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种鲨鱼人百度网盘:杭州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特征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4:10:5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杭州市基层党组织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创新和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以下简称“网组片”)工作机制,不断推动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
    为了加强对这一机制的研究,笔者与杭州市领导干部进修班和中青班的学员,先后对江干区九堡镇、上城区望江街道东园社区以及萧山区临浦镇的社区进行了调研。调研主要通过听、看、议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再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对这项工作的实践意义和行动方向等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杭州市“网组片”机制的开展现状
    (一)行动脉络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这一做法,最早来源于浙江省舟山市的实践。2008年8月,舟山市在普陀区桃花镇现行试点的基础上,按照“网格化管定位、组团式联系、多元化服务、信息化管理、全方位覆盖、常态化保障”的要求,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
    与此同时,杭州市江干区也进行了类似的机制创新。2008年,江干区在全区探索建立了以基层党建为龙头、以组级支部为基础、以村社干部为主体、以全体党员为骨干的片组户”民情联系工作机制,基本实现了“联系无遗漏、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的“三无”目标。
    2009年,杭州市全面推广“片组户”民情联系服务机制。12月,根据省委关于建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有关要求和工作部署,杭州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决定,在原有的“片组户”民情联系服务制度基础上,在全市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为基层群众服务的长效机制。
    (二)主要做法
    1.科学化建网
    科学划分地理网格。乡镇、街道以“条块分割、属地管理、方便服务”为原则,根据社区人口数量、地域面积、楼道位置、单位分布以及社工原有责任区等因素,以村100至150户左右、社区200至300户左右划定责任网格。网格确定后,公示网格示意图,标注居民楼(院)、驻区单位、便民服务点、主要市政设施等基本信息,便于规范化管理。
    调整基层组织的设置。主要是适应网格划片的要求,调整社区(村)的支部设置。比如说上城区望江街道在原有支部的基础上新成立27个党支部,并将调整后的126个支部重新划分为217个党小组,由党性观念强、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党员担任党小组长,1个或若干党小组对应一个网格开展服务。
    2.优化整合信息网络
    整合E家人管理系统、GIS信息系统、乡镇、街道网站、社区(村)网站,形成具有综合性、集成式、共享性特点的“网组片”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信息系统的定期更新机制、考核机制,使系统管理、数据库、办事服务等电子台帐记录实时更新。
    3.梯队式组团
    区委建立由区属部门组成的服务团队,分别联系各街道(镇)。街道(镇)的各组团部门分别结对一个社区(村)。各社区(村)组建管理服务队、专业服务队和支愿服务队等多支队伍。
    区属服务队和街道(镇)服务队的成员一般由组织、民政、卫生等与基层党员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机关部门抽调干部组成。社区(村)服务队的管理服务队由社区(村)挂钩单位、街道(乡镇)、社区(村)、地区内单位的党员干部、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以及社区民警、社区责任医生等组成;专业服务队由社区(村)服务加盟企业等组成;志愿服务队由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按照居民的需求予以配备,比如设立“帮孤助残”、“科教文体宣传”、“家电维修”等服务队。
    4.“零距离”联系
    一是发放民情联系卡。民情联系卡印有街道(乡镇)联片干部、片长、组长和联户党员等联系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有“六必到、六必访、八必报、十条为民服务热线”等“66810”工作服务内容;有上一级的监督举报电话。民情联系卡的内容要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村(社)公开栏等途径公示,一般要印成卡片发到每个居民手中。二是明确走访次数。规定乡街道(镇)干部要驻村联片,每人联系一个片,分管几个组,每月到组调研不少于4次,入户访民情、听意见不少于10户次。各社区(村)两委班子成员要担任片长,每月听取组长汇报不少于4次,入户访民情、听意见不少于15户。三是着实解决问题。每月召开工作例会,集中梳理、分析和研究解决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困难互帮。
    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运作,这一机制有效地整合了区属部门、街道(镇)、社区(村)、管理片区四个层面的组织资源,整合了社区(村)干部、党小组长、辖区民警、全体党员等主体资源,整合了辖区企业、业主单位等社会资源,实现了社区(村)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的全方位覆盖。
    (三)主要成效
    一是为干部接受锻炼铺了“路”。以前区、街道(镇)机关干部除了联系线上工作,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机会较少。“网组片”民情联系机制提高了机关干部深入基层的频率,促使他们在深入一线为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中提升能力。
    二是为党员发挥作用搭了“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强弱与普通党员作用发挥的好坏相辅相成。通过入户走访,党员亮出了身份,切实增强了他们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为基层管理服务织了“网”。通过实施“网组片”服务机制,组成了一张覆盖全社区(村)、企业,伸向每家每户的“大网”,也正是这张服务的“大网”,将党的声音和政府的管理服务延伸至社会最末梢。
    四是为干部群众沟通建了“桥”。“网组片”机制使党员干部主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需;而群众也知晓了党委和政府的政策,理解了党委和政府的做法,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五是为破解基层难题开了“方”。通过组建服务团队,整合了各部门、系统的力量,使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服务资源得到了加强,提高了管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网组片”机制凸显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
