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杀任恒之皮肤图片:玛欣德尊者《阿比达摩讲要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23:29
第四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阿毗达摩第二十八讲 玛欣德尊者2009.05.17讲于江西佛学院
                                 心及不善心
         (本文是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将录音整理成文字完成的,不能保证
           完全没有错漏,未经玛欣德尊者最后校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们大家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三遍)    各位贤友、法师、大德、居士们,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结束了心所的部分,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
    根据“阿毗达摩”把一切的法分为四类,它们是:第一是心,第二是心所,第三是色法,第四是涅槃。心、心所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精神现象、意识现象或者心理现象。而色法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现象。
    在“阿毗达摩”里面,它又把心理现象和物质现象分到最细的单位、分到最基本的单位,然后再来研究和探索它们。心、心所与色法,称为有为法,又称为行法,因为它们都是因缘造作之法。涅槃是无为法Asankhatadhamma,因为它们并非因缘造作之法。
    在这四种究竟法当中,佛教最注重的是心的、研究的是心的。在这四种究竟法当中,涅槃是应当亲证的,不是拿来研究、讨论的,不是挂在嘴上说的,也不用来观照的,它是修行的目标。
    而要如何证得涅槃呢?首先我们应当要透彻地了解这个世间,涅槃属于出世间法,如何出世间呢?就是要超越这个世间,要如何超越这个世间呢?由于众生经常都染著于世间、系缚于世间、捆绑在世间里面。为什么会捆绑于世间呢?因为,我们执著于世间是常的、是乐的、是我的、是清净的。由于这些无明,由于无明我们就有贪爱。由于无明与贪爱,我们就会造种种的业。造种种的业,那么就依着业果的法则:因为造了善的业,会带来福乐的果报;造了不善业带来苦的果报。于是有了生死、有了轮回。
    而所谓的生死与轮回,其实还是离不开心、心所与色法。或者换而言之,作为生命的这一堆东西是由五蕴构成的。这五蕴当中,心属于识蕴,心所包括了受、想、行三种蕴,而色法是色蕴,所以五蕴也就是名色法、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生命,换而言之,就是属于苦、苦圣谛。
    为了要出离生死,为了要解脱轮回,因此我们首先就要去研究、去观照心与心所,还有色法。在心、心所与色法这三种法当中,心又是最主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心是负责体验的,能够认知对象的是心,同时我们讲到要解脱的,还是心解脱。我们研究色法、学习色法、讨论色法和观照色法,但色法本身并不因为我们去观照它,色法本身解脱。而是让我们的心从色法、从心法、从世间法当中抽离出来。也正是因此,所以心是在佛教当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那到底什么是心呢?心源自于词根cit,意思是认知、识知。心依照词源学或者依照它的意思来说可分成三种:第一、arammanam cinteti'ti cittam。从cit那里来分析的,认知所缘故为心。arammanam是所缘,cinteti是令认知、使认知。所以这个cint它是以认知所缘故称为心,这是第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Etena cintenti'ti cittam,通过这来认知故称为心。第三,Cintanamattam cittam,只是认知故称为心。
    在这三种当中,第一种,认知所缘故为心。把心认为是能够识知所缘这样的一个东西,就是能够认知所缘者称为心;第二个把心当成是一种工具,透过这种工具,那么心得以认知所缘;而第三,把心当成纯粹是一种活动,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在这三种意义当中,最恰切的、最准确的解释是第三种。为什么呢?虽然第一种、第二种,都是心的本来的意思,但是它很容易给人误解,认为认知所缘(识知对象)是有一个什么东西在识知对象。这样的话,很容易给人误解成有一个造作者,就是有一个认知者。或者透过心能够认知对象,变成有人认为可能会还有一个工具存在。这样的话容易给人产生一种“我”见。如果把心定义为只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这就符合心的无常法则。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过程,而并没有一个造作者,没有一个认知者,也没有一个所谓的工具、一个实体在。它纯粹只是认知了就灭去,认知了就灭去,在产生它的作用之后,就已经结束它的这种活动了。
    所以我们说,从词根cit认知、识知来定义,心有这三种定义。这三种定义都没有错,只不过为了避免有些咬文嚼字的人说:“如果是认知所缘称为心,那么还是有个认知者”。所以,这种意思可以采用,但是一般不主张。而透过心来认知所缘,有的人可能又会咬文嚼字说:“这样的话,还要个认知的东西,有个认知的工具”。所以,把心当成是纯粹一个过程、一个识知目标的过程,这个是最精准的解释法。
    那到底心有什么特点呢?有什么作用呢?
