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鬼传极枪如何配魂:北京计划生育委员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00:52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学科 写作时间: [2010-01-21]

    理论是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系统化、理性化的认识。把多年宣传教育的实践上升为理论,从而形成完整理论系统,并不断创新发展,不仅是做好新时期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所必须的,也是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任务和重要责任。
第一节  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加强和改进宣传教育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目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经常运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以下几条。
    一、“两种生产”的原理
    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产内部的“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命延续的首要条件,没有必要的生活资料人类便无法生存。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由两性结合所进行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两种生产”都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两种生产”在任何社会都存在,而且二者必须相互适应,协调发展。
二、邓小平人均思想
    邓小平人口思想富有独创性,最具特色的是人均思想。确立人口意识,树立人均观念,是邓小平同志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出的重要观点,也是邓小平同志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上的突出贡献。
    针对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同时迎头赶上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的双重任务,邓小平同志提出并亲自设计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既不是一个过急的目标,又体现了中国人民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艰苦奋斗,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的雄心壮志。
    邓小平同志参照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水平,根据我国当时的人均产值、发展速度和人口增多等多方面的因素,提出了20世纪末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的水平,把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化为人均的要求,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非常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强调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我们开了个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300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我们还要艰苦奋斗。这个目标达到了,就为我们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人口控制程度起着举足轻重作用。要提高人均产值,必须发展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光靠发展经济,而不严格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所取得的成果就会被过快增长的人口所抵消,人均产值还是无法提高。因此,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每一步奋斗目标,都要有人均要求,都要用人均水平的实现程度来衡量。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8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社会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一种崭新的社会文明观的建立。
    可持续发展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适度的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控制人口和开发人力资源,科学地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满足就业和生活的基本要求,推进科技进步和对灾害的有效控制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我们追求的发展,决不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江泽民同志曾强调,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因此,必须把人口问题摆上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科学发展观是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宣传教育的全过程。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实践。在这一伟大社会实践中,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满足个人的自由发展,又要促进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既要考虑人们的现实利益,又要考虑人们的长远利益;既要关注目前的13亿人口,又要兼顾未来新增加的2亿左右的人口;既要重视研究人口发展规律,又要重视研究和把握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好。
    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必须明确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优先投资人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加大对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宣传教育;二是要加大对提高人口素质的宣传教育;三是要加大对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宣传力度;四是要加大对优化人居环境,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的宣传力度;五是要加大保护妇女儿童权利,营造女童良好生存环境的宣传力度。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也是提高宣传教育水平和能力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民主科学决策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优质服务的能力。
    五、生育文化理论
    生育文化理论是生育领域的社会实践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结晶,是研究婚姻、生育观念、意识、习俗、知识和行为的科学。
    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年历史中创造了灿烂文化,筑起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影响深广的精神长城,构成中华民族亘古延续的血脉,生存发展的支撑和文明演进的动力。生育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诸多文化相互联系的媒介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传承作用。
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这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工作方针,也是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三贴近”和“三创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三贴近”和“三创新”,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念,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也是增强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突破口。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运用生育文化理论指导工作,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推进生育文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并用新的发展理论指导实践,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始终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营养及优质服务。
第二节  相关学科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用来转变人的观念、传播知识和习俗的一种手段。但转变观念、传输知识、改变习俗需要综合力量和多方面的营养,所以必须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理论知识,才能收到理想效果。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涉及的学科知识十分广泛,这里筛选8门学科作为联系最为紧密的相关学科介绍给大家。
    一、传播学与宣传教育