    基层党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有利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夯实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是基层党组织实现政治功能的一条有效途径。从实际效果看,“网组片”机制方便了群众、服务了群众,广大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普遍提高,有利于推动基层党建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型升级”。
    (一)整合党务、政务和社会资源,拓展服务平台
    一是整合好各类党务资源。党务资源是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最大优势。在性质上,党的宗旨是基石,党的先进性是后盾,党员的信念是支撑;在种类上,有人力资源,比如说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党员骨干等;有场地资源,比如说“党员会客厅”、“党员之家”等;有学习资源,比如培训教室、电教网络等。基层组织必须利用好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打造以党员为主体的服务阵地,力争呈现出1+1>2的聚合效应。
    二是整合好党务资源和政务资源。党组织是一个联通政府、市场和民间的桥梁。政务资源的动员和积累,对于确保党组织的领导角色,具有基础性意义。“网格化”服务工作中,不但要积极吸纳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物业公司人员等有一技之长的人员,还需要增加市、区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党政人员,使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层次更加丰富。
    三是整合好党务资源和社会资源。党的组织具有非营利性特征和社会互动的深度。在处理复杂的纠纷时,党支部的支持作用不可小视。比如说对于物业公司来说,单靠它自身的运作成本较高而且效果不高,往往需要借助党组织的“面子”组织和发动。同时,党组织具有良好的外部公共关系和跨边界的社会资本,可以极大限度地解决社会疑难问题:比如充分整合社区(村)资源,将辖区单位党组织、党员以及96345联盟商家和社区(村)加盟企业纳入网格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服务。并组织它们在庭院改善、物业管理、帮扶就业、社会救助等一些事关社区建设的民生问题上,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建议,促进社区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工作网络的互联互动,提高服务效能
    在加强区、乡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党组织对网格服务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的同时,注重建立互联互动机制,提高服务效率。一是内外互动。要动员学术界、企业界、政府和媒体等的力量,利用会议、新闻、图书、宣传栏等形式,对推进“网组片”模式的必要性和工作机理等广泛宣传,提升公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二是内部互动。各网格之间分组不分家,坚持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困难互助,实行一般性问题单独解决,区域性问题结对解决,确保居民在第一时间获取满意服务。三是上下互动。要继续深化和完善社区(村)与区(市)直机关各单位挂包联系制度,把广大机关党员组织起来,合理安排到每个网格,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的优势。同时,市网格办要加强指导和监督,通过典型示范、检查督促等办法,促使工作滞后的地方迎头赶上。
    (三)明确疑难问题的解决路径,提升服务品质
    一是建立“挂牌销帐”机制和“跟踪督办”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统一编号挂牌,定期向群众公布问题的解决情况,确保群众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和答复工作。二是建立联办会办机制。对于全局性的问题和居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网格服务队及时呈报社区(村)、乡街道(镇),直至区委、区政府,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受理,协调解决。三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特别要对联户党员及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和能力的群众进行集中教育培训,让党员做好群众的工作,让群众做通群众的工作。
    (四)落实和完善长效机制,丰富服务内涵
    建立长效机制是促进网格化服务规范,实现民情联系和服务常态化的根本保证。一是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在调查中得知,上城区已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基层党建目标责任考核,以网格服务团队入户率、群众知晓率、满意率等指标为重要依据,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网格组长、网格服务队和网格服务队成员进行表彰奖励,并将考评结果以《参与社区反馈表》的形式反馈给网格服务队成员所在单位,作为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评议、争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不断激发他们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二是落实工作保障机制。主要是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在有钱办事上,要大力挖掘社区各类资源,开设共享服务账户,采取财政补一点、党费拨一点、社会筹一点、个人助一点、抵偿有偿服务捐一点的办法,设立专项基金。在有人办事上,既要挖掘现有团队成员的潜力,也要适当增加机关相关人员的多形式融入,还要改善在职党员、流动党员、非公企业党员的作用发挥。另外还要成立专家智囊团,拓宽工作思路。三是创新自我发展机制。社区党组织应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有效地服务于社区建设,特别是在社区资源的收集、运用上,加大投入、整合力量、规范管理,保证追寻的信息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
    三、“网组片”机制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一)体民情,解民忧,服务百姓办实事,践行党的执政理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执政理念。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的开班仪式上特别强调,基层干部要重视处理干群关系,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显然,中央已经把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素质和危机处理能力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在整个政府体系中,街道乡镇干部以及社区工作者往往是最直接接触群众、直面显示矛盾的关键人物。他们在工作中能否重视群众利益,能否营造出强大的亲和力,能否解决好各种矛盾和突发事件,直接关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网组片”机制通过网格工作人员不定期的走访,了解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使网格服务团成员真正成为社情民意调解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民主制度监督员、惠民便民服务员。比如说拱墅区金星社区6组由于分配问题导致组内农民和居民矛盾激化,联片干部沈来香和邬春光得知后,多次召集组长及代表开会讨论研究,最终通过了分配方案,并在过年前将2000万元的补偿款下发到每位居民手中。
