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杀手1百度云:黄氏族谱(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6:53:14

黄氏族谱(续)

2008-06-13 09:14:4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同世侨公,宗德公之子也。配妣叶氏,生三子:长孔敬,次孔瑞,三孔润仍居大径旧楼,新楼皆是公之后裔也。

    一0九世,孔瑞公,谥勤俭,生子贵盛。

    一百十世,贵盛公,谥循实,妣潘氏生二子:长道远,次道元。

    一百十一世,道元公,讳寿谥直善,妣江氏,生三子:长致本,次致亮,三致结。

    一百十二世,致亮公,讳仲字彩罔谥侃直,妣吴氏,生二子:长成安,次尾侪。

    一百十三世,存守公,讳尾侪号起初,谥教敏,妣曾二娘,生二子:长世忠,次世俊。

    一百十四世,世忠公,字耿丹谥纯朴,妣赖氏,生四子:长赐英,次赐豪,三赐顺,四赐喜。

    一百十五世,赐英公,乳名婴乡,字锡麟谥俊恺,妣陈氏,生子:子珍。

    一百十六世,子珍公,乳名月琏,妣陈氏,生四子:凌州,凌洋,凌岸,凌云。

    一百十七世,凌州公,乡宾,字锦乳名谥妣陈氏,生八子:维高、维家、维盛、维颜、维协、维大、维万、秋香生一男名徙。(分开新旧楼住)

    一百十八世,维高公,字天峻乳名耸谥刚妣张氏,生七子:长文苑,其余违失......。

    一百十九世,文苑公讳坊思,授官乡宾字人杰谥英雅,妣张氏,生二男,长变次陈。

    一百二十世,调山公,讳变谥尊,尊严授官,妣郭氏,生五子:火生、剑、钵、瑶、骑。

    同世大郎公,宗德公之四子,配妣张氏,琴琴和呜,生二子孔与、孔举。公生于明永乐十八年庚子岁(公元1420年),卒葬渔鼓溪石桥头,名曰“蛇鼻”形,坐壬向丙,是开基云霄霞洞乡之始祖也。

    一0九世孔与公,大郎公之长子,迁居霞洞乡下圩村,子孙繁衍。八世迁居潮州府檐州。其祖墓在十二牌岭走马埔。父子在潮州服饰铺的黄金盛,皆是他的裔孙。

    七世贵兴公,孔与公次子,娶钟氏四娘,生二子:长子华,次子章。公葬宅兜麻竹窠武曲双金,坐乾向巽。妈葬在十二牌岭凹走马攀鞍,坐东向西,此派出祖潮州府石鼓村。

    十世钟公字伯向,光任长子娶林氏生三男:炽、煜、燧。公生于隆庆六年壬申十月廿九日巳时,公与妣合葬在潮州。

    同世铉公,光任公次子,妣郭氏生三子:焕、照、炳。公生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迁居潮州,今大盛。

    十世:戊公,光任公三子,娶杨氏生二男:耀、星。公生于癸未年,公与妈合葬潮州。

    同世:尚资公,字伯钦,起任公长子,生二子:辰、致。公生于乙酉年,葬在店仔埔。

    同世:庆公,时临公之子,迁居海丰。

    同世:霄公,德誉公次子,生二子:长阿二,次阿晚。公与兄茂公同移广东省檐州住,又名阿三。(长阿男,阿四)

    一0九世孔举公,大郎公之次子,娶妣廖氏生四子:长贵仲,次贵量,三贵寿,四贵善。公为人远交,兄亡则事嫂若母抚侄则犹子,公卒与兄孔与均葬在渔鼓溪石桥头蛇头墓左右侧。廖妣卒葬在鹧鸪林砖仔墓,续妣刘氏葬在安前厝后山,仍居霞洞村。

    一一0世贵仲公,孔举公长子娶妣刘氏生四子:子立、子正、子德、子行。继妣李氏无出。

    一一一世子德公,贵仲公第三子娶妣李氏,生三子:时英、时光、时进。时光公是开霞纲火角房之一世祖。

    一一二世时进公讳照行万五郎子德公第三子,娶妣钟氏生四子:暹、昂、奇、贤。继妣棱氏无出,公卒在松树科坐壬向丙。

    一一三世日轩公,讳昂行念八郎时进公次子,娶妣方氏生三子:仕睿、通、淡。

    一一四世仕睿公讳聪号我智,日轩公长子娶妣方氏四娘,生二子:朝敏、行义。

    一一五世承学公,字朝敏,行十一郎谥质朴,仕睿公长子,娶妣张氏,生五子:法、肥、元会、元弼、耀。

    一一六世元会公,讳举字聚明,谥纯侃,朝敏公第三子,娶妣刘氏,生二子:长初升公、次藩(锦栋)。公生于崇祉二年已巳岁(公元1629年)正月廿七日卒于康熙二十八年已巳岁(公元1689年)十月二十三日,金葬乾仔巷又名扫守角。

    一一七世初升会,元会公长子,娶妣林氏,平和坂仔人,生三子:武、琳、璋,继妣康氏,云霄人,生六子:赛、转、深、训、达、萃。故称霞洞九房公是此也。公卒合葬在崎溜山名曰:“飞鹰”形,康妣葬在茅仔坑狮仔墓。

      同一0六世南三公子应元公生于永乐丁亥五年(公元1408年)三月十七日未时卒于天顺庚辰四年(公元1461年)十一月初一日申时,墓在霄岭狮铃石舌内。配妣蔡氏田中央人,生三子:邦耀、邦逸、邦荣。

    一0七世邦耀公,配妣庄氏,生仲仁,移居云霄前涂、溪口、庙后。仲仁子圣恩,圣恩之子隆德、源德、云德公岁贡广昌县尹掌县印。

    同世邦逸公,配妣氏,下埔房之祖,生子廷岩,廷岩生宜昌、宜溢。宜昌生檀、宗、厚、粹、惠等五子,宜溢生睿、智二子。

    邦荣公,配妣曾氏九林人,生永逊、永忠、永厚、永权等四子。永逊公,赤岭(赤草洋)房,子宜端、宜钦、宜爵。宜端子全德,宜钦子明德又名壬田。宜爵子名兴、名球、名琛。永忠公,仑里房支分潮州,配妣氏,子宜龙、宜华、宜贤、宜溢(出嗣)。宜龙子昭,宜华子义成、平。宜贤子义行。永厚公,小金房支分山城配妣氏子宜察、宜传、宜盛。宜察(岭兜房)子:朝、典。宜传大路房、子、考、默、达、显。宜盛子琏、进忠。永权公,大金房,配妣氏,子宜杰、宜渊、宜畅、宜宽。宜杰岭美房,子纪德、坤德、良德(十二世孙亮去漳州桥仔头)。宜渊岭门鞍房,子广德、佳德、梅、桧。宜畅顶厝房,配妣陈、罗二氏,子:威德、静德、惟德。宜宽,宫后房,配妣氏,子:华德、孟德、瑾德。

    一0七世邦荣公,应元公之三子,公之第四子永权。

    一0八世永权公,第三子宜畅。

    一0九世宜畅公,其长子威德。

    一一0世威德公,妣何氏,生子三,其三子庸黼,号近川。

    一一一世庸黼公,妣吴氏,白花洋人,生子三:日奎、日熠、日炫。公府房世系。

    一一二世日炫公,字梧,号君宜,据府志载:黄梧在清初时,识时务,归命纳士,扶助顺治康熙两帝,统一东南沿海有功,被封一等海澄公,忠武王。世袭公爵公门府漳州,加太子太保,赠太子溢忠恪,赐金营葬夕圃山,其子芳度。

    一一三世芳度公,袭一等海澄公,殉难追封王爵赐忠勇,钦赐祭葬市尾山。

    一一四世应赞公,芳度公之子,奉旨八嗣袭一等海澄公,赐谥温简,钦赐祭葬马崎山。

    一一五世仕简公,字立齐号敬庵,应绵公之子出嗣,奉旨入嗣袭一等海澄公任广州、福州水陆提督加太子太保,赐袭罔替镇守福建打埔山。

    一一六世秉哲公,任玉环同知浙江侯补道,子六:钟灵、钟洛、嘉猷、嘉振、嘉桧、嘉禾。

    一一七世嘉猷公,秉哲公之三子,正一品阴生任广西梧州府同知,调任云南曲靖府知府补授广西都州府知府。娶杨氏生子:长桂林,次楷林,三映林,四广林;继姿刘氏,公妣风水合葬东门外市尾山。  公于清嘉庆元年丙辰(公元1796年)恩阴。(公名或嘉祥)。

    九十八久隆公,建立大宗在诏安官陂“诏翼楼衍庆堂”,祖祠坐壬向丙兼亥巳,祖妣淑惠张氏孺人,生四子长文通、次文达、三文选、四文远。

    九十九世文通公,妣李氏,生三男,长世昌子孙在径口诒翼枫林下窠里厚洋平林,次世茂公,子孙在庄美员墩上,三男世盛公,子孙门口派,三廷赐公子孙在厚洋平林。

    一百0一世,讳廷钦公,妣朱氏,生三男,长国疆住窠里,次讳国机,字锦章公,住径口井头祠,三变公地嗣。

    一百0二世,锦章公,妣鲍氏十八娘,生二子,长子明显公是径口上祠堂之祖;次男传芳公是径口井头祠之祖。

    一百0三世,传芳公,妣鲍八娘,生二男长元钦,字古泉公,次元刚字义衷公。

    一百0四世,义衷公,诰赠荣禄大夫,妣蔡氏诰赠一品夫人谥勤慎。生四男,长讳雄,字梅波公,次琼林公,三琼琚公移潮州石壁村,四男幼年先逝失记。

    一百0五世,梅波公,谥赠荣禄大夫,妣罗氏,诰赠一品夫人,谥懿惠。继妣田氏无育,嫡氏生四男:长鹏字勇南公,次鼎字象九公,三男鼎字调九公,四男信字孚九公。

    一百0六世,孚九公,诰赠荣禄大夫,妣钟氏诰封一品夫人,谥慈淑。生五男,长文吉公,次文正公,三邑宾讳文选,字皇钦公,四文安字亮钦公,五讳靖字宸钦公

    一百0七世,宸钦公,特授荣禄大夫,建立大夫庙德馨堂。公起自大清康熙中寅年三月春,三王作乱天下已变七省,是时谁敢不遵,公是以竖旗宗族可谓知机极矣!迨至戊午秋七月三王归降于一姚部院抬抚,公又识时势即往投承封为左都督,给一拜他喇布哈番的官衔,遂镇红花岭,四方宁静,上知其勋,封赠上祖三代荣石陂荒废更整为灰坡,则家无荒旱之虑,又筑五通宫庙神,无宫废之患,又舍粮田十石种在于庙以为香油之资,则僧无求化之劳,复造文昌水阁敬抬邻里贤才与吾族子弟共家焉,妣林氏太君,诰封一品夫人,谥淑贞。生五男,俱是监秀,长生员必中讳叶字瑞奄公、次男监生讳夏字融辉公、三男监生富字玉万公、四男监生必遇讳豹字德万公、五男世袭骑都尉讳入字宦卿公。此派从泉州移漳州,漳州开往诏安霞葛陈坑,又开饶平径口,生二子:一子随母回霞葛径口,一子随父在饶平。现在一边有公,一边有妈。(此段材料是官陂五通谱本的记载供查接)

