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玉熊图片:“彭阳精神”创出生态奇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8:38:46

    从“摸索爬坡”到“推广经验”  “彭阳精神”创出生态奇迹    

    宁夏彭阳是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面积达233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2%,年水土流失总量约1400万吨。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因素,“飞沙走石风作舞,河枯苗干旱为伴”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2005年,彭阳县森林覆盖率从建县初的3%提高到18.5%,年减少泥沙量约500万吨,彭阳人在生态建设的道路上正以骄人的成绩向前挺进。从“摸索爬坡”到“推广经验”,彭阳人靠什么创造了“绿色奇迹”?    

    彭阳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明确提出:以小流域水土治理和农业开发相结合,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沟、坡、梁、峁、塬、滩综合治理,治理一条流域,建立一个基地,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建设“绿色彭阳”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几任书记一本经,几届县长一道令,几套班子大合唱。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了生态建设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彭阳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    

    1997年5月20日到2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彭阳召开全区林业工作现场会。会上,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的黄璜同志与时任自治区副主席的周生贤同志在总结彭阳林业工作时,首次提出了“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精神”,并号召在全区推广学习。李志远,一位双腿残疾的农民。52岁仍然单身的他,20多年里靠着双拐和乡亲们的双肩将他的青春和血汗洒遍沟壑残塬。他用双拐和铁锹勾勒着执著,以非凡的行动唱响着“彭阳精神”,他身后700亩的山林,为“奉献”做着一个最恰当的注脚。    

    记者来到宁夏彭阳县草庙乡何沟村李志远的家,这是一个有着三个窑洞的小院,院子中央一簇竹子正在冬日里显现着旺盛的生命力。李志远领着我们走进他那间破旧的窑洞:除了一张木床、一个小收音机和一个铁炉子之外,值钱的就是一辆摩托车了。然而,窑洞一侧的墙上贴满了30多张由中央绿化委员会、共青团中央、民政部、人事部、中国残联、国家林业局等颁发的各类奖状。    

    1980年,26岁的李志远在一次事故中双腿骨折,造成终身残疾。卧床3年后的李志远,在收音机中偶然听到国家提倡植树造林的消息,这让他很兴奋。面对风沙弥漫、一眼望不到头的荒山,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家乡的面貌。种树的想法受到家人的阻挠,可李志远没有丝毫退缩。连路都得靠双手爬着走的他,工具根本没法拿。怎么去种树?后来,他想了个法子,用绳子将工具挂在脖子上,用手慢慢地爬到家门外的山坡上,由于双腿使不上劲,挖坑得一点一点地刨。那些天,他常常晕厥在山坡上,醒来后,强忍疼痛继续挖。后来,他找人做了一副拐杖,早上出门带上干粮,拄着双拐慢慢挪到山上,累了,靠着地埂睡一会儿;饿了,喝开水啃干粮。家人特别忙的时候,他就拄着双拐后退着从山底往上挪回家。就这样,他春秋种树,冬夏挖坑蓄水。没有树苗,他就用杏核种,或者用扦插的办法种树,后来又借钱买苗。为此,他常常负债。“有一次,种好的2000多株树苗都1米高了,没想到突如其来的一场洪水全给冲毁了,树苗只剩下五六棵。看着眼前,我就哭了。心痛!……从那以后,我种树时,会改好水道。”李志远回忆道。后来,他又承包了村里近百亩的荒沟继续植树。前几年,他自告奋勇的地做了一名护林员,管护着500多亩的林地。    

    20多年里,李志远靠着双拐给200多亩的荒山换上了新装。    

    在彭阳,让记者感受更多的是彭阳人的实干作风。与李志远一样有着“绿色情怀”的彭阳人和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还有很多。诸如全国造林绿化标兵原挂马沟林场场长吴志胜、全国劳动模范城阳乡农民杨万珍等。他们默默无闻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着家乡的面貌。

