羽的到来,并即兴发挥,与项伯结成儿女亲家。项伯终于被刘邦所打动,答应回去在项羽面前为他说好话,但嘱咐刘邦明天早晨要亲自到项羽住处谢罪。第二天早上,刘邦带着张良、樊哙等去赴“鸿门宴”,这就不仅需要智慧,还是需要勇气的,万一去了回不来了呢?刘邦不怕,他的胆略和智慧同样出色。在鸿门宴上,他沉着应对,终于化解了这场危机。

  刘邦的智慧来自何处?用张良的话说,是来自天授。刘邦本人读书不多,且由于智慧超群,所以,对那些以为多读了几本书就有智慧,并靠奇冠异服的打扮来表明自己是智者的儒生十分反感。他瞧不起这些人,甚至拿下这些人的帽子往里撒尿,这为他“赢”得了个“侮慢士人”的骂名。但对真正有本事的智者如张良者则不同,他十分恭敬,言听计从,从不简慢。相反,倒是张良有时的表现有些过分。一次,在谏止封六国贵族为王的那次(详情见本文下节),刘邦正在吃饭,张良劈手就夺过他手里的筷子,说:“还吃什么,先说要紧事吧!”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熟读兵法,他本来是带领自己的一支几百人的起义部队去投靠景驹的,不想在路上碰见了刘邦,便与刘邦谈起了他所熟悉的《太公兵法》。刘邦没读过这本书,但只要张良一提到哪儿,刘邦的见解与《兵法》中的精义完全一致。张良曾经与很多熟读过此书的人讨论过类似问题,那些人皆不得要领,由此,智慧同样过人的张良发现了刘邦的厉害,说沛公的智慧来自天授,从此,开始了两个人一生的紧密合作。

  说到这里,我们得客观地承认,人的智慧确实来自“天授”,而不是后天的教育。后天教育所起的作用只是进一步激发了先天的智慧,而创造不出先天没有的东西。这个里的“天”只是指人的智慧的“先天性”,即其生与俱来便具有的秉性,而不是任何具有人格色彩的“神”的含义。我们只是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一生下来,便存在着先天的智慧上的差异。至于这种先天差异是如何形成的,目前的任何科学研究都尚未得出正确的结果。顺便说一下,先天性,不是遗传性。人的智慧不是来自其父母,聪明父母生蠢儿女和愚蠢父母生聪明儿女的事例比比皆是,故那种试图让聪明父母多生孩子的所谓“优生学”是彻头彻尾的妄想。

  细观刘邦一生中的每个细节,会发觉他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特异功能”,而且也没有费尽心思地盘算什么,他所做出的每项决策都轻松自如,极其随意,不论是听取错误的意见办错事,还是听取正确的意见办对事,都是如此,可谓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他从来没有刻意谋划过什么,也没有事先充分准备过什么,在学习知识,为“革命”做准备方面,他甚至还不如项羽。项羽在他叔父项梁的管束下,文学过兵法、武学过剑法,是受过系统训练的,刘邦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一套。但从实际的生死竞争中,胜利者却是这个看起来不学无术的刘邦,那就说明他的绝大多数决策是正确的,在智慧上远高于同时代的人,无论是战友,还是敌人。他的这种智力天赋甚至不能用举重若轻来形容,因为那种人还有个“轻重”的意识,而刘邦对这些东西几乎浑然无知,仿佛是受一种神秘力量的支配在做着一切事情。这种智慧是学不来的,如果遇到这样的天纵英才,恐怕只有死心塌地去追随这一条路了。而且,能识出这种智慧也得是有智慧的人。

  其实,在德行方面,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也是那个时代崛起的各路英雄中最为完美的一个。他是有点儿贪杯好色的小毛病,但这些毛病也不大,他没有因贪杯误过任何大事,也没搞多少个女人,更为难得的是,没因为女人坏了政治上的大事。比如对他十分宠爱的戚夫人,在立其子为太子这件事遭遇众大臣的反对后,他便放弃了这个想法,宁肯对自己心爱的女人酒泪相别。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而且出自平民,对平民百姓有着天生的仁爱与同情之心。所以,和项羽动辄屠城的残暴之举相比,他要人道多了。他所制定的那些重大政策,如废除秦代的严刑峻法,赦免一切追随反叛他的国王的百姓等。在客观上,是为他夺取天下、争取民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他本人的出发点来讲,倒不是出自深沉的功利判断,完全是宅心仁厚的天性使然。他在临终的前一年,想到秦始皇、最早起义反秦的农民领袖陈胜、战国时魏国那位具有侠客风范的名公子信陵君等人,都没有了后代,其陵墓没人守护时,特意下诏,安排二十户人给秦始皇守陵,十户人家给陈胜守陵,五户人家给信陵君守陵。这件事儿已经没有任何收买人心的功能(秦始皇与陈胜本来就是对立面,收买这方就得打击另一方),而且刘邦也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他做此事,完全是出于对这些知名人物的敬仰和同情,由此可见他心地厚道的天性。