    九十八世久隆公,为泉州广德军,西祁氏、生三子:江、元、绍,长曰江公,创居晋江、支分南靖、将乐、泰宁,又分德庆、广宁等处。

    次曰元公,创居建宁、漳浦、支分平和、政和,又分崇安,建阳,顺昌等处。

    三曰绍公,创居漳平,支分潮州,揭阳,潮阳,饶平,诏安径口乡,传世孙桓、讳靖公,清初平坞山草寇有功,圣祖仁帝勒封就、中、泉溪,成立。

    长曰:然公,创居莆田,支分仙游、侯官、古田、屏南等处。

    次曰就公,创居南安,支分惠安、安溪、福清、长安等处。

    三曰中公,创居晋江,支分同安、长太、南靖、德化等处。

    四曰泉溪公,创居兴化、莆田,支分泉州府,客巷、石狮等处。

    五曰成立公,创居永福,支分罗源,莆田,大安,上水,海丰,惠来,揭阳,澄海,传下世孙讳仲元公,号四如,为理学大儒崇祀圣庙,又支分大安,上水澄海。

    九十八世久盛公,配胡氏,生二子,廷、朝。公居汀州归化。

    长曰廷公,创居宁化石壁村,生子昌禧、昌恭,昌禧生遇隆,遇隆生十九,十九移居大埔县枫朗,为枫朗始祖,支分湖寮新村,沐教,平美,普宁,海阳,丰顺等处。又支分诏安秀篆山下伯公前,饶平黄金塘葵坑潭。

    九十九世曰朝公,创居永定,支分饶平,宫前陈坑,平和下寨,诏安秀篆,铜山传下世孙道周公,朝公之子启裕公移居漳浦城郊,为漳浦开居之祖。

    一百世,启裕公,妣氏,生子四,廷存、廷贵、廷饶字贻安公、廷美。

    一百0一世,廷饶公字贻安、名幼,妣朱氏,生四子,长宗敏、次宗哲、三宗德字侃介公。

    一百0二世侃介公,幼名在,讳宗德,妣氏,生子世懋。

    一百0三世幼名肃,讳世懋,妣林氏,生四子孟春、仲春、季春、复春。

    一百0四世,清添公,讳季春,字嘉卿,妣陈氏,谥文德,生二子,长道珍,次道周。

    一百0五世道周公,讳石斋,字幼平,初名士英,又名恭玄,号螭若,公生于明朝万历十三年二月初九日,殉国于明隆武二年三月五日,妣蔡氏,谥玉卿,生四子,子中、子成、子和、居平。道周公被追赠理学儒宗,遗有重修家谱,并排辈序诗曰:

    显谟承烈,乃定奇功,君恩祖德,臣子作宗,洪基承业,万福攸同,诒我孙胤,受禄来崇。

    据史志记载:“黄道周(1585-1646),明福建漳浦人字幼平(平-作玄)曾在铜山指斥大臣杨嗣昌等,谪戊广西。南明弘光帝任为礼部尚书,南京失守,与郑芝龙在福建拥立隆武帝。自请往江西征集军队,至婺源为清兵所俘,原在南京被杀。善书,峭厉方劲,别具面目,亦能画山水、松石。”

    一百0六世子平  一百0七世绍勋  一百0八世黄泮  一百0九世黄继  一百一十世黄赐  一百一十一世惟熊  一百十二世玉辉  一百十三世正直  一百十四世昆耀  一百十五世长江

    一百0八世黄泮移居龙海九湖东山村。

    九十八久美公,配何氏,官至漳州典机务,生四子:章、文、仁、义。

    长曰章公,创居龙溪,支分福安、霞浦、宁德、寿宁、连江、浦城等处。

    次曰文公,创居大田,支分闽清、沙县、永福、又分澄海、揭阳、惠来、霞浦等处。

    三曰仁公,创居长太,支分潮州、普宁、又分龙门,从化、昌化、翁源、高明、安定等处。

    九十九世四曰义公,字实安,创居平和,支分德化、饶平、诏安、漳浦、天宝上坂下坂,旧县等。公配妣氏,生子三。孟曰元达,仲辰曰元吉,季曰元宝。元达仍居本邑上杭,元吉即平和县馆溪黄氏之初祖,元宝乔迁于潮州府揭阳县。

    一百世:元吉公谥毅将军,在元授万户侯之职,奉元仁宗命来镇漳州府,黎民奠安,威风远布,乃相厥土馆溪之公厅肇居焉,馆溪在清宁里,仍隶籍于平和县,娶何氏,谥贞懿夫人,生子八人。一使、二使、三使、四使、五使、六使、七使、八使。其生日死日亦无可考,但知何氏葬在灵龟山,元吉公葬在馆溪庙前凹(今平和县坑里村村部门前),坐庚向甲、原有碑为记,今碑在旧县黄氏子孙保存。

    惟可谱者,始于实安公一人焉,此伯侨秉垢公原本敦源之至孝之心,岂可量乎,秉垢公讳瑶字伯侨,早龄游泮及长克绍先志今嘉。秉垢公之好礼,冠叙其馆以告夫方来者,幸慎而贵宝勿妄先人之志,为无关于后之万一也云尔。

    世实安公,妣氏,生子三,长元达次元吉,三元宝。公居汀州府上杭县全丰里碗窑社为漳州自出之祖。元达仍居本邑上杭。元吉即馆溪黄氏之初祖,元宝乔迁于潮州府之揭阳县。

    世元吉公,谥昭毅将军在元授万户侯之职,奉元仁宗之命来镇漳州府,黎民奠安威风远播,乃相厥土于馆溪之公所肇居焉,馆溪在清宁里仍隶籍于平和县。娶妣何氏,谥贞懿夫人,生子八人。公卒葬馆溪庙前凹坐庚向甲有碑为记,祖考卒葬在灵龟山。

        一百零八世黄泮移居龙海九湖东山村。

九十八世久美公,配何氏,官至漳州典机务,生四子章、文、仁、义。

    长曰章公,创居龙溪,支分福安、霞浦、宁德、寿宁、连江、浦城等处。

    次曰文公,创居大田,支分闽清、沙县、永福,又分澄海、揭阳、惠来、霞浦等处。

    三曰仁公,创居长太,支分潮州、普宁,又分龙门、从化、昌化、翁源、高明、安定等处。

    九十九世曰义公,字实安,创居平和,支分德化、饶平、诏安、漳浦、天宝上坂下坂、旧县等。公配妣氏,生子三。孟曰元达,仲辰曰元吉,季曰元宝。元达仍居本邑上杭,元吉即平和县官溪黄氏之初祖。元宝乔迁于潮州府揭阳县。

    一百世,元吉公谥毅将军,在元授万户候之职,奉元仁宗命来镇漳州府,黎民奠安,威风远布,乃相厥土馆溪之公厅肇居焉,馆馆溪在清宁里,仍隶籍于平和县,娶何氏,谥贞懿夫人,生子八人。一使、二使、三使、四使、五使、六使、七使、八使。其生日死日亦无可考,但知何氏葬在灵龟山,元吉公葬在馆溪庙前凹(今平和县坑里村村部门前),坐庚向甲、原有碑为记。今碑在旧县黄氏子孙保存。

    惟可谱者,始于实安公一人焉,此伯侨秉垢公原本敦源之至孝之心,必欲使后之视今,猷今之视昔也,岂可与斋俗同日哉!

    今观秉垢公之谱,秩然不紊,浑然有序,黄氏之不至杂乱无序也,岂可量乎。秉垢公讳瑶字伯侨,早龄游泮及长克绍先志今嘉。秉垢公之好礼,冠全权叙其馆以告夫方来者,幸慎而贵宝勿妄先人之志,为无关于后之万一也云尔。

    世实安公,妣氏,生子三,长元达次元吉之元宝。公居汀州府上杭县金丰里碗窑社为漳州自出之祖。元达仍居本邑上杭。元吉即馆溪黄氏之初祖。元宝乔迁于潮州府之揭阳县。

    世元吉公,谥昭毅将军在元授万户侯之职,奉元仁宗之命来镇漳州府,黎民奠安威风远播,乃相厥土于馆溪之公所肇居焉,馆溪在清宁里仍隶籍于平和县。娶妣何氏,谥贞懿夫人,生子八人。公卒葬馆溪庙前凹坐庚向甲有碑为记。祖考卒葬在灵龟山。

    一0一世,长子大使公,住公厅今高车亭住。

    同世,次子二使公,住客寮(即今平和县半治)

    同世,三子三使公,赘居下寨、大坪。

    同世,四子四使公,漳浦县、龙海上苑、高山鹤坑住。

    同世,五子五使公,南靖泥堀住。

    同世,六子六使公,漳浦、高山、下坂住。

    同世,七子七使公,龙海下坂(下苑)住。

    同世,八子八使公,南胜即今旧县住,并留下赞曰:

