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康砖的功效:世界博物馆之旅(二十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3:25:15
',1)">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与艺术的九位神女的通称,她们分别掌管着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活动的全部。可以说,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
(标题)奥地利铠甲博物馆(下)
解说: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备历史博物馆,奥地利铠甲博物馆里,制作精美而又华丽的铠甲是数不胜数,其镇馆之宝虽历经数百年依然熠熠生辉。
这套战马用的甲胄便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套马用铠甲制造于1510年,是博物馆最古老的藏品之一,也是全世界仅存的8套完整马用铠甲之一。然而,这套豪华贵重的马用铠甲并没有在战场上使用过,而是一套中世纪骑士们比武用的护具。
奥地利铠甲博物馆引以为豪的另外一件藏品是一套光彩夺目的人用铠甲,它纹饰精美,做工精致,工艺讲究,不仅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也是这座博物馆的形象代言展品。这套铠甲重30公斤,估计制造时间为16世纪中期,1699年起保存在这座博物馆内。但这套铠甲的主人是谁,有何来历,至今仍无人知晓。
铠甲作为战场上的一种武器装备,它凝聚了解剖学、物理学、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其制作和工艺都十分讲究。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些铠甲的构成部件竟多达170种。从这些制作精致的铠甲不难看出,当时的冶金与工艺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高超的水准。
然而到15世纪末,由于射击火器的威力不断增强,铠甲的防护作用开始减弱,后来演变成军队的仪仗装具。从射击火器在欧洲战场上得到普遍应用,大约经过了150多年,铠甲才完全从实战中被淘汰。
作为一座由军械库演变而来的军备历史博物馆,奥地利的铠甲博物馆里,还陈列着种类繁多且数目巨大的冷兵器。据介绍,该博物馆中陈列的冷兵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部分是历次战役中缴获土耳军队的战利品,另外一部分则是奥地利自己生产的各种冷兵器。
冷兵器通常用于白刃战斗,按其使用特点又分为打击兵器,例如狼牙棒、流星锤;刺杀兵器,如长矛、长枪、剑、刺刀等;砍劈兵器,如斧、钺、镰;以及刺劈兵器,如军刀、马刀等。
中世纪早、中期频繁的战争使得冷兵器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进入16世纪后,随着射击火器的出现和完善,冷兵器也逐渐丧失了其作为主要战争武器的地位,但其中一部分仍继续保留在军械装备中,作为火器战斗能力的补充。而如今,冷兵器则更多的作为仪仗或荣誉奖赏用具,如刺刀、剑、军刀等。
火药传入欧洲终结了城堡时代。而火绳枪的发明则导致铠甲的没落。因此,在奥地利铠甲博物馆中,轻重射击火器也是必不可少的陈列品。在博物馆的二层,除几尊火炮外,还陈列着大量的各种火枪,包括火绳枪、燧石枪等。
火绳枪最早于15世纪初出现于欧洲,早期发射石弹,后来改为发射铅弹或铁弹。这是一种从枪口用通条装填弹药、再用火绳点火发射的火枪,火枪的口径通常不超过23毫米,重8至10公斤,射程150至250米之间。
燧石枪于17世纪未开始出现。它用击打燧石的方法点燃装药,发射弹丸。与火绳枪相比,燧石枪的发射速度快,口径小、重量轻,后坐力小。因此一出现便很快受到青睐。但燧石枪的核心部件是枪机,这个决定着枪支性能的关键部件曾是当时军备工业的高端产品。就是现代人也不能不为它的设计与制作精巧所叹服。
当时人们已经发现,弹丸在枪膛内受力时间越长,其出膛的速度就越快,而弹丸的出速又直接决定着射程。这支架在木架子上的火枪看似一门小炮,全长206.3厘米,重35公斤,枪膛长163厘米,射出弹丸的速度能够达到每秒530至550米,能够将50克重的子弹射出600米远。这在当时已经算是一件射程相当远的射击武器了。
琳琅满目的武器让人目不暇接,为了让参观者亲身体验这些武器,博物馆中的枪械陈列处特地摆上了一把仿制火手枪,供参观者零距离接触。除此之外,此处陈列的其他所有火器都是当时的真品。
在奥地利铠甲博物馆中的展品中存在着大量的铁制品,这些铁制品历经数百年却依然熠熠生辉,难觅锈迹。
同期声:铠甲博物馆馆长 穆希茨馆长
当年那些建造设计这座军械库的人就已经考虑到如何防止生锈的问题了,这也是这座建筑物用木头建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木头可以吸潮。铠甲主要由钢铁及皮革两种材料组成,可以很好地防锈,但是必须用一种特殊的油质混合物来保护这些铠甲。我们还有维修部门,由4名专职人员,专门来保护和维修这些铠甲。至少每周要工作100小时来维护铠甲。
解说:如今,这座闻名世界的铠甲博物馆已经成为奥地利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每年可吸引来自约15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者。人们在这些威武雄壮的铠甲和刀枪火剑之中来了解和认识奥地利抵御外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