    技术创新因地制宜    

    彭阳县委、县政府立足自然条件和地貌特点,实行统一规划、整体推进、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生态治理布局上,按照“山顶沙棘、山桃株间混交,隔坡地埂苜蓿、柠条,山坡桃杏缠腰,土石质山区针阔混交”的经验,坚持适地适树,实行封造结合,林草间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田则田,乔灌草镶嵌配套,形成了北部干旱带以沙棘、柠条、紫花苜蓿为主的水保饲料林,中部地区以山桃、山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红、茹、蒲三河流域东南残塬区以优质杏、核桃、花椒为主的干鲜果经济林,西南部土石质山区以华北落叶松、沙棘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和林草、林果、林药、林菜结合等模式。造林整地从鱼鳞坑、带子田到“88542”旱作整地技术。彭阳人探索出了具有彭阳特色的“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和点、线、面协调配套的立体治理结构,做到治理质量一次达标,水土流失一次控制。
    

    “88542”旱作整地技术是彭阳人针对地貌、结合实际创出的新技术。该技术被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地方标准。该技术即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先挖宽80厘米、深80厘米的槽子,边挖边筑高50厘米、顶宽40厘米的埂子,最后回填槽子,使田面宽2米。在操作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经过技术人员的严格验收。这种整地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拦截地表径流,同时可有效提高林木成活率和保障树木的生长量。“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整地技术标准,成功诠释了水保“就地渗入”和“流而不失”的理论。据计算,彭阳“88542”工程整地带的长度可以绕地球三圈,被香港友人形象地称为“中国生态长城”。    

    通过大力推广秸秆深栽、树盘覆膜、树干套袋、涂保水剂、醮生根粉等抗旱造林技术和杏树高接换头技术,使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彭阳县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建设县”等殊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视察了彭阳生态建设后,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在黄土高原区推广彭阳经验的建议(第1798号)被列为全国十件重点建议之一。    

    目前,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131.5万亩,其中退耕造林75.6万亩,荒山造林、封山育林55.9万亩。退耕户占总农户的85.7%,退耕农民占农业人口的88.2%;资源管护面积已增加到78.8万亩,林草覆盖率达80%。全县林木保存面积达到190.6万亩。 


    生态立县效益多赢    

    通过生态立县的方针,彭阳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上,实现了多赢。彭阳县林业局局长晁建勇在采访中说:“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还草和‘88542’生态工程建设,彭阳县泾河水系上游泥沙量已明显减少,基本做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通过梯田改造、蓄水、保墒、保肥、保水等措施,农田由原来的‘三跑田’逐渐变为‘三保田’。”采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这几年的退耕还林还草,使得以往的大风沙天气逐渐少了,到夏天草尖上还挂满露珠,雨水比往年多了,树多了,鸟儿多了。虽然耕地面积比原来少了,可粮食单产量提高了,农闲时节还能出去打工,加上种植各种经济林果,收入也增加了。”    

    彭阳县委书记刘文英在接受采访时深有感触地介绍:“彭阳的生态建设,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产生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    

    通过林草先行、综合治理,彭阳累计修建高标准基本农田78.2万亩,粮食总产由建县初的4000万公斤增长到1.2亿公斤,增长了3倍。累计修建水利水保工程5600多处,打井窖5万座,发展灌溉农业8万亩,修建流域道路680千米,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村道路网,有效增强了农业的发展后劲。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初步建立了瓜菜、菌草、地膜玉米、辣椒、黄花菜、小杂粮等种植基地,发展特色种植面积达40万亩;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畜禽饲养总量增加到93万个羊单位。通过退耕还林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一部分农民从繁重的土地耕作中解放出来。2005年,全县输出劳务人员5.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5亿元,既充实了农民的“钱袋子”,又改变了农民的就业观念,同时有效地解决了人地矛盾的问题。    

    多年来,在生态建设中形成的“彭阳精神”是彭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宝”。未来的发展中,除了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使创新奋进、精明强干成为“彭阳精神”新的特色和内涵。让这种精神融会于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赋予“彭阳精神”更为宽广的外延,为彭阳“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动力。(记者林剑锋)

    来源:西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