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中文和英文难度:青铜器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3:30:55

                                                                         青铜器2  

                                                             本文引用自cwlgt1《 青铜器2》

 

 

[12-24] 礼在东方——简介我国青铜器文化二[80P]

亚簋

    亚簋,通高22.4cm,宽26cm,重3.16kg。

    簋圆体,有盖,盖顶正中有一圆握,上有二穿孔,握两旁各有一系钮,与二穿孔在平行

线上,深腹,腹两侧各有一兽耳,圈足较矮,且外撇。盖边、颈部及足上均饰夔纹组成的兽

面纹,颈部正背两面各饰一浮雕牺首。

    盖、器有对铭,3行16字:

    己亥,王赐贝,

    在阑。用作

    父已尊彝。亚(音贯)。

    铭文记述,己亥这一天,王赏赐贝,在阑地。因此为父已做祭器。做器者的族名是“亚

”。

    此簋造型普通,纹饰简单,但商代带盖的簋较少,传为河南洛阳出土。章乃器先生捐献

乳钉三耳簋

    乳钉三耳簋,通高19.1cm,口径30.5cm,重6.94kg。

    簋圆体,口沿外折,鼓腹,腹上有三兽耳,高圈足。颈部饰目雷纹,腹部以鞭形雷纹作

衬托,饰乳钉纹。耳上兽首采用浮雕手法,雕刻精致,突出了装饰性,使三耳格外醒目。足

上以六夔组成三组兽面纹。

  商代三耳簋较为少见。

癸簋

    癸簋,通高12.7cm,口径12.8cm,重1.78kg。

    簋侈口,鼓腹,圈足。通体以雷纹作地,口沿处饰蕉叶纹,颈部饰浮雕兽首及夔龙纹,

腹、足部饰兽面纹。

    器内底有“癸”二字铭文。“”为族徽。铭文表明此器是为族名为“癸”的先辈做的祭

器。

亚鸟宁盉

    亚鸟宁盉,通高31cm,口径12.5cm,重3.86kg。

    盉圆口,深腹,下有三袋形足。盉盖与颈有链相连,盖顶有一菌形钮。器身前有一管状

流,后有兽首鋬。盖、颈部饰兽面纹一周,流饰蝉纹,钮上饰火纹。

    鋬内有铭文6字“亚鸟宁从父丁”。“亚”为官名;“鸟”、“宁”、“从”均为族徽;

“父丁”指死去的父亲名“父丁”者。铭文记载有“亚”这个职官身份的“鸟”、“宁”、

“从”三个族为其死去的父亲名“父丁”者做此盉。

矢壶

    矢壶,通高34.6cm,宽24.5cm,重6.49kg。

    壶扁圆体,侈口,束颈,双贯耳,鼓腹下垂,圈足。从口沿至足部共有6层纹饰,一、三

、五层饰兽面纹,二、四、六层饰夔纹,双耳饰兽面纹。通体以雷纹作地纹,整体纹饰细密

华丽。

    壶内底铸铭文“矢”字,“矢”为做器者的族名。

册方斝

    册方斝,高28.5cm,宽16.2cm,重3.12kg。

    平口,平盖,方体,圆角,垂腹。平底,下有四个三棱尖足,足略外撇。盖顶上有一双

鸟形钮,鸟背向而立,盖上饰兽面纹。口两侧各有一伞形方柱, 柱上饰齿形纹及云雷纹,口

下饰叶纹一周。腹部四面饰兽面纹,间饰八个倒置的夔纹,腹侧有一兽形把手。足外侧饰蕉

叶兽面纹。该斝垂腹,重心下移,四足外撇,造型稳重。腹部以雷纹为地,上面平雕兽面纹

及夔纹,纹饰精美,细腻。斝体方者少见。

    器内底上的铭文“册”,代表族徽。

  