    心的特点是识知目标、识知对象。也就是说,我们把一切法简化成最简单的一个关系,就是心和所缘的关系,或者说认知和被认知的关系,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能够认知的是心,心能够执行认知的这种作用,而被认知的包括我们说到的物质现象、心理现象本身。即使是涅槃,它也能够被出世间心所认知。所以,一切法只有一种关系,就是认知和被认知之间的关系。
    心的作用就是作为诸心所的前导。因为心能够领导诸心所,而且,当心生起的时候必定伴随着诸心所。心不会单独生起,而心所也不会离开心而生起。所以我们把心所cetasika解释成从属于心的。心有如王,称为心王,那么诸心所是从属于心的。
    现起是心表现为一个相续不断的过程。心在生起的时候,它产生认知所缘的作用,然后立刻就灭去。它只是一个相续不断的生灭的过程,不会有一刹那的停留。
    近因是名与色,这里的名是心所,由于有了心所的产生才会有心的产生,由于有了心的产生才会有心所的产生。色法作为心的近因有两种:一种是作为依处,另外一种是作为所缘。因为有了依处、有了所缘才有所谓的心。在经典里面,佛陀除了会用citta来表达之外,还有其它的几种表达方式。例如,佛陀说到Vinnana,Vinnana是识,这也是心的同义词;或者叫做Mana意,也是表示心。因此无论讲到心、讲到识、讲到意,其实都是指心citta。
    所有的心,只是一种究竟法,因为它们都拥有共同的自性(特点),就是认知所缘。
    我们在学习色法和学习心所的时候,讲到色法有二十八种色法。二十八种色法中每一种色法都会有它们各自的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是不是?讲五十二个心所的时候,我们也学到了五十二个心所都有它们个别的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但是我们现在学心就比较容易了,学心我们不用再去记得它们,因为所有的心,它们只有一种特相、只有一个作用、只有一个表现和近因。也就是说,我们说到的名法的究竟法只有五十三种:一个心再加上五十二个心所。
    因为所有的心,它都拥有共同的一个Sabhava(特相),也就是识知所缘。所有的心的作用都是作为诸心所的前导,所有的心都表现为一个相续不断的过程,因此我们知道所有的心只是作为一种究竟法。
    但是为什么心可分为很多种呢?例如:初禅的心、第二禅的心、第三禅的心、欲界的心?因为这些心,它所发生的“地”不同,还有它伴随的各种心所不同,因此我们把心安立为很多的名字。作为心纯粹只是识知所缘的一个过程,就是它的生起只是为了能够认知对象,在心的背后或心的本身并没有所谓的我、灵魂或者神识、或者主宰者。
    如果认为心是“我”的话,那么它必须得是一个恒常的东西、是一个永恒的东西。但是佛陀说过,在一切法当中,没有任何一法比心的生灭更快,比心的生灭更无常。所以不能够认为心是恒常的、心是真实的、心是有“我”的、有实在的,因为心只是一个过程,生了立刻就灭去、生了立刻就灭去。同时,心不会单独地生起,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若干的心所一起生起,共同执行着朝向所缘的作用。
    例如:我们说到的“看”这个过程,“看”这个过程其实是眼识的作用。但是,在看的同时,能够执行了知颜色的这个作用的是心,我们称为眼识。但是眼识的生起同时还伴随着眼识依处和颜色的接触,这称为触;还有感受;还有想——知道这个是什么色,红色、绿色、青色、黄色;还有思——就是对颜色产生作用;一境性——就是心能够定在颜色上,能够取颜色这个所缘;名命根——就是这一种眼识的生命;还有作意——就是它能够把心导向于颜色;这些是在一个眼识里面同时一起发生的心理作用,伴随着有7个,加起来一共是8个作用。
    无论我们讲到的识也好,讲到的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也好,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朝向所缘。所以我们把名法称为arammanabhimukham namanato namanatthena namanti。
    就是以朝向所缘或者面向于所缘,所以称为名法。
