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四级 bt 磁力:侵华日军海南岛兵要图志略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16:49

侵华日军海南岛兵要图志略说

(2011-05-24 11:32:51) 转载标签:

杂谈

原载《世界军事》2011年第11期  此处有增删

 

侵华日军海南岛兵要图志略说

 

沈克尼   文\图

 

日本为迫使中国屈服,尽快结束对华侵略战争,从而转入“南进”,在南太平洋地区开始它更大野心的侵略战争,1939年2月日军第21军台湾混成旅团在海军陆战队和第5舰队配合下,从两个方向攻占海南岛,从而开始了对海南岛长达6年的统治和掠夺。今天拎出昔日深藏于日军参谋本部作战参谋图囊中的多种海南岛兵要图和志,解密日军侵占海南岛军事情报史。那些被岁月染黄的图和书告诉我们,日军侵占海南岛虽然是1938年以后,但事实上,日本人早在40年前就盯上了海南岛。从1897年8月开始,日本海军就开始了对海南岛山川和地图的兵要地志调查。

 

捷足先登的胜间田善作

日军认为,海南岛位于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和香港之间,北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接,为南中国及法属印度支那政治、军事战略的要枢,且是南中国海、香港、中国大陆的进攻据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对法属印度支那的战略动向具有一定影响。同时,岛上的三亚、海口、黄流等机场和三亚、榆林、海口、北黎等港湾是南中国海的交通枢纽。三亚附近的海、空基地关系到西南中国登陆作战,其东南海域上散落的西沙群岛可成海空基地,价值最大的是多树岛(今永兴岛),可作为中型机以下的飞机场,以及舰艇的避风泊地。此外,海南岛上还有日本国内稀缺的铁矿。

正是因为海南岛有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日本海军军令部情报部早在1897年8月,即派特务胜间田善作到海南岛,在海口市得胜洲路58-62号开设了一家经营动、植物标本的商店作掩护,秘密从事情报活动。日军侵华时的随军记者火野苇平曾著有《海南岛纪行》一书在东京出版。该书中写了许多有关胜间田善作的活动情况,对其间谍手腕和“功勋”称颂备至。

胜间田善作为了搜集情报和山川形势、海湾深度、风土人情等兵要地志情报,几乎跑遍了整个海南岛的城镇乡村。他将所搜集到的资料,参照当时国民党政府海南岛行政专署专员黄强指令各县政府所绘制的各县地图,于1926年绘制出《海南岛地图》和《海口市地图》上报给日本海军军令部第2部,即情报部。他所绘制的地图非常详确。甚至连中国军队在海南岛修成而尚未使用的秘密地洞和仓库都做了标绘。1939年日本海军侵占海南岛时,他所绘制的地图极大地有助于日军的军事行动。

胜间田善作利用黄强指令海南岛各县政府绘制各该县地图,还以利相诱使其主编《海南实业调查》一书,该书后交由海南书局出版。在这部书中,除列有工商企业、农林矿产等数字外,同时附有各县的地理交通详细插图。其后,海南书局又出版了一部《琼州府志》,书中也附印有黄强指令各县政府所绘制的各县地图。胜间田善作根据自己所搜集掌握的资料,并参照《海南实业调查》、《琼州府志》等书,编成一巨册全面、详细介绍海南岛各方面情况的《海南传书》,上报给日本海军情报部。

日本在侵占海南岛之前,除胜间田善作在海南岛进行调查研究外,东亚殖产株氏会社的菅勇也曾做过大量调研。笔者在东京见到过此人于1938年6月编撰的小册子《南海的宝库——海南岛》,向陆、海军和外务大臣“陈情”侵华战争的观点及海南岛的重要性。书中罗列了住民、交通、通信、金融、贸易、关税、政治、教育、宗教、农产、矿业等十一个方面的简要情况,并为侵略海南岛积极建言。这本小册子所涉及大部分项目,也是日后大本营陆军部所编的兵要资料《海南岛概说》中的内容,甚至,其住民、交通、矿业等相关内容,较军方的资料还详细。



菅勇编撰《南海的宝库—海南岛》

 

 