  出身社会下层的刘邦具有下层阶级的全部美德,而且还出乎意外地屏蔽了这个阶级所可能具有的偏颇与不足,这一点与项羽的对比十分鲜明。本来,放火烧毁阿房宫的人应是刘邦这样出身下层的贫民百姓,因为他们在修建宫殿的过程亲服苦役,难免积累怨愤,但刘邦表现出的冷静与理性是当时任何一个出身贵族世家的起义领袖所难以做到的。至少,当出身贵族世家的项羽放火烧毁宫殿的时候,他的那些贵族朋友没有出来劝阻。

  由此,我们看到,为刘邦赢得天下的那些正确的重大政策中,不仅有智慧含量,也有道德含量。而刘邦本人,也确实是集顶尖的智慧、勇气与美德为一身的人物,他能成为西汉一代开国雄主,也实属必然了。

  2

  在刘邦的开国功臣中,最有智慧的当属张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细究起来,这话说的是张良具有一种战略上的洞察力:知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而且还知道以什么样的手段团结我们的朋友,打击我们的敌人。而这种洞察力又来自他对人性的洞察力:他能准确深刻地把握各种人的心理实质要求,进而采取因势利导的对策。他对刘邦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建议如下:1、建议刘邦将汉王基地设在汉中而不是巴蜀,并烧毁返回关中的栈道以麻痹项羽。

  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之后,封刘邦为汉王,汉王的封地原来只限于巴蜀,即今天巴山以南的川渝地区。刘邦为感谢张良在鸿门宴时的救命之恩,赏赐张良黄金百镒,珠二斗。张良却将这些财宝全送给了项伯,请他在项羽处活动,将汉中地区也封给刘邦,刘邦知道后,又多拨了一笔钱,让张良再送给项伯,活动此事,结果,项羽还真把汉中封给了刘邦,这就给刘邦日后反攻回关中,提供了前沿基地。张良当时的理想还是扶佑韩王成,所以,告别刘邦返回韩国,临别时建议刘邦烧掉褒斜路上的栈道,以示绝无东返之决心,刘邦依计而行,这又为后来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埋下了伏笔。这两项建议中,张良利用了项伯容易为财货打动和项羽容易被表面现象欺骗的弱点,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2、建议刘邦封韩信、黥布、彭越三人为王,建立起最为强大的反项羽联盟。

-

  公元前205年(汉二年)四月,汉王刘邦曾攻破了项羽的都城彭城,没想到被项羽一个“回马枪”杀得大败而逃,连父亲和老婆都陷入敌手。在逃跑的路上,刘邦扶着马鞍问张良:我欲“捐出”关中的土地,以此寻找能共同打败项羽的合作者,你说该“捐”给谁。所谓“捐”就是许诺谁打下来某块地方就封其为当地之王。张良推荐的三个人分别是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项羽的前部将九江王黥布、齐王田荣手下的猛将彭越三人。刘邦从其计,后来助刘邦打败项羽的果然是这三个人。张良建议与这三人结盟,对其以裂土封王的代价实现同盟,出于这样一种判断:他看到了这三个人所具有的杰出的军事才干,也看到了三个人自立为王的野心。他们有军事才干,值得结盟;有自立为王的野心,就可以用裂土分封的方式加以收买,可谓选对了人,用对了手段。