    心的生灭速度比色法要快17倍。佛陀曾经说过:“我不见有任何一法比一法生灭得更快,那即是心。”也就是说,心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我们在讲到色法的时候,用了个比喻——就是用我们打电话、打手机这样的比喻,来说明色法的生灭速度。但是,即使色法的生灭速度再快也好,它都快不过心,而且心的生灭比色法快17倍。例如,我们说一个色聚存在,从生到灭的这个过程是极快速的过程。但是这么快的过程,心识刹那已经生灭了17次了。所以,心的生灭是最快的。在一眨眼间就有数万亿个心识刹那生灭过去, 所以它的速度,我们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时间单位去衡量它,只能够说数不清的。不过心生灭再快,但在一个刹那里只有一个心识生灭。所以,一个心识生与灭,我们称为心识刹那。心识刹那是最快的单位。在一个刹那里面只有一个心生灭,而一个心只能够识知一个所缘。
    例如我们坐在家里面看电视,我们会感觉到好像在看又在听,我们又可以在吃东西,我们感觉到好像这些东西都是同时的。其实,由于心生灭得太快,它们在互相执行着不同的作用。例如:眼识带动着眼门心路过程,耳识带动着耳门心路过程,在交互生起作用。但是在眼门心路过程里面,所有的眼门心路过程只取颜色的目标,所有的耳门心路过程只取声音的目标,但由于它们生灭得实在太快了,所以我们感觉好像它是同时发生的。但从究竟法来说、究竟意义上来说,一个心只能够识知一个对象。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入禅才成为可能。因为我们说到的入禅那、入定,就是让心持续不断地只是取一个所缘。如果一个心可以取很多所缘的话,那么入禅、入定就变成不可能了,是不是?所以一个心只能够取一种所缘。如果我们把这种心变得很强,持续不断地生起,那么它持续地取一个所缘。所以在入很深的定中,没有任何的妄想,心只是很强地去观照一个所缘。因为这种心在禅那心当中,它生起的只是一种心——就是初禅的心、或第二禅心、或第三禅心、或第四禅心。但是在欲界里面的心,它就交互生起的了,一会儿眼门、一会儿耳门、一会儿鼻门、一会儿舌门、一会儿身门、一会儿意门它们交互生起,所以我们感觉好像这个欲界、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多姿多彩,就是这么样的。
    而在世间,佛陀把世间分为三种的世间,一种是一蕴有,一种是色蕴有,一种是五蕴有。一蕴有是无想有情,无想有情只有色蕴而没有名法,就是他们没有心。这种我们不用去讨论他们;还有另外一种是色蕴有,色蕴有是无色界的梵天人。他们只有名法、只有心而没有色法;但是在五蕴的世间,例如:在我们的这个欲界,在人类、在人的社会、人的世间里面,还有在色界天,除了无想有情天之外的色界天,所有的心识都必须得依靠色法而生起。也就是说,在五蕴世间里面所有的心、所有的名法都要有个依处、有个立足处,犹如我们生活在这大地上,我们不是在空中行走的,我们是立在大地上的。同样的这些心也是,它们的依处是依色法而立的。而依处只有六种——眼依处、耳依处、鼻依处、舌依处、身依处和心所依处。这个我们在讲色法的时候已经讲过了。换而言之,依处即是名法或者我们说到的心产生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是属于心的性质。
    下面我们再讲讲心的分类。
    心可以依照其本性而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不善心akusalacitta;第二类是善心kusalacitta;第三类是果报心vipaka或者又称为异熟心。异熟心是更准确的翻译,因为paka是成熟的,vi是不同的。就是在不同时间成熟的,称为vipaka异熟心。第四种是唯作心kiriya,纯粹只是造作的这种心。
    不善心和善心这两种心,我们称为造业的心。而果报心和唯作心这两种心,称为无记的心avyakata。为什么称为无记呢?它是相对于造业的心来说的。我们说到的造业,就是造善的业、造不善的业。造善的业这种心,它是由善心所造作的。造不善的业或者称为恶业,是由不善心所造作的。
    还有另外两种心。一种是果报心,果报心纯粹只是体验由过去所造作的善或不善的业带来的果报。它本身并不会造业,纯粹只是体验果报而已,所以它是属于无记。这里无记就是我们不能够说它是善业或者恶业。还有另外一种是唯作,唯作就是这一类的心的生起纯粹是发生它的作用,它也不会造业,称为唯作心。这是心的分类。
