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白头发怎么调理:【新提醒】文苑五日记【万言手记完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00:24

——玉山文苑中学跟班学习手记

代  序——走进文苑
  交代完家中杂事,我与女同事陈悦一道,驱车上县城教研室与各个学校的青年骨干老师们会合,在教研室六楼会议室聆听了教研主任等领导的些微要求,便坐上去往玉山的面包车,急速前往目的地——玉山文苑中学,开始了我们的异地教研学习生活。
  车行约两个小时,下了高速,映入眼帘的是一派青葱整饬的小城风景。我们被安排在玉山县城冰溪镇的玉龙大酒店,这里的住宿条件优厚,是属于玉山县较高层次的规格,因为接待的来客多是外地奔三清山之美名而来的虔诚游人,令人意外的是,酒店地点与文苑中学仅一条马路相隔,以脚步丈量,不过五十步远。文苑中学校门大气而典雅,正中校名下电子屏显示“热烈欢迎铅山县骨干教师来我校交流学习。”让人立刻感觉到对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诚挚态度。
  同行共有十八位老师,以女教师居多,我是少数的四位男同胞中一员。虽然彼此基本上都不认识,或许是同为杏坛中人,共同的志趣让大家很快心灵相通,竟似是熟识一般。而我与同宿的高文剑也甚是投机地以兄弟相称。晚上就餐时,随行领导郑君明主任专门向其他领导和文苑东道主们介绍我,令我顿时一怔,事后我问郑主任何以将无名小卒如我记得如此真切,郑主任笑笑说:“当年你代表县里参加上饶市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竞赛,就是我带队去的,不过那时的你可比现在瘦多了!”这一提醒令我汗颜!文苑中学东道主毛校长戏说我们的队伍特色是三花衬一草,惹得众人相视而笑,这便又拉近了主场与客场的距离,为其后的一周跟班学习奠定了醇厚的感情基础。
  傍晚时分,趁夜色未深,我们便随好客的毛校长一起走进文苑中学,粗略感受学校的人文气息。步入悠悠美境,文化休闲广场令人赏心悦目,塑胶田径场让人心旷神怡,如茵的绿草、参天的古樟,古朴与清新相结合的橘黄色教学楼显得高贵典雅,学生餐厅与公寓整洁大方,在淡淡夜色下尤显温馨而静谧。环顾校园,整体给人感觉非常舒适和祥和。据说这里最早是孔孟庠学之所,后来成了县政府所在地,保留至今,仍有少许政府古旧的痕迹,但毕竟深埋过文化的根,所以才有今日的文苑之风将这块宝地吹得书香四溢。沿途说得尽兴时,不觉行至学生自习的门口。不知谁提醒一句:小点声,别吵着学生!毛校长骄傲地挥挥手:“不妨事,不妨事,学生们只会安安静静地学习,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惭愧之余,我被这群留守孩子们的如此自觉学习行为给深深折服了。
  暂离文苑中学,我们在路口与郑主任等送别,回到近相呼应的酒店,调息好内心的舟车劳顿,准备着应对一场别样的学习!
第一日——学生时代
  又一个学生时代的到来,令我们这些久经教坛考验的老师心生一丝久违的冲动。
  起个大早,吃完丰盛的早餐,正待上文苑中学与师生们一同感受升旗的庄严肃穆,奈何下起了一丝细雨,我们只在校门口被整编成一个个小团队,随相应班级的班主任去往办公室,与各自的跟班老师闲话家常般攀谈起来。我的主场老师姓翁,年长我七载,却很健谈,我们相互交流了对方学校的特点和各自教学上的不同风格,而后就课文相关篇目做了一番深度探讨,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我们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教无定法,只要能让学生爱听讲,勤思考,就是一节优质的语文课了。
  我怀着无比虔诚之心,在翁老师的指引下,步入他的课堂,真正成为一名高龄学子。翁老师却暂时放下讲课,当着全班学生隆重介绍:“这位听课老师叫王老师,他将与我们共同生活一个星期,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几天里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相信王老师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精彩,让我们热烈欢迎王老师的到来!”教室里六十对目光齐刷刷向我瞄来,每一张脸上都夹带着涩涩的微笑,掌声雷动,震得我心情激动万分,我本是来学习的,何曾想过也能在这里登台授课?但翁老师和学生们如此热情,我该如何选择,这是一个问题!