    传播学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与人交往频繁、信息量大,交往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明显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传播学与宣传教育关系最为紧密,宣传教育过程是传播学理论的应用过程和实践检验过程,也是传播学吸纳实践知识,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学科理论的过程。传播学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播对象与宣传对象具有目标指向的一致性
    传播学首先是一门研究传播对象的科学。传播学所研究的对象与宣传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一致的,都是生活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相互联系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和。
    传播对象和宣传工作对象的一致性,都在于它的群体性特征,而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人。研究对象的群体性特征是取得传播和宣传效果的基础,是前提条件。这样就有一个对传播和宣传工作对象的科学分类问题,因为对工作对象不能科学分类,就无法选择宣传教育内容和确定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即使强行启动宣传教育工作,也往往由于目标指向偏差,或由于“头疼医脚”而失败。因此,对工作对象的科学分类至关重要,是学习和运用传播学基础理论所必须掌握的。
    研究宣传对象的群体性特征不等于取消和忽视对个体特征的研究,个体特征是建立在群体特征基础上的个性表现,也就是说,个体特征中包含了群体性特征,群体性特征是个体性特征的总和。研究对象分类及其特征,既是宣传教育工作的任务,又是宣传教育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步骤。
    (二)传播渠道、形式、方式方法与宣传教育工作渠道、形式和方式方法具有趋同性
    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和借鉴传播科学的基础理论,是因为传播学关于传播渠道、传播形式和传播的方式方法涵盖了宣传教育工作的渠道、形式和方式方法。由于传播学是大量社会实践理性升华的结晶,所以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借鉴作用就十分鲜明,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开通渠道,完善宣传教育形式,选择科学的方式方法指明了途径。
    在宣传教育工作中,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指导宣传教育理念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推进了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宣传教育工作借鉴广告传播方式,在户外宣传将墙头警示标语改为彩色喷绘的、语言温馨的宣传图板,画面和文字,讲求吸引、凝聚和接受。比如“家是船、爱是帆、优生优育到彼岸”等公益性广告宣传画版,基本替代了有关“控制人口增长”等墙头警示标语。宣传教育标语及宣传品的改革创新与发展,都得益于传播学基础理论的指导。
    (三)传播效益与宣传教育工作效益的相近性
    传播即理念、信息和知识的扩散。传播所获取的效益,一般都在传播过程的终端体现,往往表现为效益的滞后性。但是传播所取得的效益是巨大的,而且许多效益是潜在的,不能用货币形式及价格标签所表现的。
    宣传教育工作效益与传播效益在性质和特点以及表现方式具有相近性,而这种相近性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求得效益最大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照模式,有助于宣传教育工作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只重视形式、内容,而忽视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定势,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宣传教育工作思路、思维方式和工作机制,在谋求宣传教育效益最大化上下功夫,提升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二、社会学与宣传教育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和社会问题的科学,它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等,是探讨社会生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的科学。社会学是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理论指南。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社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社会对个人施加的影响也越发明显,社会因素对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变化更加具有诱发性。所以,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指导和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运用社会学方法,有助于把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律
    运用社会学的具体方法,如社会观察、访问谈话、问卷调查、社会统计等,研究和分析群众的婚育动态,及其生育行为的变化,有助于科学地把握人口和计划生育规律。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就能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解剖及透视,跳出行业的小圈子,把握发展规律,找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对症下药,并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二)运用社会学方法,有助于拓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社会角色、社会文化、社会舆论、社会规范、社会管理、社会问题等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对象及变化具有相通性,有助于拓展工作思路。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出生人口性别比攀高,人们在婚育问题上的诸多认识都是由社会问题引发的,都是社会学要研究的问题。所以,秘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研究婚姻、生育现象,就会扩大思维空间,从广角镜头中聚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这样就有利于拓展解决问题的渠道。
    (三)运用社会学方法,有助于整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资源
    社会学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借助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综合治理工作格局的形成。
    人口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社会工作,体现在一切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中,而工作的手段、渠道也日趋社会化,逐步形成了由社会各行各业、各社会团体、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共同参与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所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善于依靠社会力量,为基本国策献计出力。
    三、医学与宣传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对象,对其生理构造、生理发育成长及其规律变化进行研究的科学,它是医学各分支学科的总称。
    (一)医学理论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医学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联系最为紧密,可以说二者的关系如孪生兄弟。因为,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中,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占有较大的比重,是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避孕节育的宣传教育过程中,需要掌握生殖系统的医学知识,对男女生殖系统的构造、功能、及其受孕、避孕、不孕、生育和不育等方面知识需要科学把握,这是宣传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也是做好新时期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功。
    在优生优育的宣传教育过程中,需要掌握和了解遗传学基础知识,向群众讲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科学道理,讲清遗传基因对后代的影响,让群众明白亲缘性和地缘性婚配的危害,用科学知识引导群众从优生的源头来考察婚姻和生育行为,用科学知识指导婚姻和生育全过程,提高婚育质量。
    (二)医学理论是树立健康新概念的知识动力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进而也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健康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身体是否有病或无病,是否强壮与虚弱,而是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全部表现,其中生殖健康和性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承担起满足群众生殖健康需求的重任,生殖健康主要包括计划生育、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等方面内容。生殖健康是每个人的权利,同时也是每个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增强生殖健康理念,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生殖健康的需求。