父已角

    父已角,通高20.5cm,双尾间宽16.5cm,重1kg。

    角口部双尾呈凹弧形,圜底,腹侧有一兽首鋬,三锥形足。腹饰兽面纹。

    鋬内有铭文“父已”两字,表明做器者是为祭祀自己的父亲“父已”而做此器。

父戊舟爵

    父戊舟爵,商代晚期,通高23cm。

    爵长圆腹,圜底,前流后尾,流侧有伞形柱,兽首扳,三锥形足。器身起扉棱,两面均

饰兽面纹,辅以三角纹和雷纹。流外侧有铭文“父戊舟”,一柱上有铭文“作尊”,表明“

舟”是这件青铜器的所有者,为祭祀“父戊”做此爵。

    商周时期,“尊”既指一种盛酒器,又是对酒礼器的统称(共名)。此件器物的铭文“

尊”是第二种含义。

    此爵的流与柱上分铸的铭文构成完整的内容,这在爵中十分少见。

子工万爵

    子工万爵,通高21.1cm,宽16cm,重0.76kg。

    爵圜底,有流,有尾,三锥足,口上有二菌形柱,腹上有一兽首鋬。口、流、尾下均饰

蕉叶纹,腹部饰兽面纹。

    鋬内有铭文“子工万”。“子”为爵称,是贵族男子的称谓;“工”表示负责管理工匠

;“万”是族徽。此铭文表明“万”这个氏族是承担管理工匠之职的贵族。  

亚方罍

    亚方罍,通高60.8cm,宽37.6cm,重20.8kg。

    罍方体,方口,有盖,直颈,肩部两侧各有一兽首衔环,鼓腹,正背两面各有一浮雕兽

首,腹部正面下方有一兽首鋬,方圈足外撇。盖、颈、腹、足上均有8条纵向凸棱,盖作屋顶

形,顶上有一钮。钮、盖、腹部饰兽面纹,颈、肩、足部饰夔纹。

    盖、器有9字对铭,盖铭2行,器4行:

    亚(音酗)者(音司)以

    大子尊彝

    铭文大意是:为祭祀历代先王后妃及太子而做该器。“亚”是做器者的族名。

玉刃矛

    袢忻ǜ?8.3cm,宽4.8cm,重0.1kg。

    矛由青铜柄和玉刃两部分组成。柄呈锥状,中空,两侧各有一系,一端有銎,另一端为

桃形,有槽,叶形玉刃镶嵌其上。柄饰兽面纹及叶形纹。

    矛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出现于商代早期,延续到汉代,是战争中常用的兵器之一。玉刃

矛不是实战兵器,而是用于礼仪之器。   

    青铜柄嵌玉刃矛保存完整者很少见。

亚盘

    亚盘,通高12.8cm,宽35.3cm,重4.24kg。

    “盘”圆体,宽口沿外折,浅壁,高圈足。盘内饰龙纹,龙首硕大,双目凸起,双目间

有一锥形凸棱,龙尾绕盘一周,龙纹间隙饰夔纹。外壁饰菱形雷纹,并饰三只浮雕兽首。足

上有6条凸棱,以凸棱为中心饰三组兽面纹。盘内底龙首处有铭文“亚(音疑)”二字,“亚

”是活跃于商代后期至西周初年的一个部族的族名。

    青铜器中的盘一般为承水器,多与匜、盉配合使用。其用法据《礼记·内则》载:“进

盥,少者奉槃(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沃盥,即洗手,以匜或盉浇水于手

,盘则用来承接弃水,宴飨前后行之,也称“沃盥之礼”。此盘形体颇大,也可作盛水之用

。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战国时逐渐消失。  

    勺,口径7.8cm,长12.3cm,重0.32kg。

兽面纹甗

    兽面纹甗,通高80.9cm,口径44.9cm,重40.02kg。

    甗侈口,双立耳,三蹄形足。颈、腹部起扉棱。颈部饰由夔纹组成的兽面纹,腹部饰变

形三角形夔纹。三足上部饰长有牛角的大兽面纹,下部饰弦纹三道。

    此甗花纹精细,型体高大,为青铜甗中之较大者。  

王生女方彝

    王生女方彝,通高29.5cm,宽18.6cm,重4.65kg。

    彝方体,平底,长方形圈足,足上有四豁口,屋顶形盖,盖上有一屋顶形钮。盖、腹、

足上出八条棱脊,饰兽面纹和夔纹。

    盖内侧与器内底有对铭“王生女”。铭文标其所属,表明此方彝是王的外甥女称女的器

物。

ㄐ毌父戊方卣

  ㄐ毌父戊方卣,通高38cm,宽21.5cm,重5.78kg。

  卣方体,斜肩,腹部平直,有盖,盖顶上有一屋顶形钮,有提梁,提梁两端各有一兽首

,盖、腹、足上均有8条纵向凸棱,肩部正背两面各有一浮雕兽首。盖饰兽面纹及夔纹,颈部

饰夔纹,腹部饰夔纹及兽面纹,足饰夔纹,通体无地纹。

  盖、器有7字对铭:

