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公安局洪梅分局:中药奇方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8:44:27

  www.zyqf.cn 

:::::我们一直在努力::::::

请使用800*600象素,16位色彩,IE5.0以上最佳浏览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等一门学科。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分布着丰富的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在应用上,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所以把它称为"中药"。
    在原始时代,由于经验,我们的祖先逐渐懂得在寻觅食物时对某些动、植物有所辨别和选择,避免中毒;同时,对某些动、植物的治病效果及产生的毒性作用予以注意,并逐步加以利用,创造和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随着历史的发展,药物的来源亦逐渐由野生药材发展到部分人工栽培或驯养,并由动、植物扩展到天然矿物或若干人工制品。
    我国的药学有正式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西周时期,到西汉时期形成正式学科;南北朝时医家对各种生药的形态、生态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物候知识等均予以注意,同时开创了新兴的分支学科炮灸学。唐代,世界最早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写刊行的药物性著作《唐本草》的出版,对后世药物学的影响深远;时至宋代,生药形性鉴别与药物生长环境生态研究进一步发展,制定了制剂规范,在用药上已将重要的配伍禁忌药物具体地加以总结;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综述了16世纪以前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和冶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远传海外;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大大丰富了中药学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继承整理丰富浩瀚的药学遗产的同时,培养了一批批中药人才,建立了研究机构和基地;国家药典收藏了各种常用中药和成药,制定了成套的质量控制标准;星罗棋布的中医学院的建立,对于中药知识的普及和运用,对于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此外,中药的加工技术,炮制工艺的总结和研究,剂型的改革等都有了较大的进展。凡此种种,标志着中药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展示了极其光辉而广阔的前景。

中药的药性

    药物有药性,即指药物的药效和性能,这是我国历代祖先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所得到的用药治病的规律,由此而创造了中药理论,其中包括四气、五味等。

                                             四    气
    气,就是药物的性质,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和凉二种药性是相接近的,温和热两种药性也是相接近的,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其中药物的寒性比较小一些的就是凉性,凉性大一些的就是寒性;温和热也是这样的情况,温性大一些的就是热性。所以综合起来,四种药性可分为寒凉性质和温热性质两个相对的部分。
    药性的发现,是人们长期用中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才被逐步地发现和认识到的。例如,一个人出门遇到淋雨,受了凉,手足发冷,面色发白,浑身很不舒服,这就是受了外部寒邪的病症。回家后,煮碗姜汤喝下,自上顿感暖乎乎的,出了一些汗,便感到身体轻松了,不再怕冷了,病也好了。这就能体现出生姜是一味温热性的药物。又如有一个病人,有发热、出汗、口渴、想喝冷开水、烦燥等症状,这就是热性病症。医生给他开了生石膏等药后,热性症状解除,疾病就好。这就能体现出生石膏是一种寒凉性的药物。再如有一个人,大便已几天未能,腹部发胀,很觉烦躁,头胀痛,眼睛有些发红,多眼眵(音斯),口中觉苦,这些症状就是俗许所说的有火气,也就是热性病症。医生用了大黄,病人服后,通便清火,头胀、腹胀、眼红等症状都消除了,这说明大黄是一种寒凉性的药物。
    除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外,还有一部分性质和平的药物,药性既不寒凉,也不温热,作用较缓和,古人称这类药物为平性药。由于平性药的作用缓和,虽然实际上有寒、热、温、凉、平五气,而习惯上仍叫做四气。
总的来说温热性的药物,一般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寒凉性的药物,一般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药物的寒凉性或温热性,是和所治病症的性质相对而讲的,寒性的病症,一般用湿热性的药物来治疗;热性的病症,一般用寒凉性的药物来治疗。但也有寒病寒治,热病热治的;那些,属于特殊情况。至于平性药物,由于作用缓和,常作治疗寒性或热性症症的佐辅药用。