    讲心的分类,我们先来讲不善心。不过,在讲不善心之前,我们先再来讲一讲善心和不善心可以依照根来分,可以分为几类。根indriya,或者它有时候可称为因hetu。称为根或称为因的,其实是一些心所。一共有六种根,哪六种呢?无贪alobha、无嗔adosa、无痴amoha,这三种是称为三种善根;还有贪lobha、嗔dosa和痴moha,称为不善根。所以无贪、无嗔、无痴这三种称为三种善根,而贪、嗔、痴三种称为三不善根。这六种根是六种什么?是不是六种心所?对,它只是心所而已。为什么把这些心所称为根呢?由于只要在一种心里面,它有这些的其中任何一种心所,那么它就能够支配整个心。所以,以支配、以控制这个意思而称为根indriya。如果在一种心里面没有这六种心所的任何一种,这种心称为无因心。无因心是属于比较弱的心,而有因心是属于比较强的心。为什么?因为有这六种心所的其中任何一种在支配着这种心。
    我们知道了根一共有六种,六种其实是六种心所。那么我们又可以把这些根称为因。以后我们在讲到无因心的时候,大家就不要奇怪。不要认为:“心不是属于有为法吗?有为法就是因缘造作之法吗?因为是因缘造作之法,为什么你要说是无因心呢?难道这种心没有因生起吗?”那里说到的因并不是因缘的因,而是指没有这六种心所的任何一种,那个称为无因心。
    下面我们再依照根,就是依照这三种不善因来讲不善心。
    不善心一共有十二种。这十二种是依照我们刚才所说到的那三种根来分的。不善根有哪三种呢?贪根,嗔根,痴根。因为不善根有三种,所以心也分为三种不善心,即贪根心、嗔根心和痴根心。这三种不善心,佛陀经常把贪、嗔、痴称为三火,或者称为三不善根,或者称为三不善因,或者称为三毒。只要是不善心,它都会有贪或者嗔,而不善心都会有痴。在十二种不善心当中,贪根心有八种,嗔根心有两种,痴根心有两种。
    我们在这里先来讨论一下八种贪根心。
    八种贪根心,这里讲到的贪是lobha,它包括了一切程度的贪。从很强程度的执著、贪婪或者叫做欲火中烧,到很微细的喜爱、贪著,都属于贪。由于所有的这些心里面都有一种称为贪的心所,所以这一类的心称为贪根心。贪根心有8种,是哪8种呢?即:
    悦俱邪见相应无行一心;
    悦俱邪见相应有行一心;
    悦俱邪见不相应无行一心;
    悦俱邪见不相应有行一心;
    舍俱邪见相应无行一心;
    舍俱邪见相应有行一心;
    舍俱邪见不相应无行一心;
    舍俱邪见不相应有行一心。
    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心好像有8种,但它们其实是很好来理解的。
    虽然贪根心可分为8种,但是我们只要抓到它们的规律,我们就很好理解。例如,在这8种贪根心里面,如果是依照受、依照它们的感受来分,可以分为悦俱的,是不是?悦俱巴利叫做somanassasahagata。还有另外一种是舍俱的,舍俱的就是upekkhasahagata;还有另外一种是邪见相应的,有邪见相应的和邪见不相应的;还有另外有行和无行。依这样来分,那么心就可以分为8种。它们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抓到它们的规律,就不用死记硬背,我们都好理解这些心。
    所以贪根心的分别,可以用三项原则来分别:
    第一就是有些心是悦俱的,有些心是舍俱的。悦俱就是当你贪著一样东西的时候,你是很欢喜的贪欲。你的感受是欢喜的,还是你感受平平的?如果很欢喜的、很喜爱的这种称为悦俱。悦俱就是伴随着喜欢的;舍俱,就是感觉平平的。悦巴利叫做somanassa,俱就是sahagata,如果从它的直接意思来说,somanassa就是su manas,心感到很好的。manas是心意,感到很好的,sahagata是一起、俱行的,就是伴随着。我们可以说,悦俱就是伴随着那种很舒服的感觉的,这么样来理解。
    在心的规律当中,任何的心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受。因为受是属于遍一切心的心所,所以换而言之,只要有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一定的感受。
    感受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愉悦的感受,一类是中舍的感受,一类是不好的感受。愉悦的感受、好的感受,我们称为悦俱,或者称为乐受;感受平平的我们称为不苦不乐受或者称为舍受;而不好的感受我们称为忧受。
    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法是邪见相应和邪见不相应。邪见相应是ditthigatasampayutta,邪见不相应是ditthigata-vippayutta。这种分法就是在我们生起贪心的时候,是不是还夹杂着邪见。
    这里的邪见就是我们讲心所的邪见miccha ditthi。邪见并不是指邪恶的见解、邪恶的观点,而是指错误的观点、错误的想法、错误的认为。
