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西湖景色作文:D90对焦问题(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43:28

D90 ,获得了11个对焦点,为在AF_C预测跟踪连续对焦驱动模式下‘即时构图’打下了机身对焦硬件基础。CAM 1000对焦点多了,系统有了一定的智能,可以有4种对焦点的选择方式

1.单点 2.动态区域 3.AF自动区域 4.3D跟踪 。

拍静物,使用‘单点’就可以了。

刚刚从卡片机过渡来的朋友,可以使用几天‘AF自动区域’。打到这一档,相机会自动在11个对焦点中选择主体对焦。相机会以反差大的最前面的,还在对焦点 上的那个主体物距为焦距对焦。这种对焦模式在主体前面有物体遮挡时,中长焦大光圈小景深小的镜头时,常常对焦对在了不希望的地方。拍个风景,倒是很方便。

‘动态区域’的意思是说,在摄影者选择了第一个对焦点后,如果主体突然脱离这个对焦点在其它对焦点的位置出现,CAM1000对焦系统会自动使用主体再次 出现的那个焦点进行再次对焦。但不给出任何的提示。这为能跟随取景框里乱蹦乱跳的小娃娃,使之即使脱离了原焦点,也有机会在其它焦点里逮住他,增加了机 会。

‘3D跟踪’,这个概念的智能性就很强了。当选择了对焦点半按快门后不放开,如选择中间一点对上小娃娃的头,小娃娃如果跑到左边时,相机如果不移动,小娃 娃的头会在取景框左边的对焦点上出现,这时,会在取景器里看到对焦点提示自动转移到了左边的某个对焦点上,这时释放快门,是以最后一个对焦点为焦距释放 的。

实际使用中发现,只有打到‘动态区域’或‘3D跟踪’模式时,AF_C的预测功能才能真正实现。

我就使用11点对焦来说说我拍娃娃的方法。

1.基本设置。

AF_C预测跟踪连续对焦、‘动态区域’或‘3D跟踪’、‘SD标准模式’‘A档光圈优先’‘ISO自动 200至1600,最低快门速度下限为1/500s’。

在使用‘3D跟踪’时,如果主体的色彩、明暗与背景或周围事物相近,相机就可能出现焦点乱跳的混乱状态。动态区域因不提示,心理感觉好一些。

请认真看看,我设的真是 A档光圈优先控制景深吗?NO。我实际上是光圈、速度双优先,ISO感光度自动。出什么样的效果,距离主体多远,就使用什么样的光圈来控制景深。如单人大 头F4至F5.6 , 半身 F2.8 至 F4 , 全身全景 F2.0至F2.8 。ISO自动中设了最低快门后,相机就会保证这个快门速度,如果不能达到,就自动改变ISO,提高快门速度。很多朋友不是感觉自己的自己不‘锐’吗?一个 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快门速度。理论上说任何人都是不可能完全静止的,快门速度越快,快门释放过程中的时间越短,人的位移就越小,获得的图象就越清晰。一个室 内坐着不大动的小娃娃,想定住他,一般要1/200s, 室外走动的要1/320s,跑动的1/500s,疯窜的就是1/1000s也不能保证主体肢体末梢完全定住。我是以娃娃为中心的‘瞬间优先’拍摄理念,谁 知道小娃娃在外面是走是跑,当然设一个上线的1/500s做为我的‘安全快门’。各位,忘记那个什么焦距倒数的‘安全快门’吧。那是一个纯理论性的参数, 而且,是在当年胶片机洗个照片5英寸大小时的参数。现在放在显示器上100%查看图片时,都有40英寸了。再者,这种思维模式完全是以摄影者为中心的,拍 静物时,或许有点儿意义。安全的了手抖对镜头造成的影响,能安全的了主体小娃娃乱动造成的糊片?那有朋友又说,大白天也可能使用ISO 1600,噪点繁多,画质极差。能定住小娃娃,拍下的片子噪点多,最多是美中不足。定不住小娃娃,画质背景再好,小娃娃糊了,也是张废片。所以,找个平衡 点吧。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相机永远处于立即工作状态,娃娃不等人,瞬间不等人。我都是相机手边放,出门背身上,镜头不上盖,开关永通畅。一个人带小娃娃出去,不要指望换什么镜头,也从不把相机放在‘包’里。

2.预测。

再快的‘手’,突然出现瞬间后,反应过来,拿起相机,构图对焦,释放快门,这一系列动作的组合,也得1秒以上。1秒呀,小娃娃可以已经笑完了,也可能那个 完美的起跑姿势再也没有了。‘娃娃,你再象刚才一样笑一个行不?’我想这是大多数娃娃摄影者的感叹,基本不能实现的感叹。这样仓促拍出的片子,也基本不能 解决角度、位置、光影。如何才能抓住经典的瞬间,并尽可能的使构图、光影配合起来形成美感?‘预测’,可给出摄影者更多的准备时间,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预测可分为‘环境预测’和‘主体行为预测’两种。环境预测是说的,摄影者对主体有可能出现的位置周围各种元素的预测、判断,如背景的选择、光线的利用、视 角。摄影者在预测完成后,应该立即走到这个机位,观察主体,等待机会。再说的直白点儿,你带着娃娃去哪里玩,会有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光 线,要心中有数。到了那里,你站在什么位置,能出什么效果,这都是可以在去之前,就在脑子里解决的。