                                             五    味
    味,即药物的滋味。五味即辛、甘、酸、咸、苦五种不同的味道。
    辛,就是辛辣(如生姜)或辛凉(如薄荷、冰片)的滋味,能发散,能行气(就是能使气分流通)。一般发汗的药物和行气的药物,大都有辛味。
    甘,即甜的滋味,有缓和,滋补等作用。一般能调和药性的药物及滋补的药物,大都有甘味。
    酸,有收敛作用,一般能够止汗、止泻等的药物,大都带有酸味。
    苦,有泻火(即清火)、清热、燥湿(能化去湿气)、通泄等作用,一般清热药和泻下药多有苦味。
    咸,有泻上,软坚(能消散,软化坚硬的结块)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份泻下通便的药物都带有咸味。
    淡味,就是淡而无味,这种味道的药具有渗利的作用,有许多淡味的药物能渗水,利湿,通利小便,因为淡味药物没有显著的滋味,所以实际不虽有辛、甘、酸、苦、咸、淡六味,习惯上仍叫做五味。

中药的药效

              因药用部位不同而功效不同                
   
    中药取自于大自然之植物、动物、矿物质等,其药用部位不同也常导致功效的不同。如当归是取其干燥的根部使用,而当归的根因其使用的部位不同,又分为归身、归头、归尾和全归,古云"归头补血、归身养血、归尾破血、全归活血。"又如莲藕,其各部分皆可入药,但功效却有各自不同的倾向:鲜藕能止血、解渴、解酒毒;藕节能止血;莲子能滋养、安神;莲芯能清热、安神;莲须能固精止血;莲房能止血、祛瘀;莲梗能通气、宽胸、通乳;荷叶能清暑、解热;荷蒂能安胎、止血、止泻;何花可清暑、止血。                                

                                因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而功效不同
    许多中药因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其功效也会不同,如新鲜的生地黄,现处方名叫鲜生地,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当经过晒干以后,就叫干地黄,处方名叫生地,形状大的叫大生地,细小的叫细生地或小生地,有补血、滋阴、凉血、止血功效;经过蒸熟的生地叫熟生地,处方名叫大熟地,简称熟地,有补血、滋阴的功效。
   三种地黄比较起来,鲜生地偏于清热、凉血,大生地既能清热,又有滋补功效,而熟地则偏于滋补了。
    再如何首乌,经过蒸熟的何首乌叫制首乌,有补血及补肾益精功效;经过晒干的叫生首乌,有润肠、通便等功效;未经制过的新鲜的鲜首乌,功效与生首乌相似,但鲜首乌润肠、消肿功能较好,因此鲜首乌的别名又叫"红内消"。
   还有一些药物在加工时,必须用其它药物制过方可使用,如半夏,它有毒,能剌激人的口腔咽喉,引起舌肿喉痛,因此在使用半夏时,须用其它药物制过才可内服。因加工炮制扩充法不同,一般常用的有姜半夏(又名制半夏、法半夏),它能够化痰止咳、燥湿、止呕;宋半夏(又名凉半夏、苏半夏),它是用许多化痰止咳的药物制过,故主要用于化痰、止咳;仙半夏(又名仙露半夏),是用许多芳香性的利气、化湿、健胃药物制过的,故主要用于和胃、化湿浊、祛痰;竹沥半夏是用竹沥制过的,故能清热化痰;半夏灿是将半夏研成粉,加入生姜汁及面粉,经过发酝制成的,主要用于和胃、止呕、也有化痰、止咳的功效。                                

