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气凌霄百科:在那遥远地方——圣女峰哨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51:08
张震摄
 

昆仑山圣女峰哨所的原型其实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驻兵点,被誉为喀喇昆仑的钢铁哨所的---神仙湾哨所,海拔5380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境内,详细情况请参考资料,向所有守卫在边防哨所的军人敬礼!

神仙湾介绍: 神仙湾是因哨所而命名的地形点。它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境内。这里的海拔高度为5380米,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昼夜最大温差30多度,冬季长达6个多月,一年里17米/秒以上大风天占了一半,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而紫外线强度却高出50%。这里是不折不扣的“高原上的高原”。建哨初期,官兵们靠着一顶棉帐篷、一口架在石头上的铁锅,每天吃压缩干粮、喝70多度就沸腾的雪水,硬是在被医学专家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站住了脚,牢牢地守住了祖国的西大门。从那时起,一代代神仙湾人在这里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谱写着一曲曲边防军人卫国戍边的赞歌。1982年,中央军委授予神仙湾哨所“喀喇昆仑钢铁哨卡”荣誉称号,人们都知道,在遥远的喀喇昆仑山上,有一个最高、最苦、最让人崇敬和牵挂的小小哨所——神仙湾。 喀喇昆仑山脉是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山脉之一。它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边境上。山脉的宽度约为240公里,长度为80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拥有8000米以上山峰4座,7500米以上山峰15座; 山脉冰川发达,总面积达1.86万平方公里,其中长度超过10公里的冰川约为102条。全世界中、低纬度山地冰川长度超过50公里的共有8条,喀喇昆仑就占了6条。雪线的平均高度为5000米。熟悉中国地理的人都知道喀喇昆仑,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有海陆之分。其中的陆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上千年前,那条接连中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路的商路,就翻过了当时被称之为葱岭的喀喇昆仑山。神仙湾当面海拔5570米的喀喇昆仑山口是印度、巴基斯坦与中国新疆之间的传统商道,也是整个喀喇昆仑山脉最大、最重要的山口。翻开2004年版的新疆地图,仍然可以在喀喇昆仑山上找到一个被称为萨木葱岭的地方。中国神话传说里“共工怒触不周山”、小说《西游记》当中唐僧师徒取经时斗魔降妖的故事,都与喀喇昆仑联系在一起。 阿里高原和喀喇昆仑山海拔高,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过去戍边官兵用氧要通过千里新藏线从山下往山上调运。党中央、中央军委十分关心边防官兵的身心健康。11月18日,从阿里高原传来喜讯:随着机关干部将一瓶瓶氧气从狮泉河和三十里营房两个制氧站送往雪山哨卡,守卫在阿里高原和喀喇昆仑山上的边防官兵结束了几十年来用氧从山下长途调运的历史,吸氧就地供应、随时供应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制氧站每小时能生产10立方米优质氧,现在只要哨卡官兵拨一个电话,氧气当天就能送达连队吸氧室,随时都能满足官兵的吸氧需求。 神仙湾战士的一天: 5月16日,我佩戴列兵军衔,成为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所的一名兵,跟随连队战士体验了一天的“神仙”生活。 8时50分,一轮金灿灿的太阳从雪峰间探出头来。一声清脆的哨笛响起。10分钟后,战士们喊着口号,列队出操,先是齐步走,接着一公里小跑。我努力地跟着队伍走,大口大口喘气,心跳阵阵加速,最终还是被战士们远远甩在后面。陪着我的指导员党处照迈着轻快的步子说,哨所海拔高,连队训练一般不作剧烈运动,小跑步也如竞走一样。战士们天天练,个个练出来了。 9时30分,早操结束。战士们打扫卫生,整理内务,洗漱。9时50分,早检查。 10时整,早餐,牛奶、鸡蛋,4种咸菜,主食馒头、花卷、油饼和稀饭。战士们吃得津津有味。 10时30分,轻武器射击练习。战士们一路军歌走向打靶场。前两天,哨所下了一场小雪。靶场上积雪未融。排长刘华强组织验枪,讲解示范要领。战士们迅速卧姿练习。我趴在冰冷的雪地上,不一会儿,肚皮透心冰凉。阳光照射下,白雪泛起的强光刺得我眼泪直往下淌。旁边的战士张国亮把防雪盲的眼镜摘下来让给我。20分钟后,刘排长组织大家活动。战士们围坐一圈,唱歌、跳舞。歌声、掌声、欢笑声响彻云霄。 12时30分,连长马春林组织战术演练。随着急促的哨笛声响起,各班按战斗编组,迅速判断敌情,分头向高高的山头发起进攻,动作迅猛快捷。刘排长提醒我,不要急跑,小心摔倒。我没听劝阻,学着战士的样,提枪弓腰,没跑两步,小腿打战,蹲在地上呕吐起来。5分钟后,战士们攻下阵地,站在山头吼叫。班长王纪明拉着我的手说:“每天我们都要冲阵地、钻山头,痛快极了。山再高再险,我们心里乐意。不能冲锋陷阵,那还叫神仙湾的兵吗?” 14时整,午餐,四菜一汤,荤素营养搭配。14时30分,午睡。 17时整,连队巡逻队赴海拔5600多米的点位巡逻,我也全副武装登上巡逻车。被誉为“生命方舟”的多功能巡逻车前两年配发哨所,车内集供氧、通信、监控设施于一体,信息化技术含量高。带队指导员党处照告诉我,连队巡逻点位都在海拔5600米以上的山脊上,遇到大风大雪,巡逻车到不了点位,战士们徒步也要坚持到点。17时30分,巡逻车在一片冰湖边停下来。战士们踏着没膝的雪,背着枪支、电台一步一步走向点位。我艰难地挪动着双腿,忍受不住缺氧的疼痛,打开氧气袋吸氧,而巡逻战士们竟没一人吸。有时在干部的再三叮嘱下,战士才吸几口。