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方米多少块透水砖:“云服务”飘到百姓家门口 长宁推动“云计算”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25:11

“云”围民所绕

  编者按:长宁区将“云计算”引入民生领域,运用高新技术为群众办实事,这条新闻生动地告诉我们:我们的新科技手段,要更多地惠及人民,让群众享受到“第一生产力”的惠泽。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云”,也要“围”民所“绕”。

  高新技术要不要、能不能服务于群众?答案是肯定的。南巡之中,小平同志讲到技术要“高”,首先是讲“人民高兴”。高科技更多运用于民生,就使我们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如虎添翼,又使像“云计算”这样的高技术体现了自己更广阔的社会价值。我们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让人民共享,同样的,也要尽可能地让群众享受到科技进步的实惠。

  “云计算”惠于民生,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条路径。高科技运用到民生领域,就要根据群众的需求和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进行再设计、再创新,而不是束之高阁,也不是照搬照拿,而是要“高”“低”结合,灵活运用。这也是一个群众观点。

  用高科技为民服务,不能把原来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传统和方法丢在一边。决不能有了“云计算”,就忘记了深入基层、直面群众这样的“法宝”。“线上”、“线下”还是要有机结合,面对面的服务还是不能减弱。这一条辩证法,我们也要牢记。

  本报讯(记者 杨群)近来,越来越多的长宁区居民开始拥有一份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借助日趋发达的云存储技术,居民们的电子诊疗信息(病历)可在区内多家医疗机构共享,不但省却了去多家医院重复检测的麻烦,还可量身定制健康服务。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长宁区,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十二五”期间将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构建 “平安云”、“教育云”、“健康云”等,为市民带来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十二五”期间,长宁将全面对接全市战略,加快形成“智慧城市”建设的“长宁模式”,积极推进城市光网、3G无线覆盖、无线宽带、新一代移动通信等基础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将着力于信息化技术与城区发展的全面深入融合,让信息化新技术惠及民生。

  要让“云计算”化作飘至百姓家门口的“健康云”,就必须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化,针对具体的民生需求设计专业服务平台。例如,针对“看病难、看病烦”的呼声,长宁在全市率先基本建成了健康档案的数据中心,全面覆盖了居民在区属医疗机构的就诊信息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等,并通过“云计算”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建设,构建了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共享和协同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业务联动,长宁区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区域医疗信息整合的区县。

  在长宁区,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健康监测服务体系也已开建。已完成的项目有心电图远程诊断,居民通过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可实时监测心电动态,这些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远程心电图会诊中心,专业医生作出专业诊断。还有中医体质辨识及五脏相音辨识,居民终端采集的相关信息,都可通过网络发送到远程诊断中心,由医生作出中医体质辨识。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与此同时,针对社区安全而设计的“平安云”,也将担当守护居民生活的角色。长宁部分小区的监控视频将与区公安局联网共享,实现派出所对居民小区治安的联动管理,做到事前有效防范,事后又可及时调阅视频进行跟踪监管。区内设置的各视频监控点,也将进一步擦亮眼睛,从“看得见”发展到“看得清”,重点路段升级到高清视频监控,这些高清图像的精确采集将为公安刑事打击、公共治安管理、交通违章处置等领域的智能分析、侦查、取证提供后台数据支持。

  而同样为小区居民所关心的“教育云”将推动全区的“数字教育”建设,优化提升校园网络环境,深化教育信息平台建设。据介绍,长宁将建立覆盖全区各幼儿园、中小学校的教学资源共享及管理数据库,为各级学校提供标准、高效、全方位的教学和管理支持。图书馆等文化资源的数据库也将逐步建立完善。

  除了这“三朵云”,还有“商贸云”、“政务云”等更多的“云服务”,正在直接或间接地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到2013年,长宁的居民生活模式将初步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2015年,“智慧高地”将基本建成,届时,长宁有望在全市率先成为“智慧产业发达、社会管理睿智、大众生活智能”的智慧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