  3、建议刘邦停止分封六国旧王室成员为王。

  公元前204年(汉三年),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刘邦粮道被项羽攻破,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刘邦有病乱投医,征求属下有何良策,郦食其建议,分封以前被秦国灭掉的赵、魏等六国的旧王室成员为王,由他们响应刘邦,袭击项羽的侧后,分解眼前的正面压力。刘邦从其计,并且刻好了这六国的王印,郦食其准备携印出发,付诸实施。这时,外出办事的张良返回,听说了这个消息,急匆匆地冲入刘邦的大帐,刘邦正吃饭,张良夺过他手里的筷子,就拿着这副筷子给刘邦提出了八条不能这么干的建议,核心的一条就是:现在跟着您汉王浴血奋战的将士,不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胜利了,裂土为疆,封王封侯吗?而现在您一旦把那些已经根本没有什么政治实力的六国王室后裔封为国王,就会让自己的追随者心灰意冷,而那些没有实力的六国后裔,也不会真起到袭扰项羽的作用。刘邦方恍然大悟,忙派人追回已刻好的印信销毁。

  张良能提出这个建议是很不容易的。他本是韩国的世家公子出身,祖上三代为韩国的相国,他投身到反秦斗争的初始目标是为旧韩国报仇,重建新韩国。只是当他所扶保的韩王成被项羽杀掉之后,他才彻底投靠在汉王刘邦的麾下的。如果按照他旧有的思想逻辑,应该赞成恢复旧有的六国王室后裔国王称号的,可是此时的张良,已经彻底看到六国既亡,无法复生的历史大趋势,毅然放弃了旧有的理想,转而从眼前的政治现实出发,以分封现有的实力派为手段,支持刘邦夺取天下,建立起新统一国家。这一建议说明,张良对于历史的大趋势具有敏锐的感受力。

  4、促使刘邦尽快分封功臣,稳定汉初的政治局势。

  打败项羽之后,刘邦虽然分封了萧何、张良等主要功臣,但对于大多数的功臣,却迟迟没有动静,弄得众将私下里议论纷纷,意见很大。张良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寻机上谏。一天,他陪刘邦在洛阳的城楼上散步,刘邦看到城外的河滩地里,聚着不少将领,便问张良:“他们聚在那里干什么?”张良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在商量谋反呢?”这当然有些耸人听闻,也许众将此时只是在那里闲聊,张良只是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果然,刘邦接着问:“好不容易天下才安定下来,他们怎么又谋划着要造反?”张良回答说:“天下是打下来了,可是陛下分封的人都是萧何、曹参这类与你亲近的同乡,还处死了不少过去和你有仇的人。眼前的这些将领,或者不是你素所亲近的同乡朋友,但立有战功,他们担心分封时没有自己的份儿,或者过去曾经得罪过你,怕你找茬儿杀了他们报旧仇,所以,就聚在一起商量造反的事了。”刘邦问:“那该如何是好?”张良回答说:“先分封一个大家公认的与你有仇的人,然后再尽快地分封其他众将。谁是你公认的仇人?”刘邦说:“雍齿,这小子数次让我难堪,我早就想杀了他。”张良说:“那就先封雍齿。”刘邦果然马上封雍齿为什邡候,并命令丞相、御史大人等尽快制定封赏计划。雍齿一被封侯,众将领的各种疑虑都被打消了,军队的情绪稳定下来了。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张良洞悉一切人的欲望、要求,并且能利用这种欲望控制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他对自己的物质利益却持十分超然淡泊的态度,这也是他最为后人所称道的地方,所谓功成不居,是他比韩信、萧何的聪明之处。

  其实,张良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他的道德水准决定的,而不是智慧因素决定的。韩信也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的道理,但却一意孤行,走上了造反的不归之路。那并不是韩信在智力上缺少领悟这个道理的能力,而是缺少克制自己野心的道德力量。张良不同于韩信,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本来就是养尊处优的上等人,他投身到反秦“革命”中,是为了灭秦复韩的理想,而不是出于封侯称相谋富贵的个人目的。就是说,他不是那种为了个人目的加入“革命”的投机分子,对这一点,同样具有洒脱气质的唐朝大诗人李白是深刻理解的,做诗称赞张良“破产不为家”。这么一位曾经为“革命”不惜贡献出身家性命的贵族公子,当然也不会在“革命”成功后陷入争权夺利的无聊套路之中,由此看来,张良能够功成身退倒不是出于他那深沉的智慧韬略,而仅仅是坚守了自己最初的理想主义目标而已。