凡人本乎祖,猷物本于天,下寨肇新基,高山鄂坑连,

人性灵于物,明孝追达先,水港与泥堀,霞坂竹塔迁,

馆溪是吾祖,伯乔知其源,虽无圣与帝,诗礼仍相传,

念念继先志,作谱汇为编,或为靖庠生,或漳泮为员,

诸诸黄泉派,长江混流连,或殿试表章,或出仕相连,

陆终不可追,稽始猷汀迁,奇欤汝都辈,绳武八叶鲜,

相此馆溪上,公厅肇墓焉,方兴尚未艾,岂得量涯边,

傅至三五世,分居成焚烟,日彼今世人,能机知本源,

上坂同下坂,客寮旧县绵,孙尚不识祖,何须曾与玄,

欲寻远原委,瞑行倒复颠,嗟尔方来者,俱保勿弃损,

伟哉伯乔兄,重本何卷卷,子子复孙孙,世世共勉施。

不鄙我后辈,作谱系一篇,于焉忘故陋,作笔绿成篇。

    九十八世久善(养)公,举孝廉,居宁化县。配宋氏,生二子,伯、僚。

    长曰伯公,字海龙,举孝廉,谥文毅。由宁化石壁迁惠州、永安县,中镇洋头立业,支分顺邑,甘竹、归善、傅罗、龙川、鹤村、下坳、江竹背、镇平、平远、漳州、连平、兴宁、河源等处。公卒葬在潮州海阳县长美桥,“乌鸦落洋形”子孙住在二途。

    次曰僚公,字海虎,号良臣,登宋进士,官至太守,创居梅州,支分镇平、平远、兴宁、长乐、连平、河源、龙川、惠来、澄海、潮阳、揭阳,又分开平、肇庆等处。

    九十八世,久安公,居汀州府宁化,配骆氏生二子,长饶公、次墩公。创居漳州,龙海、漳浦等处。

    九十九世,建饶公,于元延佑元年甲寅(公元1314年),年二十,由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移居广东海洋、元歌都道韵乡,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分籍于饶阳(即饶平县)子孙蕃昌,支分各地,故饶平县道韵乡立建饶公为始祖。自创乡至一九八三年祭亥,共六百六十九年,传衍二十五代。

    一百世,建饶公长子光裕号八郎,居道韵下厝,妣何氏,光裕公生于元天历二年(公元1320年)已巳八月二十日亥时,终于明洪武二四年(公元1391年)辛未十二月初七日享年五十三岁,葬郑厝岭坐赤竹脑向蜈蚣坑(坐西向卯兼庚甲)“喜鹊含枝”。妣婉淑六娘何氏妈,生于元、元统元年(1333年)祭西  十二月初一日亥时,终于明洪武二十年(1397年)丁丑十一月初二日享寿六十五岁,葬道韵楼前谍背田岸上坐南向北(坐巳向亥兼巽乾)故名“金龟背印”。子一德公,居道韵乡。

    建饶公号七郎,创建饶平道韵乡。公生于元员元年(公元1295年)乙未九月十七日卯时,终于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庚子正月十九日享寿六十六岁。葬下厝长帝岭左园前坐南山岭向尊君山(坐巽向乾兼辰戍)坟名:“倒插金钗”或“晴蜓站篱”。 妣纯微五娘姜氏, 妈生于元至大元年(1308年)戊辰二月初二日子时,终于明洪武二八年(1399年)乙亥十一月十八日享寿八十八岁,葬下厝长帝岑后头埔赤竹脑间青竹经(坐卒向乙兼戍辰)。

    一百世建饶公次子光和公,号九郎,创居程乡(今梅县)妣罗氏,子二,长子聪公,移居程乡西门街,次子甘公,子孙分居井州鹅仔水、港西、石塘庵等处。

    一百世建饶公三子光烈公号,十一郎,移居青竹径妣赵氏,子一安公,居住厝头,迁青竹径城下。据台史记载:公是郑成功亲军,勇卫都督,神威镇黄屿。

    一百零一世德公,光裕公之子,德公字子万,号广斋谥乐北,生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0年)丙午正月十一日子时,终于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甲辰八月初六日享年五十八岁,因余知州拜际马,被累证质,牵告于北京,卒于泻胪寺巷,真骸葬北地。尔后作铜入葬祖厝前左边田岸上,坐寅向辛兼艮坤,坟名“燕子上梁”。妣贞闰许氏妈,生于元至二十六年丙午十二月初四日丑时,终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丁巳三月二一日,享寿七十三岁,与公同葬。子三,长子祖童公,字祖金,号刚直,谥成简,冠带乡宾,次子祖尾公,字祖顺,号刚直,分居县治东河口(即塘畔)后移居县城学后,裔孙仲如四十年任揭阳县长,又分支广州后,遂公往北京又有子孙属燕。三子,姐香公,字祖建号二十。

    一百零二世祖童公,祖居道韵乡,公生于明洪武二四年(公元1391年)辛未九月二十日午时,终于明天顺四年(公元一四六0年),庚辰十二月十七日,享寿七十岁,葬林西坑陶前(即鲤鱼尾)坐巽向乾兼辰戍,妣柔顺林氏妈生于明洪武二四年辛未十二月初四日午时终于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戊午二月二十日,享寿七十八岁,葬下厝长带岭左园前,坐申向寅兼坤艮。子五,长子秉仁公,名第,谥敦素,妣李氏,创居海阳恶溪(今丰裕、开裕二处黄姓)次子秉义公,名用,谥崇惠,妣张氏,分支海阳、潮阳、澄海,三子秉礼公,名顺,谥振业,妣张氏,冠带乡宾,四子秉智公,名贵,谥荣业,妣温氏,冠带乡宾。长坦齐坦公分支乌洋、下南淳、田饶。次于勤羡公支分祠堂新楼城内,三子乐沼公支分凤凰桃峰,四子逸士公居叶坑,又支分海阳、揭阳、潮阳、澄海、台湾等处,五子秉倍公,名员,谥慎谅,妣扬氏,支分海阳饶韵,又分支台湾,又分支龙眼城,后分支顶南淳、乌洋铖钩塘、凤凰塘埔尾、隆都陇尾。世孙文豹公登进士。

    一百零三世秉礼公,居住道韵老厝,公生于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丙午五月十七日,终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五月二四日。葬坡头林盍鼎金,坐北偏东向南偏西,贝灰坟无碑,与祖妣同葬。妣淑和张氏妈(出生年月日无可考,以下各代也如此)忌辰,四月十八日(即终年时间,是从忌牌录下,下同)子三,长子豁达公,妣克顺杨氏,克睦鲍氏,子三,文勋公,文嵩,次于雅约公,派下往道韵下厝城内等处,三子勤朴公,妣惠裔林氏,肃宽李氏,移居城内黄厝巷,分居铜仁、大楼树脚、黄土墩、四点金厝,潘段下厝厝尾,大坡坑等处。

    一百零四世雅约公,忌辰,六月初九日,坟在鲤鱼尾与四世相同坐向,妣客直李氏妈,忌辰:十月二四日,坟在汤溪名“将军抱印”,子二,长子木轩公,派下住居下厝分支县城溪头等处。次子阳溪公,支分下厝松柏堂、塘乾、城内等处。

    一百零五世木轩公,忌辰:二月十三日,坟在坡头林盍鼎金与一百零三世祖坟同坐向贝灰坟厝与妣同葬。妣慈婉陈氏妈,忌辰:九月十五日,子二长子承启公,妣贞顺刘氏,分支下厝橄榄脚厝仔塘乾城内老西峰溪头等处,世孙德祖登峰人,官永福县正堂,次于笃毅公,分派下厝城内溪头。

    一百零六世笃毅公,忌辰八月初八日,坟在小榕钗甲山下,坐西向东,妣大一邱氏妈,忌辰十一月二十九日,坟在云盖月坐东偏北,向西偏南(即今云盖月水库东北山边。)妣闸淑刘氏妈忌辰,四月二十一日,坟在凤凰小村名“牛眠地”,坐东偏西向西偏北,于七长子勤笃公,派下住下厝道韵楼后幅等处。派下居下厝大楼内外老厝等处。三子仰溪公,妣陈氏雷氏,乏嗣以前置有田、产、立“五房公会”由大、二、六、七房子孙轮流祭祀坟在宫仔埔,四子、五子、六子克裔公,派下住下厝宫仔埔老厝城内,七子敦裕公(坟碑顷陌公)派下住下厝灰厝园黄土敦城内南门等处。

    九十九世敦公,支分梅州、普宁,又支分和平、惠来、海澄、漳浦、浦西、店地等处,公配妣氏,生子天从。

    一百世天从公,妣赵氏,生二子,长文忠,次文筒。公同子文忠公随帝出军,保佑和王漂海澄县界之浦西(今海澄县角美乡浦西村)父子卒合葬于海澄与漳浦交界的太江山脚溪穴号曰:“粪箕湖”无碑只有封墩。是浦西开墓祖。

