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平玄武岩:营钱学森图书馆 中国首枚导弹核武器“镇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7:55:05
营钱学森图书馆 中国首枚导弹核武器“镇馆”http://news.online.sh.cn 2011-12-09 13:50 [来源]:新闻晚报

  在上海交通大学具有115年历史的徐汇校区东北角,一座以赭红色的巨大幕墙为底色的现代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赭红色外墙上一个微笑的头像若隐若现,熟悉的面容亲切自然——这就是刚刚落成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钱学森图书馆。12月11日下午1点半,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钱学森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昨天,记者提前探营钱学森图书馆,为读者揭秘几大必看展品。

  看点一

  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

  钱学森图书馆的筹建人员跟踪钱老工作与生活足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4月,由第二炮兵部队捐赠的改进型中近程导弹实体运至钱学森图书馆,已安装到位,成为镇馆之宝。

  钱学森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巨幅“蘑菇云”照片,那是第一颗战略导弹在罗布泊精确命中靶心的激动人心的时刻,每当看到这幅照片,钱学森总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原子弹掌握在自己民族的手里,就是和平的象征。在钱学森看来,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和平之花。和平是弥足珍贵的,“和平之花”在中国盛开尤为不易,在钱学森图书馆中,这个“和平之花”的故事由一枚导弹主讲。

  走过序厅手稿雕塑,走过铸铜的钱学森塑像,来到安放导弹的中厅。从地下一层直指蓝天,钱馆“石破天惊”的造型和寓意,就由这枚导弹直抵苍穹的设置来体现。这枚我国上世纪60年代自主设计研制的改进型中近程弹道导弹,全长约21米,重量近4.2吨,直径1.65米,最大射程1500公里。

  这枚导弹作为钱学森图书馆的一件珍贵展品,浓缩了钱老以及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凝结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心血,更是我国国防事业不断发展的见证。

  1966年,我国首次“两弹结合”飞行试验使用的就是这个型号的导弹。 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在酒泉基地协助聂荣臻主持“两弹结合”试验,用改进型的中近程导弹将原子弹发射到预定区域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次在本土实施的“两弹结合”试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顺着环形坡道徐徐而下,就来到导弹实体近旁,这里用巨型壁画模拟了当初导弹发射的现场:长24米、高5米的大幅油画,再现了两弹结合试验时,钱学森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在飞沙走石、寒风刺骨的茫茫戈壁上,冒着极大危险亲临现场、鼓舞操作人员的场面……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亲身感受45年前那历史性的瞬间。

  看点二

  从一份手稿起步的航天伟业

  在“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展区,钱学森回国后起草的第一份报告的手稿,静静地陈列在人们眼前:1956年2月初的一天,周总理在听取钱学森汇报后说:“学森同志,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请你尽快把你的想法,就是怎么组织导弹研究机构,写成一个书面意见,以便提交中央讨论。 ”

  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起草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送到了周总理的办公室。当时为保密起见,用“国防航空工业”这个词来代替火箭导弹和后来的航天科技。《意见书》提出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一些具体措施;开列了可以调来参与这一事业的21位高级专家名单;指出健全的国防航空工业需要制造工厂、研究及试验单位和作长远及基本研究的单位,并详细阐述了各单位的人员构成、工作任务及其性质等。钱学森的《意见书》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之作,为我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在钱学森提交《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之后的同年8月,中央根据他的建议,成立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钱学森为委员。随即,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随后,钱学森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和参与制定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1964年6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4个月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进行。 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如今,《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已成为玻璃橱窗里泛黄的手稿,从这份手稿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却正如日中天。

  看点三

  从美国换回钱学森一封求援信

  “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心急如火,唯恐错过机会”……在第三展厅,有这样一封钱学森写给陈叔通的求援信。

  新中国刚刚成立,正在美国从事火箭和航空研究的钱学森就积极准备回国,他们预订了1950年8月28日的机票。但美国移民局突然拘留钱学森。洛杉矶海关召开记者招待会,声称在钱学森托运的行李中发现草图,笔记和照片,全部都是技术情报,暗示钱学森准备偷运机密回国。其实,这是美国当局的一个阴谋。钱学森是世界航空理论权威冯·卡门的得力助手,作为美国火箭研究的先驱之一,钱学森大脑里装着太多重要的技术信息,他想离开,显然不那么容易。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甚至放言:“决不能放走钱学森!因为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

  1955年5月,钱学森夫妇无意中从一张中文画报上看到这样一幅照片:与钱家世交的陈叔通和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庆祝五一游行队伍。钱学森当即写信给陈叔通,告知自己“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心急如火,唯恐错过机会”,请求祖国给予帮助。

  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和蒋英带着书信,来到一间小咖啡馆,钱学森在门外和特务纠缠,机敏的蒋英溜进咖啡馆,将给陈叔通的信夹在给比利时的妹妹蒋华的家书中,投进邮筒。蒋华在收到三姐的信后,马上把钱学森给陈叔通的求援信平安地转寄到国内。陈叔通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对于这样一封非同寻常的海外来信,陈叔通深知其分量,当天就送到周总理那里。 “这真是太好了,据此完全可以驳倒美国政府的谎言!”周恩来总理当即作出周密部署,叫外交部火速把信转交给正在日内瓦举行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王炳南,在谈判中揭穿了美方的谎言。在事实面前美国政府哑口无言,不得不批准钱学森回国的要求。 1955年8月4日,钱学森终于收到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的愿望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终于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从辗转踏上归国旅途那刻起,钱学森的命运就和国家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钱学森图书馆还原了钱学森回国的历程:从与检察官的对话到写给祖国的求援信,再到克利夫兰总统号的合影,在香港过境时的船票……让观众再一次感受钱学森归来引起的震撼,体会把个人命运和祖国、民族、人民结合起来的感动!

  看点四

  24500多份剪报

  走在钱学森图书馆中,与朴素到极致的生活用品形成巨大反差,是钱学森数量巨大、铺天盖地的书籍和资料。

  在 “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展区,所有参观者都会被直达天花板的无数材料震撼:在馆藏的手稿文献中,有629袋、24500多份钱学森自己做的剪报,很多是首次与外界见面。这些剪报与其说是手稿,不如说是艺术品。都整整齐齐地粘贴在A4纸上,无论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

  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钱学森便已经养成看报、剪报的习惯。 1950年下旬,美国海关无理扣押了钱学森的八大箱准备托运回国的行李,发现其中有九大本按照不同主题分类的剪报,其中有大量关于原子弹方面的详尽剪报,这些英文剪报甚至成为美国当局诬告钱学森的所谓证据,殊不知,这不过是钱学森工作的习惯而已。

  回国后,钱学森依然坚持看报剪报的习惯,他每天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看书读报,随后便依次剪贴,按照不同内容装进一个个牛皮纸袋,袋上写明剪报主题……如今,这629袋珍贵的剪报,都保存在钱学森图书馆里,很多剪报上还有钱学森的批注,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在钱学森当年的一本《工作手册》中可以看到,钱老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对具体问题问得也很详细,包括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还缺多少螺钉、螺帽都有统计。在学术风气日益浮躁的当下,钱学森的剪报仿佛在无声地作证:科学是容不得半点敷衍和马虎的,容不得一丝一毫轻慢。即便是“两弹一星”这样的科学成就,也是从一个个元件、部件做起的,从解决一个个原材料和工艺加工问题抓起的。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在走出展馆前,一支穿越时空的笔临空挥毫,在大家同样熟悉的红格稿纸上,用同样熟悉的笔迹,书写着钱学森的深情寄语。手稿纸伴随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生,也伴随着观众参观了整个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