  应该说,打下天下后,汉高祖刘邦在分封功臣时,不像他在战争期间那么大方。对功劳最大的相国萧何也只封了个八千户的酂候。当年刘邦带队离家外出服劳役时,别人都送了300钱,而萧何送了500钱,为此刘邦又多封了他两千户,这勉强使萧何成为“万户候”。而对张良,刘邦是出奇的大方,他认为张良功劳还在萧何之上,将富庶的齐地三万户封给张良,张良谢绝了这份封赏,其谢词也诚恳感人:“臣当年在下邳起兵时,与皇上在留地相遇,那是上天有意,将臣送到陛下面前的,陛下用了臣的计策,又侥幸成功。所以,请陛下把留地封给臣就行了,三万户臣不敢领受。”这段话表明,张良并不在意封地之多少,只是想以此纪念二人的友谊。刘邦答应了这个要求,封张良为留候,封户和萧何一样多。正是因为张良本人力辞三万户之封,所以,才能不避嫌疑,以较极端的语言催促刘邦尽早封赏其它将士。而且,打下天下之后,张良也努力辞去一切官职,尽管他仍为刘邦效劳,在刘邦平定异姓王叛乱和匈奴入侵的过程中,随叫随到,甚至抱病出征,但始终没有什么正式的职务。

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出外行军打仗时,常带着戚夫人,元配夫人吕后留在宫中,镇守后方,常见不到刘邦。刘邦本来已经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但刘盈这孩子,性格太仁弱,刘邦有点儿看不上他。刘邦觉得戚夫人生的儿子如意有些像自己,又加上戚夫人经常哭哭啼啼地要求刘邦为她们母子的前途考虑,刘邦就动了改立太子的念头,并向大臣提出了改立太子的想法,不想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尽管大臣们反对,但刘邦还是想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吕后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十分恐惧,于是她派她哥哥建成候吕泽在张良外出的路上把他截住,带到府中,强迫张良给出个主意。张良说:这种事儿,皇上执意想做,正面反对是没有用的,得想别的办法。我听说当今天下有四位著名的老人号称“商山四皓”,素有贤名,因为听说皇上诲慢士人,所以逃匿到商山里,义不为汉臣。但皇上很看重这四个人,屡次相请,都没请来。如今,您如果能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亲自修书,派一能说会道的人,谦逊诚恳地反复去请,能把四位贤人请来,做为太子的宾客,有他们的帮助,或许能巩固住太子的地位。吕泽把这主意汇报给吕后,吕后马上安排吕泽依此计而行,太子亲自修书,派人备上厚礼,果然把这四位老人请到了府中,辅佐太子。公元前194年(汉十一年),淮南王黥布叛乱,刘邦正在生病,打算派太子刘盈带兵去平叛。“商山四皓”对吕泽说:“太子如果带兵出征,打胜了,对其太子地位没什么增益之处;万一打败了,那就大祸临头了。况且现在军中的将领,都是曾经跟皇上打过天下的枭将,现在让太子指挥这些人,无异于让一只羊去指挥一群狼,哪里能指挥得动,必然无功而返,那时,戚夫人就有机可乘,趁机促成废立太子之事,那就麻烦了。所以,得马上请吕后去见皇帝,泣诉说:黥布,是天下知名的猛将,善用兵,现在我军诸将因为有陛下的缘故,才有和黥布相抗的信心,如果让太子带兵打仗,如同使羊将狼,咱们那些将领心里没底儿,谁能听太子的话,黥布若是知道这消息,一定会很高兴,大兵很快会西进到长安。陛下虽然有病,但哪怕是您躺在车里,诸将知道有您在,就一定会卖力做战,定能平定黥布。”吕泽连夜进宫向吕后做了汇报。吕后马上进见刘邦,按照“商山四皓”交待的那样哭求刘邦,刘邦听后,认为也确有道理,便骂到:“我他妈就知道这笨小子不足差遣,还得老子自己去。”于是抱病率军出征。张良当时病得也很厉害,勉强支撑着为刘邦送行,对刘邦说:“我本应随陛下一起出征,但病得实在太厉害了,黥布所率楚人素以剽疾著称,陛下不要与他们硬干,应避其锋芒,寻机歼灭。另外,陛下外出,家中不能无人主事,请任命太子为将军,总监关中兵马,以为陛下后援。”刘邦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临时给张良一个太子少傅的头衔,让他辅佐太子。

