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强加红字:移民与中美货币政策较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23:52:47

清议:移民与中美货币政策较量

 近来,由美国两党参议员共同草拟的“买房换绿卡”或“舒默-李”法案受到广泛关注。美国官商两届尤其是州政府和开发商对此翘首以待,国内富人则蠢蠢欲动。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了美国开发商在国内推介“买房换绿卡”项目的个案。据说早在上个世纪末,美国便有了此项政策,只是没有上升到国会层面而已。

 大多数人相信,这项政策之所以会提升到国会层面,与特殊背景下的中美之间货币及汇率政策博弈升级有关。

 那么,移民与货币政策真的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了非常经典的答案。

 《国语》中有一段:周景王二十一年,国王欲透过铸大钱的方式增发货币。大臣单旗引经据典竭力劝阻,并警告说:大钱发多了,百姓手中的小钱就会贬值,生活随之陷入窘境,同时税负加重,结果会让不堪重负的百姓萌生“远志”而离国移民(原文是“ “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若匮,王用将有所乏,乏则将厚取于民。民不给,将有远志,是离民也”)。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国内货币管理当局长期透过公开市场操作和金融机构存准率控制货币投放量,由此人为制造了一个信贷紧缩的格局,但从外汇储备及外汇占款持续大幅增长的情况来看,基础货币的数量在急剧扩张,只是更多地表现为央行负债扩张而已。不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尤其是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央行过度囤积外汇储备都是不可取的,央行负债也终归会出现由持续扩张到不得不减量释放的转变。而这一转变假如是被迫的,免不了带有矫枉过正的色彩,以至于单旗所担心的“民失其资”问题会变成现实。应当说,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曾面对的问题到今天同样是存在的。

毫不夸张地讲,流动性管理不善以及因此引发的经济剧烈波动,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千年虫”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四年前设定的“自古至今的流动性”专题下做过一些研究。有兴趣的友友们不妨回顾参考。

有证据显示我们正在面临的“民失其资”问题很可能是空前的。原因是除了国内货币管理当局在基础货币持续快速扩张的同时刻意囤积货币(今天囤积得越多,明天“废轻作重,民失其财”的压力就越大)之外,中国还面临人口快速老化以及总人口数量长期递减的威胁。其中最大的打击在于不劳动人口数量对劳动人口数量的比率即抚养比的快速提升。当下一代人的货币工资不得不因此大幅提高之后,钱自然会变得很轻,很小,很不受用。

如果没有说错的话,富人们之所以要移民,主要就是为了让自己的下一代能够有一个轻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原本无可厚非,不能简单地从民族利益角度斥之为“可耻”。相反,倒是应当尽快对现行国内货币政策加以深刻反省。

 在美国一方,所谓特殊背景当然是指美国经济所面临的债务压力以及长期减赤努力。一方面,美国经济要想重回健康发展轨道,必须降低债务率,但这样会导致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从债务率反映债务分子与GDP分母的关系这一常识来看,美国必须长期保持低利率政策,也迟早会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广开财路做大分母,增加就业。这又必然导致美元的主动贬值,进而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中美之间围绕移民展开的货币政策较量,关键就在于此。

在我看来,“买房换绿卡”有两个要点,一是要钱,二是要人。要钱是指要花在美国的外来钱,既扩大了投资,增加了就业,也使得房地产市场成为重要的出口产业。要人则专指高素质的年轻劳动力。许多外国投资人都在抱怨,在美国很难找到熟练劳动力。这是令美国人非常头疼的短板。有了这两点,美国经济的长期战略问题就好解决了。这是中美较量的一个更高层次。

 出于美国目前房价低迷的考虑,“买房换绿卡”的确有诱人之处。富人们可以左右逢源。左是指为子女某了个出路,免得今后在国内啃老;右是指当下在美国买房有一定的财富增殖空间,说不好连子女学费都能赚出来。

 一旦美国国会通过了“舒默-李”法案,在中美货币政策较量上美国将赢得重要的一分。纵观历史,美国一向是一个善于思考战略问题的国家。那么,中国究竟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早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