    一百零一世:文忠公,讳材,字国栋,宋咸淳进士,历官大理寺丞转内阁侍从,妣赵氏谥贞静赠一品夫人,积美人葬,澄界吉祥院西与公同界址,公生二子,长变翁,次炳翁。

    一百零二世:变翁公,讳理,妣王氏,生制库,盈库,同世,炳翁公讳显,妣方氏,生置廉,永库。

    一百零三世:制库公,妣高氏,生敏夫、宽夫、信夫、惠夫。

    同世盈库公,讳符,妣刘氏,生廉夫、应夫、庸夫、膺夫。

    同世置库公,讳建,妣赵氏,生必夫、仁夫、寿夫、义夫。

    同世永库公,讳廷,妣江氏,生慎夫。

    一百零四世敏夫公,讳悯,字元吉,妣周氏,生均顺移居黄厝内。

    同世宽夫公,讳博,妣林氏、生均济、均泰、均敬、均助。

    同世信夫公,讳恪,妣李氏,生均诚,住南山兜后,移槐浦。

    同世惠夫公,讳性,妣王氏,生均孝,原住河福后移下仓今号霞园,均实实住北溪下渡头。

    同世廉夫,讳懦,妣氏生(均智)。

    同世应夫,讳慷,妣方氏生均礼。

    同世庸夫,讳志,妣林氏生均悌讳友。

    同世膺夫,讳慨,妣吴氏生均显。

    同世必夫,讳果,即必魁元至大二年凭寿乡徐主令继。

    积美赵氏为嗣元至四年赵氏仍冒吾姓迨明弘治元年赵惠宦娶吾姓黄氏为妻,都民于都御史朱鉴告同姓合婚各执谱为记奉旨令赵复姓此比吾黄氏休述先志,忠恳至意而化立赵氏孤也。

    同世仁夫公,讳爱妣张、许氏生均禄、均福、福生铭纠分居仓泉、树兜等处。

    同世寿夫公,讳淳,号鸿熙,妣朱氏,生均安,均寿先住佛昙梅月堡,再俱移湖西分居,支分溪野、长桥、草坂,草坂又迂云霄荷步乡草坂村。

    同世义夫公,妣陈氏,生均忠住澳头木鉴、府西等乡。

    同世慎夫公讳谨,妣王氏,生均信,住石尾,南山移海澄,内溪(今号霞园)等处。

    一百零五世均济公,讳经,妣高氏,生以千、以万、以亿移居埭头。

    同世均泰公,讳享,妣刘氏。

    同世均敬公,讳恭,妣王氏生均齐,均散,均春等俱住浦西、店地。

    同世均助公,讳顺,妣陈氏,生宗福、宗贵、宗禄住狮头(黄家寨)。

    同世均诚公,妣赵氏,住槐蒲。

    同世均顺公,妣氏,住黄厝内。

    同世均孝公,妣李氏。

    同世均实公,妣蔡氏住北溪下渡头。

    同世均智公,妣蒋氏。

    同世均礼公,妣郭氏。

    同世均悌公,讳友,妣郑氏。

    同世均显公,妣王氏,生志明、志钦、志福。

    同世均寿公,妣李氏,生志贤、志山在湖西分住又分支溪、长桥、草坂。

    同世均福公,妣赵氏,住沧泉、橱兜。

    同世均禄公,妣张氏,住沧泉、橱兜。

    同世均忠公,义夫公妣洪氏,住澳头。

    同世均信公,妣陈氏,住石尾、南山、海澄内溪(今霞园)此数房分处四方,生龄嗣续以及祖,妣姓氏,祖考讳字一时难尽稽考查对载入可也。

    开墓前亭始祖:均禄公,妣孺人张氏,公是七品官职,生二子长伯华,次伯魁。

    一百零六世:伯华公,妣孺人杨氏贾氏。伯魁公,妣兰氏。后蔡始祖,壮观妣蔡氏。花林始祖,昭敦公,妣陈氏。

    浦  西  昭  穆

    以宽夫公等起为鸿辈,前廿字:

    鸿钓志盛宣,广存纯舜持。

    性致温良恭,俭让职明依。

    后性震公衍续后廿字:

    睿智宽裕发,刚强毅藏居。

    心正文理密,察审笃思怡。

    尊  祖  铭  言

    台宗桃以荐潢谊,定昭穆以明尊卑。

    宏祠宇以壮先灵,敦爱敬以昭光裕。

    出份金以襄祠工,买祀业以永祀典。

    分节次以登银两,分执事以示公正。

    九十八世久康公,配何氏,为循州别驾,创居连水,生子循州、遂立。

    长曰循州,居循州,支分长乐,海丰,揭阳,又分琼山,陵水,涵恩,万州,澄迈等处。

    次曰,遂立公,支分博罗、兴宁、丰顺、又分惠州、永安、潮阳、揭阳、澄海等处。公之孙曰匪躬,登宋喜宗光启年间进士,官至节度使参军,传至七代孙有:讳天佑、讳伯虎、讳居仁、讳周光、讳霞雷等公,叔侄同登宋丁未进士,居仁公官至枢窑参政。子孙支派,自宋、元、明朝科甲大盛,其后裔支分番禺、南海、香山、东莞、新会、新安、新宁、三水、增城、曲江、乐昌、顺德等县。最著者传顺德,士俊公登明万历丁未科(公元1607年)状元。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公卒谥文裕,又传子侄登榜眼、探花、公重修族谱统传并序。

    九十八世,久兴公,配沈氏,创居惠州归善,生二子,长曰果,次曰言。

    长曰果公,支分长乐、兴宁、海丰、陆丰、博罗、永安、揭阳,传世孙六子公,素有德行、忠孝两全,后裔支分广州、连水、高州、南绍、中正、石溪、嘉应、罗定、东安、西宁、阳山、连山等处。

    次曰言公,创居饶平,黄岗、余家承记,官至河南节度使,支分南雄,始兴,又分海康,遂溪,余闻、合浦、钦州、灵山、英德等处。

    黄峭的八十三个孙子,根据民国五十四年由苗友出版社发行的“黄氏家谱”,有名字可稽并确出其落籍之地的有下诸人:

    文四郎(九江黄梅口),文六郎(赣州兴国),文九郎(建宁建阳),文七郎(兴化莆由),文八郎(泉州晋江),文十郎(浙江兴嘉),正三郎(苏州),得一郎(建宁楚上堡下堡),得二郎(邵武盖竹),得四郎(邵武三十三都大龟湖),得六郎(建宁),元一郎(抚州安乐乡),元二郎(会昌),元三郎(赣县),元五郎(岳阳县),理一郎(邵武光泽),五一郎(建昌平西镇,今改广昌揭方里杨梅罔,五二郎(徙信丰),五三郎(闽县细村),五四郎(新城十都西坪),五六郎(宁化龙上里),五七郎(邵武梅林),五八郎(建宁开山堡石港),五九郎(徙南丰嘉禾),十一郎(徙宜黄崇乡五都合坡),十五郎(庐陵),十七郎(建阳),十九郎(徙建昌黎川,今改新城四十一都龙安镇),廿郎(建阳、芦田,吉安),福一郎(临川百里黄柏桥),福二郎(延平西头),万二郎(金华铁板桥),万三郎(虔州石村),文德即(字正彩、生二子),四一郎(字云端),四一郎(徙吉州永丰县杏塘),八三郎(居石城),八四郎(虔化城北),八五郎(开山头黄),万四郎(宁化龙下里石壁),万五郎(南平黄橙口),万六郎(徙宜黄,分派崇仁),万七郎(广昌顺化),万八郎(漳州),万九郎(广州),万十郎(徙山东生五子)。

    黄潭,郑夫人第五子,移居邵武新城县潭头,生五子。

    黄发,郑夫人第六子,仍居原籍鹤薮,生四子。

    黄橙,郑夫人第七子,移居延平县橙口,生六子,二十一个儿子,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衍传了八十三个儿子,黄峭的后裔,怎会不处处皆是?!

    由上述资料可以知道,黄峭的后裔,在其孙子辈的时候,便已踪迹遍布大江南北,乃至远及黄河流域。黄姓家族的万流归宗,这无疑又是一项证明。

            紫云黄氏的来龙去脉

    我国南方及台湾各地的黄姓家族,绝大多数属于“紫云”黄氏。要了解“紫云”黄氏的由来,必须先认识他们两位重要的祖先--唐朝初年入闽卜居泉州的黄守恭和宋朝初年的福建邵武人黄峭。

    黄守恭是“紫云”黄姓的开基始祖,黄峭是造成黄姓在南方各地长时期盛况的传世之祖。

    关于“紫云”开基始祖黄守恭的事迹其裔孙生前曾出任立法院院长的黄朝琴先五,曾经亲书一篇“守恭公略传”刊载于“紫云黄氏历代世系表”现转录于下:

    “守恭公为温凌名宦之后,唐高宗年闽入闽,卜居泉州,开辟荒地,遂成巨富。妣司马夫人初生四子,曰经、曰纶、曰纲、曰纪。公为人慷慨,乐善好施,某日突来一僧,恳求施地建庙,公慨然应诺,问需地若干,僧展开袈裟而告公曰:施主乐,只须袈裟所覆范围足矣。实出占地数千坪矣,遂建一庙,极其庄严,颜曰开元寺,寺中建有檀樾祠,奉祀公之禄位,志以献地之功,其后僧复进言,劝公使四子分居各地,必能繁衍,瓜瓞绵延。三纲公分居安溪,四纪公分居同安,次纶公分居惠安,号称四安公焉。祖妣司马氏后复生一子,分居诏安,称五安公。云开元寺建成后,常见紫云盖顶,故又称云寺,即紫云黄氏开基之由来也。”

    黄朝琴的三点议识,从黄朝琴先生亲书的这篇略傅,我们对于所谓“紫云”黄氏,可以获得如下三点认识:

    第一、以紫云为名是由于黄守恭指地所建的开元寺落成后,经常有紫色的祥云覆盖其上,因此开元寺又被称为紫云寺缘故。据台北市的黄姓父老告诉记者,在离开大陆前,这座建于唐朝初年的紫云寺,仍然屹立在泉州城内西街的紫云铺,香火鼎盛,是当地人尽皆知的著名古刹。

    第二、黄守恭距今一三百多年前,便到达福建南方的泉州开辟蔬地,是开拓泉州的早期先锋之一。由于开基得早,后来又听从那位高僧的建议,把五个儿子分散到五个地方自立门户,所以,其后在南安、惠安、安溪、同安以及诏安各地,他的子孙便不断繁衍,终南于日益人多势众。

          紫云子孙无远弗届

    第三、黄守恭的后裔既然老早就繁衍于闽南各地出在“紫云”的共同标帜下,各地的黄姓家族都是同出一源,血缘极为接近。

    以下从台湾的“紫云”子孙为例,说明一千三百多年来黄守恭后世苗裔的无远弗届--前清道光十五年(公元一八三五年)有一位福建安溪的移氏黄宝到达台北淡水的山区定居,这位黄宝便是黄守恭第三子,后来分到安溪开基的黄纲之后裔,也就是黄守恭的第三十四世裔孙。

    黄宝的世系,依照紫云黄氏历代系谱的记载是这样的:泉州的黄守恭为开元一世祖,二世为安溪的黄元良,三世为黄良谋,四世为黄延章,五世为黄全良,六世为黄元良,七世为黄正春,八世为黄朝用,九世为黄学贞,十世为黄文乾,十一世为黄孟仁,十二世为黄仲春,十三世为黄季成,十四世为黄履端,十五世为黄国辅,十六世为黄次爽,十七世为黄应寿,十八世为黄桐仕,十九世为黄旺公,廿世为黄祖荣,廿一世为黄恭,廿二世为黄玄赐,廿三世为黄延茂,廿四世为黄亲观,廿五世为黄应,廿六世为黄经献,廿七世为黄呈祺,廿八世为黄风龙,廿九世为黄胤奏,卅世为黄光侃,卅一世为黄世汉,卅二世为黄光元,卅三世为黄孝感,卅四世为黄礼鉴,卅五就是淡水开基祖黄宝。此外,台北深坑的开基祖黄世贤(明敬公)也跟淡水的黄宝同一源流,黄世贤是第卅一世,他的祖父黄胤良跟黄宝的六世祖黄胤奏是同父出的亲兄弟。当然,分别繁衍于淡水和深坑的这二支黄氏家族,也根本就是一家人。