  平定黥布叛乱回来之后,刘邦病得更厉害了,更想换太子了。张良当面苦谏,他不听,太子太傅叔孙通,甚至说如果换太子,自己就以死相抗,刘邦当面敷衍他说:“行了,行了,我不换了。”但心里还是在想着如何更换太子的事儿。事已至此,太子这边也只好使出杀手锏了。一日宫中宴会,太子出席,“商山四皓”陪他一同前来,坐在他身后。刘邦一看太子身后坐了四位八旬以上的老人,须发皆白,仙风道骨,便问这四位是什么人,“商山四皓”上前分别自报姓名,刘邦一听,这就是自己想招纳几次都没有招纳到的“商山四皓”,便问,“我曾招你们了好几年,你们都躲着我,怎么跟我儿子搅在一起去了。“商山四皓”说:“陛下轻视士人,爱骂人,我们受不了这份侮辱,所以躲避不从陛下。但听说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而为太子死者,故我们来投奔太子。”刘邦说:“好,那就麻烦诸公用心调教帮护太子了。”宴会结束时,刘邦招戚夫人来,指着“商山四皓”的背影说:“有这四人辅佐,太子的羽翼已成,我想换,也换不了了。今后,吕后就真的要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大哭,刘邦也只能流着泪离开了。

  数十名大臣的强烈反对,都没有动摇刘邦换太子的意志,为什么四位隐居世外的老人一出现,刘邦就改了主意呢?张良的这一计策的核心关节在于何处呢?原因就在于,张良看到了刘邦的一个“弱点”,他不怕大臣,但怕天下百姓。如果天下百姓人心所向的事,刘邦是不会违抗的。“商山四皓”对当时天下百姓的号召力,刘邦是心知肚明的。如果没有这些人卷入,更换太子只是宫廷内的事。现在这些人已卷入了,而且明确表示“天下”将以死维护太子,如果强行废立之事,拥护太子的将领在民意基础的支持下,就敢发动兵变,引起全国的动荡,这是刘邦万万不想看到的,所以,他让步了。

  此后,张良向刘邦辞行,说自己的布衣封候,已经心满意足,现在天下已安,愿弃人间事,追随一位名叫赤松子的仙道入深山修道。刘邦同意了,张良便遁入长安附近的紫柏山,与几个道家长者,学习什么“辟谷导引”之术,简单地说,就是不正常吃饭,只是吃些野菜松果维持生命,据说这样能修炼得身轻如燕,最后变成神仙。我想,以张良的智慧,是不会相信这些五迷三道的东西的,人固有一死,不可能成为神仙,以他的智慧,也不会想不到刘邦会想到请出“商山四皓”是出自他的主意,而且他本人也明确反对过更换太子。但刘邦受到如此巨大的心理挫折,又那么伤心,难免会迁怒于己,于是,他以这种类似“自残”的方式,向刘邦表示歉意。刘邦放他去,或许也是表示领受其歉意的方式。对此,吕后是心里不安的,这位性格刚强,折磨起自己政敌、情敌来心狠手辣的女人,对张良一直感恩戴德。刘邦死后,她派人把张良请了回来,劝告他:“事情已经过去了,别再这么折磨自己了。”在吕后的劝说之下,张良才恢复了正常的饮食起居,后来到了自己的封地——留(据陈泽孝先生考证说是今山东省微山湖一带),死在那里,享年72岁,张良与高祖刘邦同岁,但比刘邦多活了十年。

  张良的次子张辟强,在十四、五岁时,就被吕后接进宫去,陪太子读书。后来有人将此事解释为吕后以张辟强为人质,逼张良给她出主意保太子之位。我以为这种解释不靠谱。不要说吕后这种工于心计的人,不会在求人的时候,使出这种不入流的招数,就是智勇双全的张良,也不会吃这一套。况且,当时吕后的地位岌岌可危,张良不要说出坏主意了,只要不出主意,刘盈的太子之位就保不住。张良之所以帮助吕后,是和其它大臣一样,从国家安定的大局出发考虑问题的,而吕后将张辟强引入宫中,与太子做伴,是向张良示好的表示,让这孩子从小就与未来的皇帝建立起友谊,这是对张良的酬谢之举。

  3

  刘邦麾下的第二号智慧人物是韩信,而不是萧何。萧何尽管功劳第一,但他自己也承认,韩信惊才艳羡,远非自己所及,所以才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发生。