兵要地志图种种

笔者至今没有发现日军攻占海南岛以前,有专门的兵要地志,但却见过侵岛之前调制的一种50万分之一兵要地志图,即1938年8月,由日军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调制的《海南岛及雷州半岛五十万分之一地志图》。据侵华日军第5师团第11联队大尉越智春海在《华南战记》一书中回忆,日军“海南岛攻略”分甲、乙两个作战方向。甲方向,日军台湾混成旅团由香港西南的万山群岛乘船于1939年2月9日夜,在海南岛澄迈湾登陆进占海口;乙方向,日本海军陆战队于三亚登陆,进而占领榆林港。我认为此图应是1939年2月,日军侵占海南岛计划作战时所用。因为该图注重便于登陆的地点,及环岛港湾情况,特别是海口和三亚港。环岛公路标绘明确,但无铁路。图中海岸附近,特别是雷州半岛和海南岛间琼州海峡海水深度数据标绘密集,这是此图特点。

日军占据海南岛后,当时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是位于三亚的海军海南警备府,下设海口市、三亚港两个警备司令部,并辖驻嘉积(今琼海)的佐世保特别陆战队、驻北黎的横须贺特别陆战队、驻那大的舞鹤第1特别陆战队,同时还辖有海口第9航空基地、三亚第13海军航空基地和水上基地,以及东沙群岛的潜水艇基地。

日军攻占海南岛后,至少还调制了另外两种50万分之一兵要地志图。一种是1943年8月,由日军波集团(即23军)司令部编绘50万分之一《广东省水路网图》中海南岛图幅。此图系根据日军盗得中国广东省10万分之一地形图做底图而调制。图中用蓝色标出水系,用红色字注记河流各段的航运里程。如海南岛南渡河“安定、澄迈间水路全长七十里水浅狭”、万全河(即万泉河)“博鳌市、乐会间小舟艇可溯行”等。

第二种是1944年,日军大本营陆军部编印的《海南岛概说》中所附的50万分之一《海南岛近傍兵要地志图》。其图幅范围与1938年所调制兵要地志图相同,但图中增加了《海南岛位置要图》图中标绘了海南岛海口、三亚至中国大陆、越南、菲律宾各要地的飞机航线。还增加了海口、三亚、遂溪、西营、雷州、涠州岛六个飞机场的略图。《概说》文字中未提及环岛便于登陆点的情况,而图中标示并加简要注记,如果某处“上陆适”“上陆稍可”等。其标注重点为海口,三亚和榆林港。注记水深和港口设施及日吞吐能力。另外,这幅海南岛兵要地志图还增加了南部田独和石碌(今昌江)铁路线。图中增补了环岛和岛中部在1938年图中没有的迂回路和新的延伸路。或许正因为此,1944年这幅图的密级为最高的战地“极密”,而1938年图的密级则是“军事秘密”。



日军50万分之一《海南岛近傍兵要地志图》局部

 

 

《概说》中的“延安军”

笔者所知见的日军参谋本部或大本营陆军部编制的中国各地兵要地志中,除去1937年7-8月因“事变”急就而成的《平津地方兵要地志概说》《上海及南京附近兵地地志概说》之外,其内容最简略的要属日军大本营陆军部编写的《海南岛概说》。此书于 1944年12月8日编成,因对占领区地理情况较为了解,而当时战争形势,日军已成颓势,这本小册子专为本岛防御之用,故而简略,是其军令部收集以往“现地军”提供的资料,基于兵要地志的观点对海南岛的概况进行说明。全书分为海南岛的价值、地势、气候、飞行场、港湾、给养、卫生及给水、住民、军情、行政等十章,文字却只有28页,另附表、附图各一。


日军大本营陆军部编写的《海南岛概说》

 

这本不能称“兵要地志”,只能叫《海南岛概说》的资料,对机场、港湾,包括气象等项只重海口、三亚、北黎等处,且文字极为简略。我注意到,在书中第一节《海南岛的价值》和第九节《军情》中都提到岛内“盘踞着敌军”即中国军队,总兵力约11200人。其中对“重庆军”,即国民党军的调查是:正规军由广东省第九区(海南岛)师管区司令王毅及保安司令丘岳宗指挥的游击队约4100人,保安团及守备团约4700人,计8800人。司令部在五指山中,除我方(日军)占领地,及东北部延安军地区外,山岳地带均为其盘踞游击活动区。日军还判断,“如美军空降或由海上登陆作战,这些敌人将配合策应其行动”。仅此一句话,就暴露出日军编印此书主要是为了防御美军进攻海南岛。

日军还记载了所谓“延安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纵队,并特别注明是昭和19年6月30到现在(即1944年12月):“延安一边,在东北部四县(琼东、文昌、白沙、澄迈,有琼崖东北区政府,首领冯白驹(本岛出身,上海大学卒业)总兵力约2400人。其潜入全岛我军(日军)配置的间隙,分散盘踞游击,有逐次发展的动向”。