            世傅昭穆海内一家

    自闽南河海衍传到台湾来的“紫云”子孙,当然不止上述淡水和深坑二支。他们尽管分别在不同地方开立门户,但是,却凭着祖传的昭穆,彼此间认祖归宗,亲爱精诚--中国人世代相传的“昭穆”,在“紫云”黄氏家族中,可以说发挥了十足的作用。

    “紫云”黄氏的昭穆是以黄守恭为一世祖,由南安惠安安溪及诏安等“五安”派下的子孙所共同使用。

    “紫云”黄氏的昭穆(比旬多余不抄)只录六十个字,是这样的:

    “先人贻礼则,奕世种书田,文章开国瑞,忠孝本家传。行达明新学,修宗德性坚,资源利永贞,谦光乐太平。多福其自取,丕承乃后贤,以斯善继述,振绳亿万年”

    黄姓的中国人,只要家传的昭穆是述六十个字,很显然不管身在台湾、大陆还是国外,大家原本就是一家人。

            黄姓江夏郡的由来

    由于身属黄守恭或黄峭的裔孙、祖籍在闽粤的台湾及南洋各地黄姓家族,大多以“紫云”黄氏自居。不过,尽管大家都以“紫云”二字代表血缘的依归,但是,却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忘记,他们在“紫云”之上的根源--中国大陆心脏地带的江夏地区。因此,南洋各地的黄姓华侨,无不以“江夏世家”为荣,著名的台北市种德堂黄氏祖庙,也同样冠有“江夏”二个字。

              饮水思源不忘根本

    江夏郡是普天之下黄姓中国人的最后根基所在,所以二千多年来一直被奉为黄姓的郡望,千万黄姓子孙的共同家族旗帜。

    黄姓家族之所以会共奉“江夏”为世代相袭的郡望,显而易见是由于这个地区是当初他们家族发祥和茁壮的温床的缘故--从周末被赐姓为黄的黄石开始和名列廿四孝的汉代名士黄香,以迄汉末的名臣黄碗,一连五十多代,前后一千五六百年间,黄氏的早期祖先都繁衍于此,奠定了这个家族的前世基业,其后,日益繁盛的黄氏苗裔,又以江夏地区为中心,分衍全国各地,他们身在异地,心在老家自然要谨记老家的所在,并且世代相传,以示饮水思源,不忘根本了。

    江夏世家无疑是中华民族在血缘上源达流长的具体写照,以“江夏”为家族共同标帜,黄姓历代子孙所感受的那份荣誉和得意是不难想象的,当然,这份荣誉和得意,也将千秋万世相袭相传上去。

    黄姓家族根源所在的江夏郡,又是在中国大陆的哪个地区?

    《海外文库》的华侨黄氏光贤刘傅中,有一篇黄定文先生所薯的黄氏得姓的由来和江夏郡名的蒲源,文中对有关“江夏”的种种,说明得十分清楚,转录如下,以供参考:

    “黄氏子孙”自春秋、战国以来,即已迁居长江流域,黄氏郡名江夏,系由如此一时期,黄氏族众无论为仕、为隐、或聚、或散,多在江夏这一地区。

    根据明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有关江夏郡的注释是:奉南郡地,汉初置江夏郡,今德安承天、汉阳、武昌、黄州府境,皆是其地。

    并查西汉以后,各朝也曾设置江夏郡,东汉之江夏郡在今湖北省黄岗县西北,晋之江夏郡,在今湖北省安陆县,到宋之江夏郡(南齐因之)在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隋之江夏郡,在今湖北省武昌县,后魏及隋朝并曾置江夏郡县,前者在今河南省沁阳县,后者在今湖北省武昌县。

            汉代历朝均设为郡

    以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域来说,汉时的江夏郡,即现在湖北省属陆县、安陆、云梦、应山、应城、钟祥、皆江、天门、汉阳、沔阳、汉川、孝感、黄陂、嘉鱼、蒲圻、咸城、崇阳、通城、大冶、通水、蕲春、黄安、黄国、蕲水、罗田、麻城、广济、黄梅、武昌、汉口等县市。

    东汉以后,中原扰攘,因黄中创乱,而李郭交兵,人民不堪兵连祸结之苦,纷纷迁地避难,另求发展。及西晋末叶,五霜十六国入侵中原,元帝渡江,汉民族又相北迁徙江南各省区,迄至李唐末叶,流寇为祸战乱连年,民不聊生,人民又纷纷向外迁避,黄氏族众,亦于此间由潘阳湖向东南行,或越武胜关而至福建,或越蕉岭而至广东,开基创业,生龄繁盛,泊至近代,黄族之发展,更超越前贤,足迹且遍及五大洲,横跨东西两半球,源远流长,赫赫称盛,而今日黄氏的子孙,仍以江夏黄氏相称者,实存有恢宏光大,示不忘本的意义。

    黄氏“江夏郡”的由来和所在,原原本本上述,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黄氏以江夏为郡望,完全是由于汉代名列廿十四孝的黄香,被赞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的缘故。此一说法,认真推究起来,实际上跟上述的发祥于江夏之说,内涵是完全一样的,因为,黄香是黄姓家族所共奉的祖先,他是汉朝时的江夏人氏,他的事迹,正好印证了两千多年前黄氏的茁壮江夏地区,使黄氏“江夏郡望”所代表的意义更为确凿和具体,黄氏的发祥于现在的湖北地区,尽管已经具有两三千年的悠久历史,但是,一直到今天,在湖北迄地仍然处处可见当年黄氏祖先的遗迹,其中最著名的当然要算迄今仍存于黄鹤乡仁义村的春申君黄之歇墓,此外,根据黄氏大宗谱的记载,自春申君的第十三子黄挖即“江夏黄氏”的传世之祖,以下有几十代的黄氏祖先,包括黄香在内,死后都葬在“黄岚坑凤形”,而所谓“黄岚坑凤形”一地是现在的湖北省安陆县境内,这些,无疑更是黄氏根源在“江夏”的有力说明。

                  台北建有黄氏祖庙

    源自湖北地区“江夏世家”的黄氏裔孙,一百多年前便在台北市建立了他们崇敬祖先的殿堂,那就是本文一再提到过的江夏种德堂“黄氏祖庙”,这座祖庙,位于台北市广州街二六五巷三号,创建于前清道光年间,一直到今天,每年仍然举办春秋二祭,由繁衍至台湾岛上的江夏裔孙向远在中国大陆的列祖列宗上香膜拜,虔诚感人。

                  黄姓是台湾第三大姓

    江夏黄氏苗裔的前年台湾开基,不但为是甚早,而且一开始便声势浩大,为三百多年黄氏的称盛于台湾各地奠定了最扎实的根基,目前,黄姓是全台湾的第三大姓,枝叶繁盛,占全人口的6%强。

    根据台湾省文献会的调查所得,在廷平郡王郑成功光复台湾以前,便已有不少来自闽地区的黄姓移民,文献有证的,约有下列诸人:

    薛志亮“台湾县志”永历十八年(公元一六六四年)厦门入黄汉诏,皆徐孚远入台。

    王符琅“台湾通志稿人物篇”永历十八年,明兵部      忠,入台依归延平郡王郑成功。

    郑津梁“云林沿革志”永历廿九年,郑氏屯异黄某,随林入垦云林县阜头乡及半南镇。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辞典籍篇”永历卅六年,黄声九葬于台南县新  镇山脚里五甲四庄北山岗。

    廖汉臣“台南县志稿人物志”,永历年间,黄帐入垦台南县后壁乡。

    石阳雕“台湾明墓考”永历年间,郑部骠骑将军黄某,葬于台南县虎头埠后山坡,另一位黄某,葬于台南市东门外虚尾寮。

    以上永历年间入台的黄姓先人,只是可以在各种文献上发现到的名字而实际上,当出现于台湾的黄姓,绝不仅仅比较,以追随郑成功在台共襄反清复明大叶的文武官职而言,便达廿余人。

    三百多年前跟随关成功渡台的黄姓部属,近年台南的文献单位已经整理出如下一份初步的名单。

    担任文职的迄今为止,已知共有四位,即礼都事黄昱(毓)举人黄襄陛,兵部职分司部中黄事中,及永历川七年正月已奉派与清廷商议招抚事项的郑氏代表黄用。除了黄用,另外的三位黄姓,都是在郑氏的早期便已入台,而且“台南市志稿人物志”上,都有专文或列传记载其事迹,足见当时他们在明郑政府里的地位之重要。

    武职方面,书有下列诸人:亲军勇卫左都督黄安,神威镇黄屿,前峰镇黄茂,后卫镇黄昭,护卫镇黄联,授剿左镇黄昌,建威中镇黄良骥,水师四镇黄国柱,中提督前镇黄球,中权镇黄兴,侍卫中协黄德,副将黄明,左虎卫随行营黄豹,随征营副将黄桂,卫峰正总班参将黄峨,果毅中镇正中镇下都司黄推,领游击黄寿,左总班都司黄升,右列总班都司黄义,壁宿镇下副总班守备黄登,游兵镇随标营守备黄二,游兵镇下亲标营手总黄琏,果毅后镇下正总理黄三,果毅后镇总司黄贵。

    在上述名单中,有不少的人于郑成克爽隆清后都被迫迁回大陆,但是,象黄昱、黄襄陆、黄事中及黄安、黄昭等人,都是早期亲随郑成功来台的人物,他们在台湾岛上生聚教养二十多年,其后在这个新天地里的扎根结果,恐怕就不是清廷的一纸命令所阻止得了的。

    经过明郑时的奠立良好基础,清廷领有台湾以后,尽管曾经有一度履行海禁,但是追随先人足迹的黄姓移民,仍然分别在闽粤两地,络绎涌入台湾开辟新天地,台湾历来有关文件中,也满载着黄氏先民开拓台湾各地的记载,这些记载无疑是今天黄姓省籍人士寻根纳源的重要线索,兹逐项介绍于下: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辞典台湾篇》(以下简称台湾篇),康熙四十九年,黄放入垦大康榔西堡虎尾寮庄。