班长熊涛说:“必须把缺氧扛住,不能天天背着氧气袋巡逻。” 19时20分,我们终于爬上海拔5600多米的点位。战士们顾不上休息,潜伏观察,检迹现地。21时30分,我们赶回哨所。 23时30分,战士们洗漱、就寝。0时20分,党指导员打着手电查铺查哨。高原反应让我彻夜难眠,吃了大把散利痛片还不顶用,只能抱着制氧机吸氧度过长夜。望着窗外的夜空,我感慨万千。神仙湾不是常人都能待下去的地方,而戍守在这里的官兵们是凭着“雪山铁人”的意志在用青春和生命守防啊!现代的昆仑女神: 喀喇昆仑边防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大雪封山,部队与外界隔绝。由于恶劣的环境和自然条件所产生的焦虑、抑郁、烦躁、恐惧等心理障碍,像幽灵一样时时缠绕着官兵,挥之难去。 官兵们的心理困惑无时不在牵动着汪瑞的心。2001年6月,汪瑞随医疗分队奔赴喀喇昆仑雪山哨卡例行巡诊。别的医生下山走了,而她却留了下来。她跑遍了喀喇昆仑山上的每一座冰峰哨卡,把美丽的笑容几乎留给了每一个守防官兵,同时她也取得了极大的收获,了解掌握了驻高海拔地区官兵的心理状况,采集了5万多字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了“高原官兵心理档案”。“女神”和昆仑山的故事:在这里,女人和绿色一样稀有,被称为昆仑山上的“第二轮明月”。记者走过姜云燕,试图从一封封热辣滚烫的边防官兵来信、一串串被泪水打湿的动人故事和姜云燕真诚质朴的话语中,解读以她为代表的边防女军人对戍边官兵的这种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神仙湾哨卡战士张瑞杰:“姜大姐,医疗站巡诊的同志把你给我们织的手套带来了,大家都很高兴。今夜站岗的时候,我戴上了崭新的毛手套,很合适。我长了这么大,只有我给我织过毛衣和手套。这个冬天握枪的手再也不会被冻着了,姜大姐,谢谢你。”
在巡诊过程中,看到有的战士没有手套,双手生了很多冻疮,姜云燕十分心痛。回到站里,她就利用自己的津贴托人从山下买来毛线、棉布、钮扣等物品,利用业余时间为边防官兵织手套、做鞋垫。官兵们说姜云燕织的手套是“温暖”牌的。
在那个冬天里,无论白天黑夜,姜云燕不停地织呀缝呀,两眼常常熬得酸疼,手上也结了厚厚的茧子。站领导就专门为她买了一台“飞鹰”牌缝纫机,有了缝纫机,姜云燕如鱼得水,医疗站的其他姐妹也帮她一起做。整个冬天,她们织了上千双手套,做了上千双鞋垫。当年春节,这些手套、鞋垫都送到了官兵的手上。官兵们高兴地说:“戴上她们织的手套,站岗时钢枪握得更紧了;用上她们做的鞋垫,巡逻时迈步更踏实了。”
姜云燕说:“这些常年守卫在海拔5000多米以上的战友们离开家这么远、这么长时间、肯定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我从小就失去了母亲,但我现在已经是一个母亲、我能理解战士们的感受。如果能尽自己的力量给战友们带去母爱般的温暖,我就非常满足了。”
天文点哨卡战士安佰刚:“姜大姐,在冰雪封山的天文点上,哪怕是看到一棵小草,也会如大海撞击我们的心扉。你为我们制作的“绿色畅想’标本集,前哨班的战友们都爱不释手,这是我们今年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大姐,谢谢你!”
在喀喇昆仑山上,除了战士们的军装,很难见到其他绿色。为了让哨卡上的战友们看到绿色,姜云燕和她的姐妹们在还能看到植被的医疗站附近到处寻觅小花小草,采集起来做成标本,并配上小诗,粘贴在笔记本里,制作成标本集《绿色畅想》。
很快,天文点边防连的战士收到了标本集《绿色畅想》。“江南水乡图”、“春”、“小桥流水”……花草的清香静静地流淌在战士们的泪光之中,如春雨滋润着他们的心田。标本虽小,却给战士们带来了整整一冬的春色。
姜云燕说:“守防的战友们常常把自己比作“昆仑山上一棵草”。其实在喀喇昆仑山上,每一棵小草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所处的环境比山上的战友们好多了,给他们带去绿色、带去希望,是我们每一个医护人员的责任。
姜云燕静静地听着他倾诉着悲痛和烦恼。说到伤心处,电话那头传抽泣声。姜云燕不停地安慰开导小刘,使他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当1个半小时的通话结束时,时间已经是凌晨3点,小刘感谢地说:“我的心情好多了,谢谢你,姐姐。”
这件事以后,边防官兵有机会,有时间就会给姜云燕打电话,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一天,姜云燕还接到一个来自“东海第一哨”战士王涯垢电话。原来小王在报纸上看到关于三十里营房医疗站的报道后,就打来电话,告诉姜云燕,自己驻守的地方,只有一条军犬陪伴着他。每个月给养车来两次给他送来补给。所以,他就想打电话找姜大姐说说话。
姜云燕说:“刚到医疗站当卫生员的时候,当时的护士长告诉我,一定要多与病人说话。山上的战友们说,边防上最难受的就是没人说话。别的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每天能和战友们在电话里聊上一会儿,就一定能让他们开心快乐。”
神仙湾哨卡战士屈波:“离开连队一年多了,可大姐的歌声却时常萦绕在我的梦中。每当听到那首熟悉的《当兵走阿里》,我就会想到我们的连队。就会想到你的电话里给我们唱歌的那个夜晚。”
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六月雪花飘”的喀喇昆仑山上生活,除了高山反应和疾病带来的痛苦外,最难耐的是寂寞。一天晚上,正在值班的姜云燕接到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卡打来的电话:“我们哨卡上好多同志都病了。”姜云燕忙问:“战士们病情如何?”对方迟疑了一下回答说:“在山上呆的时间长了,心里憋闷,想在电话里和你们聊聊。要是能听你们唱支歌,就更好了。”听到这里,她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尽管在山上缺氧,她还是一首接着一首地唱,唱着唱着,她情不自禁地抽泣起来。 电话那头,战士们流着泪水一遍又一篇地鼓掌。从这以后,姜云燕开始有意识地学唱歌,学跳舞,利用巡巡的机会为战士演出。
姜云燕说:“大家都喜欢听我们唱歌,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歌唱得好,在昆仑山上,有歌声的地方就会有欢乐。我们的歌声虽然不动听,但只要能给战友们带去欢乐,我们就会放开喉咙为他们歌唱。”
致敬…………

