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年电影资源:儒道佛适用不同人群的需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4:01:30

儒家治世,关切社会的治理。道家治身,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治心,关心人生痛苦的解脱。对应儒、道、佛三家不同的社会功能,我们可以领悟到:中华文化中的儒、道、佛适应了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在社会转型时期,创造性疏理与运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资源对构筑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疏理与运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资源
中华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世人有这样的评说: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关切社会的治理,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关心人生痛苦的解脱。儒家关心天下兴亡、倡导不计个人得失,道家不刻意为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佛家提倡无私无欲、超脱自在。儒、道、佛三家,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理想的、完善的人生境界。有人从社会文化视角评说: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有人从哲学文化视角抽象概括:儒家的人本主义,道家的自然主义,佛家的解脱主义。
中华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各有所见、各有所蔽、各有所得、各有所失,从社会功能分析,儒、道、佛的社会功能是有差异的。针对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区域、不同信仰、不同身世、不同境遇、不同年令、不同经济状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群的精神状态或心理需求,对应儒、道、佛三家不同的社会功能观察分析,中国现有一亿多同胞,在八万五千余处宗教场所进行各种活动。由此可以领悟到:儒、道、佛适应了不同人的文化精神需求,是有一定道理的。
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现在社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不少人群物质生活遇到了困难,不少“先富裕起来的人”在精神上遇到了空虚,疾病、贫困、天灾人祸,带耒了社会不安和痛苦,生命和宇宙中还存在许多尚未作出科学现实的解释,……,这些都可能成为促使人们到中华文化中的儒、道、佛中,去寻找文化精神依托的原因和理由。在社会转型时期,创造性疏理与运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资源,在构筑协调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儒家治世,关切社会的治理
公元前六、五世纪,在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儒家学说。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爱,肯定人的生命意义和人性价值。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置于生命价值之上。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在《滕文公》中的这句名言,最典型的表达: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原则,维护人格尊严。这就是说,在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发生冲突的关键时刻,宁可“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以成就道德价值。儒家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价值对比中,认为精神高于物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说:“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都将长远影响后人,这‘三不朽’所蕴含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三立’者的精神,远远超越死亡而臻于不朽。
儒家以现实生活社会关系中的人为本位,强调人的生命意义和人性价值,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这种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儒家人本主义传统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道家治身,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
公元前六、五世纪,在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道家学说。道家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从自然出发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德’(自然本性),又禀赋了‘气’而成‘形’(形态·形体)。(《老子·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有名的‘道法自然’,用白说就是,‘道’以自然为法,作为宇宙的根本原则、最高原则的‘道’,所遵循的就是自然无为。庄子的《养生主》篇,宣扬养生之道,以求保命全生,这种养生理论称为‘全生’说。以后经黄老道家的养生论,进而影响道教,形成了‘长生论’和‘神仙论’。道家还主张‘天人合一’说,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所论‘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构成了自然主义传统的重要内容。
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这两种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基础,同时,决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走向。
佛家治心,关心人生痛苦的解脱
公元一世纪,诞生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以解脱为本位,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佛家从‘解脱’坐标来观照人生,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的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寻求‘解脱’的修证中,总结出四谛,也叫四种真理;后来,又提出戒学、定学、慧学,戒学是抑止邪恶、积习善行;定学是安定身心、集中精神;慧学是彻悟实相、如理思维。
中国佛教继承和发展了印度佛教的解脱主义,中国佛教宗派中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更着重转换和提升,以求得人生的解脱,特别是禅宗宣扬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求得心、即成佛。这实质上是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
儒道佛三家的社会功能适用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生命价值的关切层面上,用‘市场细分’的观点分析, 儒、道、佛三家,适应了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
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并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给无数英雄豪杰带来精神鼓午和巨大满足。
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回归自然,从而为不重功名利禄者或默默无闻者,提供精神支持。
佛家关心人的生、老、病、死,给有深切痛苦感的人,以心理的温暖和情感的慰藉。
从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角度上分析,儒、道、佛三家,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和保持完善的人生境界。
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
道家不刻意为人为,追求自然、完美。
佛家无私无欲,超脱自在。
这是三家的不同点,  但三家又有共同点:儒、 道 、佛三家文化思想的‘中心关怀’,都在于潜移默化引导:人如何做‘人’、如何实现理想的人格。
中华文化中的儒、 道 、佛三家,社会功能是不同的,这也反映了儒 、道 、佛三家的基本特质和彼此社会功能的差异。深入分析并加以现代转化,根据现代社会不同区域、不同身世、不同境遇、不同经济状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群的精神或心理上的需求,加以创造性分析与运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转文-----

相关阅读:
·       如何限定日志的阅读和评论人群 (hannah, 2008-3-12)
·       如何限定日志的阅读和评论人群 (hannah, 2008-3-12)
·       经常觉得在不学佛的人群中,我很沉默! (瓦后宫主, 2008-7-02)
·       男女营养需求的差异 (幽谷劲松, 2008-8-16)
·       是什么阻碍了人们对佛教的需求呢? (弘愿种莲, 2008-10-20)
·       经常感冒的人群要留心鼻炎 (幽谷劲松, 2008-11-29)
·       师所授法 未见其妙 师有“宝物” 定需求到 (临风傲雪, 2008-12-06)
·       白领人群如何自我调整消除亚健康症状 (幽谷劲松, 2009-1-12)
·       残疾人日关注特困人群之王元科 (panganping1979, 20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