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镇杀人:包丽敏:当我们想听听政府怎么说(中国青年报 2004-4-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8:24:00
记者手记
当我们想听听政府怎么说
2004年04月28日 02:29:56

包丽敏

  作为一名记者,采访艾滋病人、采访矿难,我没犯过憷,但采访中需要“听听政府怎么说”时,我的心里却常常敲起退堂鼓。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北京某服务行业严重的质量问题,受到读者广泛关注。我所供职的媒体要求我对这一新闻继续进行采访,看看这一质量问题是否真有这么严重?政府主管部门采取了什么样的监管措施?

  按惯例,我先找到这家政府主管部门专门接待媒体的“新闻官”,并传真了一份盖了公章的采访提纲,半天之后,新闻官回复,按其指点,找到主管这一行业的A处。

  打通电话,对方已经看到该报道,说:“那事是谁说的,你们就找谁去,我们不知道。”我赶紧解释:我们想听听主管部门的权威说法。“不知道!”不等我再磨,对方把电话挂了。

  无奈回去求助于温和的“新闻官”,他说:这个处很忙。随后,他又给我推荐了“应该了解情况”的B部门。找到B部门,得到的答复是:“这事归A处管,我们不好说。”

  找该行业业内人士咨询,确认的确由A处负责。我只好再找到A处要求采访,这回换了一人接电话,答复说:“我们只负责政策,不管具体操作,你找C所。”我赶紧说,政策也是我们需要的。对方不耐烦了:“我已经说过了,你找C所。”没等我反应过来,电话又挂了。

  那就找C所吧,但C所又以他们不负责为由让我找A处。

  一轮“皮球”踢下来,感觉进了死胡同。

  不甘放弃,再去磨“新闻官”,我要求直接采访主管副局长。“新闻官”迟疑道:这不可行吧。一磨再磨之下,新闻官答应去试试。但就此没了回音。

  两个工作日过去了。采访仍毫无进展。情急之中,想起一位同事曾有过与我类似的经历,最后无奈之下,这位同事拨通总机,要求直接转主管领导,话务员问她是谁,她随口说“我是他外甥女”,电话真转了进去,主管领导接了电话,非常爽快地接受了采访。她指点我说,其实很多“大”领导本人反倒愿意接受采访。

  于是,我如法炮制,冒充副局长的“外甥女”,电话果然转了进去,正心中暗喜,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声:“局长不在,我是他秘书。”我一下跌进冰窖,但心里还藏着一线希望,把重复了许多次的采访意图再说了一遍。副局长秘书说:“你应该去找A处!”我把此前经历向她表述,秘书坚持说:“你先去找A处吧。”

  希望最后破灭,我决定强硬起来,问道:政府部门工作是很忙,可这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难道不应该出面解答吗,这难道不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吗?

  副局长秘书愣了一会儿,说:“你还是去找A处吧。”我再也说不出话来。

  我的同事和一些同行们都有着类似经历。但让我们高兴的是,有关制度在完善。广东和上海等城市已经分别于去年和今年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而国家的政务信息公开条例也有望出台。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城市也相继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为这些措施鼓掌的同时,我还希望:除了政府一方主动的信息公开之外,当我们想听听政府怎么说的时候,政府是否也能出面说一说呢?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完善机制,当大家想听听政府怎么说时,能及时听到政府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