主体行为预测,是说的预测主体下一步会做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凡事都有因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及行为方式,娃娃也不例外,而且因为天真会表现的更 加强烈、夸张。摄影者越是对这个娃娃熟悉,越可有效的预测他(她)的下一步行为,预测的越准确,释放快门的时机自然越精确。这也是为什么我拍自己娃娃比拍 别人娃娃成功率高的原因。

节奏。无论是人做事儿过程中,或是某个连续的动作里,都会有华尔滋‘强弱弱’式的节奏,有的动作传递出更强劲的更多的信息,但大部分动作只是继承性的。经 本人研究发现,往往转折点及临界点上的动作,为强拍。比如娃娃踢球,真的把球踢出去的那个瞬间,并不经典,而跑动中接近球后,蓄力踢出还没接触到球的那个 瞬间,给们更多的信息、遐想。

‘环境预测’决定光影,‘主体行为预测’决定瞬间。

3.即时构图。

在完成了基本设置及预测后,那个‘瞬间’出现了。在这个即发未至的时刻,我边把相机的取景框向眼睛上放,边在脑子里进行了最后的预测构图。嘿嘿,就是这样 的。现在相机上拧的什么镜头,什么焦距,横拍什么构图,竖拍什么效果,我完全不需要在取景器里解决。构图中主体是全景、全身、半身、大头、特写,主体在画 面中的什么位置,背景是什么,是站着拍,还是蹲着拍,在这一瞬间,脑子里虚拟预测构图的一瞬间完成了,自己身体前后左右高低的微调一下。与此同时,右手拇 指,按动‘多重选择器’按钮,选择对焦点 -- 主体应该在画面中的位置。取景器到位了,到眼睛上了,立即以刚刚选择的对焦点,压住主体,半按快门对焦。

一般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位置的对焦点最常用,因为所处位置为横竖三分线的黄金分割交叉点上。这4个位置,最容易吸引看片人的注意力。主体放在这几个位置为即时构图最常用方案。

4.释放快门。在这一瞬间,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解决的了。一切都取决于前面所有的准备。在‘节奏’的强拍处,按下你的快门,因快门是有一定时滞的,所以可以 提前一点儿。上面这一套动作,如后退半步、蹲下、脑子里虚拟构图、选择对焦点、相机上眼、对焦构图、释放快门,我需要消耗0.3秒。

建议打开连拍。连拍如下网打渔,单点快门如钓鱼。从技术的角度当然是钓鱼的比下网的更精准,但从结果来看,在技术差不多的情况下,下网的比钓鱼的收益更 大。我们的优先级是效果,不是效率,更不是技术,是拍出个性的娃娃。现代数码单反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远远大于技术寿命,这玩意儿就是不用三五年也淘汰了。 按吧!

在大量使用CAM 1000 的过程中,发现白天光较强的情况下,11个对焦点都是很灵敏精准的。暗处对焦时,中间一点明显强于其它对焦点。AF_C预测跟踪对焦,在白天11个对焦点 都有较高成功率,中间一点的成功率对线性等速运动,能达到6成以上。暗光环境下,预测对焦只有中间一点还有2、3成的成功率,其它焦点对运动物体基本无 效。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单个对焦点覆盖面积太小,导致小娃娃快速移动时,相机对焦点不能保证始终压在初始位置,这导致相机以焦点压的新数据对焦,预测跟 踪对焦失败。CAM 1000中可以设置‘中央对焦点宽区域’,加大正中间这个对焦点的有效覆盖面积,来应对上面的问题。这样做的结果也很明显,即时构图又只能选择中间一点 了,出现了与D60 CAM 530 一样的窘况。

CAM 1000的对焦点虽然达到了11个,排列位置也很合理,但焦点太稀,点与点之间的空太大,当使用动态对焦、3D对焦时,常常主体移动到了‘空’里,导致AF_C预测跟踪连续对焦失败。

CAM 1000的最大潜力我已经挖掘出来了,随着娃娃的长大,自己对摄影的认识、理解、提高,我甚至总结出了‘动摄静止’的理念。很多脑子里发现的精彩的、经典的瞬间,因机器硬件性能不能记录下来。

怎么办?梦幻中的全能CAM 3500 51点对焦系统向我招手。终于D90 + 3000 换入 D300 ,彻底释放我的‘战斗力’,‘让娃娃在镜头前尽情的表演’(肥仔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