  上午听了两节课。翁老师课堂随意性强,讲究本色教学。如果不是非常认真地跟随翁老师的思路,很难发现他教授过程中的艺术性——潜移默化,融会贯通。翁老师思维活跃,学生也被这种思维带动着,在学习《云南的歌会》时,学生在翁老师的艺术引导下,时而与刘三姐山歌对和,时而与阿诗玛山歌传情,时而又任由思绪穿上草裙,扭起秧歌,活动肚皮,开启绿屏……整节课中,我仿佛是曲径通幽的清澈溪流里一只活泼的游鱼,随潺潺流水的美妙节奏欢畅地游向课的尽头。
  办公桌对面是一位女教师,年龄偏小一些,大学中文系的师妹。知她正要上课,我则与另两位同行老师相约,一起听她的课,小师妹倒也大方【有几位老师婉言谢绝了我的听课请求】,只说上不好,还请我们多多指点。虽为虔诚学习而来,但人各有所长,也不必妄自菲薄,我便抱着相互交流的心态来听她的课。这一课的效果没有我想象的好,小师妹将太多时间花费在对玉山周边乡村民俗的探讨,作为整个民俗单元的开头,学前的现实拓展是无可非议的。而当谈到中国传统节日,尤其是端午节民俗特点的大篇幅讨论,以至于提及端午节被韩国申请为该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由此激发学生对传统的热爱,对民俗的热爱之情时,我一度以为她会顺理成章地跳过《云南的歌会》,直接跳入下一课《端午的鸭蛋》的讲述,结果却让我大感意外。她上的仍是《云南的歌会》。课后我与翁老师私下讨论小师妹的这个导入式,翁老师解释说,也许她根本没有关注到歌会后就是端午了。对于小师妹教学方式上的差异,我想我可以理解,毕竟姜还是老的辣,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嘛。
  下午,晚春阳光明艳,我再次仔细全方位打量了一番文苑中学,校门如大学凯旋门一般大气恢弘,两座石狮子巍然矗立在两端,红底黄字的文苑校训“尚德、尚智、求真、求美”深深根植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也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位弟子心中。拾级而上,站在校门口,你会看到一尘不染的宽阔的升旗广场,广场正中是标志学校精神面貌的图腾钢雕“升腾”:S型旋转上升的钢身,中间两根树型钢身直插高天青云,寓意文苑中学将以文化为积淀,一步步升腾起祖国的未来……
  回到办公室,我再次聆听了两节特别的课——一节历史课,一节班会课【这两节课还会细写】。历史课气氛热烈,老师幽默诙谐,听来轻松愉快;班会课上,班主任轻言细语,娓娓道来,以特有的教师之爱心和耐心,和风细雨般地提出班级存在的问题和一些问题人物,让犯错误的孩子们听来丝毫不会刺耳,反而在毫不预知的情况下被班主任的真情给俘获,心甘情愿地成为老师的情感俘虏。
  回翻这一天的听课笔记,突然发现,其实,每一节课都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觉,但是很美妙,让我有一种很想事无巨细地一一记录下来的冲动。
  原来,迷失在教学一线的我,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躺在酒店的温床上,回忆一天的听课,是如此的幸福和温暖。
第二日——快乐生活
  次日一大早,窗外悠扬的晨操预备音乐声微微传来,将我从好梦中惊醒。拉开棕色窗帘,放眼远眺,文苑的弟子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地奔向塑胶田径场,正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着少年青春的身姿。虽是远望,但那扑面而来的未来的希望,已如阵阵花香弥漫了周身。