  ㄐ毌六六六父戊

  铭文大意是:该器是为去世的父亲戊做祭器,在做器时进行了占筮,得出的卦画符号是

“六六六”。“ㄐ毌”是作器者的族名。

二祀其卣

  二祀其卣,通高38.4cm,宽36.9cm,重8.86kg。传1940年前出土于河南安阳。

  椭圆腹提梁卣。盖、颈、圈足、提梁皆饰夔纹,颈中部两面饰小兽头各一。

  该器外底铸铭文39字,盖及内底各铸“亚獏父丁”4字,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

几件之一。外底铭释文如下:

  丙辰,王令(命)(音义)

  其兄(贶)丽,殷

  于夆,田雍。宾

  贝五朋。在正月,遘

  于妣丙,肜日,太乙(音是)。

  唯王二祀。既

  (音扬)于上下帝。

  (丽:《周礼·校人》“束帛丽皮。”《注》“两皮也。”指一对兽皮。兄(贶):即赏

赐。宾:金文通例,王派使者出使诸侯称“使”,被使者按例需对使者有所馈赠,馈赠称“宾

”。 )

    铭文大意是:商纣王命令其去夆地发布政令,在雍地田猎,并赠送夆地酋首一双兽皮。

酋首返赠其五串贝。时值商纣王二年正月丙辰日,举行肜祭,祭祀太乙的配偶妣丙的日子。

其对天上的上帝和地上的商王都作出了贡献。      

  这件铜器的铭文对研究商代晚期王室与周围方国的关系以及商王室的祭祀制度、殷国制

度、历日制度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有的学者怀疑这件卣的铭文是伪刻的。为此,我

院对该卣进行了X射线检测分析,经透视光片验证,器物铭文部分与器底及圈足是一整体,没

有焊接痕迹,可以排除伪铭的可能。  

十字洞腹方卣

    十字洞腹方卣,通高34.5cm,口径6.6cm,重3.54kg。

    卣圆口微侈,长颈,方腹,圈足。有盖,盖钮作立鸟状。卣肩两侧各铸一浮雕卧鸟,双

鸟背向,尾上卷与卣的提梁相连。卣腹四面正中各有一方孔,形成四面穿透、内部相通的“

十”字形孔洞。卣盖、器腹和圈足上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地纹,均饰以兽面纹。

    此卣的腹部采用了奇巧的形式,器外部四面相通,器内曲折相连,两者结合,既有贮酒

之功用,又有观赏之效果,构思巧妙,匠心别具,反映出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贝鸮卣

    贝鸮卣,通高17.1cm,宽14.2cm,重1.18kg。

    卣为双鸮相背而立形,盖为鸮首,两侧各出一尖喙,顶有一菌形钮,器底下有四矮蹄形

足。腹部饰浮雕翼纹,颈部饰雕浮双兽首。

    盖、器对铭“贝”二字。“”通箙,指箭囊。“贝”为族徽。“贝”表明器之所属“贝

”是一个武官氏族。

兽面纹大钺

    兽面纹大钺,高34.3cm,宽36.5cm,重5.8kg。

    形体厚大,器身方正,弧形刃,两角外侈,平肩,长方内。肩上有二穿,用来缚扎和加

固钺柄。钺体上方装饰三个带花蕊的圆形浮雕,间饰细腻的兽面纹,下方为兽面三角形纹。

钺体两侧镂空。

    此钺气魄恢弘,造型与纹饰别致而和谐,雕刻细腻华丽,是青铜钺中的精品。

山妇觯

    山妇觯,通高17.5cm,口径8.6cm,重0.66kg。

    觯侈口,束颈,鼓腹,圈足。有盖,盖顶有一菌状钮。钮上饰火纹,盖面饰乳丁雷纹一

周,颈、足部饰夔纹。

    器内底有铭文“山妇”二字。“山妇”即“妇山”,表明此器的所有者是以“山”之族

名作为自己私名的一位贵族身份的妇人。

三羊尊

    三羊尊,高52cm,口径41.2cm,重51.3kg。

    尊为大口广肩型,厚唇外折,细颈上有三道凸弦纹。肩部等距离地装饰三只高浮雕形式

的卷角羊头,间以回形纹为地的目形纹饰。腹部较肥硕,纹饰更为华丽,在回纹地上有三组

兽面纹,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兽面上最能传神的眼睛,增加了肃穆庄重的气氛。圈足较高,

