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避风塘餐厅加盟:观察学生活动,促进有效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32:53

观察学生活动,促进有效教学

---------温州实验中学科学组主题校本研修

(陈慧诚  张成瑶)

    在市教育局教科室的组织下,于2010年10月15日在广场校区举行市直学校校本教研联盟活动,科学组以“观察活动,把握学情”为主题展示校本研修的活动,参加的对象有联盟校的科学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会议活动由市教育局教科室陈素平主持,实验中学介绍策划本次活动的意图和以“观察活动,把握学情” 为主题的观课校本研修的程序。并在上午第三节观察《水的浮力》的一节课例,下午1:00-2:30观摩广场校区八年级科学组的观察反馈与研讨活动,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活动的总体概况如下:

一、策划的背景

1、确定研讨主题的缘由:

    由于科学教材本身的特点,科学课中就有一定量的课内学生活动;而通过课内学生活动来学习科学是最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校科学教师经过多次的讨论,觉得在目前的科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较关注学生活动的形式,却较少注意活动的实效性,有时活动只起到事倍功半,既费时又费力,往往收效甚微。我们认为学生活动的高效是科学课堂教学核心目标;通过观察课内学生的活动,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到研学促教。基于以上的思考和认识,提出“观察活动,把握学情,有效教学。”的教研主题。

2、开展观课式校本研修的缘由:

    在一般的教研活动中,忙碌的只有开课教师,而参与活动的听课教师相对比较轻松,在评课过程中,大多是凭自己感觉对整节课进行评价,往往是各有各的理,很少依据事实深入分析,为了使参与教研活动的备课组内教师人人有事做,事事要思考,学会用事实来评析课堂某一环节,引领教师向专业技术层面发展。因此,尝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观课,依据观察点设置观察量表,根据所观察到的事实,就观察点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观课式的主题校本研修的流程

确定研讨主题→选择开课课题→选择观察点→开发观察量表

→课中观察→根据事实评析→撰写课例

三、活动方案

1、组织备课组内教师一起研讨如何观察“学生活动的有效性”,确定上课的课题和具体的执教教师,根据课题的内容,分工负责所观察的视角,并确定初步的观察量表和调查表。

2、执教教师针对本次教研主题进行个人备课,并将以突出“学生活动的有效性”的详案发给同组的教师。执教教师根据个人设计到录播教室进行第一次的原生态(常态)的上课,组内教师进行分工观察记录。

3、每组根据自己观察的视角,反复结合视频,反馈所观察到的事实,提出更好更有效的具体可操作性的策略或建议。通过集体探讨、反思,完善教学设计。同时,对课堂观察量表进行修正,使之更有操作性、更有教研的价值。

4、执教教师根据各组所反馈的问题,重新调整完善教学设计,进行第二次上课(继续录播),备课组进行第二次针对主题的研讨、反思总结,对教学设计再次修改。改进后继续第三次上课录播,继续修改、调整、完善。

5、进行第四次上课录播,再次观课,研讨并总结课例。

四、活动的主要成果

(一)校本教研从组织层面向技术层面发展

    实验中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改进课堂教学为核心任务,以有效教学为目标,展示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并不是停留在从研究如何组织教研活动,也没有停留在常规的教研活动。而是体现如何促进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实现教学改进,重在思考“研什么?”与“怎么研?所以本次围绕“观察活动,把握学情”为主题的有效教学研究,是将校本教研深入推进,向务求实效发展。我们应该看到,在倡导的主题式的课堂研究,并不是我们往常的“说课评课”,而是基于课堂深入观察,收集教学事实和数据,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分析,使教师得教研越来越有“技术”含量。

(二)运用课堂观察,提高课堂研究的质量

    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根据教研主题和上课的课题,确定了三个观察点,即活动的参与度、活动的深度及活动布置的有效度。设计了四个观察量表和一份问卷调查。在刚开始试研的过程中,老师对课堂观察比较陌生,随着思考、学习、讨论,在一次次的试研中不断得到完善,认识也不断得到提升,为了使观察和分析更深刻,在每次试课都进行录制成录像,以便思考和观察更充分。正是在这样一次次反复的研讨中,课堂观察量表也不断完善,老师的观察技术也得到提升。 “学生活动参与度”的观察组反馈汇报时,运用所观察到的详实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三次比较分析,透析背后教学的行为和策略。“学生活动深度”观察组也从具体的事实来反馈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目标达成情况。“布置学生活动效度”的观察组从多个维度来阐述把握学情,提高布置效度的具体教学行为和策略。可见,运用课堂观察的手段,使课堂的研讨也就更加有血有肉、有理有据,在看似平淡中见深刻。

(三)实现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平常的教研活动,只有开课的教师忙碌,而参与活动的同组教师却很悠闲,这不利于全体的发展和提高。本次通过有主题的观课式的校本教研,在听课过程中,同组参与的教师人人有事干,人人有数据或事实从不同的角度来解析以课为载体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所以,本次校本研修活动基本实现备课组课堂研究活动的实效性,使观课者和开课者都有很大的收获,能从所观察到的事实反馈出背后的教育故事和智慧,可以说越来越向专业化发展。因此,我们把校本教研改称为校本研修,因为校本教研不仅体现在“研”,更要体现在“修”,使之成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本次活动中,好多老师觉得好“累”,主要累在对观察点深入的思考,但在思考的过程中,觉得自己不断在提升。正像有位老师所说的那样:有多累就有多深刻,值得。

(四)厘清设计学生活动的具体策略

1、要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水平:

    有句话叫:“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任何一个活动、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每次为活动提出的问题等都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第二次的录像课,执教老师的活动环节设计就明显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尽管她精心设计,企图引导学生用四组不同方法(从液体的体积、质量、重力等角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浮力,并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构思很不错,但却不实际。不在学生“跳一跳,抓得到”的“最近发展区”内,导致活动很难真正实施,不少学生合作组面对实验器材竟素手无策。从前几次录像课可见,执教老师曾一直试着想引导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并希望由学生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相等”,已达到在思维层面上能更高层次地启发、构建原理的过程。结果多次课例的事实证明有关“阿基米德原理”并不是能用几句话就能引导学生去生成探究的问题。通过反复查资料、思考、试课及和小组老师探讨,最后还是得出超佩服阿基米德,不愧为科学家,他的原理更多地是来自于灵感,来自于常年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淀。而不能仅用几句话或一堂课就能使学生生成并解决如此有难度的探究问题。所以,当阿基米德原理的体验活动在一步步向学生的认知能力靠近时,发现还是定位在“验证原理”和“设计验证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更切实际,更符合当前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并不是一味追求课的深度和广度就一定会上出一节好课,寻找适合你自己的学生的教学设计才是关键。

    个别听课老师对执教老师的“神速”引题提出质疑(学生能否接受)。事实上从几次试课及课前的调查来看,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浮力”已有相当的认识,据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陈素平老师做过的一项调查,儿童基本能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作出正确判断。可以说,沉浮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儿童不难理解。但儿童对使用“浮力”概念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儿童在一定情境下会使用“浮力”这个词,但这个词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指物体本身有浮力(把浮力作为物体的一种属性),一种是水的浮力,还有一种是空气的浮力······既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作基础,故在快速导入课题时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使得这节课节奏紧凑、效率明显提高。再则,依据常规教学惯例,在“称量法测浮力”之前,往往教师会先教浮力概念,以演示“手托弹簧下重物”引导并为“称量法”做铺垫。但学生的知识现状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或因已预习或因丰富的知识做基础,很容易设计“称量法测浮力”。所以,根本无需为其考虑铺垫,倒是在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完“称量法测浮力”之后,再利用“称量法测浮力”的体验活动来概括出“浮力概念”更适合学生的知识构建。

2、了解学生合作的真正意义:

    让学生动手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真知,同时收获成功。用教育思想家杜威的“在做中学”来体验科学,从而感悟和理解科学原理。“阿原理”给学生呈现的不仅仅是原理的结论和结论的记忆,这不是我们科学教学希望培养的方向。学生在很难去构建其猜想过程的同时,至少也要体验它、设计验证它。从此次参与完整活动的老师反馈来看,只要通过学生切身体验过的知识比传统的讲授、演示等教学方法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情绪要积极得多。在体验中获得真知,同时让学生收获成功,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并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从生活细微中获得启示的能力。学生学习《科学》课本的知识,从老师那里获得间接经验(教师的演示实验)显然不及直接经验来得扎实。让学生体验阿基米德原理这些实验活动和设计正是典型的、简约的感性经验的积累。这样的活动花出去的是“时间”,收获的是“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另外,从实验活动人数的问题,进过四次录像课比较参照,四人合作比较两人的效果明显要好,尤其是阿基米德原理,难度大,2个学生缺乏足够的讨论人手,反而在不太理解实验时无从下手。在四人合作基础上,执教老师要做到能尽量让学生观察的,就尽量让学生观察;能尽量让学生思考的,就尽量让学生思考;能尽量让学生表达的,就尽量让学生表达;能尽量让学生总结的,就尽量让学生总结。这样,在合作中四人小组更易闪现火花!

3、要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期望值:

    在没有此次观课教研活动前,我们“想当然”地以为学生对要求能力较低、大家都能做的活动兴趣才会更大(如“称量法测浮力”活动)。但经过四次四个班的调查结果却出乎意料,无论是学困生、中等生还是学优生“最感兴趣的活动”竟几乎百分百指向“阿原理”活动。试想,这么一个让学生“心动”却不“行动”的活动,就仅限于教师演示,岂不会使学生对科学学科学习的期望值大大降低,学习的内动力显著下降嘛?我们教师的责任不就在于了解学生的期望值,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肯定和激励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吗?于此同时,在这样有一定难度的活动中,更易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4、改进实验提升学生活动效率

    实验活动是科学课堂的生命,离开了实验,一节科学课就好比植物只在生长却从不开花结果般。正如前面提到的,学生对科学课的期望值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实验活动上的,而对已有的实验器材的改进使之更适合于学生活动是本次课研的又一开发。根据前几次老师听课记录的反馈,实验室原有教师演示实验器材中“重物”及配套的小桶不合适给学生课内活动使用。一则原来仅满足于教师演示,改为学生用不够,结果前两次试课东拼西凑。二则重物还是太小太轻,有悬浮倾向,又恰好与轻质小桶体积一致(配套的),学生实验的效果不好。三则教材原来的设计是前面用矿泉水瓶做“上浮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实验,后面“称量法测浮力”、“阿原理”又改其它重物。虽然也很生活化,但前后的实验器材,显得很杂很多。能否寻找一种物体代替,既能做漂浮,又能做下沉的?

    于是就有了实验器材的改进----用空心塑料彩球+橡皮泥代替。空心塑料彩球在完成漂浮实验后,打开在其中放入橡皮泥做“称量法测浮力”、“阿原理”,这样会使整节课的三个实验活动的整体性更强。同时,还能在增加“浮力方向”的演示实验个统一一致性。自制的轻质小桶(饮料瓶改装),其体积远大于加了橡皮泥的彩球重物,替代原塑料桶,为实验增加准确性。此外,利用放入空心彩球中橡皮泥的量来控制浮沉、解释农民选种(彩球当种子的种皮)等,为第二、三课时的实验和分析也起到连贯、直观的作用。证实基于对实验的改进,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能高效完成,这也体现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