    连横《台湾通史》康熙卅八年通事黄申,迫使吞霄社(今通霄)的土番生变。

    江荣国《江姓族谮》康熙五十四年,粤籍移民黄利英开垦彰化县北斗镇。

    周全《彰化县志》康熙六十年,粤人黄仕卿,兴筑东螺东堡十五庄圳。

    余文仪《台湾府志》康熙六十年,粤籍义民黄思礼,居位于下淡水,平定朱一贵之乱有功。

    廖汉臣《台湾县志稿人物志》:康熙六十年,来自泉州锦宅十九都的黄某,到达今台南县径里乡及将军分开垦。

    《台南县志稿人物志》:康熙末年,晋江人黄某,与吴蔡二姓合垦茑松堡鳖鼓庄。

    连横《台湾通史》:雍正五年,广东陆丰人黄启泰,与同安人曾鹄头、郭清山在今新竹县红毛乡园山,顶岭及头厝垦植。

    《台南县志稿人物志》:雍正六年,泉州人黄捷高垦于果毅后堡山仔脚庄。

    《新竹文献会通讯》:雍正八年,陆丰人黄海元,与张富春在新竹县北一堡东势开垦,周尔《彰化县志》:雍正九年,粤人黄仕远及黄展期,落居于彰化县河东社附近,大甲西社的土番作乱时,与邻近的卅八位广东同乡,于驰救知县张容章时遇害。

    《台湾篇》:雍正十一年,黄开兴与罗朝章,官何美等人,在今新竹县红毛乡十一股中仑,大竹园,下坎头厝等地开垦。

    《台湾篇》:乾隆元年,南安人黄某与陈吴二姓合垦大康榔西堡三姓辽。

    曹永和《士林古碑》(载台湾风物四卷五朝):乾隆六年,漳州人黄振文与吴廷诰等人兴建今台北市士林区芝兰庙。

    《台湾篇》乾隆廿二年,黄欲募建大竹里(在今高雄县)妈祖宫。

    《台湾篇》乾隆三十六年,漳州人黄某,与  刘、许三姓合垦水沙连堡林尾、南底二庄。

    南瀛文献卷一、二期:乾隆四十二年,黄大谋居于麻豆堡虞朝庄。

    《台湾省通志人物志氏族篇》:乾隆四十六年,漳浦商人黄汉住在集集,进入水沙连与土番交易,平定林爽文之乱有功任总通事。

    郑津梁《云林沿革志》:乾隆年间有一位黄姓,开垦今云林县竹园子,西瓜寮十三乡等地,此外,还有一位黄姓在今云林县刺桐脚乡顶麻园湖子内开垦。

    《台湾篇》:乾隆末年有一位黄某与张王二姓合垦新化县溪州堡。

    《云林沿革志》:嘉庆六年,泉州农人黄文隆在今台北县树林镇开垦。

    《台湾篇》嘉庆十九年,隘丁黄林旺越界入垦埔里社堡。

    《台湾篇》嘉庆十一年,黄茂纯入垦今屏东县枋及大响营庄新开庄。

    《台湾篇》道光初年,黄石养在今屏东县下车城剌桐脚庄开垦。

    《新竹文献会通讯》:道光三年,黄载松兴筑新竹县四座屋坡。

    《台湾篇》:道光廿年,黄木源与吴碰、林洪调解纷争,而获得台南县内外武定里垦权。

    《台湾篇》:道光廿四年,粤人黄福生与魏越福等人,兴建新竹宝山乡,新丰乡的三山国王庙。

    《新竹文献会通讯》:嘉庆廿九年,泉州人黄露伯,入垦新昙竹县关西镇老社辽。

    《连横台湾通史》:咸丰一年,黄阿凤申台北徙居今台东县新城乡,开辟十六股庄。

    《新竹文献通讯》:咸丰二年,黄南球开垦今新竹县大湖乡。

    《台湾篇》:同治初年,有一位黄姓与吴、杨、王、高、蔡等姓,合垦今宜兰县南方澳。

    《新竹文献会通讯》:同治九年,黄新兴在大崭坎水流东开垦。

    《新竹文献会通讯》:光绪十二年,营宦黄宝河在新竹县马武督开垦。

                 台湾黄姓家族的大小支派

    台湾其它的门著姓一样,出身“江夏世家”的台湾黄姓家族也因祖籍、宗支及来台先后的不同,区分为好几个支派--奥杳派、浦西派、文水派、安溪派、三脚木派、芦山派、文质派、南安马林派......等等。

    这一代的黄姓子孙,自身究竟属于黄氏的那一派,或许有不少的人一下子搞不清楚。然而,何不下点工夫,打开家里的祖先碑位或寻觅探访有关的家庭文献,然后对照历代先人的名字,逐代往上追溯,能够这样下功夫,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顺利找到自己在整个家族中的派属:然后进一步把自己纳入大陆祖籍的源流。

    以下,简单介绍本省黄氏家族的几个主要支派,着为有心人士寻根探源的参考。

    奥杳派:这一派是传自一千年前福建邵武黄峭的“廿一子”之一,特  著遣子诗分居到汀洲府龙上里的黄宁,黄宁又名黄化,奥杳派的开派之祖念八郎便是黄宁的第十世裔孙。念八郎的十五世孙黄开懋:惠光绪三年渡海来台,落籍今台中市西屯区的牛浦子蒲,其子孙郎以台中西屯为心,分别发展到全省各地,繁衍至今。

    浦西派:也是出自福建汀州卅龙上里的黄宁,开派之祖黄天从是黄宁的第六世孙,上述奥杳派始祖念八郎的六世祖黄久善跟黄天从的祖父黄久安是同父所出的新兄弟。

    以黄天从为一世祖,浦西派传到第十三世的时候,便有黄国成、黄国仪、黄国勇等几位裔孙移居台湾,并曾以协助平定林爽文的叛乱得到清廷的赏赐。

    文水派:奉唐朝安泉州开元寺“紫云”四安祖,黄守恭的祖父,原夭河南的黄舜夫为一世祖,其传世之祖则为黄守恭四个儿子之中分居到惠安的老二黄伦,这一派的子孙,后来不但分衍闽粤各地而且向北远徙河南南阳,湖南湘潭及山东地区。瓜藤绵长无比,他们的来台开基,只是始于第十二世的黄见和黄宣,在后十三世的黄维、黄跃(落籍凤山)、黄佐,十四世的黄云、黄藤、黄博、黄卯、黄魁、黄谱(出居今东港树林头同安厝)、黄参、黄勇、黄椿、黄御,十五世的黄养、黄特(落籍新竹北门)等人,都先后渡海来台,分居各地,其子孙的繁盛,不言而喻。

    安溪派:一世祖是“始祖黄守恭的第三子,开居福建安溪的黄纲,此派的来台开基始祖是第卅世的黄贤,目前已传到第三十九到四十世,此外,清朝中叶台北县三峡镇一带,也已有很多此派的子孙。”

    芦山派:一世祖黄暹是于晋末的永嘉末年,自河南固始避难入闽,开居于南安十七都埔头,到了清朝的康熙、乾隆年间,其十四世孙黄怨渡海来台,定居嘉义。

    文质公派:一世祖黄文质是广东梅县人,其十五世孙黄时振于清乾隆七年渡台,由鹿港登陆,在嘉义大目根堡的交力坪开垦。

    南安马派; 此派的世系与上述文水派相同都是傅自唐初黄守恭紫云裔孙。其来台始祖是第十八世的黄孙虑,于康熙、乾隆年间携其子黄犁、孙黄沙到达现在台湾市的万华开基,其后子孙繁衍,成为艋舳的大姓之一。

    除了上述八个支派,台湾的黄姓家族,还有魁田、山台湖西长桥、启谷、燕山、云同公、日炳公、......等几支派,不胜枚举,不过,尽管派别不同,但追本朔源,其源流则一,老不属于“轩辕世系”,“江夏世家”。

    关于台湾的黄氏大小支派,省有刊载于“黄氏大宗谱的下列资料可以参考”:

    元吉公派,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县永丰里这一代的裔孙有台北市的黄林木,台北县泰山乡的黄祥生等。

    永山公派:祖籍漳州南靖大板洋、裔孙有黄两传、黄玉瑞、黄车、黄清荣等。

    良目派公,祖籍漳州南靖龙山,乾隆四十二年来台,初居淡水,裔孙有黄鱼,黄丁旺等。

    有公派:原籍漳州南靖州子底,于清代同光年间来台,裔孙有基隆的黄海洋,树林的黄俊雄等。

    荣公派:祖籍漳州南靖永口堡,台南白河的黄寄珍等人,为其裔孙。

    昌钟公派:祖籍漳州诏安,裔孙有台北土城的黄政木等人。

    日炳公派:祖籍漳州平和县黄井圩,裔孙有台北县的黄文成,黄前熏等。

    敬穆公派:祖籍漳州府漳浦县,裔孙有台北市的黄文池黄文辉等

    修文公派:祖籍泉州安溪下程乡,台北市的黄乞来等人,是其这一代裔孙。

    土活公派:祖籍泉州安溪,目前的裔孙有台北市的黄清江,黄火炎等。

    登龙,再春公派:祖籍泉州安溪,裔孙有莺歌的黄万基三峡的黄明思等。

    绍老公派:祖籍泉州安溪进德乡,裔孙有台北泰山黄乡云等。

    久隆公派:祖籍泉州安溪裔孙有台北市泰山的黄国治等。

    定现公派:祖籍广西藤县秋乡,裔孙有黄显图等。

    基源公派:祖籍泉州南安,裔孙有台北市的黄金柱。

    金墩派:祖籍泉州晋江翻(金)湖。

    兴龙公派:祖籍泉州南安布安乡,目前的裔孙有泰山乡的黄明月等。

    佳传公派:祖籍泉州晋江,目前的裔孙有台北市的黄福成等。

    重殊公派:祖籍泉州安溪,裔孙有台北市的黄启富等。

    棠华公派:祖籍泉州南安,裔孙有台北市的黄本德,南港的黄闪等。

    黄法公派:祖籍漳州龙溪北门外。

    黄文通、黄文远公派:祖籍漳州诏安乾隆堡、五通村、溪村。

    黄李溪派:祖籍漳州南靖。

    黄海公派:祖籍漳州漳浦县高山乡。

    台闽粤三地黄姓殊途同归

    台湾的黄姓,虽然派别很多,但他们在血缘上的殊途同归,都是证据确凿,不容置疑。

    本文前面已经读到过,黄姓的“唐山过台湾”是开始于延平郡王郑成功治台的前后,大盛于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而且一开始便声势浩大,使这个家族的枝叶,很快便茂盛于这片新天地上。

    晋末南迁闽粤地区

    台湾的黄姓,是三百多年前来自福建和广东地区,他们在这二个地区的不同繁衍过程,构成了现在黄姓家族的众多支派,那么,他们的祖先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从根源所在的湖北江夏地区,前往南方的闽粤继续繁衍的?