上边有两条凸弦纹,中间有三个等距离的较大圆形孔,这是商代铜器的典型特征之一,圈足

的下部在回纹地上饰有六组兽面纹。全器图案布局错综复杂,繁而不乱,是目前我国发现的

同类器物中之最大者。

    这件尊是经过两次铸造而成的,先铸尊体,并在肩部相应的位置上预留孔道,然后在孔

道上再搭陶范,铸制羊头。这反映了三千年前我国先民的智慧与技巧,表现了当时冶铸工艺

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从大口、广肩、低体、高圈足以及圈足上的三个大孔和繁缛的纹饰、华丽而又庄重的造

型等特点来判别,此尊应属于商代晚期器物,其时代相当于公元前十三世纪左右。

    三羊尊造型端庄富丽,制作精美,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佳作之一。

作尊彝尊

    作尊彝尊,通高27.6cm,宽22.5cm,重3.35kg。

    尊圆体,侈口,直颈,深腹,圈足外撇。腹部饰三层纹饰:上层饰四牛纹,牛曲腿而卧

,嘴微张,目视前方,二牛间各饰一个半浮雕兽首;中层饰四条锥形凸棱,间饰四只目纹,

目纹四周为四瓣叶纹;下层饰单首双身龙纹。

    此尊通体纹饰均采用半浮雕艺术手法,无地纹衬托。

  器内底有铭文1行3字:

    作尊彝。

[img][/img][img][/img]'  border=0>

亚方尊

  亚方尊,高45.5cm,宽38cm,口径33.6×33.4cm,重21.5kg。

  尊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饰一象首,象首间夹饰兽头,颈、腹、足均饰八条棱脊。兽

面纹和夔纹是其主体纹饰,以雷纹作地。

  口内侧铸铭文2行9字:

  亚(音酗)者(音司)以

  大子尊彞。

  铭文大意:亚族祭祀诸位王后和太子的宝器。

  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尊传世较少。传世的亚器有50件上下,

器型不一,有方簋、方尊、方罍、方爵和兕觥等,仅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15件。70年代在

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了几件带有亚铭文的青铜器,从挖掘的墓穴来看,规模都不小,其中一

座还是有四个墓道的大墓。加上众多的带有亚铭记的器物,说明它们所代表的可能是一个大

族。再从本器铭文看,能祭祀诸王后和太子的,也不会是一般的部族。此外,早年间苏埠屯

还曾出土过一些“亚器”,也有学者就此推测苏埠屯是亚族的墓葬区。

龙纹壶  西周

壶为西周时期最主要的容酒器。此壶直口,长颈,斜肩,鼓腹甚大,下承圈足。颈两侧设象鼻上举的兽首环耳,套铸有环。腹部有四等分界栏,界栏和圈足饰变形兽体纹,颈部和腹部界栏内均饰卷体龙纹。纹饰疏宽流畅,规整大方,造型典雅庄重,颇有特色。

青铜壶  西周

此壶形体较小,铭文自名为饮壶,故为饮酒器。整器呈椭圆形,垂腹,圈足,盖顶有捉手。器、盖四边皆有勾曲的棱脊,盖沿和圈足各饰对称弯曲的蛇纹,器颈饰对称的鸟纹,盖面及腹部饰对称的变形卷体龙纹。全器以细雷纹装饰。

  

厚趠方鼎  西周

此鼎为饪食器。口沿外折,双立耳,方腹直壁,由上向下渐有收分,下有四条细长柱足,四隅有棱脊。腹四壁均饰兽面纹,兽面纹长角下垂于两侧,体躯省略,图式稀见。内壁有铭文五行三十四字,记述王在成周之年,厚趠受到廉公馈赠的事迹。该器铸作精细,在宋代即已著录,流传保存至今,实属罕见。

  

