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瓦房到天津南站:如何快速增长福报?有了“福报”但不要把它用完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28:22

星云大师开示:如何增长福报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财富不一定是我们的,增加物质、财产有时反而是个累赘。唯有福报是真的,到哪里都享用不完。如何增加福报呢?

  一、少贪多舍:舍就是一种布施、结缘,缘结得越多,就像播了种,必有收成。所以少贪多舍,必能增广福报。

  二、少聚多散:不要积聚财富,因为财富是五家所共有。遇到水灾、火灾、贪官污吏、盗贼及不肖子孙,财富转眼成空。钱要用了才是自己的,因此要多布施、多结缘。

  三、少执多放:人不要太执着,执着于一点往往失去全部。要把眼光放大、放远、放开,要能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四、少傲多谦:做人要谦虚,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太自满、太傲慢,让人看不起,谦虚的人才会受尊敬。

  五、少私多公: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因此不要处处只为自己着想。要常常想到别人,想到大众,能够少私多公,才能融入大众,才能扩大小我。

  六、少忧多喜:人生苦短,不要让生命充塞太多的忧郁、伤感。要把欢乐、喜悦常驻心头,并且影响他人。

  七、少爱多慈:爱是有染污性的,是自私的,是不究竟的,唯有把爱升华为慈悲,才能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才能对人有所助益,所以我们要少爱多慈。

  八、少色多德:不要把生命浪费在爱情、美色的追求上,因为爱情、美色会随着时间迁流而产生变化。我们应该在道德、修养上用功,这才是永恒不灭的。

  九、少自多他:不要凡事只想到自己,要想到自己以外还有他人,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同学、朋友、同胞及一切众生。

  十、少拒多容:泰山不辞土壤才能成其大,所以,能够少拒多容,才会增加福报。

  

            如何增广福报:

             一、少贪多舍。    二、少聚多散。   

           三、少执多放。    四、少傲多谦。   

          五、少私多公。    六、少忧多喜。  

          七、少爱多慈。    八、少色多德。  

        九、少自多他。     十、少拒多容。

                                                      

                                                              

 

 

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

索达吉堪布开示——孝顺、供养父母是为自己积累福德


    1、大小乘的佛经中,非常强调对双亲的孝敬。一个人若能做到这一点,那在他的家族中、在他的命运中,会得到梵天、帝释、四大天王为主的白法天尊之护佑和加持。同时,诸佛菩萨化现的善知识也非常喜欢这种人,对他进行加持之后,他的家族中会不离堪为世间应供的阿阇黎。
    2、恭敬父母的人,其家族中不离护法天尊的加持,以及善知识的转世。同时,今生会以感恩图报等功德而美名远扬,处处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来世也将转生到善趣中。由此,假如一个人忤逆不孝,他的下场也可想而知。
    3、子女对父母孝顺,就会得到护法神的帮助,很多上师也喜欢他,寺院的大和尚、住持肯定会加持,赐予他悉地。否则,对父母都不孝顺,有些上师有点害怕:“他对生身父母尚且如此狠,会不会有一天对我也是这样?”所以不敢接近他。
    4、对父母有报恩之心非常重要,这种人即生中名声远播,他世能转生到人天善趣中享受快乐。
    5、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引用佛经的教证说:“儿子将父母扛在左右双肩上转绕大地承侍,也难以报答父母之恩,若使父母趋入正法,则能回报恩德。”莲池大师也在教言中说:“大孝之中的大孝,就是引导父母念佛,最终往生净土
    6、《大集经》中说:“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还说:“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世间上若无佛出世,善于承侍父母,即是承侍佛陀。纵然父母已离开人间,我们在开法会、朝圣地时,提一提他们的名字,或者交钱请僧众加持,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
    我还想告诉大家—— 我们积累福德,比如放生、布施、修庙、施食等等,我们的九代祖先都可以因为有一个行善子孙脱离恶道。
    这是真实不虚的。我父亲逝世,我妻子不认识我父亲,也不知道我父亲的名字,嫁过来以后,喜欢行善。结果我父亲因为她的善行,在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莲品增上到六品。
    大家看,一个人行善,这个人的配偶的眷属都能被度脱,何况自己的父母眷属及祖先。我们的父母会因为生了我们这样一个孩子,生善道中,这就是古语中“一人得道,九祖超升”。(
转自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show1_34331.htm)

 

 

 