    由于过去本省有不少黄氏的先民勤于返回原籍抄录老家的旧谱,有关这方面的记录,目前还算保存了不少,象台北县深坑乡的“黄氏族谱”“西湖派族谱”“三脚木黄氏族谱,奥杳派黄氏族谱”等等,便是保存这些记录的珍贵文献。

    往者已矣,深埋在故纸堆里的闽粤地区的黄姓子孙播迁,繁衍记录,对于处处讲求现实功利的这一代,又有什么意义?

    源、龙川、长乐、惠来、潮阳、广南,同世久安,支分嘉应,陆丰。

    始兴族谱记述详尽

    这段文献很清楚地说明了一个事实,闽粤二地的黄姓根本就是一家,而台湾的黄姓,不管祖籍是福建或广东,也同样一家。

    台闽粤三地黄姓家族的密切血缘关系,本省的一项“始兴黄氏五修”也有详尽的记述,所谓始兴,就是广东始兴,该所载乾隆五十二年黄道南所撰的“源流总序”指出:有讳义者,自江夏从福建邵武坪西,义生子,曰高曰强曰顺,顺迁禾坪堪头中城堡鹳树薮下,生五子,长峭五......峭公官妣,五子名楚,其子孙系自建宁府、宦游、广州、致仕后,留东莞者有人,归信丰(在今江西省)者有人,迄后二处,又来始兴,今东门、顿同、大成塘、中站、灵潭等处,其苗裔也。

    吴妣始祖名化,其分居于汀州府宁化县城内,至四世大源、太本二公,又徙其居住上杭县胜边里,嗣后陆续来粤者甚众,如广州之香山、东莞、潮州之大埔、饶平,难以悉数,唯至八世纪升公子孙,即有迁居始兴者。

    我祖曰高公,生二子,光文公,光宗公,由上杭迁居龙南后,又分居信丰,又迁居保昌,始兴者,今龙南象塘、信丰下场溪镇南各堡,始兴车葵岭等处,皆其裔也。

    吴妣三子名渠,世居宁化上渠,于元末由闽徙粤,分始兴都堂铺、浊水塘、古禄井、甲下林等处,皆其苗裔也。

    此外,本省黄氏西湖派和奥杳旧谱上,也分别都有此类的记载。

    黄姓一家无分地域

    在历来的各种文献中,对于黄氏的系出一源,都是证据确凿,目前生活在台湾复兴基地上的黄姓中国人,当然绝不会有本省、外省或河洛,客家之分了。

    台湾黄姓宗亲的“昭穆”

    据以识别宗亲的辈序排行的“昭穆”目前台湾的各支派的黄姓家族,大多保存整理和相当完备,根据“黄氏太宗谱”的记载约有下列诸项:

    泉州开元寺南、惠、溪、同四安派下---

先人贻礼则,奕世种书田,文章开门瑞,

忠孝本家传,行达明新学,修崇德性坚,

资源利永贞,谦光乐太平,多福其自取,

承传乃后贤,以斯善继述,振绳亿万年。

    燕山黄氏--仁贤体乾、允希应有,俯淋用原,台鼎世守。怡和衍祯,胤哲孙秀,德耀道光,永棉催绶。此外,燕山派尚传下列昭穆,“仁元体乾开苏世守怡和衍祯应德顺秀得耀道光。”

    诏安派及南靖派--元钦万国定封疆、亿庶超群奕世昌。重义兴仁崇政教,荣华富贵耀宗访。明昭日月乾坤春,珠玉田财大发芳,为官拜相朝天子,金榜标名永代扬。

    同安金柄派贻尔景奕尚思克,懋德维昭古世传,美名昭玉家国宝,毓子联登步金銮。肇庆衍明左右振,呜嘉天赐文武全,汉江培瑞如云锦,晋水廷祥大有宽,春永兰芳添桂馥,秋来俊秀守丹翰益谦奎璋年寿广,乾无亭利贞高官。

    梓谷派--大宗景知,亮际钟英,毓秀呈奇,共襄太平,佐国文章,彰逢圣贤,仲甫可愿,勉汝翼为,嘉猷达前,祖德孙思,若其有志,夫亦致斯。

    仑峰派--齐唐开国,廷家时宜,光明正大。

    铺锦派--(祖籍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石狮区门南外铺锦乡)--乾元浚哲维殷长发其祥。后编新伦二首:继世必公候,文武衣冠克,振传家以孝,友祖德荣功尚存。

    续编讳伦:钦淋根炳  ,锦渊懋耀在,鉴汉材刘坚,镇泽松老垂。

    芦山派(开基南安十七都)--世子德兼奇汝载恒乡夫甫伯候元。

    支龙公再春公派(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参内乡)-仲淋孙礼则,奕世种书田、忠孝本家传,行达明新学,修藏德性坚,安分跻仁寿,谦乐太平,多福其自取,丕承仍后贤,以斯义继述,振绳万亿年。

    佳传公派(祖籍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佳日际会逢春时。

    金炖派(祖籍泉州晋江县翻湖)--宗孙世克绳,昭穆进朝庭,孝友光先业,文章式典型,卿相扬祖武,伯仲衍基生,念者贤嗣达,尚斯久敬承。

    黄文通文龙公派--黄波编缮序,重义兴仁孝,廷心国心承,龙文荣藻井,英杰达皇朝,富贵耀宗枋,超群奕世昌,万里定封疆。

    除了上述黄姓省籍人士承袭自“唐山”祖籍的昭穆,光复以后来台的其它各省黄姓宗亲也分别带来了他们老家用以标示辈序排行的世传昭穆,这些后到的黄氏昭穆到目前为止,已知有下列诸种:

    念列敦教堂五十代(浙江鄞县黄次伦光生提供)-开国钟明德,公宗厚泽扬,敬勤传雀誉烈,恭敏昭声昌,昭穆怀元初懿福展。阳行廿代,定式维家次,均齐大显承,从时隆立运,永裕永垂名。

    据黄次伦先生表示:其始祖黄成,字明远谥钦飞,是唐朝的明州剌史,宋朝时显灵异,有祷辄应,所以被朝廷敕封为灵翼候,历元、明、清诸朝,又加封为江夏候,鄞县县城及羌山、奉化等地,都立有钦飞庙后四明寺奉祀。

    黄次伦先生并曾提供一首“先祖义门诗”,从这首诗的内容看来,浙东鄞县的那一支黄氏,很显然也是“紫云”黄氏传世之祖黄峭的后裔,过去是从福建的邵武衍传过去的,先祖义门诗的内容是这样的:迅马登程不定乡,任从随地立纲常,心存尔德成何意,身在他乡是故乡。朝夕莫忘亲嘱咐,晨皆须拜祖先堂,生枝发叶皆兴茂,三七男儿当自强。

    双井堂、文汇堂黄氏昭穆(立法委员黄焕如先生提供)--康宁景致长,壁会重朝常,先宗传道德,华国显忠良,拜启乾坤瑞,逢开云汉章,阙高金凤舞,海大玉龙翔,用表太师福,姓字万古香。

    据黄焕如先生表示,其先世祖黄冕仲,是宋光宗时的名相,后来晋封太师,上述昭穆,便是皇帝御赐的,他育九子一婿,他的后世裔孙,大多以双井堂或文汇堂名派,该项昭穆也一直遵用至今。

    湖南省安化县黄氏(黄东宗先生提供)--圣日方中正,人才继世昌。

    浙江省义乌县黄氏(树林镇黄庆海先生提供)顺、洵、克、庆、唱、元。      (国史馆长黄季陆先生亲书)

附录一  江夏黄氏大成宗谱序

    黄氏之谱、谱黄氏之祖也,其源远其流长,星分野外,散居各省府县。其初一人之身,分而至于万亿人之身,秀者士而朴者农,为工为贾,芸芸众众,不知千万亿人之身,悉由一人之身以启之也,若夫积也不厚则流也,不远犹覆杯水于沟,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安望其星分野处,散居州县乡村,知千万亿人之身,而悉由一个之身以启之也哉!按吾黄氏之崇,肇自黄帝有熊氏之后,九传陆终公,仍以黄为氏,受郡于江夏,其间文物之盛,载在简册。迨至楚考烈王丞相歇公,封春申君至十一传香公,事亲至孝举孝廉,官至魏郡太守,号曰天下无双,生六子散处郡邑,然而世远枝繁,各立小宗,又十余世,膺公自光州固始入闽邵武之平洒,以五经课子,号曰五经先生,三传锡祖,由平洒移本郡之南禾坪,地名鹳薮,此处有鹳鸟百千巢,因而居之,生五子长曰峭山,公官至工部侍郎,娶三妻,上官氏吴氏郑氏,各生七子,共二十一子,各迁有所,于是,二十一房子孙,咸相沦曰,人之同祖犹木之同根,苟非吾之祖所出,而强而合,犹斩桐之枝,附梓之干而分植之,可乎哉!夫合谱亲亲也,亲亲仁也,心念手本则重祖,重祖则并重其祖之子,若孙之交相敬爱也,心忘手本则轻祖,轻祖则并轻其祖之子,若孙莫不言怨也,兹淳风凋丧礼让无闻,谁能颂荣而知本,饮水而知源者乎?今诸房孙子,殚精竭力探本溯源,将某房系某公之后,住于某地汇成为大宗谱牒,俾一百一十八世之昭穆,纪实缕晰条分皓,若列眉是诚善也,而谱告成,子欲一言以弁卷,端爰笔而序之,以志诸房之嗣裔不忘本也,能尊祖也能尊敬宗也,能亲亲也能睦族也,能光大前人而裕后裔也,合千万亿兆人之流派,而汇于一源是诚大同之道也,第冀继此而后树德,务滋广厥式好毋胥,  毋胥虐出入相友,窘乏相绸,致千万兆人之身,如一人之身,譬之八万四毛孔洞一毛而众体为之不乐,其痛痒相关,有如此其事,有望于孝子慈孙者,岁!皇清光绪十五年岁在已丑秋月之吉。