    如果我们在贪著的时候,认为实在有个东西可以贪著或者有个我在贪著,我可以贪著,这样的话就是属于邪见相应。但是,如果纯粹只是喜欢,但是他并没有认为有个我、或者我可以贪著,也就是没有夹杂着我、我所的这样的心、这样的贪心,称为邪见不相应心;
    或者如果是认为对象是永恒的、是常的,认定了,那么这种心就是属于邪见相应心。或者认为对象是快乐的,认为可以得到永恒的快乐,这个也是属于邪见相应心;但假如在贪著的时候纯粹只是贪著,但是他并没有认定对象是常的、是乐的、是我的、是净的,那在这一种贪心里面,并没有邪见这种心所生起,称为邪见不相应心。在贪这种心里面如果有邪见的心所生起,你会认为有个什么实体,例如:有灵魂。那么这样的话,你所生起的心就会有邪见。
    还有另外一种分法是有行和无行。这里的行sankharika本身是造作。在这里,它的意思就是怂恿、受鼓动的、被煽动的。例如:我们在贪著一样事情的时候,是被他人说服的、有人在旁边煽动的,或者自己逼自己“你要这么样,要这样”,一定要强迫自己去生起贪爱的,这样的心称为有行的心。但如果是很主动的生起,一看到它你就很喜欢,这样的心由于是主动的生起贪,称为无行心。
    这8种贪根心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呢?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来帮助理解这8种贪根心。
    例如在《阿毗达摩要义》里面举了八个假设的例子,讲到了:
    如果一个人不去思维果报的、不去思维业报的去享受食物、贪著食物,这个称为悦俱邪见相应的无行心;
    而有一个人被他的同伴说服了之后也不思维果报的、很愉快地去看电影或者是去看戏、去看表演,这个称为邪见相应的有行心。因为他是经过说服的,由于他没有思维果报的,这个称为邪见相应。
    第三种心,就是有一个女士很欢喜地穿上新衣服,但是她也知道执著新衣服会令人生起贪,所以她只是很欢喜地穿衣服,这称为悦俱邪见不相应的无行心。因为她是很欢喜的自己主动的穿衣服,所以这个是无行的,但她也知道贪著是不好的,这种称为悦俱邪见不相应一心。
    第四种,悦俱邪见不相应有行一心,就是有一个女孩也知道业果法则,但是在她的同伴邀请之下,她很欢喜地去听流行歌曲,这个就是第四种心。
    第五种心,就是有个男孩,他稍微有执著地去吃只是加了盐的白饭,但是他并没有感到欢喜,也没有去想想业果法则,这个称为舍俱。因为吃白饭他不可能很高兴吃,除非他是肚子很饿。他只是感受平平的,由于他没有思维业果法则,就是邪见相应。他主动地吃,这个是无行心。
    第六种心,就是有一个女孩子,她有新衣服,但在她的母亲说那件很漂亮的衣服之后她才懂得去欣赏它,但是她并没有感到很欢喜,也没有去思维业果法则,这个就是第六种心,就是舍俱邪见相应的有行心。
    第七种,在思维了业果法则之后,有个人感受平平地去喝咖啡,但他还是去欣赏它的味道,所以这个是舍俱邪见不相应的无行一心。
    第八种,有个女士,她对业果法则有认识,但是在女售货员的怂恿之下,她不情愿地买了一件新衣服,这个称为舍俱邪见不相应的一心。
    或者我们再举另外一个例子来说明这8种心:
    如果有一个男孩认为偷东西是没有罪的,这个是属于邪见。他很高兴地、主动地在水果店里面偷了苹果,这是悦俱。因为他偷到苹果很高兴,他认为不偷白不偷或者他认为不拿白不拿,于是这称为悦俱邪见相应无行一心。
    第二,就是一个认为偷盗没有罪的男孩在朋友的怂恿之下,他高兴地从水果店里面偷了个苹果,这个称为悦俱邪见相应的有行一心,因为他是受人指使的,或者说受人鼓动的。
    而第三种和第四种,就是如果这个男孩知道偷盗是不好的,但是他还是偷,这称为邪见不相应的。主动地偷是无行心,受人指使去偷是有行心。而如果这个男孩感受平平地,并不是很高兴地偷,感受平平地偷、偷偷摸摸地偷,这个是属于舍俱相应的心。
    那么这些心就是这么样来分别的。
    同样地,我们可以学了这些心之后,可以自己去衡量自己在平时生起哪一类的心多?如果我们认为,有个“我”在吃东西,有个“我”在穿漂亮的衣服,有个我的丈夫、我的妻子,那么这些是属于邪见的。如果你很喜欢地去做,那么这个是属于悦俱的。你很主动地,这个称为无行的。如果你是被动的,这个称为有行的。这些心是不是我们经常生起的心呢?是不是?
    我们讲了这八种贪根心之后,接着再来讲另外一类的心。
    我们还可以再把贪根心分为三类:一类贪根心是属于邪见不相应的;有一类是邪见相应的;还有另外一类心是傲慢的,傲慢的心是属于邪见不相应的心。也就是说,如果在一种心里面生起了傲慢,那么它不会有邪见。虽然说傲慢是有一个“我”在,但它是在不同的心路过程里面生起的。