    生殖健康概念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认识正在进一步深化,它不仅没有淡化计划生育,相反,是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核心内容得以强化,生殖健康同时也涵盖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优生和妇女卫生、性病传播及妇女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丰富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内涵。
    为群众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理念都必须学习和掌握一些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作为宣传教育工作者对医学知识和理论如果一概不知,或知之甚少,都不能很好地承担起生殖健康宣传和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新概念的重任。
    (三)医学基础理论是预防艾滋病传播与扩散的科学依据
    在我国,防治艾滋病的形势十分严峻。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联合国中国艾滋病专题组,联合发布了《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报告称,目前中国艾滋病流行呈现6大特点,即艾滋病疫情地区差异大;艾滋病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仍以静脉吸毒传播为主,但3种传播途径并存;艾滋病发病和死亡持续增加;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仍在继续;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2004年艾滋病疫情仍处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截至2003年12月,中国现存活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84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7%;截至2004年9月底,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89067例。艾滋病的传播与扩散不仅威胁个人生命安全,而且成为国家人口安全隐患。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把预防艾滋病的宣传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宣传者如果不掌握艾滋病的医学知识,就不能很好地向群众宣传解释,甚至会偏离科学轨道,误导群众。  总之,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涉及诸多医学的科学知识,因此离不开医学理论的指导,需要不断吸纳和更新医学知识,更好地服务广大育龄群众。
    四、心理学与宣传教育。
    心理学以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是关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喜、怒、哀、乐、爱、憎等心理状态,性格、兴趣、气质、习惯等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心理学运用于宣传思想工作:有助于对宣传工作规律的探索、研究和应用,有助于对受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的正确把握,有助于提高宣传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心理品质。心理学是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智慧源泉。
    (一)把握心理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研究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及其变化的科学。而人的思想活动及其变化,虽然是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但通过情绪、表情、行为方式等表现在具体行动上,形成各种态度,进而形成不同的习俗和不同的观念。
    把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助于区别宣传对象的个体心理特征,把握心理泳搏,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和最佳时机,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抓住思想苗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任何人的思想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某种思想的萌芽期,只表现为情绪的波动,对行为影响甚微,而进入某种思想的发展期,思维形成定势,对行为的影响甚大。如果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行为就会危害社会,纠正起来不仅难度大,而且付出的代价也大。所以,思想工作要抓前、抓早、抓小,也就是要抓住苗头,在萌芽中引导、输导,化解矛盾,就会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三)排除心理障碍
    运用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排除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过程中,心理障碍来自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方,并形成相互隔离的一道屏障,很难实现双向沟通与互动。作为教育者往往由于角色定位的误差,把对象视为阿斗,任凭自己摆布,而采取简单生硬的办法;作为对象也往往由于心态偏差,对教育者逆反,二者情感陷入离散误区,形成教育对峙的局面。
    所以,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克服自身的心理弱点,加强心理修养,培养良好的认知品质、情感和意志品质以及个性的心理品质。同时还要帮助被教育者排除逆反心理、失落心理、挫折心理等心理障碍。
    实践证明,随着宣传教育工作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吸纳更多的学科知识,而心理学知识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五、伦理学与宣传教育
    伦理学是一门关于道德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研究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道德现象、道德观念、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它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生活准则等各个方面。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与伦理学联系最为紧密。从婚育伦理角度,涉及婚姻道德、生育道德和性道德。人类社会道德的维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力量的评判和规范,用善和恶、美和丑、光荣和耻辱、高尚和卑鄙、诚实和虚伪、公正与偏私、正义与邪恶等不同的标准进行比较、说明和教育,同时也需要用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约束。
    因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建立公众道德法庭提供判定标准,对于养成良好的婚姻道德、家庭美德和性道德,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以及调节生育行为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六、统计学与宣传教育
    统计学是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种经济社会之间的数量关系,借以揭示经济社会变动规律的科学。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数字记录,即数字底片。统计学是所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工具。
    统计学中的分支科学——人口统计学,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因为人口统计学是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种人口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借以揭示人口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所以,它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提供了最详实、最有说服力的数据,是宣传教育的支持力。
    (一)真实地提供人口国情的基本状况,明确宣传教育方向
    邓小平同志指出,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特别是农民多,这种状况不是容易改变的。我们难就难在人口太多,很多问题都不容易解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口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国情。
    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我国人口国情的高度概括,来源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记录,是抽象数字的形象化表述。因为中国拥有13亿人口,再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人均占有量;再小的社会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社会难题。如果没有统计数据,对于国家来说,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就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和怎样去干,就等于失去了舵盘。对于家庭来说,不知道仓里有多少粮食,日子就没法过。所以离开统计数据,就等于迷失了方向,不能量力而行,就会导致决策上的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自然指明了宣传教育的目标和方向,知道应该安排那些宣传内容,达到什么样的宣传效果。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统计数据是宣传教育目标的指示器。
