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爱上你:红楼写手:浅析黛玉的两声“嫂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00:13
文/又上西楼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搏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撕扇前的插曲,晴雯与宝玉吵架,又搭上袭人,黛玉前来劝架,叫了袭人两声“嫂子”。人多以为此称呼是黛玉对袭人身份的肯定,我则不以为然。想分析出此称呼的含义,必不能断章取义,只看当时两句话;须将此吵架风波细细道来,方能略窥一二。

端阳节贾府家筵,众人各有心事,因此不甚热闹,草草散了。宝玉天性喜聚不喜散,见盛筵无味,心中闷闷不乐,回至房中长吁短叹。晴雯上来换衣服,失手跌了扇子,宝玉便道: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宝玉这话貌似有理,但追及事件前后,以及他平日风格,此时这番话大有借机撒气的嫌疑。这晴雯本是块爆碳,如何肯受这个委屈?自然给顶了回去;二人便吵了起来。袭人作为怡红院的“管事”,此时自然须上前解劝,可她解劝的功夫实在不到家:“好好的,又怎么了?可是我说的:‘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诸位听听,这是劝架吗?分明是说,你们瞧晴雯多不懂事儿,我一眼看不着都闹起来了,顺便还把自己的重要性给强调下;您要是晴雯,能压下这火不?爆碳果然怒了,,冷笑道:“姐姐既会说,就该早来,也省了爷生气。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伏侍爷的,我们原没伏侍过。因为你伏侍的好,昨日才挨窝心脚;我们不会伏侍的,到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看此段话,不由读者心中叹息。袭人挨那一脚,晴雯心是是颇为不平的,她更不平的是做出此事的人偏是宝玉!其实她心里面,既怪宝玉行事无情,又怪袭人没出息,受了委屈不敢说,还在替他遮掩!可见晴雯是希望怡经院诸人都平安无事的,只是她的表达方式不为常人所理解罢了。那袭人见状,还得继续“和事”,便推晴雯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这一“推”,一个“我们”,谁还受得了?同在一个院子住着,同样是奴才身份,你两个称起“我们”来了,却原来我是外人,有了争执便要推我出去!晴雯这下不但添了怒气,更添了醋意!便揪着这个错儿把心里话给说了出来;,袭人羞的脸紫胀起来,宝玉偏说:“你们气不忿,我明儿偏抬举他。”你们瞧,这里谁的不是多些?别人两口子打架姊妹们拌嘴时宝玉就说人家男人不知体谅女儿家,他倒好,前儿打一个今日骂一个,还故意的说能使人动气的话,晴雯又怎能不生气呢!何况底下袭人又说她是胡涂人,宝玉又说了撵她出去的话!

事情闹大了,袭人给宝玉跪下,门外听消息的丫头们也都赶进来跪下,这才略止了吵闹,各人伤各人的心,相对垂泪。晴雯还想说什么,见黛玉进来了,方才走了出去。这也奇了,因何刚纔宝玉撵她,袭人推她,她都不出去,黛玉来了,她便出去了?方才的委屈不顾了么?细想起来,也在情理之中。后文宝玉给黛玉送帕子,不就是支开袭人单遣晴雯去的么?宝玉写《芙蓉女儿诔》的时候,还跟黛玉说了句,“况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的话,当时我还道此句太唐突,黛晴相厚,何以见得?此时一个来了一个走了,细推起来,竟大有意趣。大约晴雯也知道自己往往辞不达意,适得其反,此时若不说话心有不甘,心里的委屈无人知道,且不合她素日的性格;此时黛玉来了,她知道黛玉是不会对怡红院的这类事情袖手旁观,必然会使事情平息,而且凭着她们素日的交情,她相信黛玉不会让她蒙受这场委屈,所以此时她竟不再说话,转走出去了。

晴雯既走,屋里便剩了宝袭和一些不相干的人。且看黛玉: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读至此处,不觉失笑。黛玉真是个水晶心肝的人儿,此言既活泼娇俏,又巧妙地转移话题,改变原有的压抑的气氛,不信你往下瞧: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这便是她这一句笑话的功效了。然而这句话还有另一番理解:在黛玉看来,三人的这场争执,就像小孩子争吃的那么简单可笑。此时晴雯既走,她奚落的对象当然就是宝袭二人了。

