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墓漫画为什么不更新:“初中语文生命化课堂”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13:07

                        

                       皇冠中学语文组

二零零八年三月十三日,在荣成蜊江中学举行的“建构以个性化为核心的初中语文生命化课堂的策略”的开题报告,拉开了初中语文生命化课堂教学研究的序幕。由威海市教研中心主持的生命化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为我校语文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也为我校的语文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我从研究思路及实验心得、存在问题、今后研究方向等方面对前阶段的课题实验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汇报。

一、研究思路

在“建构以个性化为核心的初中语文生命化课堂的策略”的开题报告上,市语文教研员鞠玉学老师明确地阐述了生命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其核心是基于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开题报告结束后我校根据课题研究精神确定了三步走的思路,根据学校的思路,我们召开了语文组会议,商讨如何有效开展课题研究,并且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

(一)理论学习与反思,观摩课堂与领悟。我们通过召开教研组及备课组会议组织学习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理念,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明白改革的思路及意图,为推动改革扫清障碍。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校办刊物《校园飘絮》的作用,将老师们的感悟及针对以往课堂教学现象所做的反思发表出来,学习、交流与反思极大地鼓舞了老师们教改的积极性。那么生命化课堂教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样子?我们最终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百闻不如一见,我们组织教师网上观摩了广州生本教育的语文课堂,几次观摩课后,老师们对改革的目的及方向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减少了改革的盲目性。在市教研员的亲临指导下,我们还结合教育实际讨论了广州生本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如何充分恰当地发挥引领作用,如何减少随意性,实现课堂的高效等问题。专家的每一次亲临指导都能提高我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为我们指引改革方向并且启发我们做出反思。

前期的理论学习与思想动员极大调动了教师们教研教改的积极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将理论落实到课堂教学。

在充分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精神,我们组确定按三步走着手进行课堂改革:一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以学为主,从形式上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课堂模式。二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学习模式即五步教学法。三是尝试补充完善教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彻底改变课堂面貌,打造民主自由和谐共进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

1、小组合作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在什么情况下是最有效的?怎样学习?怎样让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主动参与起来?怎样评价?这是我们在改革初期遇到的问题。原来我们只是满足于课堂上有这种形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知道了: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才是有效的。这种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模式,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的内部资源,依据全面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依靠学生的理念,实现先学后教,有目的地教。当时我们还不很理解学校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现在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固定的老师也没有固定的学生,谁都可以是老师谁也都可以是学生,谁都可以享受教的快乐,谁也都可以享受学的成功。而且有准备的展示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向别的同学别的组学习请教的积极性,课堂上随时爆发的学生精彩的思维火花,也总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令人震惊。捆绑式的小组评价更加强了小组内部的资源共享,增强了小组竞争力。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彻底改变了学习的形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而且有效地缩短了改革的行程,节省了时间。

2、五步教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与点拨提升,构建生命化课堂是不是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可以让人摸着石头过河的大体模式?根据学校精神,我们探索出五步教学法。

(1)自主学习。学生在这一阶段主要掌握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知识方面:熟悉作者及背景,读准课文,写会并理解字词;二是基本能力方面:要弄明白文章的三个问题: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第三个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于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共同探讨?你还想知道关于课文的哪些内容?通过这些环节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和主动思维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小组学习必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才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大体也按照三个步骤进行:一是通过轮读课文正音和提高朗读能力;二是通过组内交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中心及写法,通过交流争论进而达到相互质疑、互相解答,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3)交流展示,点拨提升。在充分的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有序地交流碰撞?这一阶段对教师来讲主要问题是科学合理地设置前置性问题。我们曾在这方面做过很多尝试,刚开始我们结合中考花了很大的精力试着将中考的考点按梯度渗透在前置性问题的设置中,结果发现:由于问题设置得过细反而捆绑了学生的手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来我们想:能否大一些放手?用一个或几个问题来引领整个课堂?通过反复试验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前置性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琐碎,要抛给他们一个问题,让他们围绕着这一个或几个问题去多角度地发散探究,从而锻炼他们的整体思维能力。如《谈生命》我们只围绕一个问题开展讨论:文章美在哪里?试解析说明。《星星变奏曲》只有一个问题:变奏体现在哪里?围绕着这样的问题去发散性地思考和回答,学生往往会给我们以很多的惊喜,他们对课文精彩而富有个性的解读,很多都是我们没料到的!所以说,前置性问题设置得是否恰当科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另外,在这一阶段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与学的观念:教不是教师的专利,学不是学生的专利,任何人都有教人的义务,任何人都有提问质疑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可能总是老师,任何人也都可能成为老师。灵感和思想从来只会在自由而宽松的条件下产生,压抑的环境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所以只有这种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里,课堂交流才会达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课堂才会彻底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4)应用写作。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与深刻理解,实现对课文写法的内化与运用,以片段式写作训练带动对完整篇目的写作练习最终达到学以致用。