                                因产地不同而功效不同
    同一种中药因出产地不同,而药物的功效也有一定差异,如可止咳、祛痰、清热、散结的贝毒素母,出产于四川的贝母叫川贝母,简称川贝,能润肺止咳,多用于慢性咳嗽、干咳、无痰、肺虚久咳及肺痨病的咳嗽等症;而出产于浙江的贝母叫浙贝母,简称浙贝,能清肺止咳,多用于伤风感冒所引起的肺热、咳嗽、痰多等症。两种贝母都有清热、散结的功效,故又可透用于乳痈、瘰疬等症,但浙贝母清热散结的功效胜过川贝母,故在用治乳痈、瘰疬等症,应用浙贝母居多。
   又如可活血、祛瘀、止痛、行气、开郁的郁金,产于四川的习惯上称为广郁金(又名黄郁金),产于浙江的习惯上称为川郁金,药名前面所加的地名,大概是传闻之误。这两种产地不同的郁金功效虽然相似,但一般认为广郁金行气、止痛功能较好,而川郁金的祛瘀功效较强。
   另外,能活血、祛瘀、强筋骨、利尿的牛膝,出产于河南的常称做怀牛膝,其强筋骨、治腰膝酸痛的功效较好;而也产于四川的牛膝常被称做川牛膝,其活血祛瘀的功效较好一些。                              

                             因佐配不同而功效不同
   同一味中药若单独使用,可发挥其应有的治病效果,如用独参汤治疗元气丧失之血崩;若与性味相似的中药配合,则可发挥其协同作用,而增强治病效果,如用黄柏佐配知母,可增强滋阴降火的效果;若两种性味不同的药物相佐配的话,可相互促进,提高治疗效果;如补气的黄芪配合利水渗湿的茯苓,可增强被气利水的效果;若两种中药相配,其中一种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降低其剧烈性,如用生姜抑制半夏毒;还有两种药物配合后,会产生巨毒或不良反应,如甘草和甘遂相配就能产生剧毒,令人食后产生不良反应。
   以上足可提醒,药物在偌配时,所产生的副作用或毒性反应,实在不可不注意。

中药的名称

    中药的名称历来混乱繁多,致使许多人因认识不清而造成错误。
   比如在临床上,同是一味刘寄奴,南方使用的是菊科植物奇蒿,北京使用的去是玄参科植物阴行草。同是一味透骨草,有的地区使用的是大戟科植物地勾叶,有的地区使用的却是凤仙科植物凤仙草。这一切的混乱,一方面是由于中药的特性造成了中药的名称没有统一的规范,另一方面,也是中医师在中药别名知识上的缺乏。
   若不能准确辨别中药与中药的名称,就不能够买到名符其实的药材,不仅会怡误病情,而且还会发生中毒事故。因此本篇将教你学会从中药之外形、颜色、滋味、气味、产地、生长季节、功效等方面辨别、认识中药的名称,并从直观感受中了解、熟悉各种中药名称的来历,享受、认识到中药名称之趣味。
   中药的名称大都有一定的来历和意义,现归纳如下:
(1)因形状而得名的:
   如人参的根有些象人的形状,因此叫做人参;牛膝的茎节膨大,好象牛的膝关节,因此得名;狗脊的根上有金黄色的茸毛,好象狗的狗脊,因此叫做狗脊。还有如钩藤、龙眼、百合等等,都是因形状而得名的。
(2)因颜色而得名的:
   很多中药具各种天然的颜色,因此药物的颜色,也就成为药名的来源,如红色的就有红花、丹参、赤芍等;黄色的有大黄、黄连、黄芩、黄柏等;青色的有青蒿、青皮等;白色的有白芷、白术、白芨、白薇等;黑色的有玄参、黑丑(即黑牵牛子)等,都是因颜色而得名的。
(3)因气味而得名的:
   有许多中药由于特有的气味,如香气很浓的有木香、沉香、藿香、茴香、丁香、麝香等;略带臭气的有臭梧桐等。
(4)因滋味而得名的:
   如甜味的有甘草,苦味的苦楝子,酸味的有酸枣仁,辣味的有细辛、减辣茄等;还有如五味子,就是因为含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而得名的。
(5)因产地而得名的:
   如川芎出产于四川,广陈皮出产于广东等。
(6)因生长季节而得名的:
   如半夏在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是夏季过了一半,所以叫做半夏;夏枯草每到夏至后枯萎,所以叫夏枯草;忍冬的叶子,虽在寒冷的冬天也不雕零,所以叫忍冬。
(7)因药用部分而得名的:
   如金银花、菊花,是用花而得名的;葛根、麻黄根,是用根而得名的;莱菔子、牛蒡子、菟比子,是用种子而得名的,等等。
(8)因功效而得名的:
   如益母草能治疗妇女疾病;石决明、决明子能够明目等。
   其它还有因国外输入而得名的,因传说人名而得名的,因形状小大而得名的,因收藏时间长久而得名的,因药物的性能而得名的,等等。