  预定了听乐以诚老师的课,作为教育界晚辈,我心下雀跃又惴惴不安。乐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文苑中最高等级的前辈,又任职文苑教研室主任,还带一个班语文课,更辛苦地为两位请假老师代课,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他却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与乐老师的短暂言语交流,让我深深体会到他名字的蕴涵。乐老师本在基层教学,小有成绩后被县教育局看重,后转入教育局,由直面学生变为直面各基层校领导,他对久居教育局下乡督查的一些同行领导的颐指气使态度极为不惯,终于在县一中的盛邀下,回到教育一线,继续快乐地与他的学生、他的三尺讲台打交道,过着两袖清风的充实生活。乐老师正是以他的真诚,感化每一位有心思的孩子,使得孩子们争相将内心的小秘密、小九九向他和盘托出,以求他的解惑。说到这里时,乐老师满脸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难得有机会聆听乐老师的教诲,文苑的翁老师也不想错过。课上,乐老师从容不迫,从他对学生此前背诵情况的考察来看,乐老师的确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既是把每一堂课当成展示课,也是将每一次展示课当成家常便饭。很多时候,我常常在想,究竟怎样的人,才算一个大师?也许乐老师算不上是教育界的大师,但他那沉稳大气的儒雅风范,让我如闻黄钟大吕般的享受。同样是教《云南的歌会》,乐老师力求高屋建瓴,总体把握,指导学生组织语言,细化艺术,令每一位听者在语言魅力的熏陶下融入到云南的民歌盛会之中……
  翁老师《云南的歌会》也在这一天完美谢幕,他那似乎永远也用不完的激情被学生的求知点燃,也炽热地灼烧着我迷惘干枯的教育之心。翁老师问我明天可否上课,我痛快地应承了,但我清楚自己与文苑名师之间的距离,故而我诚请乐以诚老师为我作课后指导。庆幸的是,乐老师并没有因为我是外来取经者,也未因自己的课时和公务繁忙而推辞,竟然低姿态地谦言定来观摩交流。实在让人受宠若惊。
  下午安静地窝在酒店把课备完,本想好好休息一番,可心潮始终无法平复,总觉得有什么牵绊着。终于还是不自觉地离开酒店,继续行进在文苑的花香世界里,触摸着这片充满醇厚文化气息的圣地,这才觉着不那么空落落的。
  漫游在教室楼道上,客场的孤独落寞之情油然而生,此时迎面而来的孩子们竟微笑地向我致意:“王老师好!”又一位男生特意跑到我面前说:“王老师,你听课的语文书昨天落在我课桌上了,我去给你取来。”那一刻仿佛我又回到了主场,被我的孩子们簇拥着问这问那。是呀,一天半的听课,关注的多是老师,也该将视线调整调整,看看这里的孩子们是多么可爱、淳朴和热情。
  走进翁老师的班级,孩子们与我见面不多,尚显生涩,掌声欢迎后就各自三五一群地黏在一起闲聊学习。教室的里里外外,我看不到一个孩子在追跑打闹。上课的预备铃响起,我安静地坐在最后一张空余的位子上,孩子们也迅速入位,偶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回头笑着瞅瞅我,接着便随生物科代表的提示翻开书本,目不斜视地看书,迎候老师的到来。旁座是一位女生,我小声问她生物老师的姓氏,她竟不知道,再问她一些班级事务,她有些吞吞吐吐,腼腆地告诉我:“我习惯了一个人的座位,冷不丁来个同桌,还是男生,还是老师,有点不自在。”我这才注意到,全班63个学生里,她是唯一落单的一个。而双双座位几乎都是同性同坐,想来是学校特意希望孩子们更单纯地投入学习吧。女生物老师看着比我年轻,她并没注意到班里多了一个听天书的高龄学员,只是全身心投入地教学,直至发现我,也是若无其事地继续她的讲习。我因为不太懂生物,听着有些乏味了,而全班95%的学生,却都在如痴如醉地享受着生物科学带来的乐趣。
  这样的师生,这样的氛围,在文苑中学里的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里比比皆是,成为一种常态的习俗,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壮举呀!