  刘邦这样评价韩信的智力水平:“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确实恰如其分,纵观韩信在楚汉战争的表现:挥师东向,灭三秦之王、魏王、赵王、齐王,几乎整个北中国全是在韩信的直接指挥下打下来的,最后歼灭项羽本人的垓下之战,也是在韩信的直接组织指挥下取胜的。在这些战役中,韩信表现出了他对古代兵法的创造性的理解能力,他创造出的战例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等,已是后来军事家们反复学习揣摩的经典战例,成为其后中国兵法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因而,可以说韩信的军事智慧在那个时代可坐第一把交椅。

  但韩信的问题在于他有某些道德缺陷,而且这种缺陷产生了致命的后果。-

韩信年青时,也和刘邦一样,无所事事地混迹于街头,但与刘邦不同的是,那时的刘邦虽然分文皆无,却人缘奇佳,他到别人的酒店里白吃白喝,喝高了倒头就睡,可店老板们都欢迎他,主动免他的酒钱,因为只要刘邦一来喝酒,他们的酒店营业额就翻倍。因为在刘邦的朋友中有有钱的人,通过这些人的收入,酒店收入还增加了,所以,人们都喜欢刘邦,说明刘邦在为人方面确有长处。可韩信就不同了,他到处吃白食,但到处讨人厌。当时一位亭长同情他,让他白吃了几个月饭,但亭长的老婆实在看不上他,有一次早早地把饭做好,让亭长吃饱了上班去,等韩信再来时,锅碗瓢盆中已经一无所有,韩信也看明白了问题,只好离开。在河边洗衣的一位老婆婆同情韩信,每天给他饭吃,这样过了数十天,韩信对老婆婆说:“我将来发达了,必有厚报。”弄得老婆婆生气地骂他:“你这么大个小伙子不知道自己挣饭吃,自己不反省自己的错误,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谁指望你回报呢!”韩信究竟是如何讨人厌的,史书上记载不详,但从这些情况来看,他在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事上肯定有所不足。

-

  对于他被吕后和萧何所杀之事,后来许多人均从功高震主,免死狗烹的角度出发,对刘邦多有微词,这种评价其实很不公道。在刘邦和韩信这件事上,过失在韩信一方。当年,刘邦与项羽相持在河南荥阳一带,状况十分困难,攻占了齐地的韩信不分兵来救,反而提出让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刘邦本想破口大骂,但在张良和陈平的暗示下,又改口说:“大丈夫建功立业,要当就当个真王,何必代理”,还派张良送去王印。这件事上,韩信就做的不对,他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卒,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却在刘邦危难的时候提条件,说明他确实有些不仗义。好在刘邦大人大量,不在意这些。项羽被消灭之后,刘邦改封韩信为楚王,这次改封并非出自削弱韩信的考虑,而因为韩信本是楚人,让他治理楚地比较顺些,楚地是项羽的老巢,派韩信去较为合适。但韩信确实不太规矩,不仅私藏刘邦通缉的要犯、项羽的旧将钟离昧,而且也在背后说了些想要造反的过头话,听到这些消息后,刘邦用陈平之计,假借视察,逮捕了韩信。但当时并没有杀韩信,只是把他降为淮阳侯,留在京城居住。但韩信很不甘心,他觉得自己有本事,羞于与周勃、灌婴等人为伍,有次他去舞阳候樊哙府中,樊哙跪拜迎接他。樊哙也是一员勇将,且是吕后的妹夫,以这样恭敬的礼仪对待他,是出于对他军事才能的尊重,可韩信事后却发牢骚说:“唉,我混背了,居然只能和攀哙这样的人做朋友了。”这种为人方式怎能招人喜欢?后来代王陈豨叛乱,韩信确实有里应外合、卷入叛乱的动作,这才有被吕后与萧何设计所杀的结果发生。

  韩信的经历说明,道德因素对人的决策影响太大了。韩信尽管聪明过人,但在为人处事上只顺着自己的野心、甚至虚荣走,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直至利令智昏,在天下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试图谋反,自取灭亡,怪不得别人。