妊簋  西周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妊簋的圈足下设有四条象蹄形足,提高了器物的高度,是为了取食方便而进行的特殊设计,但与一般圆形器用三足的习惯有所不同,比较罕见。器身两侧设置象头形的双耳,长鼻翻卷如垂耳,极其生动。簋的腹部饰有百乳雷纹,是商代晚期盛行的纹饰,沿用至周初。

  

  

德鼎  西周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德鼎是西周早期遗存的少数青铜大鼎之一。这一时期的鼎发现很少,在重视食器的当时,都是重器。德鼎的造型较商代晚期已发生变化,口部呈桃形,器腹微微下垂,平添沉稳的气质。鼎的花纹仍采用带地纹的兽面纹,但构图趋于简略,层次也不甚丰富,表现出周人独特的简约风尚。

  

凤纹卣  西周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卣是西周前期最主要的酒器,数目倍于商,并且有多种式样的变化。这件卣纹饰特别精美,盖和腹部的回顾式大凤纹羽冠逶迤交缠,华美异常,范铸技术也十分精湛,是西周卣中难得的精品。此卣出土于安徽屯溪古越族的墓葬中,同出器物多为春秋战国之际的青铜器。在春秋战国之际越人的墓葬中埋藏有如此精美的西周铜器,显示了他们对先进的中原文化的仰慕之情。

  

  

父庚觯  西周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父庚觯是圆体垂腹的觯,颈部饰蕉叶纹和分尾的鸟纹,腹部则为对称的凤鸟纹,昂首垂尾,华丽而精美。从西周初年起,鸟纹装饰逐渐增多,并常作为主题纹样,且形式日渐华美,尤以康王、昭王时代最为著称。

  

  

效卣  西周

西周恭王(公元前10世纪中叶)

卣是古代用于盛放香酒之器,多装饰精美。这件器盖部和腹部都饰有华丽的凤鸟纹,凤首回顾,生动多姿,器物的颈部和圈足上也装饰有回顾的龙纹。此卣铸有铭文七行六十八字,记效因受到父亲公东宫转赐的天子赐品而作器纪念。

  

保卣  西周

高盖沿,圈形捉手,垂腹,圈足,兽首提梁。 盖、沿下、圈足各饰龙纹、联珠纹、蝉纹。器盖对铭46字,记召公太保受王命伐殷东国五侯。

  

  

虎簋  西周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此簋的造型和纹饰均十分壮丽,微微隆起的盖部置有莲花形的捉手,优雅美观。口、腹之间稍稍内收,形成流畅的曲线。盖部、腹部、颈部和口部分别装饰连绵的波曲纹和交缠的兽目交连纹,气势雄浑,富有韵律感。在器物的盖和内底,分别铸有一虎纹,当是作器人的氏称。

  

师遽方彝  西周

西周恭王(公元前10世纪)

彝为容酒器.此方彝两侧置有上卷的象鼻形双耳,较为少见。盖及器体饰变形兽面纹,口沿下及圈足饰兽体变形纹饰。盖、器各铸铭文六十七字,大意记载周王在王宫中举行酒宴,师遽向王奉献礼品,王命令宰利赐给师遽玉圭等物品,师遽因以作器,以答谢天子的赏赐。

史颂鼎  西周

大立耳,垂腹,近平底,三蹄足。口沿下、腹和足上分饰变形兽体卷曲纹、波曲纹、兽面纹。铭文62字,记史颂受周王之命省视苏国。

德方鼎  西周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西周早期的方鼎造型更趋浅腹,足部变得细长,这件鼎是这一时期的典型。鼎的铭文相当重要,共5行24字,记成王在成周洛邑祭祀武王,贵族德参与其事,受到成王赏赐,作器以记之。

  

  

晋侯苏编钟  西周

西周厉王(公元前9世纪中叶)

编钟为成组的青铜乐器。该组编钟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钟。钟上刻有规整的文字,共刻铭文355字。铭文用利器刻凿,刀痕非常明显,铭文可以连缀起来,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肆中发现此套编钟14件,并抢救回归.后山西晋侯墓考古发掘出土了残存的2件小编钟,形制与14件晋侯苏钟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连缀起来,证实上博从香港抢救回归的14件钟与此次发掘出土的2件钟原出同墓,此套完整的编钟数目应是16件。

齐侯匜  西周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前771年)

匜为盥洗器。此器平盖,龙首鋬,四兽形足。通体饰较密的横条沟脊纹。腹内底有铭文四行二十二字,记齐侯为虢孟姬良女作匜。孟姬女是虢君之女,为齐侯夫人。在青铜匜中,以此形制为最大、最重。

