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鼠尾草种植基地:丰城民间故事(2)----- 邓子龙平李大鸾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3:59:08


邓子龙像

丰城民间故事(2)----- 邓子龙平李大鸾起
明朝历史发展到嘉靖时期,社会风气败坏,国库空虚,明世宗溺于玄修醮斋,大小官僚营私舞弊,贪污成风,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江西西部爆发了历时近15年、跨越江西、湖广的宁州李大鸾起义。 李大鸾,南昌府武宁人(据其被俘时本人供词),“赋性骁勇,惯使刀枪,兼谙法术星命”,是一个文武双全才智兼备之人。嘉靖末期这一带连年发生灾荒,而地主阶级对雇工的剥削压迫却一刻也没有放松,在此情况下,导火索被点燃,起义终于爆发。他们把矛头首先指向各地的地主、土豪和乡坤。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十月始,李大鸾等先后袭击宁州、武宁、靖安、湖广崇阳、浏阳等大户人家;隆庆四年(1571年)又奔袭崇阳县势族胡进士及刘都御史家、宁州邹知县等七外乡宦家,;将搜刮的财物全部没收,分给穷苦百姓。为积极发展队伍,起义军将根据地设在靖安双坑洞。队伍已发展到一百多人,众推李大鸾为头目。李大鸾自称都督,别号清潭,号令部众,“竖起黄旗书写姓号,头戴金顶大帽,身穿红缎,倚折坐镇寨中,出入骑马”(潘季驯《报擒屡奉钦依擒拿贼首疏》),调度人马,布置战守四处出击。

义军纵横驰骋,横扫千里,频频活动于大沩山东西的江西宁州、武宁、靖安、奉新、新昌(今宜丰)、万载六州县及湖广平江、醴陵、浏阳、通城、兴国州等邻境。李大鸾部神出鬼没,追剿官军疲于奔命,地主惶惶不可终日,纷纷向巡抚衙门求救。巡抚杨成也束手无策,匆匆发兵进攻义军,将李大鸾母艾氏、妻叶氏和其父李显芬逮捕,以要胁李大鸾投降。李大鸾不为所动。结果其父被瘐死,母、妻被卖为奴仆。李大鸾闻讯,誓与明廷不共戴天,益专力打击官军,战略方针开始转变,“不劫财不虏人,与往日寇盗不同,东奔西走,杀官兵、乡兵极其惨毒,且声言报冤,约在八月大举。
万历四年(1576年)七月六日,朝廷新任江西巡抚潘季驯(1521—1592)到省。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此时摆在这位巡抚面前的却是近日来一连串的败报:上月官军自宁州会乡兵、捕快奔袭义军总部大沩山,在排埠、平田、石田攻打义军时,李大鸾在桃坪设伏,将官兵击溃。时为万历四年六月十一日。义军乘胜追击,十七日桃李源哨之战、二十六日靖安双坑之战、黄冈哨之战及七月三日金鸡桥之战均获胜利,杀官军三四十人,伤近百人。官兵吃了败仗之后,兵巡佥事王徽革职,巡捕通判袁祖义、柳益、靖安知县朱玉、典史赵不昧、宁州知州石汉等大小官员被巡按通行参劾。

面对接连败仗,潘季驯开始考虑对付义军的办法,首先将富有作战经验的鄱湖守备邓子龙改调宁州,以扭转局势。邓子龙(1531—1598),字武桥,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人。,明代名将、民族英雄,后在援朝抗倭战争中殉难朝鲜。此时邓子龙领兵千余人至宁州布防,于交通孔道设立五哨,分屯万载黎源洞、奉新百丈山、靖安双坑、武宁黄竹洞、新昌黄冈洞(《盐乘》卷9),又访知李大鸾、詹孔舜部已转移到湖广平江黄稈坪一带,便领标兵百余人扮作行人商族,日夜兼程潜师而至。由于义军连败官军、义军领袖普遍有麻痹轻敌的思想。当官军夜半突入,义军另一首领詹孔舜等猝不及防,被俘七十余人。而且由于义军事先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面对官军优势兵力,仍作出化整为零分散活动的决定,致使主力在平江覆没后,余部被各个击破。万历五年十月,李大鸾化妆成算命先生,欲往宁州,被当地保长认出,李大鸾被捕,后被斩决。至此,轰轰烈烈的李 大鸾起义终于被扑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