上面那一句话算是把这场风波平息了,底下的话,越品越像是给晴雯“报仇”:黛玉道:“二哥哥不告诉我,我问你就知道了。”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笑道:“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宝玉从来是照见别人照不见自己,何况当局者容易犯迷,问他非但问不出什么,也达不到目的,所以还是问袭人。可是这个问法,“拍着袭人的肩”“笑道”,这动作表情摆足了一个大小姐对自己看不上的丫头的轻侮;如果这还不算,那就听她的话了:称呼袭人为“嫂子”。中文里的“嫂子”,是用来称呼兄长的配偶,或是年长于自己的已婚女子,简单地说,被人如此称呼的人,必然具备一个特点:已婚。我们现在管哥哥的女朋友叫姐姐,或背地里叫“准嫂子”,哪怕人家已经同居多年,称一声嫂子也会被斥为不敬。红楼梦中黛玉还管谁叫过嫂子?李纨是照管他们的大嫂子,对她当然少不了这样称呼;凤姐是当家二嫂子,黛玉初入贾府时还叫过,平常黛玉口内也时常呼之“凤丫头”,东府尤氏那边也许叫过,但书面上我是不记得曹翁写过的;宝钗探春也对管家媳妇们有此称呼,但黛玉可是没有过的。此袭人的身份还是未嫁女仆,虽然跟宝玉有那么一腿,毕竟没有过了明路;即便过了明路,她也不具备被称为嫂子的资格,因为她顶多是姨娘。谁见王夫人或赵姨娘对贾赦的姬妾称嫂子了?谁见过哪个姊妹对佩凤偕鸾称嫂子了?反正我没有。说了一大堆,只为一句话:袭人目前不具备被人呼为“嫂子”的客观条件──她具备的只是主观条件:)这一点黛玉当然知道,可她还是这么称呼她;配合着称呼时的一拍一笑,此时不是奚落还能是什么?

再看袭卿对此的反应(不知龙人是谁的卿):,袭人推他道:“林姑娘你闹什么?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袭人当然知道此话不妥,可是奴才与主子的差距,再加上她素日小心谨慎的作风,她只能息事宁人,尽量避开风头,也只能说黛玉“混说”。黛玉笑道:“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黛玉还是笑,于是读者也跟着笑。这绛珠草下世是为还泪的,哭的时候多笑的时候少,此时为个袭人倒是不停地笑,此事本来就可笑了。她为什么笑呢?袭人并不是她所关注的人,她的心神耳意都在一个宝玉身上;她笑宝玉居然听不出这话的含义,笑袭人纵使听出来也无计可施!她的第二声“嫂子”是给宝玉听的,意在重复,可惜这宝玉偏没听出来,反而说,“你何苦来替他招骂名儿。饶这么着,还有人说闲话,还搁的住你来说他。”黛玉打趣袭人,他只道是替袭人招骂名儿,却没有深想一下这骂名从何而来,更没有想到事情的本质。这且不表,黛玉只是借话敲他们一下,毕竟她只是趁便劝架,不是来煽风点火的。下面袭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黛玉有时候真的很调皮,袭人都说出要死的话了,她还不依不饶;但仍然不是针对袭人,因为有一句“别人不知怎么样”,这里的“别人”,自然是说宝玉了。袭人既然公开地跟宝玉称“我们”,她若死了宝玉会怎样呢?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可惜宝玉这话,不是跟着袭人说的,偏是跟着黛玉说的。偏前日才说过黛玉死了他去做和尚的话,如今又重复,故此,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 联系当时语境,宝玉此言是针对黛玉“哭死了”而说,所以黛玉说作了两个和尚了。但袭人貌似没有听出来:,袭人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因宝玉时常对她说些化烟化灰的话,她还道这话也是说她呢!究竟宝玉是对谁说,看看袭人劝过宝玉的话,他听进去多少便知道了。

还有一个疑问,就是黛玉知不知道三个人为什么吵?她会不会当真以为这三人在争粽子吃?如果黛玉不知道,那就谈不上倾向晴雯了。这个问题曹老也没明说,还得靠读者分析。一,林黛玉在贾府处世很小心,从不多行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她不会在不知道情况的时候便发言,即使劝架。她做事从不冒失莽撞,去别人家时断不会不打听一下室内情况便闯了进去。这次之所以无人通报,是因为怡红院的丫头们都跪到屋里了。二,林黛玉与宝玉自幼一起长大,关系非常,并且爱屋及乌地关注着怡红院的人和事,两处丫头也都知道他二人素日相厚。吵架的时候不会细声细气,断然会提高嗓门的;即使黛玉在房内听不到,潇湘馆的丫头们也有人会听到;即使她的丫头们都没听到,怡红院的小丫头们见主子和两个大丫头吵成这样,就没有人想到出去搬救兵么?最近的当然是潇湘馆了。所以黛玉即便不知道具体的争吵内容,也知道大概的争吵原因。倘若她什么都不知道,进了门便赶着一个丫头叫“嫂子”,岂不是一件极为可笑的事?可见“嫂子”二字只为暗讽袭人前面所说“我们”──都称上“我们”了,还不许做妹妹的叫声嫂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