  

青铜方尊  西周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尊也是一种盛酒器,一般为圆形。这件尊为圆口方体。器上的装饰以兽面纹为主,肩部四周各饰有立体的大象,象鼻高高翘起,庄严中略带诙谐。尊的四角有镂雕棱脊,雕工精细。此器形体虽不大,而其气度则深厚雄健,仿佛大器。

  

  

鄂叔簋  西周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簋是一种盛放饭食的器具,方座簋是西周初期开始出现的新形式。鄂叔簋方座下有一个小铃,至今保存完好,稍有晃动即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方座表面饰鸟纹,极工整。

    有盘鼎

    有盘鼎,通高20.2cm,宽16.4cm,重2.26kg。

    此鼎圆形浅腹,二直耳,三夔形扁足,足中部有隔似盘。颈部饰兽面纹带,兽面中间凸起一道扉棱,恰似兽面的鼻子。

    在以往的考古发掘品和传世藏品中,带盘鼎较少见。此种形制的鼎在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中曾出土一件。

寓鼎

    寓鼎,高26.5cm,宽22.2cm,重3.76kg。

    鼎为深圆腹,三柱足,二直耳。口沿下饰兽面纹带,纹带的上列有一排旗状图案。

  内壁有铭文4行30字:

    唯十又二月丁丑,寓

    獻佩于王,王赐寓

    曼丝。对扬王

    休,用作父壬宝尊鼎。

    铭文大意:在十二月丁丑这一天,寓献给王后佩饰,王后赐给寓美丝。为答谢王后的美意,特做此宝鼎,用以纪念死去的父亲壬。

史斿父鼎

    史斿父鼎,通高41cm,宽19.5cm,重2.52kg。

    此鼎口微侈,有立耳,分裆,实足。颈部饰列旗兽面纹,兽面中部附饰浮雕牺首。内壁铸铭文3行9字:

    史斿父

    作宝尊

    彝鼎。七五八。

    记史游父做鼎。铭后所附数字是八卦符号,表明铸造此鼎时曾经进行过一次占筮。

嬴霝德鼎

    嬴霝德鼎,通高10.5cm,宽8.3cm,重0.36kg。

    此鼎平沿外折,深圆腹,二直耳,三柱足较短,腹饰二道弦纹。

    腹内铸有铭文2行6字:

    嬴霝德,

    作小鼎。

    做鼎自铭“小鼎”者,较少见。

堇临簋

    堇临簋,高16.7cm,宽33.5cm,口径21cm,重3.66kg。

    器圆形,侈口,大腹,双耳,圈足。双耳上饰兽头,耳身饰鸟头,长珥上雕鸟尾及足,腹前后各饰一大兽面纹,口及圈足各有一带漩涡纹,间以变体夔龙纹,中间有一凸雕兽面纹。

    器内底铸铭文1行8字:

    堇临作父乙宝尊彝

    堇临是占有这件铜器的主人,堇临作这件铜器是为祭父乙。

  堇临簋腹部兽面纹简洁洗练,簋耳却十分复杂,生动的圆雕极为罕见。此簋原为清代内府藏器,曾藏颐和园。

顶卣

    顶卣,通高27.5cm,宽21.3cm,重3kg。

    此卣为扁圆形体,盖顶隆起,折沿明显,圈形捉手。器身子母口,鼓腹,圈足有宽边。提梁两端之兽首似羊形,面饰蝉纹。盖与器身四面有较高的扉棱,盖面和器腹饰无地纹的分解式兽面纹,颈部饰相对回顾的卷尾夔龙纹,以浮雕兽首相隔。盖沿和圈足饰两两相对的四组以分尾夔纹组成的兽面纹。

    盖和器对铭,均4行17字:

    顶作母辛尊

    彝。顶赐妇

  曰:用

    于乃姑宓。

    记顶为其死去的母亲辛做祭器。顶赏赐妇,说:“用来在你婆婆的宓庙(求子庙)中祭享。”

成周铃

    成周铃,通高8.5cm,宽6.5cm,重0.164kg。

    此铃平口,顶上有半环形钮,铃身一侧倾斜,形成不平衡状态。体内有舌,舌碰击铃内壁时可以发声。

    铃正面有阳文2行4字:

    成周

    王铃。

    标明其为成周(洛阳)王室用铃。

鲁侯爵

    鲁侯爵,高20cm,宽16.2cm,重0.76kg。

    爵体略长而优美,流尾上翘,爵壁较直,无柱(唐兰先生认为:附柱,柱折后被磨平者。),鋬较小,饰有兽头,圆底,刀形足外撇。腹上下饰二层云雷纹带,中间隔以凸起的弦纹。

  尾部口壁内铸有铭文2行10字,是爵中铭文较长者。

    鲁侯作觝,甹,

    用尊臬盟。

    铭文大意:鲁侯做了这个爵,用来放置祭祀父亲的庙里的酒和聘礼、盟礼。

荣簋

    荣簋,高14.8cm,宽28.8cm,重1kg。

    簋为浅圆腹,平沿,高圈足。四兽耳,每耳的兽头均高出口沿,并有下垂的长方形小珥,小珥近地,上面雕饰兽尾、兽足,使耳与小珥在构图上成为一个整体。腹部饰圆涡纹和夔纹,夔作倒置状。圈足饰有四组兽面纹。

    簋内底铸有铭文5行30字:

    唯正月甲申,荣

    格,王休赐厥臣

    父荣瓒、王祼

    贝百朋。对扬天子

    休,用作宝尊彝。

    铭文大意:在正月甲申这一天,荣到了这里。他是王的叔父,同时也是朝廷中的大臣,故称其为“臣父荣”。王赏赐他一个玉勺以及王用于祭祀的贝一百串。为答谢天子的美意,荣做了这件用于祭祀的宝贵的彝器。

团龙纹簋

    团龙纹簋,高15.8cm,宽27.3cm,重2.24kg。

    此簋侈口,圆腹,圈足。腹有二兽耳垂珥。腹饰浮雕团龙纹。龙张口,双齿外露,鼻上卷。龙纹两两对峙。圈足饰弓身卷尾蚕纹。通体以细云雷纹填地。

叔卣

    叔卣,高19.3cm,宽21.6cm,重2.82kg。

    卣为椭方体,方口四角发圆,大腹,圈足,有盖,盖顶作喇叭形捉手。器颈与盖沿均四面铸有贯耳,两两相对,贯耳是穿系的地方。盖面与器颈部均饰兽面纹带,圈足饰细弦纹两道。

    卣盖内与器底有对铭,均5行32字:

    唯王宗周。

    王姜史叔使于太

    保,赏叔鬰鬯、白

    金、芻牛。叔对太保

    休,用作宝尊彝。

    铭文大意:周王在宗周行祭。王后的史官叔被派出使太保,太保赏给叔浸过香草的酒、白色的青铜、经过豢养的祭礼用牛牲。叔为答谢太保的美意,做了这件宝贵的彝器。

伯盂

    伯盂,高39.5cm,宽53.3cm,重35.8kg。

    此盂圆腹,卷沿,有二附耳,圈足。颈部前后饰浮雕兽首,兽首两侧饰夔首鸟身的变形夔纹,也称夔鸟纹。腹部饰宽叶纹,圈足上饰对角夔纹。

    盂内底有铭文2行15字:

    伯作宝尊盂,其万

    年孙子子永宝用享。

    大意是说:伯做了这件宝贵的盂,希望后代子孙永远享用,并以此为宝。

微师耳尊

    微师耳尊,高25.7cm,宽23.2cm,重3.48kg。

    尊为圆筒形,侈口,鼓腹,圈足。颈下与圈足上部均饰弦纹两道,腹部上下两周纹带均饰以双线勾勒的变形夔纹,夔纹带上下用圈带纹镶边。

    尊内底有铭文7行52字:

    唯六月初吉辰在辛

    卯,侯格于耳,侯休

    于耳,赐臣十家。微师

    耳对扬侯休,肇作京

    公宝尊彝,京公孙子

    宝。侯万年寿考黄

    耉,耳日受休。

    铭文大意:在六月第一个吉日辛卯这一天,侯到了耳的住处。侯赞扬耳,赐给他十家奴仆。微师耳为答谢侯的美意,做了这件纪念先祖京公的宝贵彝器,希望京公的后代子孙永以为宝,并祝愿侯万年长寿,耳日日得到侯的好处。