南怀瑾老师说:不要把“福报”用完了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得来的。南怀瑾大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的险事,让他刻骨铭心,并把这件事与“福报”联在一起思考,融入了他的人生哲学之中,并警示终身。
大师出生于浙江乐清的一个小乡村。六岁开蒙,上私塾,读四书五经,接受了旧式教育。到了十一岁,古书已经读得很多了,已经通晓诸子百家,还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就是当今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也没有他读的古书多,而且,还在一直读下去呢。
他的父亲是个很有经营头脑的人,有着温州人善于经营的智慧,勇于经营的胆识。在乡间开了多爿小店,经营着布、米、百货,还有些田地上的收成。家业兴旺,箱底厚实。虽说是仕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一位,但他的父亲坚信经商是第一的。生意做好了,发了大财了,连官府里都要来攀附你的(这种想法在当今可谓是大放光芒了)。
他的父亲还是个开明人士。那时,城里已经时兴学习现代的科学知识了。而他的独生子南怀瑾对算术、化学之类的现代文化知识却是个空白。父亲也认识到了这是个大问题。于是,就想方设法把他送到城里的县第一小学(大概也是类似于如今的重点小学)里,花了大价钱插班读六年级。学校里没有地方住,就住在一个朋友家里,托人家照应,可谓用心良苦。
这年的寒假到了,学生们都回家过年了。这一年也正好是南大师的奶奶六十大寿,家里就摆开了寿宴,大庆大贺,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
离开学的日子还早着呢,但生日宴结束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南大师就急猴猴地要去上学。父母亲再三阻拦无效,只得让他去,也没人送,他一个十来岁的小把戏独自走了几个钟头,进了城,还是住到父亲的那个朋友家里。
就在他离开家的这天夜里,南家出了大事了。一伙穷凶极恶、如狼似虎的海盗把南家洗劫一空,亏得父亲逃得神速去搬救兵,母亲化妆成佣人,才躲过了被绑票甚至杀身之祸。
财产损失惨重,好在是全家人的命都保住了。更好在南大师头一天生出了莫名其妙的念头,要去上学,冲破了一大家人的劝阻而走了。要是还在家里,这个独生子,多值钱啊,还不成了海盗的绑票,也许早就没得命了,哪里还能有今天的国学大师。
这件刻骨铭心的事情一直挂在南大师的心头。如果不是连续大操大办奶奶的六十大寿,也不会招来海盗。南大师后来经常提起这件事,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轻言做寿。佛学里也讲,一个人,一个家庭,在“福报”很好的时候,不能把“福报”用完了。
南大师的意思大概是,人不能太张扬。尽管他的父亲在当地是很有人缘的,也经常捐助地方解决一些困难,做了不少的慈善事业,让乡邻们受益了,但是,你为了做个生日,天天大鱼大肉的酒席摆下十几桌来,声势浩大的,还惹来了不少白吃白喝蹭饭的家伙,多显人眼目啊,那还不把幽冥之处的那双眼晴惊醒了。每个人的背后,总是有一双眼睛在盯着的。一种情形是,因为洁身自好,行善积德,屏蔽了你的身子,那双眼晴看不到你,你也就太平无事了。一种情形是,因为你的张扬了,忘乎所以了,得意忘形了,甚至是疯狂成一团火了,那双眼晴就会盯上你了,灾难也就随之而降了。西方有人士说过,上帝要让一个人灭亡,必定让其先疯狂。
所以啊,南大师少年时遇上的这件事,对他的一生都有着极大的警示。他不是仅仅当着惊险一遇而过,庆幸自己命大。而是把这个惊险上升到人生的教训,牵挂在自己的一生之中。一辈子为人处事都是把自己放低了,再放低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他都是同心同情同等对待。哪怕是从名声鼎盛到如今,学识经历如茫茫森林一样的浩瀚,品养道德似须眉山一样的神圣,他仍然更是注意把自己在社会上行走的姿式和精神状态揉和成了一个普通人的面貌。一生修行。修得了“福报”,也是要慢慢用、省着用的。(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36230.htm)

 

 


    问:求来的福报为什么不稳定?

    达真堪布答:现在很多人都是那么认为的:今天念咒了,或者参加法会了,身体上有点舒服了,家里平安了,事业顺利了,就觉得学佛有意义,佛有加持,上师有加持。过几天身体有点不舒服了,或者家里又出事了,再或者工作上有点坎坷了,就觉得学佛没有意义,上师三宝没有加持了,然后心里开始产生怀疑,心灰意冷了。

    如果你对佛法的理解是这样的话,你还是没有领悟佛法。你修的就是人天的福报,修的是世间法,修的是今生,而不是解脱。

    你向佛求平安,求健康,求长寿,求发财,就算是求到了,这也是你自己本来的福报。如果在你的命中没有这些福报,佛菩萨也不能给你。你求到了这些的福报,这也是消耗自己的福报。福报享受了以后就会没有了,根本不可能永远地平安、健康、发财。这都是暂时的,无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