            宝积嗣孙邑庠生洪川沐薰敬撰

附录二  禾坪黄氏重修大成宗谱源流序

    开皇阙土,自出荆州,自盘古王,始分日月,方有人民,分布九州,后又赐立万姓,自轩辕帝生昌意,昌意颛琐氏。于今世代相承,昔黄氏本于陆终受姓,系颛琐帝七代孙也。陆终公生五子,其次曰南陆,南陆公生三子,长嘉次台幼袁。俱居湖广江夏县。故黄之郡以江夏名之,嘉公子奇公,奇公子最,最公子舒,舒公子厚,厚公子二冕旱,冕公子凯,凯公子函,函公生三子,曰俞、曰汆、曰全,俞公之子寿,公配夏后氏,兴公晏如生子,所公年十五,望水溃有物,授图纯青黑色,皆蝌蚪,公读之识天下水势,仍佐夏禹王治水。有功即拜为水师。所公生二子,侠仙作仙,侠公性喜音律,仲康时为乐正,公之孙要公,少康时拜副相,要公之裔越十代而颜公,汤王时为计书臣生七子,长曰修以显于世,太甲末命为民牧,累官至宰相,三传巨源公,大戊时掌纳言。子再兴公仲丁时继父亦掌纳言。传四孙初盛公。达三才之学。官为朝散大夫。祖丁即位。公有定策之谋,亦升纳言。又八传胤公,庚丁朝为田正伐官。超五级为计臣,而税敛益簿国用,胤公曾孙通公,得子牙道谋殷。官拜司农,生子衍,衍母梦月,吐气贯其日而孕,生公百日能言。稍长取羲农。所有文字编读之,尤加意于礼乐。制度仪文,皆天地所自右。惟圣人能精察,而体之母,卒庐于墓,晚有鹤数十。同守其庐,成王喜其有华国之才,命为佐史,累官住司徒,生子三,长子丙公,周康王时,州牧荐为佐史侍太子,六十休官,丙公七代孙显公,博学有俊才,居恒教授,宣王即位,以其和,荐命掌国学,加升大司徒,孙乃亮公,平王迁洛,官至司徒,亮公安民,民公子前公,庄王时丞相,前公子婴公,生子由植,植公周襄王朝,为郑国丞相生子三,曰显忠曰致忠曰思忠,长显忠公,仕齐匡王时丞相,显忠公八世孙景公,以儒道封秦国丞相,而秦任商鞅,尚耕战刑法,公力辞不听,遂辞相入新罗,以避秦之难,而往新罗,曾孙歇公,产于新罗,性豪旷多智慧,长居江夏故居,仕晋不合乃事楚,为考烈王相,封春申君,公始作家谱,益不没其源也。歇公梦奉敕葬鄂州,江夏夏县黄鹤乡,仁义村乾山巽向,坟前立石象石人石马等项,夫人李生子十三,长名尚封成候,次名长,三名晖授鄂州剌史,四霸南陵太守,五名强修行,白日升天,六名召官授尚书仆射,斩匈奴功,敕赐金帛,封镇国大将军,七名琼封河东侍中,八名向讳潭仕楚,为南太守,有仁政升侍卫卿,九名平,舒州剌史,十曰义永州太守,十一曰莹临川太守,十二曰远,封安成君,十三曰逮封金吾将军,一女名贵姑,深识兵法,以平虏功,封为司马烈女,惟第八向公生子四,完、定、寄、泰。泰公字南仲仕楚,官为报执圭,生五子,籍、荇、荆、嵩竹。第四曰嵩公,仕汉高祖时,为真定太守,其长子定国公,汉高帝十年,为沛县令,文帝即位,封河东太守,,生二子嵩昆,嵩公字中岳,文帝二十年,召为仓曹正,景帝即位,擢安定太守,嵩公孙霸公字次,公初为河南太守,持法宽平宣帝戊申,召廷尉,公出守颖川,治行第一,至戊午徵拜京兆尹,癸亥赐爵关内候,进太子太傅,丙寅为丞相生五子,其次曰宏公,武帝初为京兆剌史,以德令民,帝加佐谏议,至轮台议起,帝莫能决,公罢轮台议,以京兆太守,旗谏职焉,三曰刘公,官为节史大夫,居河南开封府太康县,四曰剑公生四子,金、玉、满、堂。宏公次子祜公,宣帝初为外黄令,除莽有功,召为中郎将,加封南郡太守,剑公长子金公字逸中,官到左将军,生二子曰申曰笔。玉公官太常卿,满公官至崇政殿学士,九十二世祜公三子香公,元帝时官中郎将,参塞北军数以奇计,帝嘉其功拜墩煌太守,生二曰喜曰善。金公长子申公字廷善,居安陵江夏,有德之儒,隐居不仕,生子曰香曰季,乃周岁妻殁,公终不再娶,封大夫入义夫祠,次曰笔公生子二委、和。九十三世喜公号欣乐翁,子二靖、啧。香公字文疆九龄失母,事父至孝,夏月扇枕席,冬月以温被,太守刘闻举于朝,肃宗诏旨东观读所,又诏旨安主殿言政事,官拜尚书,为魏郡太守,博通经史,能文章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生六子曰琼曰琏曰琛曰瓒曰珂曰风。季公子一理。九十四世靖公字自光,无还于牛医,有子宪慧懋,琼公字世英,东汉永建中,徵拜议郎,即迁尚书仆射,争议朝端,迁太尉,封防卿候居相位,梦谥忠生六子,长孚德次曰贲曰资曰赞五六未详。琏公官侍御史。琛公宦司农。瓒公官河东太守,生子五仁义礼智信。珂公官冀州剌史,理公生子孚勇,九十五世宪公,居湖广武昌府江夏县,懋公子禾,孚德公之子琬公字子仆自幼聪敏,建和中,官任豫州牧平寇功,加光禄大夫,封关内侯,复封阳泉卿侯,瓒公三子孚礼,官谏议大夫,生子连公,任吏部尚书,连公子威,威公西晋怀帝时,封江夏郡公,作流芳图,子矣公生四子,梓、槐、椿、桂。第三曰椿公,生子丕诚,诚公长子伯兴,兴公长子秉哲,哲公子帘,帘公长子仕甫,甫公长子聪,聪公六世孙膺公字庆宣,号幽谷,唐时自光州固始入闽,徙居邵武平洒,以五经课子显名于世,号曰五经先生,二子曰政曰皓,政公官节度使,徙城都,皓公字太平,官内翰学士,亦二子曰仁曰福。仁公官本郡恭府,子三,长锡次镒幼练。长曰锡公字禹锡,梁太祖朝,官授邵武千户,钦宗时赠尚书,生五子,长峭山次义山三德山四海山五岱山。锡公长子峭山公,名岳字仁静,号青罔,唐庄宗时,官徵为工部侍郎,娶三夫人,上官氏七子,和公和坪侍奉,官奉宪大夫,子五,梅公居泰宁县梅口,子五,苟公居泰宁县上荀,宋兴国八年试登进士,官大司徒,子三。盖公居盖竹,子九,楚公居建宁楚上黄坊,子四。龟公居将乐上龟洋,子二。洋公居沙溪黄洋岩前,子三。吴夫人七子,政公和坪侍奉,宋兴国八年试登进士,官司空,子一。化公居汀州宁化县,子二。衢公徙泰宁县永兴上下衢,子三。卢公徙建宁县卢田安吉坊,子四。福公徙福州闽清县细村,子三。林公徙泰宁县梅林,子二。塘公徙建宁县开山堡石塘,子五。郑夫人七子。发公和坪侍奉,子二。潭公徙将乐黄潭,子四。城公徙新城石塘后移平溪,子三。沿公居沿平津口,子二。允公居建宁县允盛堡毛坊,子一。井公居南丰县龙井乡双井头,子五。层公居沿平府黄层口,子二。共念一子。三夫人各留长子奉以晨昏,惟和政发三公支下,住于禾坪鹳薮。其十八支,各居异地,乃由天定,呜呼天下。皆系义峭山公之苗裔也。此黄氏历朝以来,或为贤良将相,或为忠臣孝子,或为义节烈女,皆班班可考,而黄氏之谱牒,上自昌意,下至峭山之二十一子,乃一百十八代,之簪缨世胄,阀阅名家,继继绳绳而勿替也,夫是为序旨。

    大宗咸淳七年岁次辛未仲冬月,之吉文,林郎知江夏太康县知县周士枢敬撰。

附录三  鹳薮黄氏宗谱旧序

    赏读易至同人象曰,君子以类族辨物,夫族而类之斯固矣。物以辨之,得无异耶。然而辨则不淆,犹治丝者,理而分之,比而合之,是谓大同也,思昔先王以宗法,属万民合之,以族分之,以宗俾知各亲,其亲而不忘所自出。春秋时,诸侯卿大夫,以字认邑,支分派别,各相为宗范。宣子矜其氏,以不朽后世,知为御龙之裔,班史明汉系,犹取以证,唐代最重氏族,国史有氏族录,凡姓无贵贱,其源流所由,靡有紊焉。余黄氏之兴咸,相传为陆终,后封于黄氏因代之。厥后为春申君。至汉则有若关内侯,有若尚书令,有若豫州牧,有若待徵君。载在纲目,班班可考,而谱不敢妄,援者以荒远难稽故略而弗书,非遗之也。益慎之也。吾谱之作仿于唐。始祖膺自光州固始入闽,徙居邵武平洒,以五经课予显名于世,号为五经先生。三传而锡祖出焉。又卜处于吾郡,南乡中林,木阴郁有鹳鸟,百千巢其上因名之曰鹳薮,振振绳绳,此其兆也。四传峭祖,生子念一人皆成立,因召诸子令散处就地命名,其沿及临、汀、剑、沉、江、浙、豫、章、岭南诸郡,皆其苗裔也,而吾和祖及政祖发祖,各以长故世其乡,未赏远离故,自南渡距今三十有二世,陈谱牒而观之微,特世系明昭穆当举,凡由闽而蕉而和平,祖居祖茔家世其业,春秋祭扫,鉴鉴可凭,非若他谱之祖。简肃派与时岐。射影布响,并眉于睫,以示人可察也,子不敏愧未能扬先烈,而光祖德,然窃幸先人,所遗谱牒,虽经兵焚,出守勿替,今取而修之,恪遵旧例,徙远渐近,由稀及繁,正则沿代联缀,旁则依序汇编,理而即分化比而合,不支不滥,是以类之者辨之,而即以辨之者类之也,则虽不同罔勿同矣是为序。

    旨  康熙乙亥岁仲夏月既望越二日 

        文林郎知江南砀山县事

        三十二世元孙华衮顿首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