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奇瓷砖是几线品牌:不要误读!干部“年轻化”不是简单搞“年青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4:19:35
习近平同志最近在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并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标志着中央新一轮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大幕已经拉开。 >>>详细阅读

    事实上,实行干部年轻化政策,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当时为了适应保证改革开放的需要,迫切需要提拨一批具备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高学历人才。应当说,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干部年轻化已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一批批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一个个新的局面不断打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如果说当时不果断的实行干部年轻化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的路线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就很难保证得以正确的理解和坚决的贯彻。

    所以说,实行干部年轻化政策,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年轻化”并不等于“年青化”,“年轻”与“年青”虽一字之差,意思并非完全相同,“年轻”相对来说,是指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而“年青”显然是指倘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人群。可是,查阅相关的干部政策规定,对“年轻”或“年青”的年龄段如何划分,并无统一的权威界定,使得基层在干部选拔中很难把握,久而久之,“年轻化”在一些地方逐渐演变成为“年青化”、“低龄化”,社会上流传的“三十当官,四十靠边,五十赋闲”,就是当前干部使用中的真实写照。

    殊不知,四五十岁的人正是干事业、出成果的黄金时期,西方民选从未设定年龄限制,六七十岁担任总统的司空见惯,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还把50岁划归青年一类,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担纲重任也大都是四五十岁,就连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也有70的老人。可现在,一些地方与部门许多年富力强的同志,过早的被“一刀切”的年龄“杠子”,废了“武功”,打入“冷宫”,似乎干部年龄越小越好、学历越高越好,党的老中青“三结合”干部架构,在一些地方大有被简单“年青化”趋势所替代,这是典型的人才损失与浪费。

    更何况,片面的理解与实施干部“年轻化”,极容易使一些干部患上年龄“焦虑症”。有的老同志认为,反正己“船到码头车到站”,不如“当一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动起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邪念,大搞“权钱交易”、“期权交易”与“权色交易”,因此“中箭”落马的贪官污吏屡见不鲜;而有的年轻同志,自以为占有年轻优势,不愿脚踏实地,努力工作,而是瞄准“年龄杠子”,急于“抢班夺权”,于是乎,不惜劳民伤财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博得上司的欢心,甚至挖空心思“拉关系”、投其所好“找靠山”,这不但毒化了社会风气,更不利于干部的健康成长。

    基于此,我们必须全面的、系统的、正确的学习理解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在切实做好年轻干部选拔配备工作的同时,要十分重视逐步构建一个既和谐自然,又有利于党的事业发展的老中青“三结合”领导干部体系。毕竟,“年轻化”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而“年青化”、“低龄化”绝对不是“年轻化”干部政策设计的初衷,这个问题处理的好坏,事关党的事业能否真正做到承前启后、兴旺发达。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在当前举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艰难时刻,我们祈盼着通过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使一大批可塑、可用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搭建老中青“三结合”干部架构更趋合理、更具活力、更有朝气,有了这样一个坚强可靠的组织保证,中国一定能在改革开放中再续新的而又辉蝗的“春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