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丝塔娜:从毛泽东的“群众观”看“当官”应该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23:19

从毛泽东的“群众观”看“当官”应该怎么办

——品读《仲祖文: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


最近,《人民日报》以“仲祖文”名义连发五文,对换届后新班子的新作风新形象提出要求,其中《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一文就换届后的新一届班子要把一切为了人民幸福作为最大的执政责任和追求,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也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一贯的路线和宗旨。现在我们不妨回溯历史,看看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观”教导“当官”怎么做。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在土地革命的伟大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阐明了关于我们党如何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武装群众等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个克敌致胜的重要法宝。
要有“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的为民理念。毛泽东曾要求苏维埃干部要像和尚念“阿弥陀佛”那样,天天念叨着群众,对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虽然在各种会议上慷慨激昂,把“关心群众利益”喊得震天响,可一遇到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或实际困难,往往能躲则躲、能推则推,不仅自身形象在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也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俗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伤了群众的感情,就等于是“砸”了自己的脚,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要以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对待群众,把激情、智慧和才干倾注到为民谋利益上。
要有“甘做群众的小学生”的信民志愿。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不竭动力,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摆正心态、放下架子,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诚恳地与人民群众进行交流,从人民群众的鲜活思想中汲取营养,从人民群众生动的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才能领导群众前进。
要有“夜走山路访贫农”的亲民作风。“哎呀嘞,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曾经一首流传在群众中的山歌是成为那个时代苏区干部的真实写照。在新时期,领导干部要当“潜水艇”,真正沉到基层一线,而不能像“浮萍”浮在机关、漂在上面。走到群众中去,群众才会把你当自家人,干部才会说出心里话,才能掌握一手材料;深入到实践中去,与基层群众一起想问题、谋对策、抓落实,坚持做到与群众同生同息、甘苦与共,干部的“辛苦指数”才能转化为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是的,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无论时代如何变、条件怎样变,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的执政观不能变。面对群众的疾苦和困难,要以最真的心、最深的情、最大的力,解民之忧,排民之难,谋民之利。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进而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文/磅礴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