中药的毒性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总认为中药没有毒,其实不然。由于药物的气味有厚薄,因而作用有强弱,就区别为大毒、常毒、小毒和无毒。
   传统中医对于有毒和无毒的药物在使用上是有规则的。大毒药用到病去十分之六时,即停止,常毒药用到病去十分之七,小毒药用到病去十分之八,即使是无毒的药也用到病去十分之九时就立即停止。用得过分,反会损害正气,剩余的一分病,要用谷类、肉类、果类和蔬菜类日常饮食来调养,如果用谷、肉、果蔬而不能尽除时,再按病邪程度用药物治疗。在用药期间,还要观察气候,适应生、长、藏的天地常道等。
   由此可见,中药的毒性应指的是药物的作用。也就是指药物毒性反应的大小及作为用药程度上的差别。比如妇女在妊娠期间有病时的用药,必须在病去大半时,即应停止服用,适可而止,并且还要对某些禁忌药物不可不注意,这便是在治疗时因症下药和对药物毒性的把握。
                                 
中药方剂的组织
                     奇方与偶方
   传统中药中,人们在一个方剂内的药物搭配组合是有主药和辅药之分的,一个方剂内用一个君药(即主药)、两个臣药(即辅药)叫做奇方组织;两个君药、四个臣药叫做偶方组织;但是两个君药而三个臣药还是奇方,如用两个君药而六个辅药才是偶方。
   一般病在上而轻浅的称做近,多用奇方,病在下而深重的称做远,多用偶方,汗法宜用于表症就不可用偶,下法适用于里症,就不可用奇。
                     急剂与缓剂
   此外补上治上(上指轻浅的病)的方剂要想使其药力稽留,宜用气味俱薄的“缓”剂;补下治下的方剂要其药力迅捷,宜用气味俱厚的“急”剂,总之求其恰当的到达发病场所而已。
                     治  则
   治病的道理,不论奇方还是偶方,轻浅在上的(即轻浅之病)组织宜“小”,深重在下的(即重病)组织宜“大”,在的组织药数少(取其用力专),小的组织药数多(取其量轻力散);但多到九味,少则不能低于二味。此外用了奇方而病不去,可以接用偶方,这种用法,称“重方”。用了重方而病仍不解,就宜用反佐的方法,反佐法就是用寒凉或温热的药来顺从寒或热的病症进行治疗的一种反治法。
                   服用中药的禁忌
   在服用中药期间,常常会遇到“有哪些食物不可以吃”的禁忌问题。其规则和缘由到底为何?甚至连一些中医师也不能告诉你个所以然,因为这些禁忌习惯大多是由祖先传下来的。
   在古文献中,有薄荷恶鳖、茯苓恶醋、鳖甲恶苋菜、鸡肉恶黄蜡、蜜恶葱等的记载,这是在说明服用药物时不能吃哪些食物的禁忌。
   在服药期间,凡是食物的性、味和所服的药性相反者应在禁忌之列,如服温热性的药物忌食生冷食物,吃补脾胃、助消化的药物,则勿食粘稠、油腻之消化不良的食物;若服用镇静药物时则勿食刺激和兴奋性食物。
                   十八反十九畏
   有些药物相配合时,亦会产生副作用或毒性作用,在用药禁忌上亦需加以注意,以下为古人的“十八反”“十九畏”,“反”是指两药合用所产生的剧毒;“畏”指两药合用相抵而降低了药效或使药效消失了。
十八反:
乌头反半夏、贝母、爪蒌、白芨、白敛
甘草反大戟、莞花、甘遂、海藻
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水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硭硝畏三棱、乌头畏犀牛、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
                    孕妇用药禁忌