    接着我们再讲另外一类的不善心是嗔根心。
    嗔根心只有两种,这两种的分法就是根据有行和无行来分的。这两种嗔根心即:忧俱嗔恚相应无行一心,和忧俱嗔恚相应有行一心。
    这里讲到的忧俱domanassa。domanassa翻译成忧,它是由词根du再加manas而组合成的,称为domanassa。也就是说,du是不好的、恶的,manas是意,它的意思就是:不好的感受,心感受到不好的,这称为忧。忧俱就是domanassasahagata。因为一切的心都伴随着受,如果在一种心里面它的受是忧受,也就是不好的感受,那么这种心就是嗔恚心。
    我们在这里讲到的两种嗔恚心,它的命名其实是和它们的心所有关。忧是属于哪一种心所?属于受心所。那嗔恚呢?属于哪一种心所?嗔恚还是属于嗔恚心所,是不是?例如:我们前面讲到的那8种贪根心一样,它的名字还是依心所而分的。悦俱和舍俱依什么来分的?依受。邪见相应和邪见不相应呢?是依邪见心所来分的。这里也是,忧俱就是从受,它的感受是不好的。
    而嗔恚,嗔恚的意思巴利叫做dosa,它又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patigha。patigha就是抗拒、排斥。从嗔恚心的表现来说,它的范围很广,从极强的暴怒、盛怒、仇恨、血海深仇,一直到很微细的烦躁、不安、忧愁、紧张、焦虑都是属于嗔。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受是忧受。同时,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排斥对象、排斥所缘、对所缘抗拒,alambana patigha就是它排斥于所缘。所以,嗔属于忧受,而忧受的必定是嗔心、有嗔恨心。
    嗔心依照行来分,可以分为无行和有行。例如:当你一想起某一件东西的时候,你就很讨厌、很厌恶,这个称为无行心。而如果本身你对这个东西并不讨厌、并不厌恶,但是有旁边的人在那边煽动、在那边挑拨离间,说这个东西不好、这个东西怎么怎么样,在批评、在诽谤,于是你也讨厌那一个人、你也讨厌这个事物,这个称为有行的嗔心。
    这两种嗔心,我们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如果,有一个男人在盛怒之下,毫不思虑地杀了一个人,这个称为忧俱嗔恚相应的无行一心;
    而如果有一个怀恨的人在思虑了之后,他觉得“这个人该死,我一定要杀他”,然后他才去杀人,这个称为嗔恚的有行一心。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我们也会生起有行的这种嗔根心。因为我们平时经常都会和人接触,而人也有个习性,就是爱批评、爱评判,对他人、对其他的事物经常会批判。由于我们如果是跟一些爱批评的人在一起的话,我们的心也变得会容易愤愤不平,也变得会不满,甚至会愤世嫉俗。很多时候我们生起的嗔恚心、嗔恨心,并不是我们主动生起的,而是由于别人在游说、别人在煽动、别人在鼓动,甚至即使是动物也是这么样。
    有位尊者讲过一个故事,这故事是讲斗鸡的故事。讲到有一次,他经过一个地方,他看到有一大群的人在围观。他也走近去看,他发现到这一堆的人,他们在看斗鸡。有两个鸡的主人,他们抱着两只公鸡,这两只公鸡的脚上都绑着很锋利的刀,然后把两只鸡放在那里。本来两只鸡放在那里,它们也看到对方有刀,它们也不想打起来。但是,那个鸡的主人就抱着两只鸡,把两只鸡的头对在一起,把鸡的头就这样不断地往前去挑战、去挑战。结果那鸡就在双方的不断地挑战之下,于是就打起来。最后把一只鸡打死,或者是把一只鸡斗死为止,那么另外一方就赢了。就是这么样的,也就是说动物有时候也不是很好斗的,但是它在一些人的煽动、鼓动之下,也会变得充满了愤怒。
    我们人其实也差不多。很多的战争、很多人的仇恨等等,往往就是由于有一些人的煽动才会造成很多的仇杀、仇恨、斗争、战争。例如,有时候两兄弟本身很好、本身是一家人,到后来大家都成家了;成家了之后,也许可能会由于枕边风不断地在耳边吹,所以可能两兄弟都反目为仇。这种情况很常见,甚至在我们的身边都可以找出来,是不是?两兄弟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情同手足、亲如兄弟、亲骨肉嘛,但是为什么最后分了家之后,反而会反目为仇呢?其实就是枕边风不断地煽动,这种仇恨其实就是属于有行的。而我们往往有时候也会变成被人鼓动、被人利用的棋子在达到他们的目标。
