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流星花园第二部:邢小群:我所了解的胡乔木——郑惠访谈录———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3:41:16
邢小群:我所了解的胡乔木——郑惠访谈录
标签:胡乔木郑惠
● 邢小群
郑惠,原名刘观恩,1928年生于湖南武冈县,1947年入北京大学。曾任中共中央党研究室副主任,参加过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中共《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文件的起草,是中共高层重要的笔杆子。1997年创办《百年潮》,该杂志以敢于直言,披露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为特色,受到国内外读者好评。但也遭到左派忌恨,他们向高层告状得逞,郑惠于2000年被迫辞去《百年潮》社长职务。2002年夏季发现肝癌,已到晚期,2003年2月23日逝世于北京。 ( http://www.aisixiang.com )
笔者在郑惠先生住院后与他商议,将他与胡乔木的交往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个计划未及完成,郑公已经仙逝。谨以此文表达笔者的哀思,并与友人合送挽联如下: ( http://www.aisixiang.com )
半生俯首做嫁衣,文牍等身书生累;晚年捐躯新启蒙,青史流芳百年潮。
(2002年8月23日)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胡乔木(之一)
在胡乔木领导下工作
邢:您同意搞口述史,太好了。咱们就先谈您所了解的胡乔木吧。
郑:我对他很尊敬,但我还是服从真理!他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们还是要说的。
邢:他是历史人物,是共产党内重要人物,不是一般的人物,您谈他是对历史负责。
郑:是的。这不是个人恩怨问题。 应该说,他对我是很爱护的。
邢:李锐先生说,您谈胡乔木很重要。尤其是对七八年以后的胡乔木研究,您应该是权威了。
郑:其实也说不上。乔木这个人不怎么说话。他心里有什么并不和下面的人多说的。并不像有些领导同志那样能坦率地与下面人交谈。如胡绳同志,就能坦率地讲讲他自己,讲他的一生,讲得很详细。但乔木就从来不讲,他有些莫测高深,你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所以,我也不是很了解他。这个人还是值得研究的。只是现在有些材料还没有公开。他在一些会上的发言还没有收集起来。很多人还在坚决地维护着他。 ( http://www.aisixiang.com )
我就从“文革”后期,小平同志出来主持工作以后说起吧。“文革”前,我与乔木同志没有太多接触。他在中宣部当副部长时,我只是中宣部一个普通的年轻干部。1975年,我还在石家庄干校时,据说,小平同志在这年年初同胡乔木说要成立一个顾问班子,当时还不叫研究室。大约到了1975年的6月份,就正式提出成立一个政策研究室。成立这么一个新机构,就要调集一些人。这个研究室领导层的同志有胡乔木、吴冷西、胡绳、熊复、于光远、李鑫、邓力群,他们形成一个顾问班子并分工负责;在七人领导小组下面,又从《红旗》杂志、中宣部、党校调来一些同志。这个研究室分两摊子工作:一个摊子是整理毛主席的著作、文章、作品,一篇篇整理好让毛主席过目、确定,为以后出毛选五卷做准备,这摊子人里有龚育之。还有一个摊子,是专门对当前思想文化界做调查研究,反映问题,提供意见。我是从红旗杂志的干校直接调来的,就在这个摊子中。实际上大家心里明白,我们的工作就是和“四人帮”搞的那些“左”的东西对着干。我记得,1975年7月份,我们就调到中南海来上班了。当时中央调人,当然是雷厉风行。这段时间工作很紧张,小平同志交给的任务也很多。 ( http://www.aisixiang.com )
两摊子事都让乔木同志掌握,整理好的毛主席文章,要一篇篇念给领导层的同志们听。每次读毛主席的文章,小平同志都到中南海的庆云堂来,一边听读,一边他还插插话,有时还把从毛主席那里听到情况和意见传达给大家。那时七人领导小组的人,有时都来,有时谁有事就不来,一个星期,一两次。而后,他们也将小平同志的讲话向我们下面的人传达传达。 ( http://www.aisixiang.com )
我们分理论组、国际组、文化组。我在理论组,组长是王子野。王子野人很不错。我们一个组就三四个人。还有滕文生……等。 ( http://www.aisixiang.com )
做了几件震动较大的事
1975年7、8、9三个月,我们做了几件震动较大的事:
一是“科学院的汇报提纲”。胡耀邦一到科学院,就整顿科学院,把科学院造反派搞的那些东西翻了过来,重新建立规章制度,提高科学家的地位和待遇,并组织人起草了一个科学院的汇报提纲。这个提纲经过小平同志看过,送给了毛主席。快要通过时,一批邓,就停下来了。 ( http://www.aisixiang.com )
邢:这是你们研究室搞的吗?
