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阴阳界百度云资源:高考冲刺“营养餐”系列之二——文言句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37:17

文言句式学习与练习

一.判断句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如:此人力士。
2.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3.表判断。如: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用副词“非”“乃”“即”“则”等表判断。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二、被动句
    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引出行为的主动者,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如: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或又在动词后加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如:①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简析] ①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②句的“见”用在动词“欺”前,表示被动,“于”表被动,引出主动者“王”。“于王”即“被王”。
3.表示被动关系。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如: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如: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
三、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如: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楚国)不得欺骗你(宋国),你(宋国)也不要欺骗我(楚国)]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简析]这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2.疑问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宾+之(是)+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四、省略句
1.省略主语。省略的条件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汉语都有省略,但古汉语的主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更为错综复杂。如:

①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奔,( )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以啮人,( )无御之者。然( )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宛、瘘、疠……[永州郊野出一种怪蛇,黑色的底上有白色的花纹,它一碰到草木,草木全部死掉,它如果咬了人,人就没法医治。但是人捉到它,把它晒成干肉做药,可以治好麻疯、颈子肿、窭管、手脚蜷曲(病)……]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对话中或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特别是动词谓语。如:
①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第一次击鼓,军队的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微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全没有了)
[简析]此句属承前省,后两个分句的动词谓语“鼓”承第一个分句的动词谓语省略了。
有时省略的动词谓语或谓语部分(包括宾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参照上下文加以补充,才能准确地理解。如: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祭神用的牛羊牲口,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谎报,一定按实情告神。……大大小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察清断明,但一定尽诚心来处理)
[简析]例句中的“以信”“以情”,都是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后面分别省略了主要动词“告”和“论”。
3.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是可以省略介词的。常见的是省略介词如:
①至则无所用,放之( )山下。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 )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 )地,拔剑撞而破之。
[简析]①句中“山下”,是表示处所的名词,前面省略了介词“于”。②句中“座上”“地”是表处所的词语,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这类的“于”字省略在古汉语里很普遍。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在常规句子里,中心词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的。但是,古汉语里却存在着省略中心词的现象。因此,读文言文时,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简析]①句中的“宫中府中”就是“宫中之吏”与“丞相府之吏”,省略了中心词“吏”,实际上是定语代替了中心词。②句中的“不毛”,就是“不毛之地”,即不生草木的地方。
五、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说明》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字,再用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如: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字,再用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如:
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② 求人可使报秦者……[找一个可以出使并回报秦皇的人]

六.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简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②“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

[简析]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著于动词之后,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

[简析] “树之以桑”就是“以桑树之”,“以桑”介宾短语做“树”的状语。

②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简析]“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简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巩固练习

 

文言句式练习

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类的一句是
A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C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指出下边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B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D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B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D 申之以孝悌之义

 

4、补出下列各句各省略的成分,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A 郑穆公使视客馆
B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C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D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

 

5、下列句式不与其他三项相同的一项是
A 时人莫之许也
B 微斯人,吾谁与归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6、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7、翻译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
(选自《汉书·苏武传》)
8、翻译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

后岁余,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以彭越为梁王。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人入海,居岛中。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为乱,乃使使赦田横罪而召之。田横因谢曰:“臣烹陛下之使郦生,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臣恐惧,不敢奉诏,请为庶人,守海岛中。”使还报,高帝乃诏卫尉郦商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乃复使使持节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传车)指洛阳。
1.而与其徒属五百人入海,居岛中。
译文:
2.齐人贤者多附焉。
译文:
3.乃复使使持节告以诏商状
译文:




答案参考

1 B   2 A   3 A

4 C (C句在“逼”的后面省略介词“于”。其他三句都是省略了宾主。A句“使”后省略了宾主“使者”“官员”“人”之类的名词,B句“追”后省略了“之”(指孙权),D句“不由”后省略了“自己”之类的词。)5 D 6 B

7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答:白白地把自己的身体去肥野草,谁又能知道呢?

何以女见为?

答:凭什么要见你呢?

81.而与其徒属五百人入海,居岛中。
译文:(田横)与他的党徒五百多人渡过海跑到一个岛上居住。
2.齐人贤者多附焉。
译文:齐地很多有才能的人都归附他们。
3.乃复使使持节告以诏商状
译文:(高帝)再次派使者拿着符节把皇上指示郦商的情况告诉田横。

[简析](1句中“徒属”指部下、党羽,“入海”指渡海。2句中“齐人贤者”为定语后置。3句中注意两个“使”连用的情况,第一个作动词,“派”;第二个为名词,“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