   妇女在怀孕期,使用各种药物都应十分注意,以免伤害母体和胎儿,或造成流产和出血过多。一般将对孕妇及胎儿造成危害程度的差别,可以把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大类。
   禁用药,一般性较急,毒性较大,如临床使用的烈性泻下药、催吐剂及强力泻下,利水剂,都在孕妇禁用之列。如:巴豆,牵牛子,,大戟,斑螫,水蛭,虻虫等。
   慎用药,属于通经、祛瘀、缓泻的药物,如时下流行的减肥茶中含有的番泻叶,大黄;行血去瘀之桃仁,红花,以及松实附子,肉桂,半夏,冬葵子等。
   禁用药物,孕妇绝对不可以用;慎用药,则需视孕妇之病症酌情使用。
   《珍珠囊补遗性赋》中所记孕妇的禁忌药物有:
   莞菁,斑螫,水蛭,虻虫,乌头,天雄,附子,野葛,水银,巴豆,牛膝,芒硝,牡丹,桂枝,槐花,牵牛,皂角,半夏,南星,通草,瞿麦,桃仁,齿砂,干漆,地胆,茅根等。
                  中医治疗法
    中医治疗法,是根据疾病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而拟定的,它所依照的原则是:
“治病为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及“标本兼治”。一般的中医治疗法常有正治法和反治法两种。
                  正治法
   正治法是用与病邪相反性质的一类药食来治疗。如寒邪用热药,热邪用寒药,用药性与和病邪相反的目的是要排除病因。
   其具体做法是:寒症用热性药食,热症用寒性药食,轻症用逆治,重症用从治。症状方面,如坚实的用削伐法,感冒的用祛除法,疲劳的用温养法,凝结的用消散法,停留的用攻泻法,干燥的用滋润法,拘急的用舒缓法,耗散的用收敛法,亏损的用补益法,安逸的用运行法,警惕的用平镇法。
   这些针对症状治疗的方法,合乎治疗的原则,称做下正治。
                    反治法
   反治即是用药性与病情同一方向的,所收效果与正治相同,因其含有顺从的意义,故说“从者反治”。但反治中并非完全顺从,有从多的,有从少的,须视症状的轻重来决定。如虚性胀满之症属于消化机能迟钝,却给予其补剂 ,不用“结者散者收之”;下痢疾的病症本属于大便频数,却给予泻剂,而不用“散者收之”。这种以症状表面看来,应该用正治法的,却用了反洁法,而实际上与正治法却又是一致的。
   此外热症用寒热性药食治疗,但热不退,而寒不解的,应当补其阳,这种虚症不能当做实症来治。
   女性食疗亦应照以上原则与方法施行。
                  食疗时的进食原则
   身体患了病,除了求助于医生之外,余下的饮食之调理全靠自己了,尤其是消化系统有了严重障碍的患者,进食时会产生腹胀,腹痛,胃痛,胃酸,食欲不佳等症状;但要能顺利地进食,不再视"吃"为畏途,只要能够遵循循序渐时的原则,免疫系统就会逐渐建立,健康也就指日可待了。
   若想通过饮食得到其中之疗效,则务必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1、 食物与中药之比例要适当;以食物为主(病重者除外,)中药为辅。
2、 食物要多元化,在辨症进食原则的基础上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避免种类单一化。
3、 辨症进食,因人制宜。如产后妇女气血双亏,需进补气血双补的药膳及食品;而气滞血淤的痛经患者则需理气,活血化淤的药膳来调理了。
4、 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食疗的目的是以治病强身为目的,只要正确的饮食加正确的运动和良好的心境,重获健康的免疫系统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