(5)复习检测,拓展迁移。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自行总结学习方法,并且运用到与课文内容或主题或作者有关的文章的阅读中去,通过这一环节实现阅读量的增加、知识面的拓展与能力的迁移,解决学生无话可说以及实练演习的能力。

五步高效教学模式的探索也为我们的生命化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尝试着对作文指导课与讲评课进行改革,变教师讲为学生评学生悟学生讲的方式,进行有效指导与讲评,真正做到有困难找学生,全面相信与依靠学生,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当然,学生的年龄特点制约着我们课堂的结构与环节的设置,“五步法”只是一个大体思路,具体来说,我们在初一初二的自主学习阶段运用老师们自编的导学案,在运用导学案的同时教给学生自我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初三初四主要是通过科学设置前置性问题,强化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此外,课型也制约着课堂学习的步骤的设置,这要求老师们在操作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但不管什么课型都不能改变以学为主,以生为本的宗旨,都不能违背生命的成长规律,都力争在顺遂生命的基础上自然地实现成就生命。

这一阶段的研究我们主要以教师提供观摩课为载体,组织老师相互观摩课堂,互相自由学习、商讨与改进,有很多老师在反复观摩、反思、实践的过程中走在了改革的前沿,走进她们的课堂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思维的碰撞、生命的律动与能力的提升,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3、尝试补充完善教材,彻底改变课堂面貌。

一本只有二十几篇课文的教材和一本课外读本不足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增加一些经典篇目及精美时文成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表达能力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下了大力气尝试着对教材进行加工。(1)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文章的全面了解,我们将每篇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写法、文章赏析等有关内容全面而又精要地整理出来,附在文章后面,在自学前提供给学生。(2)在市教研员老师及区教研员唐婉仪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还精心筛选了与课文作者或者主题有关的一些经典的篇目附在每篇文章后面,有的还附上一些思考题,引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3)我们还花了相当大的精力挖掘经典文章中的经典语句、段落,以这些语句段落为载体进行片段式的写作训练,力图通过每课一片段的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力争在一册书中整理出可以摹写的“写点”形成系统。

在这个阶段,专家的引领、领导的身体力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团结协作、相互促进都是我们研究的动力,可以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领导的关心与帮助,都离不开组内每一位成员的团结与协作,没有这两点我们的研究就只能是闭门造车,坐井观天。

教材的完善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上学生无话可说、无路可走的局面,为打造充满生机的课堂提供了充足的养料。这项工作我们会长久地坚持做下去,不断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地补充更新新的内容。

二、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碰到很多的问题

一是小组评价。捆绑式评价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讲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对高年级的孩子来讲作用就不是那么明显,而且虽然评价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比较省时省力,但毕竟它需要有人去评价,需要耗费牵扯人力精力,其实评价只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发地学习主动地探究的手段;而且一种评价方式用久了学生会产生疲劳感,不如原来那么新鲜好奇了,那么怎样合理进行小组评价?怎样评价能够让学生的兴趣长久保鲜?怎样通过小组评价最终实现不评价?也就是催生学生的自我觉醒意识而最终实现自我评价?这仍旧是我们以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二是改革的力度。应该说师道尊严是影响了中国教育几千年的老传统了,所以要实现课堂上的真正的民主与平等地对话与交流我们改革的力度还是不够大,不仅教师感觉不习惯,可能学生也会不习惯,如课堂上发言的不够大胆开放,表情的胆怯与不自信,质疑时的顾虑等等通过上课听课我们都能够明显感受到。所以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培养一种好习惯需要时间!

三是,课堂效率。展示是激发学生自学的有效手段,怎样能做到展示开合有度,并且有效高效?这是我们遇到的问题,也是如何实现高效生命化课堂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学生学习压力大任务重的形势下,在基础教育阶段,在很多孩子面临着学习资料与学习工具的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如何保证预习的充分性与高效性?是直接把有用的资料提供给他们?还是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条件来实现预习?现在看两者各有利弊,但我们还是想通过实验进一步确认。

三、     今后研究方向

根据前阶段出现的问题我们准备从四方面展开以后的工作:

一是如何针对不同的课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师如何更好地发挥引领提升的作用?前阶段我们主要研究了集中识词课及新授课的基本学习方法,后面我们将继续展开对阅读课、写作指导课与欣赏讲评课等的研究。

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各种审美疲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的课堂却往往让学生失去了兴趣,你没开始上课学生都能猜到你要干什么,需要他们干什么。如何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去学习是我们仍然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力争每一节课都要有兴奋点,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带着兴致来,怀着收获走,而且这种收获是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的,是有成就感的,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课堂。

三是继续研究如何培养强化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四种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育教学研究需要静心,更需要耐心与恒心,需要闯劲和钻劲,需要敏锐的感觉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或许我们刚刚开始,但是我们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