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2kol喝fifa:注意孩子耐性的培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0:01:55


HEALTH.SOHU.COM  2004年7月13日09:02  作者: 余逸群  健康咨询报

人是否有耐性,是其人生和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人没有耐性,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目前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出现一种趋向,既不会忍耐又不会克制自己。比如说,只要对自己有利就不顾是非盲目行动,不会谦让,没有耐心,念不完一本书,在家里待不住,干什么事情都要让家长帮忙,喜欢玩有刺激性的电脑游戏,脾气暴躁,稍一批评就张口顶撞,甚至离家出走,所以,培养人的耐性,必须从小抓起,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于需求的延迟满足。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加上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容易造成家长对孩子的极端溺爱。家长对孩子几乎是有求必应,无论是吃的喝的,还是玩的学的,只要孩子一开口,家长必“奉命”予以满足。长此以往,在孩子的意识中就养成了这样一种心理定势:我的需求是很容易且不用花费努力就可获得即时满足的。这样在孩子头脑中,往往缺乏努力奋斗的观念,想得到什么东西都想立刻实现而不愿花气力或等待一段时间,对孩子的需求,如果不是生理上的基本需求,家长应设法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满足。
例如,孩子想要一件玩具,家长不要说买就买,而是通过给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每次完成了这些劳动后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然后让孩子用这笔钱去买。在孩子从事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时,家长要善于运用精神上的奖励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进行过这样的实验:让两组儿童做数学作业,一组儿童对他们说完成作业后给糖吃;而对另一组儿童说完成作业后要给表扬及发奖状。实验者又有意识在隔壁屋子里安放了一些电动玩具,并发出诱人的声音。结果前一组许多孩子经不住诱惑,放下手中作业而跑去玩玩具,而后一组儿童却很少有人放下手中作业去玩玩具。这既说明精神的奖励比物质的奖励更能有效地帮助儿童抗干扰,又表明精神奖励具有时效性长久的特点。物质的奖励则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它的满足方式是即时的、直接的,因而在孩子从事较为复杂的活动时,就不如精神的奖励那样能让孩子明确活动的意义而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耐性。
此外,家长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机会训练孩子的耐性。现代人们的生活力求便利快捷,各类快餐、各种易拉罐、“一卡通”、自动化的遥控器等等,想吃想看,想用想花,立刻就有而不必等待。这自然有方便人们生活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它也养成了现代人缺乏耐性的不利一面。对此,家长要善于利用甚至创造一些让孩子学会等待的机会。比如,外出游玩观光应教育孩子遵守秩序,排队等候;平常有意识地让孩子干一些家务活;动脑筋玩一些比较复杂的智力游戏;课余时间要孩子读中外文学名著,并撰写读书报告。这些将是家长送给孩子终生受益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