    (二)客观分析人口形势及发展趋势,增强宣传教育动力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能否充满生机活力,不单纯是宣传教育形式和方法上的艺术性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确、鲜明、生动的宣传教育材料的供给,如果高质量宣传教育的原料供应不足,很难使宣传教育生机勃勃,因为缺少营养必然要失去活力。
    我国推行计划生育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育率下降,人们生育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许多人都认为,我国人口生产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控制人口增长已经不是问题。但是,人口形势的发展趋势究竟如何,需要统计数据讲话,统计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还存在反弹的隐忧;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失业人群增多,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等。严峻的人口形势及发展趋势,不仅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策层注入了清醒剂,使头脑更加冷静,而且也为宣传教育工作注入了动力,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宣传教育水平,继续为减轻人口压力,支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营造舆论,唤醒群众觉悟。
    (三)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手段,拓展了宣传教育渠道
    宣传教育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统计学方法及统计手段,创造了许多新的宣传形式和教育方法,活跃了宣传教育工作。比如算账对比法,算国家、集体、个人账,看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算耕地、粮食、能源等变化账,看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算账对比,增强宣传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种算账对比的方法就是根据统计学最基本的原理,经过计划生育工作实践创造出来的。
    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的关爱女孩行动,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是根据十几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数据变化,跟踪统计和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并根据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偏高趋势,以及它所带来的后果而采取的果断措施。
    总之,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对于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通过具体方法为宣传教育提供事实依据,而且还可以通过数量的变化反映质的规定性,创造和拓展宣传教育的发展空间,推进宣传教育不断发展。
    七、教育学与宣传教育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主要探讨教育的一般原理,如教育的本质、目的、制度、内容、方法、管理等。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指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年轻一代(儿童、少年、青年)所进行的学校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教育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手段,并与教育学有着较为密切地联系。
    (一)教育理论,对于宣传教育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基础工作是研究宣传教育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婚育观念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研究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宣传教育研究的问题必须以教育学的基础为指导,否则,这些研究就没有科学的方法,研究既不能深入,也得不到科学的结果。
    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宣传、教育群众转变婚育观念的工作,是传播科学知识的工作。教育学理论是从大量社会实践中升华的理性知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所以,按照教育科学的规律办事,在宣传教育工作中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借鉴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改革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学研究的重点,因而具有领跑的作用。比如释疑解惑,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以正面教育为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注重教育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等。
    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对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有的可以拿来直接用,有的可以思考加工,创新利用。总之,遵循教育科学的一般规律,借鉴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改进和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宣传教育遵循一般教育规律,注意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人口和计划生育所进行的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又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心理特点不同,接受教育的能力不同等等,由此决定了二者在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组织形式、原则和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把握教育的一般规律,并注意宣传教育对象的特点,有助于找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更为合适、更有利于改革和发展的方式方法。
八、美学与宣传教育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等,包括美、审美、艺术、审美教育四部分。美学,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提高的艺术性和创造性的理论基础,并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一)美的本质包含计划生育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总是与真、善联系在一起的,在美中体现着真与善;美也是和人生密切相关的,它显示着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思想信念端正、品德情操高尚的人才是真正的美。
    计划生育是美的延伸,是美的重要内容。在生育问题上对国家、对民族负责、,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体现人的正直品质;少生优育,对子女负责,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性化,表明道德纯洁,心灵美。少生孩子,精神压力减轻,身体得到保护,有助于健康,使青春延续,活力增强,让人生价值真正得以体现。
    所以,运用美学的基本理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会增强宣传教育的美感,容易找到感情的接近点,拉近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距离,实现零距离交流。
    (二)美的艺术可增强宣传教育的生机活力
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中,经常采用艺术表现形式。比如生育文化文艺演出,从剧本、歌曲的创作到表演,每个环节都是艺术的再现,小品《超生游击队》深刻形象地反映了传统婚育观念带来的恶果,及其思想转变过程,意义深刻,影响久远。人口和计划生育书画笔会,用书画艺术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提高了宣传教育的艺术品位。用文化艺术的形式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提高了宣传教育的文化品位。用文化艺术的形式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使生育文化从民间口头传播,登上了艺术殿堂,给人以文明、高雅、神圣之感,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扩散力。  
(三)学习美学知识,提高素质,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要学习美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科学发展观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给予人文关怀,进行人性化设计,提供优质服务。这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做育龄群众最可爱的人必须做到的。优质服务必须以美学基础理论为支撑,做到语言温馨,情感相融,技术求精。服务者具有美的形象、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才能赢得群众爱戴,才能做好他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称得上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