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儿茶爽怎么消失了:学生发展性评价案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12:59

学生发展性评价案例


关于如何利用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如何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和教育作用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就受到教育评价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而在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有关素质教育的讨论中这一问题也已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校和教师已经做了很多改革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实际上很多教师都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使用并不断创造着发展性评价的各种方法,“发展性评价”绝不是一个新名词,也绝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评价改革实践 

学生天性是好动的,不可能45分钟精力完全集中,不分散,溜号是正常的,但老师批评之后,这种现象应减少,甚至应该避免。为什么我却未收到效果呢?通过下面这一案例,我发现,教师的评价方法不当,若能心平气和的与学生沟通并且发现学生闪光点,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差距,但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优点,给其一个台阶,给其一个支点,给其一个动力。会给我们一个柳暗花明的境界。

 下午英语课上,我们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进行任务型教学,就课下完成的调查结果进行小组汇报。这是上节课布置的内容,快要上课的时候,王烁同学拿着一张纸走到我跟前:“老师,你看,我去调查了,这是我的调查记录!”我有些意外,因为他平时总有各种理由不参加实践活动。非但如此,还常常捣乱,老师多次与他的个别谈话、开导收效甚微,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同一组,即使老师有意安排在一组,大家对他也是无可奈何,只求他少捣乱制造麻烦。他,今天居然这么主动!噢——一张沾有一大片油渍的纸,皱皱巴巴,上面写有几个调查问题和一些所谓的调查记录,字迹歪歪扭扭而且语句还有些语法错误。我马上就要到教室检查大家的活动情况,他为什么要赶在上课之前单独拿来给我看呢?我把目光移到他的脸上:有些腼腆,带着些许的尴尬。要是换了平时,我会强调他应该保护好调查记录不要弄得又脏又皱,应该……可对于他,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主动,认真地给他进行了与法修改,笑着说:“真不错,你进步了!先去上课,好吗?”他兴奋地一溜烟跑了。 

课堂上,在检查各小组的活动进程的同时,我让各组进行数据归拢,还让他们在活动小组内进行阶段性自评和互评。我有意走近王烁所在的小组,想的是更关注他们对王烁的评价。只见王烁一改过去不安分、捣乱的表现,也和大家围成一堆,也拿出自己的“成果”说:“你们看,这是我的调查记录。”A生:“又脏又皱,字又乱,看不清楚,哪能要?”B生:“你才采访了两个人呀?”C生看到我在旁,对我说:“老师,那天我们设计采访问题,他不但一个问题都没想出来,还捣乱。” 此时,王烁一脸的不在乎,但我知道他内心是感到委屈的。从这情形看来,大家是深受过去对王烁否定看法的定势影响,于是对他这次的表现仍然看不上眼,对他的评价尽是“挑刺”。这时,我靠近他们,亲切地说:“以前你们不是希望他能跟大家一起参加活动吗?”D生:“是呀,以前他从来不去调查。”我说:“现在他去了,这和以前比起来怎么样?”E生:“是呀,尽管他做得不够好,但比起以前也算进步了。”我说:“那是不是值得表扬呢?我们总不能用老眼光来看人呀!”F生:“对呀,我们应该评他个‘进步奖’,不是吗。”我接着说:“其实他也想做好一点,那就得慢慢跟大家从头学呀。王烁,是不是?”我想,这一评价结果与我引导说的那两句话有很大关系。孩子们的活动评价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在学习如何评价这一过程中,老师及时、正确的引导必不可缺,这样的引导会使学生们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除了横向对比,也懂得纵向对比,多发现、多肯定“闪光之处”。课下,我又和王烁进行了诚恳的交流,给他找了一大堆的优点,连他自己都有些差异。带着感激的表情他说,“老师在您的心理,我原来不是一无是处,我会努力做得更好。”之后的王烁真的变了。可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还会暴露出他的弱点,这就需要我们随时关注它,不时地给他帮助。 

老师的评价观、评价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评价指向。反思教学以往的种种,我是不是无时无刻在无意识中为孩子们“挑刺”呢?看来,除了指导、要求他们努力把实践活动做得更好之外,还应该更多地在如何完善评价上多下功夫。此案例使我体会到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尤为重要,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学生评价,这种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而是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逐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