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the world 歌曲:[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校长更应成为领导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17:19
 校长更应成为领导者
      
    在平时和校长的接触中,我发现,现在的校长,基本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学校的管理上,思考和关注的都是学校计划、执行、检查、考核等管理的环节。特别是如何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套比较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学校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实现学校管理的有章可循。我觉得,如果校长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上可以理解的话,那么长期、甚至一直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上,就值得商榷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校长必须在加强学校“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学校的“领导”。
   首先,从校长的职责看,应当“管理”与“领导”并重。目前,中小学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什么是校长负责制,通常的解释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党支部 (或总支)在学校的核心地位和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的学校内部的根本组织制度。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部分责任,对学校教育、教学、人事、财物等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以学校行政核心和最高领导人的地位,行使决策指挥权。从这个界定看,在校长负责制中,校长有两项基本职责,一项是“对学校教育、教学、人事、财物等实行统一领导”,一项是“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部分责任”。如果只是管理而没有领导,校长就没有完全履行职责。
   从词语的含义看,“领导”和“管理”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领导就是率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管理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为负责某项工作顺利进行;保管和料理;照管并约束。从中可以看出,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十分明显。前者强调的是,领导者首先要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被领导者,同时要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凝聚被领导者,使他们自觉自愿地跟随前行。后者强调的是,管理者要运用相关的法律和制度,管好自己所负责的人和事。前者属于思想的范畴;后者属于行政的范畴。因此,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别,校长不应该将“领导”与“管理”混为一谈。
   从发展的趋势看,“领导”比“管理”更为重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更加重视,学校包括校舍和设施在内的办学条件将得到更大的改善,教师的工资和学校的运转经费将得到更加稳定的保障。随着校长负责制的深入推行,党支部的核心监督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管理能力将得到增强,学校将完全走上“法治”的轨道。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那种依靠严格的管理和时间的堆砌,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教育将被抛弃。到那时,学校需要的不是会管、会理的“管理者”,而是会领、会导的“领导者”。
   什么是领导,领导什么,这应该成为新时期学校校长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讲,“什么叫领导”?简单地说,“领”就是带领,就是走在前边,干在前边,身先士卒,“导”就是引导、教导。只有“领 ”好了,“导”才能起作用。毛泽东同志曾说:领导者的责任,“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校长成为学校领导者的要领。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不断修炼自身魅力。校长必须以良好的形象示范、过硬的综合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工作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教师道德素养和教学艺术的提高,达到以人格塑造人格的境界。校长不一定是全校做事最多的人,但一定应该是全校做事最精彩的人。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不断端正办学思想。 在学校的一切工作中,都必须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都必须遵守教育法律法规,都必须结合学校实际和师生实际,必须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保证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校长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要有自己治理学校、发展学校的长远规划,包括办学条件的改善、队伍建设的加强、内部管理的规范、办学效益的提高等,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指导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凝聚人心,激励斗志,鼓舞士气。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在对待中层干部上,要赋予他们与岗位相称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要给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创设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要强化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使全体教师都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执着的敬业精神、广博的学识修养和较强的教育能力。要提高服务队伍素质,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
   校长要成为领导者,必须积极营造良好环境。 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与管理对象的感情渠道,彼此信任,互相了解,愉快协作。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从净化、绿化、美化、规范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和各种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艺术、课外活动,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要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加强与党政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但愿我们的校长都不但是管理者,更是领导者;不但是教育行政的领导,更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本文被《中国教育报》9月29日采用,标题为《校长更应成为教育思想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