第三日——实习经历
  照例的晨操音乐响起,照例的入校听课,不同的是,今天的我从一位虔诚的高龄学子升级为了一名充满深秋朝气的实习教师。
  考虑到乐老师的公务繁忙,我专程请翁老师为我安排乐老师有空的时间听课,终究还是出了点意外,乐老师受文苑的委托,连自己的第三节课都无法顺利完成,就要匆忙赶赴外地公差去了。乐老师走之前特意赶来向我道了声抱歉。态度的诚恳让我再次折服。其实,他本没有义务这样屈尊纡贵地向我表示歉意,可他是如此地重承诺,单就他的平等待人的人格魅力,足以让我辈好好消化,深入骨髓。
  与我一对一的翁老师全程听了我的课,同听的还有文苑的另两位女老师,其中一位正是我的师妹。说到临场上课,本非我们此行的任务,同行几位老师也有被邀请上课交流,但她们都主动谢绝了。原因是专程为学习而来,上课无异于越俎代庖,反客为主了。我却不这么想,我接受上课邀请,有如下一些想法,一者在文苑老师面前讲课,表现我们队伍并非卑躬屈膝地位低下;再者有机会让文苑老师听课直接予以现场指导,更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三者我更想切身体验在学生素质相对更高的班级里授课究竟有怎样不同的效果。带着这些目的,我没有丝毫犹豫,学着乐老师的从容淡定,走进我从来没敢想象的优质课堂。
  同室的高文剑老师教数学,常常在晚间闲聊论及课堂教学方式时,只道数学课堂千篇一律,并无大的差异。而我听过文苑内五六位语文老师讲授同一篇课文,竟有种百花齐放的感觉,不同的语文教学风格和教师人格魅力令我大开眼界。轮到我的课堂展示时间,我也力求将自己最突出的优势展现给文苑。不求文苑对我的教学能力刮目相看,只觉得既然代表了铅山教育工作者的形象,至少不能太过逊色。
  也许是因为新奇,孩子们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注视着我,他们显然非常欢迎我的到来,这让我底气十足。我以一则“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内容导入新课《吆喝》【后续中将文字实录本课教学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求知和表现的欲望,看似漫长的45分钟,在我的带动下,全班63位学生,有将近1/4的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课堂的活动,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在我的带动下,蠢蠢欲动,跃跃欲试,自我表现的冲动越发强烈。结束这一课时,教室里一片齐刷刷的掌声,在我宣布下课的一刹那,溢满了教室。
  返回办公室,翁老师对我上的这一课予以最高的评价,更谦虚地说自己受益良多。本想多听听一些指导意见,翁老师和其他老师们却都无话可说,我也不再强求,否则显得矫情了。我很清楚,身为派来文苑学习的老师,在文苑眼中必是县里一线教育界的精英,有如我今日的表现,也实属正常。可为什么在文苑大受欢迎的我,在本地永铜中学却是个平庸无奇从不被看好的普通老师呢?我不得不陷入深思:好老师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一堂优质的语文课,究竟该如何定义?良莠不齐,参差不辨的学生素质,对年轻老师的发展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探索,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种种疑难困惑,侵入我的脑海,令我无法自拔。
  下午跟班坐学,几个性情开朗的学生纷纷问我同样的问题:王老师,你能不能来我们学校教书?王老师,你不会就给我们上一节课吧?王老师,我们好喜欢你给我们上课?可不可以继续呀?我庆幸自己在这些初次见面的孩子们心目中如此大受欢迎,更羡慕文苑的老师们,可以这么幸福地面对整个班级如此勤奋好学的莘莘学子。转念想来,文苑的老师是幸福的,文苑的孩子们呢?也许幸福指数要稍微弱一些。文苑老师们给我的总体感受,专业功底扎实,课堂驾驭能力很强,只是他们无一例外地不苟言笑,偶有一丝幽默言语竟被视为难能可贵。下一节是物理课,我担心听不懂,孩子们却极力留住我:“王老师,你就听听嘛,物理老师也挺有意思的。”我便继续坐着,暗自观察。在孩子们眼中有意思的物理老师,温声细语,面无表情,不时在讲习中穿插些冷幽默,就是对沉溺于学习中的孩子们最大的安慰了。