  4

  在兴汉“三杰”之中,若论智慧水平,萧何仅能排第三,他没有张良那种洞彻世事人情以及历史大势的高瞻远瞩的能力,也没有韩信统率百万大军处理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的军事才干。让他获得成功的最突出的素质是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这种工作态度持续了他的一生。还在沛县当“文书”的时候,萧何就因为工作认真负责,条理性强,被秦中央政府下来检查工作的官员发现了,非常赏识他,准备提拔他到京城工作,萧何以故土难离之类的理由谢绝了这次升迁的机会。刘邦攻下秦都咸阳后,诸将均去争抢金银财宝,而萧何却只收罗了秦丞相府中的法律、政策及地图等文件,这为刘邦后来的作战和治国,提供了最基础的资料。刘邦评价萧何的长处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养,不绝粮道”,主要是集中处理民政和后勤供给事务上的精细,认真与可靠。司马迁评价萧何说:“以他这种智力秉赋,在秦朝也只能做一个平平常常的刀笔小吏。而处于兴建汉朝的时代大潮中,他荣幸地与汉高祖这种英雄在一起,发挥了其“谨守管钥”的长处,故得立不世之功。”

  严格说来,认真敬业这种素质更倾向于道德方面的范畴,而非智慧的范畴,所以,我觉得萧何的成功主要来自他的道德素质而不是智力的素质。而且,有时候,比起张良、陈平这些足智多谋的人,萧何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还“慢了半拍”,以至于闹出笑话。

  刘邦在封萧何为相国之后,几次还加封过他土地人口,比如在萧何配合吕后杀掉韩信之后,就增封了他五千户,这时有人给萧何出主意说:“这是刘邦因为韩信造反,也怀疑你,加封土地是试探你,你不能接受,应上表辞谢。”萧何这样做了,刘邦果然挺高兴的。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多起。总之,只要有人对萧何说:皇上开始怀疑你功高震主了,你该怎么做怎么做,萧何就会言听计从,他以为通过这些方式,就能打消刘邦的疑虑。但有一次事做过头了,公元前194年(汉十一年),淮南王黥布造反,刘邦带兵出征在外,经常派使节回来向留守后方的萧何了解后方的工作情况,可能是使节过问的次数频繁了些,萧何又多想了,这时有人建议他说:“皇上统军在外作战,知道你在后方很得民心,如此频繁地派使节来过问工作,说明对你又起疑心了。当今之计,你不如多买田地,而且是以低价强买的方式,自污自己,让老百姓对你有意见,皇上就心安了。”萧何果然依计而行。等刘邦打仗回来,老百姓拦路告状,说萧相国强买民田宅院数千万,等等。刘邦见到萧何后嘲讽了一句“您当相国,就是这样对待老百姓的?”然后把老百姓的告状信交给他,说“你自己去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吧!”这时的萧何,脑袋仿佛转了筋似地不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说:“现在长安的土地太少了,老百姓没有地种,皇上的猎场上林苑中的空地很多,不如分给老百姓,总比喂养那些禽兽好。”言下之意,不是自己强占民田导致老百姓有意见,而是长安地确实太少,是刘邦的猎场强占民田,才导致的老百姓有意见。刘邦大怒,骂道:“你他妈受了谁的好处来打我猎场的主意。”命令廷尉将萧何囚械入狱。后人常把此事又解释为伴君如伴虎,萧何为民请命,反被猜忌功臣的刘邦下到狱中,这种看法严重地误解了这一事件的性质。知人之明者如刘邦,难道看不出来,这是萧何拙劣的“苦肉计”?他当然看得出来,而且以他对萧何的了解,萧何自己断然想不出这等主意,他本来想给萧何一个台阶,让他自己把强买的民田宅院退回去,就算了事;不想,萧何变本加厉,反而又提出要把上林苑的土地分给百姓。当时长安的土地并没紧张到那个程度,百姓们的意见也不是没有地种,而是因为萧何低价强买土地所致。而萧何这么做的本意是:第一,自己低价强买百姓土地,落得坏名声,就可以降低自己在百姓中的威信,让皇上放心;第二,皇帝将自己猎场的土地分给百姓,会让老百姓觉得皇上是个好皇上,相国是个坏相国,增加百姓对皇上的爱戴之心。刘邦看透了这个小把戏,但他认为,自己并没有猜忌萧何,萧何为了些神经过敏的小道消息,竟然不惜污损自己的形象,很不值当。萧何一向廉洁奉公、生活俭朴、爱民如子,这些刘邦都是很清楚的,如今他这么做,借污损自己的形象来树立皇帝的形象是不识大体的糊涂行为,相国贪鄙不就是朝廷贪鄙吗?而且,将来天下人知道相国这么做是为了打消皇帝对他的猜忌,那么,皇帝拔出几千亩猎场土地的好名声岂不马上又被心肠狭隘、猜忌功臣的坏名声给抵消了吗?另外,萧何此举让刘邦想起了秦朝的宰相李斯,李斯当政时,就是“恶事归己,善事归君”,但秦始皇死后,就是这个佞臣,与赵高合谋,害死公子扶苏,让秦二世登基的,结果导致秦朝的灭亡。刘邦有些担心,萧何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会丧失政治原则,堕落成李斯那样的佞臣,那对大汉的天下是极为不利的。所以,采取囚系下狱的重法,让萧何猛醒。果然,没过几天,刘邦借口别人说情,又把萧何放了出来。出狱后的萧何光着脚拜见刘邦(原来萧何是经过特许可以穿鞋带剑上殿的),萧何这么做是为了表示自己有罪,向皇上致歉。刘邦一见他这样,骂道:“得了得了,你歇了吧,少来这套。你为请求从我的猎场里分出土地给老百姓,我不答应,就是想让老百姓知道,你相国是贤德的好宰相,而我刘邦不过是桀纣一类的昏君而已。我把你关起来,就是让老百姓知道我有过错。”这段话说得极为坦诚,意思说,你再别搞那些小把戏了,你想给我的好名声,我不领情,以后不要这么做了。