郑:提纲先是科学院的人搞的,然后交给乔木做最后修改,乔木就把胡绳、吴冷西、龚育之招集到一起搞这个东西。 ( http://www.aisixiang.com )
还有一件大事,是搞了个“工业二十条”。针对当时工业战线的混乱情况,我们请计委的同志起草了一个规章制度。那时工厂不是很混乱吗?这些规章制度与“四人帮”搞的“反对管卡压”是针锋相对的。 ( http://www.aisixiang.com )
在文艺方面,张天民的《创业》受到“四人帮”的阻扰不让发行上演,我们就通过编剧张天民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经过邓小平,又捅到毛主席那里。 ( http://www.aisixiang.com )
邢:这件事,是张天民写了送到你们这里,还是你们策划的?
郑:还是有策划。我们这里的人有意识地找到文艺界各方面人士,调查文艺问题。大家公认《创业》在当时是不错的电影,结果让“四人帮”批了一通。于是通过文艺界的人让张天民给主席写信,由我们这里往上送。而后有了主席那个重要批示。 ( http://www.aisixiang.com )
我们还策划举办了“冼星海与聂耳音乐会。”冼星海的夫人不在北京,在南方。我们想尽办法把她接到北京,让她给毛主席写信,请毛主席同意举办“冼星海与聂耳音乐会”,以此来纪念他们。 ( http://www.aisixiang.com )
邢:您知道研究室中具体是由谁来办这些事的吗?
郑:有个同志为此写了书,有记载。咱们可以查一下。
我当时还做了这么一件事。报纸过去一提到双百方针,总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但我翻报纸时,发现在谈这段话时,已经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我又专门注意翻了一些报纸,一连好多天的报纸都没有。我就汇报给王子野。王子野认为这是大事情,于光远也认为是大事情。于是我们就动手查了那段时期好几个月的报纸,都没有。说明“四人帮”已经公开不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只提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后来,我们就写了一个材料呈给毛主席。弄得“四人帮”很紧张,专门发了一个通知,说以后对这段话一定要提全。(哈哈)“四人帮”也感觉到我们这些人厉害,老找他们的茬子。毛主席这时也在想调整文艺政策,一连发了几个指示,对《创业》、对姚雪垠的《李自成》,对出《鲁迅全集》。鲁迅全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出,也是我们找到周海婴,让他给毛主席写了信,通过邓小平递上去。毛主席对出鲁迅全集还是比较重视的。 ( http://www.aisixiang.com )
当时文艺界的同志,都知道,毛主席对“四人帮”的文艺政策不满意,邓小平正在整顿铁路,整顿钢铁,文艺呢,不叫整顿,叫调整。有了这种舆论,就有人开始攻击文化部的部长于会泳。李春光当时是文化部研究室的人吧?写了一篇很大的文章,把于会泳批得体无完肤。文章写得非常好,很有说服力,有气势,也有才气。我们政研室拿到以后,乔木大加称赞。专门打印,让我们每人有一份,他说文章写成这样,就算是很不错了。乔木让我们学习李春光的文章。文革结束前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对着“四人帮”。文革结束后有些问题就涉及到毛了,邓力群还找李春光谈过,他们私交不错,但据说也有了分歧。 ( http://www.aisixiang.com )
这一连串的事,搞得四人帮很恼火。政策研究室成了他们的死对头。那时,我们很愿意和四人帮的势力斗一斗,我觉得很兴奋。但是,一方面也感到形势很严峻,“四人帮”的势力很大。 ( http://www.aisixiang.com )
我们还想办一个刊物《思想战线》,放在哲学社会科学部(简称学部,社会科学院的前身)。那时学部划归我们政策研究室管。七人领导小组,指定胡绳管学部。我和郑必坚作为与学部的联络人。我们常去他们那里坐一坐,聊一聊,《思想战线》编辑部的同志也愿意我们多走动把上面的精神传达给他们。希望这个刊物办出来有些权威性。 ( http://www.aisixia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