  最后一节,在初一跟班老师陈小玲的引荐下,我听了一节特别的语文自读课,也对这位同行的敬业女老师陈小玲有了更深的认识。文苑老师提前让学生就自读课文自拟若干类型的题目,在课堂上分四个组别上台板书展示问题,孩子们积极登台出题做题,老师相机提示和重点引导,以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加深了对自读课文的理解。
  同行陈小玲算是我们一批里最年轻的女老师,她就像是班里的新生一样,蹲点教室跟班学习,三天来几乎没有进过一次办公室,不仅向该班语文老师全程学习,更不错过班级其他学科的听学;不仅向班级各科老师学习,也在课间当起了孩子们的大姐姐,打成一片,深入挖掘文苑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真髓。
  在这特别的一天里,我深深爱上了文苑的孩子们。因为爱,我更无端增添了一丝失落之情。
第四日——听评教研
  早早赶到学校,只为参加今天的语文教研活动。我本抱着很大的期待,希望文苑的语文教研能有不一样的特色。文苑初二年级派选了一位最年轻的女老师上一节多媒体公开展示课。我们铅山的跟班学习队伍近七成老师都自主端来塑料凳,专程来听文苑多媒体的特色课。文苑本校也来了十几位老师,将偌大的教室挤得满满当当的。授课老师姓李,虽是资历较浅的年轻教师,她却显出少有的沉稳。小李老师着一身朴素裙装,别一副教学扩音器,将手中的笔记本电脑摆在讲台上,并把电脑与教室中的投影仪连接好,便从容不迫地开始了她的特有展示。许是对这类作秀般的多媒体教学听得多了,我微觉一丝麻木,幸而她始终微笑的面容吸引了我,更吸引了在座六十多个求知的孩子。孩子们对小李老师的设疑询问,很是默契地予以配合,课堂活跃度也大大增强。我环顾四周,多数听课老师微微颔首。我想,从一堂语文展示课来看,小李老师的课也许不算很完美,但至少是成功的。
  可针对这一课的评课分析会,却令我和几乎所有铅山老师大失所望,尽管其间不乏精彩的点评。
  评课地点设在初二语文组办公室,由文苑语文学科组长主持。组长首先请公开授课老师简单介绍自己的上课情况,后出于对客场的尊重,点名请我作首个评述。我深知评析一堂语文课,很能考验一位语文老师的能力素养,可今日身份特殊,我不能太过畅所欲言,兼考虑到分析会上老师众多,顶着些许压力,我长话短说,基本上对文苑年轻老师的授课予以肯定和赞赏,只适当地提出她在多媒体课件操作上的一点生疏,另外在处理课件内对联显示的上下位置做了些指正。未曾想却由此引发了会上不小的争议。最终与会者在对联方面达成共识,一致认为现今的语文老师对对联的关注度远远不够。
  因为年级长刘政文老师和教导主任乐以城老师在会场老师中的分量之重,学科主持人指名二位评析。而两位重量级老师的评析却似乎令语文学科组长不甚满意。之后便草草收场了。刘老师站在教学过程的高度和深度立场,对小李老师的课作了较为深刻的解析,更毫不客气地指出小李老师四个教学细节上的不足之处。当我们都在心里为刘老师如此一针见血丝丝入扣的正当评析而大为惊叹时,学科组长刻意委婉提醒刘老师别再往下说了,想必是担心年轻老师在外县老师面前没有面子。真是多想了。前日我登台上课,如果刘老师有时间听我的课,并能不吝赐教地为我指点迷津,我会觉得是莫大的荣幸。许是乐老师内心也非常矛盾,说好处吧,显示不了自己的能力,有损自己国优教师的形象;说不足吧,又似乎有损文苑学校在外县老师眼中的总体形象。故而言此及彼,评非主题,从课文单元内容,讲到自己对学生作文的评论,再谈及语文对民风民俗的传承。谁都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唯有学科组长早已不耐烦,等乐老师说完,就匆匆散会了。事后我们一直揣测,是否文苑的老师们都在刻意留一手,不轻易显山露水呢?