    (二)提能力,升素养,培养党的基层骨干,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体现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主要力量,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基层党员骨干队伍,必须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意志,磨练他们的品质,提升他们的战斗力;必须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练、练成之后作示范。如果他们的作风漂浮、高高在上,或者面对问题束手无策、麻木不仁,直接就会造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网组片”机制把服务阵地设在最前沿,将区、街道机关干部推到社区(村)等最最一线的、甚至也是最最繁杂、艰苦的地方去交流、去锻炼、去担当责任,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落实政策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调和各种矛盾的能力,提升个人素养。
    (三)思管理,破难题,树立责任意识,优化党在基层的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体现在基层,就是要以转变作风为前提,努力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由过去的靠行政命令向注重服务转变,由僵化教条的工作模式向主动适应、及时跟进、超前谋划转变,由浮在上面抓宏观向深入基层分类指导转变,由注重一般化指导向注重以点带面、典型示范、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形式向重成效转变。①就是要发挥党的政治核心的作用,不断强化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理念,使党组织建设在内容、方法、机制、格局等方面推陈出新。就是要着眼于实际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责任意识,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网格化定位,划分管理小组,本质上是群众工作的责任承包,但是又不局限于“责任田”的概念,它还需要和其他工作通盘考虑,还需要调和各种矛盾,还需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目前已经开展的“个体+团体”的双重联系结对、“定期+按需”的服务运行模式、民本服务的项目化运作等,都是很好的创新实践。
    (四)搭平台,拓渠道,构筑新的利益共同体,丰富党的执政资源
    执政资源,是一个执政党执政所依赖的各种因素和条件。执政资源存在于特定的政治体系中,执政党运用执政资源能有效地降低执政成本和提高执政效率,获得巨大的政治效益。②但是对于执政党来说,社会资源的获取往往不像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那样,能够依靠执政地位自然获得,而是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大量动员。因此,一个成功的党支部,往往长于社会动员,使党组织在基层中拥有稳固的群众基础,党组织工作人员在百姓中有着良好的人缘关系。当社会支持被动员起来以后,社会资源就成为基层党组织的治理优势。
    基层党组织可以利用的执政资源很多,包括:人们对党组织的信任感、政府的人力财力物力、历史上的文化积淀等等。通过党和政府的多元引导,可以整合各阶层、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同利益,使多元的利益主体形成思想上的共识。在“网组片”机制中,也是将社区(村)内各单位和市(村)民的利益趋同化、整合化,将各种区域社会要素网格化、系统化,将道德、信念和情感和谐化、良性化,使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加入到社区(村)的公共事务中来,发挥光和热。
    四、“网组片”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网组片”工作机制对于基层党建而言,其成绩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但一项创新的工作机制,问题也是难免的,需要我们去认真面对、予以解决。
    (一)各地区的工作成效差异较大
    虽然各级党委都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要求抓好“网组片”机制的推进落实,各个基层党组织也积极实践探索,但是由于正式推开的时间不长,各地区的成效差异较大。有的地方党员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这套机制是“新瓶装旧酒”,创新只是一顶“帽子”;有的地方起步较晚,不但对“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的内涵还没搞清楚,甚至体系框架才刚刚搭建;有的地方虽然已经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机制,但是因为缺乏实质性的创新举措,在老百姓当中的认同度不高;还有的地方过了春节以后,部分党员产生了“冷下来”的感觉,积极性大不如前。
    (二)网格人员的配置不够合理
    一是人员构成不够平衡。主要是呈现“四多四少”现象:即老年人多,中青年人少;离退休人员多,在职人员少;共建大单位多,其他驻区单位少;女同志多,男同志少。二是专业人员资源不足。往往几个网格共用一个片警、一个辖区责任医生,所以这些人的走访比例不高,工作开展受限。另外群众急需的诸如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型人才也比较匮乏。
    (三)一些问题的解决效果不太理想
    客观上,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所限,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疑难杂症”难以“治疗”;一些涉及群众的就业、困难补助等问题因为不符合政策规定而无法落实;一些涉及市政规划、违章搭建、油烟排放、破坏绿化、高音噪声扰民等事关民生的重、难点及全局性问题,确非网格服务队成员的力量所能解决,群众因此产生了一定的想法。主观上,也不排除一些网格成员有厌烦情绪,走访中或只听不问,或只记录不反馈,不愿努力寻找渠道解决问题。
    (四)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还有明显差距
    目前个人信息的录入还相当有限,不能涵盖网格中居民的住房状况、住房、就业、计生、优抚、党建群团、医疗、教育、遵纪守法等比较全面的信息状况。这既有我们工作本身方面的原因,也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不健全有关。
    “网组片”工作中存在问题缺失不少,但发现问题不是坏事,我们的工作无不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行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各有关领导和部门要认真对待、加以研究解决。要不断去发现问题,不断去解决问题,这是做好“网组片”工作、推动基层组织创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