    从业果法则上来说、从因果法则上来说,无论你是所谓的主动或被动的,无论你是所谓的无辜或有辜的,只要你生起了嗔恨心就不对。只要你的心会恨一个人、讨厌一个人,不论你是主动、你是被动的或者被人煽动,甚至被人欺骗的,你生起嗔恨心就不对。所以我们不应该对人、对事、对物生起嗔恨心。
    嗔恨心又依心所的组合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只是属于嗔恚的心。这一类的嗔恨心是由于这一种心里面、在嗔因的心所里面只有一种嗔恚的心所;
    还有一类的嗔心是悭吝的。因为这一类的嗔根心除了有嗔恚心所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叫悭吝的心所,所以它表现为悭吝。看到有人向你要东西,你感到很讨厌;看到有人想要和你一起分享东西,你感到很讨厌,这称为悭吝、很吝啬。
    第三是妒嫉。妒嫉的心也必定有嗔恨心所,但是这一类的心还伴随着妒嫉这种心所,所以还有嫉Issa这种心所。它表现为看到别人有成就,或者看到别人对他人好,你感到妒嫉、感到酸溜溜的、吃了醋,这称为妒嫉。
    第四是追悔。追悔也可以称为后悔、称为懊恼或者称为悔恨。追悔的心生起也必定拥有嗔恚心所,追悔也是一种心所,这一类的心也是属于嗔根心。
    我们如何来区别呢?所有这四类的心都是属于嗔根心。无论我们是在生气、在发怒、或者在悭吝、在妒嫉、在追悔,都是属于嗔根心或者称为嗔恨心。但是依它们的心所不同,又可分为这四类:
    第一种,是纯粹只是属于嗔恨的,这包括我们说到的生气、发怒、忧愁、焦虑、急躁、紧张、担心,这些都是纯粹属于嗔根心。因为这一类的心里面的心所、只有嗔因的心所,它并没有悭吝、没有妒嫉、没有追悔。但是如果下面这三种心所生起,必定这一类的心里面也会有嗔恚心生起。同时如果有悭吝的生起,它就不会有妒嫉和追悔;如果有妒嫉的心生起,它就不会有悭吝和追悔这种心;如果追悔的心生起,它不会有妒嫉和悭吝。但是下面这三类的心生起必定会有嗔恨这种心所一起生起。这是依心所的组合来分的四类嗔恨心。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另外一组的不善心,是痴根心mohamulacittani。这一类的痴根心也包括两种:一种是舍俱疑相应一心;一种是舍俱掉举相应一心。
    在这里讲到的痴根,是在这一类的心里面拥有痴心所。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因为痴心所是属于哪一类的心所呀?遍一切不善心的心所。换而言之,任何的不善心都会有痴根这种心所,包括贪根心,8种贪根心也有痴心所,包括嗔根心有痴心所。但是在这里讲到的痴根心,它只有痴根、“痴”这种心所,它并没有贪根和嗔根这两种心所。由于这一类的心也拥有了“痴”这种心所,所以称为痴根心。
    痴根心的表现,它并没有悦的受、它的受并没有乐受,但也没有忧受,它的受是属于舍受,感受平平的。对于痴根心来说,即使面对的是极可爱的所缘、可爱的所缘,如果生起痴根心的话,它对这个目标的体验,也只是感受平平,那么悦受也不会生起。同样的,当不可喜所缘、不可爱所缘被体验为可厌的时候,忧受也不会生起。所以痴根心所伴随着的感受只是舍受,就是不会很欢喜也不会很厌恶。
    在这两种痴根心当中,它们的区别只在于疑和掉举。疑属于一种什么?一种心所,掉举也是一种心所。疑巴利叫做vicikiccha。vicikiccha就是由于思绪混乱而导致困惑、导致迷惑,这是一种疑。而另外一种,由于缺少智慧所以疑,表现为犹豫不决,这是一类的痴根心。但我们要知道这里的疑,它是特指对于因果、对于三世、对于戒、定、慧方面的疑,而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碰到了问题那种疑。在学习的时候我们碰到的问题那种疑,那个时候往往是寻很强。这里讲到的疑是对因果、对三世摇摆不定,说是又不是,说不是又是,那种处于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状态称为疑,是这里讲到的疑的意思。
    另外一种痴根心是和掉举相应的。掉举就是心的不平静,心的散乱、不安。所以我们说平时心在胡思乱想,这种胡思乱想又没有痕迹的,只是在那边我们叫做发呆,或者坐在那边愣住,在做白日梦,这种称为掉举相应。有时候你去叫他,他会“呃!”,他突然清醒一下。如果你不去叫他,他始终都是在那边发呆,这种就是叫掉举相应。那个时候他还有没有思虑?他还有,他还是在思虑,但是糊里糊涂,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这种称为掉举相应。这种我相信大家在禅坐当中很有体验的,是不是?
