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城原著中卡索是如:“谷”字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07:32

 “谷”字有三种读法:一念g?,山谷、五谷杂粮,均念此音。二念l?,谷蠡(l?lí),古代匈奴的官名。三念yù,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

  我要作一点说明,笔者并非如孔乙己那样,要卖弄“回字有四种写法”。而是因为“谷”字的原始含义是什么,我们今天并不清楚,从而使我们对中国文学史与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的理解出现歧义。

  《诗经·国风·大车》中有“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这是爱情诗歌中的主人公,对自己的情侣发誓的话。大意是:我俩活着虽不能住在一起,死了也要埋在一起。如果你不相信我,天上明亮的太阳可以作证。

  “谷则异室”,是活着不能同室。何以“谷”是“活着”的意思呢?这是第一桩悬案。

  现代汉语中“谷”字往往只作两种解释:一是山谷、沟谷,即两山之间的沟凹地带。二是谷物,即粮食的通称。

  第二桩悬案是《老子·六章》中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是什么意思?是护佑谷物生长之神吗?显然不是。是居住在山谷中的神仙吗?更不是。有的学者将“谷神”理解为老子所说的“道”。说山谷是空虚的,“道”也是虚而能包纳万物,牵强之说可见。即使“谷神”是“道”,它的本来含义是什么?

  词源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字或词语,不管它有多少种含义、转义、引申义,都跟这个词的最初原始含义有关。有时一个字的原始含义在后世中消亡了,不被人使用,不被人理解,而只使用和理解它的转义、引申义,从而造成对古代词汇理解上的困难。

  我们还是来请教权威的著作《说文解字》。汉代许慎说:“谷,口上阿也。从口,上象其理。”阿,是山谷弯曲地带。段玉裁注曰:“谓口吻巳上之肉随口卷曲。”段玉裁说,嘴唇上部的肉随着口的动作,会出现卷曲的沟纹。那么“谷”,最初的含义是指人的脸部的一个部位。它会随着嘴唇的活动,在鼻子与面颊之间形成两道对称的弯曲的沟纹。“谷”字就是对这个部位的纹理的象形。

  现在我们已经不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谷”字了,但它却是“谷”字的最原始的含义。然后我们用它来推演“谷”字的现代含义,与上古时期的含义之间的关联,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人的口部为什么会形成弯曲的沟谷纹理呢?这是因为嘴在动。毫无疑问这跟“吃”东西相关。能吃东西,就表明他是活的。这就是《诗经·大车》“谷则异室”中“活着”的含义。能吃东西,活着,就意味着生命。《老子·六章》中的“谷神”就是生命之神,“玄”是深远的意思,“玄牝”是最深妙的万物的母体。

  “谷”既有生命的含义,也有养育的含义。《诗经·邶风·谷风》中有:“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尔雅·释天》解释道:“东风谓之谷风”。

  “谷风”是养育万物的春风。习习春风,一会儿是阴天,一会儿是雨天。在春天,我国境内多刮东风,“谷风”解释为“春风”与“东风”均可。

  “谷雨”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也是养育万物的春雨,而不是像《群芳谱》简单理解的那样:“谷得雨而生也。”谷雨时节并没有谷物生长。

  因为“谷”是指口部上面形成的沟纹,那么转义为“沟”、“山谷”就在情理之中了。《诗经·大雅·桑柔》中有:“人亦有言,进退维谷”。这里的“谷”是由“沟谷”引申而来的“困境”之意。

  至于“谷物”的“谷”是同音假借,还是从口部“吃”的动作,引申为“吃”的对象——粮食,笔者就不清楚了。

  笔者不才,理解一个字,就费了半天的劲儿。由此也提醒了那些在“字、词、句”方面尚且没有过关的学者,不要妄称“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