当然,如果和普通人相比,萧何也是智慧超群的人。首先,他有过人的识人之能。当刘邦混迹街头时,萧何已是县里的“干部”,是个体面人。那时,萧何无论职务还是地位都比刘邦高,但他却慧眼识英雄,认定刘邦是能做成大事的豪杰。所以,无论大事小事,公事私事,都照护着刘邦。刘邦起事后,他又忠心耿耿地追随刘邦,从未起过二心。他是不如韩信那样明白,但也没有韩信那样的“小九九”。韩信在识人方面是远不如萧何的,他根本就不认为刘邦比自己有智慧,所以,到后来天下大局已定的时候,还敢想着造刘邦的反。萧何对刘邦的忠诚,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刘邦智慧的推崇。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比自己有智慧的人,终生追随,这也是一种大智慧。

  在处理身后事时,萧何所表现的智慧也是令人称道的。他家里没有盖豪华的宅院,所住的地方也不太好。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的后代如果贤明,应该学习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明,就这种破房子,也没人惦记着来抢夺,至少能混个平安吧!”这种智慧可以让那些想为后世留下庞大家产的人们好好学习一下。

  5

  我写这篇文章的第一个出发点就是努力从当时的历史事实理解那些充满智慧的西汉开国君臣,努力廓清后来那些浅薄之人强加给他们的君臣猜忌的瞎话。他们都是智慧超群的人,彼此之间有深刻的互相理解的能力,他们的友谊是基于共同智力水平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才能默契配合,创出一番大业来的。如果后人只从狭隘的互相猜忌的角度去理解这些人,那么也只能办出更为狭促弊巴的事情,离伟大的境界远矣。

  其次,我想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功业造化与智慧有关,也与道德素质有关。最成功的人物一定是智慧、道德素质都比较均衡的人,一旦道德上出现缺陷,对这个人命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韩信的例子就是证明。

  那么,对于历史上那些杰出人物的智慧能否学到呢?我觉得既可学到,又不可学到。对那些资质秉赋优秀、有理解智慧本质的能力的人来说,当然可以从前辈的智慧中学到东西了;而对那些毫无鉴别能力,妄自尊大的人来说,自然是什么也学不到的了。而历史学家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前辈人物的行为和动机,合乎实际地展示出来,存放在那里,等着有智慧的来者去鉴别。ω

  深度阅读推荐: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五卷本。

  关于西汉开国君臣的记述的,最原始、最权威的史料是司马迁的《史记》。后人关于这方面的一切研究文献都是来自《史记》,所不同的只是加入了后人不少肤浅偏狭的理解。与其读那些经过偏见过滤过的“二手货”,还不如直接去读第一手资料:《史记》。

  《史记》是中国最伟大的史学作品,太史公见解深刻,语言警策,生动传神,是任何一位想了解中国历史的读者必读、且终身持续读的伟大著作。我们这里所推荐的版本是按现代阅读习惯横排的版本,且由现代学者加以标点注释,白话今译。尽管有些具体的地名,句子的解释可以商榷,但总的说来,是一部治学态度严谨的现代注释本,非常便于现代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