日军数据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据我《琼崖纵队史》记载是,海南岛琼崖纵队在1945年有7700多人,其中第一支队1600多人,第二支队1400多人,第三支队900多人,第四支队1400多人,挺进支队1400多人,特务大队300多人。县、区抗日民主政府基干队2000多人,还有不脱产的反攻预备队9000多人。

前面提到的为日本海军服务的胜间田善作,其特务活动分三个阶段:1897年至1937年为搜集情报,并拉拢国民党官员和黎、苗族上层人士;1939年至1941年,网罗汉奸进行谍报破坏活动;1941年以后,主要任务对琼崖纵队进行谍报谋略活动。从日军大本营陆军部掌握的“延安军”数字来看,胜间田善作的在海南岛第三阶段的工作大有疑问,即连琼崖纵队大致的人数都未搞清楚,致使其领率机关大大低估了“延安军”的实力。战史记载,抗日战争中,琼崖纵队对日、伪军作战2200余次,毙日、伪军1900余人,俘日伪军150余人,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日军一向重视对占领区从统治的角度调查当地居民的民族特性。《海南岛概说》也专有一节《住民》。日军称当地少数民族为“蕃族”,蔑称黎族“性狡猾,能使用长火铳,有火铳二、三万,自古以来自卫力强”。黎族还分生黎和熟黎。熟黎“盘踞在山洞,常与汉人接近,事农耕畜牧业,居住区域在本岛东半部海岸”。伎族,也称生黎,多在五指山幽谷居住,性凶悍,从事狩猎农耕,与汉人来往少。侾族,“生黎一种,居住在本岛南部海岸,性凶悍,吃苦耐劳。”日本人认为苗族 “山间到处杂居,生活粗简,常为汉人雇用。”

 

丛林战的练兵场

《海南岛概说》“地势”一节中有:“东北部平地一般未开垦,荒芜地多,杂草繁茂,展望射击妨碍”,“密林地带诸兵种行动掣肘,须加留意”等语。事实上,攻占海南岛历来被史家认为是日军太平洋作战的前奏。而由于海南岛的特殊地势,它自然就成为日军侵略东南亚进行丛林战的“练兵场”。

原日本台湾军研究部部员辻政信大佐在其《新加坡的攻略》一书中提到,他曾于1941年,在台北的台湾军第八十二部队,即台湾军研究部进行南方作战研究。请来原陆军大学兵要地志教官菊池中将,以及日本热带问题的权威专家、熟悉航海的老船长、海洋气象专家、银行家,甚至还有三次深入我新疆和敦煌的老牌探险家大谷光瑞等,对热带的基础知识进行整理选择研究。而对南方作战的实兵演习则选择地形类似新加坡、马来亚的海南岛。日军在海南岛的丛林、沼泽地进行各种实兵实弹演习,设置假设敌、堑壕、铁丝网和各种障碍物,以野炮、机枪、迫击炮进行实弹射击并投掷手榴弹等,即使士兵因此伤亡亦在所不惜。



日军占领海口市钟楼



日军工兵部队在海南岛演习

 

辻政信提到,日军经常在海南岛酷热夏天实施全副武装长途行军及战斗演习。1941年4月,日军组织了步兵一个大队,炮兵和工兵各一个中队为骨干,以进攻马来亚为背景的登陆作战和环岛连续进攻演习,利用汽车、自行车实施机动,不断抢修桥梁作快速进攻。地面部队行程约达1000余公里,相当于泰国马来亚边境至新加坡的距离。沿途气候酷热(高达48℃),时有阵雨,军队机动只有一条路,自然条件类似马来亚海岸地区。这些训练为日军攻取马来亚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时任台湾军研究部部员的辻政信大佐,针对南方作战,并根据海南岛的演习经验,编写了名为《一读必胜》的小册子。笔者曾见过此书,这是本只有十几页的小册子。其内容除宣扬英、美、法、荷等西洋人残酷统治剥削东南亚之外,着重教育官兵在南方与西洋人作战要注意严守秘密、克服长途乘船的暑热,登陆就会胜利,恶劣天气的夜晚不利于习惯晚上跳舞的西洋人,而有利于日军,以及敌阵地和要塞攻击,和南方战场饮水卫生、几种不能采食的野果的形状、防毒蛇蚊虫、猛兽等野战生存知识,做口语化的简要叙述。这本小册子日军参谋本部印了约40万册,在攻击新加坡部队由海南岛的三亚港登船后发放全体参战官兵,战后被日本誉为“作战的宝库”。美国《时代》杂志生活版《图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曾介绍过此书,美国史学家亚瑟·查齐称之为“侵略者一本残酷的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