  但我终于决定了,为了不让此行留下遗憾,无论如何也要听一听年级长刘老师的语文课。刘老师没再推脱,只道那就下午第一节课来听吧。翁老师告诉我,刘老师的课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听的,能答应听课,算是听课人的福气了。得知这一好消息,我忙在午餐时向大家转告了这一好消息,同行的五位语文老师顿时来了兴致,纷纷准备随我同往听课。
  刘老师年届五旬,体型魁梧,富态圆容,平顶银发,俨然学者风范。他的一句“我是一个有着英雄情结的人”,迅速牢牢抓住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心。紧接着,刘老师轻松自如地把孩子们对话题的兴趣收而放,放而收,从询问大家对英雄情结的认识,到自己喜欢《水浒传》倒拔垂杨柳的鲁达,直至江西卫视的金飞说故事,而后将话题定位在了“唐代传奇”。论及唐代传奇,刘老师深入浅出地给孩子们分析出传奇的三个特征,在学生把握住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后,最终进入对课文《俗世奇人》的讲解【后续将写刘老师的课堂实录】。整个导入的过程,刘老师仿佛是那最擅长垂钓的殷商太公,以他独有的人格魅力,让所有学生专心致志,心甘情愿地被他钓得活跃的思维。
  面对自己的年轻同事,刘老师本着提携后辈之心,尽量苛刻地指出年轻老师的不足;而面对班里的孩子们,他却尤为平和、幽默和率真,像个老男孩一般,哈哈哈的爽朗笑声时常从他的口中传出,更以他独特的“中午缺乏睡觉综合症”、“孙悟空变成猪八戒,女生你变个男生试试”等言语,惹得孩子们笑声连连。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刘老师也不乏对课文细节的关注,诸如对冯骥才的介绍,对津味小说的解析,对估衣的读音和意思理解,对文中儿化音的强化认识等等。
  这一节课的时间太过匆匆,直到下课,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那一刻,我真想为刘老师鼓掌致谢,真诚地感谢他为我们的示范,真诚地感谢他对语文教学的点滴贡献,真诚地感谢他耐心细致地传承中国的文学、中国的文化。
第五日——热烈研讨
  或许是将行的缘故,这一日的伤春气氛尤为浓重。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在文苑学校里每一方花草园艺间驻足。花草生长旺盛,尽情迸发出生命的红与绿。再回望文苑的图腾标志“升腾”,我感觉自己的内心似乎也随着图腾的指向热血沸腾,昂扬向上,从教的职业精神在那一刻越发高大起来。
  最后两堂听课安排,我再次选择了刘政文老师。听刘老师的语文课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在这里你完全理解了什么叫课堂艺术。的确,艺术的东西总是让人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如果可以,我真想强烈表达长时间浸淫在刘老师语文课堂的欲求。但远出求学的时间有限,我还是在这最末的美好时光里多吸取一些课堂艺术的精髓吧。
  课后时间,我不失时机地就课堂的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向刘老师真诚请教,刘老师也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对如我般好学的年轻老师的欣赏,时不时用他独有的调侃语调笑着说:“你这个年轻人,太坏了!”我完全能够理解这里的“坏”的深意。第一次接触刘政文老师,提出想听刘老师的课,他没有答应,一度以没有准备来推脱,想是对外来年轻老师真心求教的诚意考验。第二次的接触,在公开课评课教研活动中,作为唯一参与评课的客场老师,刘老师从我的话里词间听出了对语文教学探索的虔诚之心。其后的三节听课,或许是我在听课和记录中体现出的取经诚意深深打动了刘老师,最末的交流竟没有了任何隔阂。刘老师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让我铭记于心,始终不能忘却:“现在的语文老师,年长些的教学传统守旧,学生不爱听;年轻的课堂刻意求新,用不同花样创设课堂的生动活跃,这是好事,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语文最重感性,我们的教学更多的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而不是表面的活跃。一个最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尽情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情感,快乐的文章,要让孩子们会心地笑;感动的文章,要让孩子们哽咽地哭。老师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情境,自主体验情感,体验人生!”