师旂鼎

  师旂鼎,高15.8cm,口径16.2cm,重1.92kg。

  鼎圆浅腹,腹倾垂,二直耳,三柱足。颈饰一周长身分尾垂嘴的鸟纹。

  器内壁铸铭文8行79字:

        唯三月丁卯,师旂众仆不

        从王征于方雷。使厥友引

        以告于伯懋父。在,伯懋

        父迺罚得、 顯、古三百锊。 今弗

        克厥罚,懋父令曰:“义,

        厥不从厥右征,今毋,

        其又内于师旂。”引以告中

        史书,旂对厥于尊彝。

    (仆:指师旂管辖的一些人。友:这里指同事或下属。内:交纳、上缴。这里指交纳一定的罚款。)

  铭文大意是:这是三月的丁卯日,师旂因为他属下的许多仆官不跟王去征方雷,派了他的属僚引把这件事告到伯懋父那里。说:“在的时候,伯懋父曾罚得、显和古三百锊,现在没有能罚”。伯懋父命令说:“依法应该放逐像这些不跟右军一起出征的人,现在不要放逐了,应该交罚款给师旂”。 引把这件事告知中史写下来。师旂对扬这个判词,铸这件彝器。(唐兰释文解说)

  这件铜器铭文记录了西周中期军法处罚事件,反映了当时的法律制度,是研究法律史的珍贵资料。

  鼎,通高21.2cm,宽18.6cm,重2.04kg。

    此鼎圆腹,折沿,有二立绳耳,三柱足。口下饰弦纹二道。

    鼎内壁有铭文5行26字:

    内史令事,

    赐金一钧,非余。

    曰:“内史朕

    天君。”其万年

    用为考宝尊。

    大意是:内史命去向太后说:“内史仍然效忠于我太后。”内史赏赐青铜料一钧和一串玉珠。祈求万年长寿,此鼎用为祭奠其先父的宝器。

师趛鬲

    师趛鬲,高50.8cm,口径47cm,重48.8kg。

    此鬲是传世品,表面经打磨上腊,颜色黑中透亮,器极精致美观。本器侈口,折沿,束颈,附耳,分档袋形腹有扉,蹄形足。全器纹饰由三种纹样组成,腹部以回形纹为地,上以凸起的六只巨大的回首夔龙纹为主体纹饰;颈部饰双首夔龙回曲纹带;附耳内外两侧均饰以重环纹。

器内壁铸铭文5行29字:

  唯九月初吉庚  

  寅,师趛(音甘)作文考

  聖公、文母聖姬

  尊趛。其万年子

  孙永宝用。趛。

    铭文的大意是:在九月第一个吉日庚寅这天,师趛为其已故的父母铸造了这件大鬲鼎。愿其子孙万代永远宝用。铭末一字是师趛家族的族名号。

    师趛鬲造型雄伟,作为祭祀重器,其采用了巨大的兽形花纹,寓动于静,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同时,本器也是迄今为止所知鬲中最大且最华丽的一件,愈增加了其作为国宝的价值。

豆闭簋

    豆闭簋,高15.1cm,宽32.5cm,重5.06kg。

    簋弇口,圆鼓腹,圈足,腹两侧有兽首衔环耳.器身自上而下满饰平行的瓦棱纹。

    簋内底铸铭文9行92字:

    唯王二月既生霸辰在戊寅,

    王格于师戏大室。邢伯入佑

    豆闭,王呼内史册命豆闭。

    王曰:“闭,赐汝戠衣、、鑾、

    旂。用乃祖考事,俞

    邦君马弓矢。”闭拜,稽首。

    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用

    作朕文考叔宝簋,用赐

    寿万年,永宝用于宗室。

    铭文大意:在周王二月上半月的戊寅日,王到达师戏的宗庙大厅,邢伯进来作豆闭的佑者,王呼内史宣布对豆闭的册命。王的册命辞说:“闭,赐你玄色的上衣、环形的围裙、还有车上的銮铃和旗帜。继续你祖父和父亲的工作,管理友俞邦君的司马和弓矢。”豆闭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这一重大、显赫和美好的册命,豆闭做了纪念死去的父亲叔的宝簋,祈望他能赐给万年长寿,使这件簋能永远在祖庙中供放。

    这篇铭文较完整地记录了一次任命官员的典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