    所有的这些心、这些不善心,它们都拥有痴根,它们都拥有痴的心所。
    在这十二种不善心当中,依它们的根可分为贪、嗔、痴这三类。这十二种不善心,贪往往给我们的感受是我们的心容易感受到舒服或者感受到愉悦;而嗔是我们的心容易感受到一种伤害、杀伤力,因为我们的心对对象有排斥;而痴根心是由于心对对象的那种朦胧或者犹豫不决,或者处于一种黯钝的状态,一种不清晰的状态。
    从造业的角度上来说,贪根心、嗔根心和痴根心一共十二种心。在这十二种心当中,造业最轻的是属于哪一种心呢?是属于掉举的这种心,这种心是造的业最轻的。在这十二种不善心当中,它都能够带来不善果报。这十二种不善心,一旦成熟,它可以在我们生命期间带来不善果报。但是,只有前面的十一种不善心,就是除了掉举相应心之外,其它的十一种不善心所造的业都可以使我们堕落到恶道、堕落到恶趣。无论你是贪著他人、贪著自己;无论你是主动的贪,或者被动的贪;无论你贪是有没有邪见;无论你生气是受人怂恿的,还是自己生气的;你的仇恨是别人强加在你身上的,还是你自己主动生起的;或者你对佛法僧、对三宝、对因果法则犹豫不决;这些心如果它们所造的业在我们临终的时候成熟或者我们在临终的时候生起了除了掉举心之外的其它十一种心,都可以让我们堕落到恶趣、苦道、堕处和地狱里面去。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十二种不善心和我们太友善了,它和我们形影不离,它和我们可以说是叫什么?生死相厮守,是吗?但正是因为这些不善心,它使我们一直都在造不善业,它给我们带来痛苦。这些不善心造下的业如果在临终的时候成熟,它可以使我们堕落到恶趣,使我们披毛戴角或者铜柱铁锅。而如果在我们的生命期间,这些不善心所造的业成熟,它使我们遭受众叛亲离、家破人亡,或者身体痛苦、身体受到伤害、多病短命等等。而所有这些不善心,它都是我们在修行当中应该去除掉的对象。
    这十二种不善心当中,其中八种的贪根心里所有的邪见相应心,就是四种邪见的相应心,可以在一个人证得了初道的时候完全断除。而还有在痴根心当中的疑相应心,可以在初道的时候断除。也就是作为一个初果圣者,他并没有十二种不善心,所有的十二种不善心不会全部生起,他只会生起七种的不善心,即四种贪根心,两种嗔根心和一种痴根心。对于三果圣者来说,能够生起哪种心呢?三果圣者断除了哪些心?断除了对欲乐的贪爱,断除了所有的嗔恚,所以三果圣者能够生起多少种心?可以生起多少种心?一位三果圣者还会生起五种不善心:即四种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但是,对于三果圣者anagami(不来圣者)来说,他生起的邪见不相应的贪根心,他并不是贪著于欲乐、贪著于男女、贪著于衣服、贪著于漂亮、贪著于食物等等,他只是对生命很微细地贪,而且他还会有很微细的傲慢,所以三果圣者还有这些心会生起,而掉举的心还会生起。惟有到四果阿拉汉圣者,才完全不会有任何的不善心生起。
    所以这十二种不善心,是在三种道当中依次地被断除。
    对于初果圣者来说,他们还会生起邪见不相应的心。例如:一个初果圣者,好像我们说到的在经典里面看到的Visakha,鹿母Visakha是佛陀在世最有名的女施主,她在七岁的时候已经证得了初果。但是,她还是会很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她还会去享受音乐、会享受美食,但是她享受这些并没有邪见相应心。所以初果圣者,我们甚至会看到在经典里面讲到一个初果的女孩子,她还喜欢上一个猎人,然后就不可自拔,一定要嫁给那个猎人,还有这样的事情。所以,作为一个在家的初果圣者和二果圣者,他们还是会有家庭的生活,他们还会有吃晚餐,甚至于享受音乐,不过他们这种心都是邪见不相应的心,而且他们还是会生气。
    惟有到了三果圣者,即使一个在家人,当他证得了三果之后,对于男女、对于钱财,他都没有执著了。就好像过去Kassapa佛的时代,有个陶师,他证得了三果之后,本来他可以出家,但是他为了照顾年迈、瞎眼的母亲,没有出家。他每天到河边去,拿了些泥做成罐子、做成缸,拿到市场里面去交换,他不是卖,他去交换,把这些缸拿给那些人了之后,他要换一些米、换一些盐等等,回去赡养自己年迈的母亲。所以这十二种不善心,可以在不同的圣道当中被断除。
    我们说到的断除一切的烦恼,其实就是断除这些心或者断除那些心所。所谓的断烦恼,所谓的证圣果,其实并不是说有什么圣果证。而是说,当你生起了某些圣道之后,这些圣道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断除了某一类的心,或是断除某一类的心所。从相应的圣道生起之后,相应的不善心或者那些不善的心所,永远不会在你的心流里面生起,这个就是证圣果的意思。如果一个人证得了阿拉汉圣道的时候,那么所有的不善心从此以后不会在他的心流里面生起,只是这么样而已。所以我们可以说,修行到最终证果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得”的过程,而是一个“断”的过程。断什么?断烦恼。所谓的烦恼是什么?就是这些不善心而已,表现的就是不善心。如果再具体一点,所谓的烦恼只是一些心理作用而已。这些心理作用表现为十四种,哪十四种?知道吗?就是无明或者痴、无惭、无愧、掉举、贪、邪见、傲慢、嗔恚(生气)、悭吝、妒嫉、后悔、昏沉、睡眠和疑,就是这些而已。这十四种就是我们说到的所谓的烦恼,而所谓的断烦恼就是这么样来的。
    那好,我们今天讲心、讲不善心,就先讲到这里。明天再来讲欲界的其它的善心,欲界的大果报心和大唯作心。明天再继续一起来学习。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m me punnam,asavakkhayamvaham hotu.
    Idam me punnam,nibba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nnabhaga,sabbasattanam bhajemi,
    Te sabbe me samam,punnabhagam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adhu! Sadhu! Sadhu!
    萨度!萨度!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