  午饭后,同事陈悦老师因为要赶去娘家德兴接回年幼的儿子,请假提前结束了学习,同行队伍中以各自学校为单位三五成群,独我成了孤家寡人。也许是性格使然,命该特别,在所有跟班学习的教师群里,我是唯一在文苑课堂亲自体验过课堂上课的人;在所有跟班学习的语文老师中,我又是唯一的男性,唯一在评课活动中被指名评课的外校老师。这最后一天的跨县教学研讨会,又会发生怎样的意外,我不得而知。
  研讨会地点设在文苑学校得天独厚的中央位置——文苑行政楼二楼。行政楼粉墙红瓦,大气恢弘,花团锦簇,绿草依依,拾级而上,台阶正对大门,门口两边分别是两座升旗台,一座国旗台,一座校旗台,各自迎风猎猎,气派非凡。文苑行政楼是文苑的老总、校长、董事们办公场所,也是接见学校贵宾的场所,一周前这里就曾接待过国家民进党调研私立学校的领导代表,门前的欢迎词仍未下卸。走进行政楼,我们大有一种被尊重,被礼遇的感觉。
  会前我已经作好了研讨发言的充分准备,此时思路清晰,漫谈成足在胸。许多女老师却低调得很,从不愿抛头露面,显山露水,非但在安排发言人员时推推搡搡,而且在研讨会座次上也退避三舍,落于中心席位之后。经文苑副校再三诚邀上座,才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团坐一起。
  面对玉山文苑的高层领导们,还有本县教育局的徐副局和郑主任,唯一代表铅山永铜中学的我,自是不能有损校颜的。紧承跟班带队老师李康生之后,我主动发言,就文苑学校的环境、学生、教师、课堂、教研、管理六个方面,表达自己这五天来的认识。即文苑环境优雅别致,文苑学生大方上进,文苑教师魅力十足,文苑课堂精彩无限,文苑教研普及广泛,文苑管理人性动情。其中最让我感受真切的是文苑的师生和课堂。犹记得我在文苑的讲台上《吆喝》一课时孩子们的全情投入;犹记得我在听刘政文老师上《俗世奇人》时的诙谐睿智;犹记得我在进入每个班级里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表现出的端庄自觉。这一幕幕无不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来自铅山鹅湖中学的团队三人我不得不提,他们带着校领导的指示和委托,在跟班学习过程中,深入跟班研究自己所在班级,得到太多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收获颇丰,感触良多,尤其是作为班主任的陈小玲老师,年纪轻轻,却任重道远。他们一唱三和的对文苑学校的品评,可谓用心之至。
  文苑的姚礼木校长对本校情况作了总结性概括,并对我们这批来自铅山的跟班学习队伍作出欣赏性的评价,感谢我们的跟班学习更好地激励促进了文苑的优质教学氛围。作为盈利性私立学校,姚校长提出一个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要像经营自己的家庭一样经营学校!”我虽不是学校的管理人员,却对这句管理箴言有自己独到的解读:拓展理解,班主任也应该像经营家庭一样管理自己的班级,任课老师更应该像经营自己家庭生活一样呈现每一课的精彩,而这一切,完全可以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情”!
  是啊,说来简单的“情”字,时时氤氲在文苑的空气中,花草融情,师生入情,教学动情,生活含情,管理通情,交流结情。那次第,怎一个“情”字了得?
  写到这里,我想起文苑校园里的一张文化标语“六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恭心献给自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言尽于此,我感慨万千,文苑中学,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始终不忘对“心”的塑造,对“情”的呼唤,在这样一所有情、有心的学校里生活,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该是一件多么惬意,多么幸福的事啊!
尾  声——离开文苑
    会后,李领队代表所有铅山县跟班学习老师,向文苑学校敬献锦旗表示深深的感谢之情:“业务精湛,管理一流!”这简短的八个字,高度概括了文苑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优质的管理人才二合为一的双向优势。结束五天的学习,我们将带回的不仅仅是在文苑的美好记忆,更是文苑老师教学上的严谨认真,执着钻研的精神,以及文苑领导的真心投入,浓情管理的经验。
    欢送酒宴上,笑语欢颜,推杯换盏,气氛极是热烈。文苑中学姚礼木校长笑着举杯谢我说:“你是铅山永铜中学的王老师吧,你的讲话很精彩嘛,能用那么多形容词,把我们文苑说得那么好。我不敢说你讲得都对,但至少是我们文苑今后努力的方向,来,我敬你!”
    这一晚,我喝得酩酊大醉,坐在回程的车上,便不省人事了。直至到站回家,我才渐渐醒来,回味这一醉,我忽然发现,酒精的刺激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这五天的学习过程中所积淀的对文苑的浓郁情结,深埋心中,在酒精的刺激下开始发酵,才使我体内产生了更大的醉意。醉在玉山,醉在文苑!
    醒后属文,纪录文苑五日学习生活的点滴过往,作以不能忘却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