 
 
 
 
 


 
  这是一些遥远的高原哨所,走近它,要下很大决心、费很多周折。

  可走近西藏日喀则军分区的这些哨所你会发现:这里缺少繁华,但不缺少激情;生活有些平淡,但有许多传奇而感人的故事。在这高寒之地,每个普通的镜头和细节,都会令人感叹和思索……

  昆木加哨所:天涯有俊才

  昆木加哨所建在山谷中间,长年不化的雪山,耸立在哨所西侧。哨所看似不高,其实海拔已有4960米。

  2005年初冬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昆木加,受到官兵们“隆重”欢迎。

据悉,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来自北京的客人,见到的记者更少。哨所大多是旧营房,但特别整洁,连过冬的柴火都码得像阅兵方队。

  英俊的副连长杨志成,是哨所最高指挥员,为我们一一介绍了有关情况。越聊,越感到这位大学生干部有意思。他能武——曾是陆军学院散打尖子,体育方面精通各种球类,也能文——吉他、板胡都会,英语、计算机也行,还坚持练书法。“能给我们拉个曲子吗?”“没问题。”说着,杨志成从墙上取下板胡,拉了一曲激越的《骏马》……

  据战士介绍,在寂寞的哨所,杨志成为战士带来很多欢乐。节假日,他经常拿起板胡来到班里,悠扬的琴声伴着战士的掌声,一响就是两三个小时。

  琴声动人,情更动人。杨志成和战士感情很深,巡逻途中,他经常帮战士背枪,“理由”是“我身体素质好。”说是这么说,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巡逻执勤,再好的身体也吃不消。今年7月巡逻时,他看到战士魏阳刚脸色铁青,背起小魏就走,一直背了8公里。当时,他肩上还挎有战士的枪。等把小魏背回哨所后,他的脸也成了铁青色,一进门就倒下了……

  告别昆木加哨所,杨志成的形象一直萦绕在记者脑海里,在如此偏僻的哨所,有如此素质全面、品行好、还能吃苦的军人,让人意外和惊喜。不禁令人对高原边防建设的未来,产生许多积极与美好的遐想。

  吉隆哨所:苦中亦“陶醉”

  走吉隆,有点“一天走过四季”的感觉,从海拔5380米的马拉山,沿着蜿蜒、狭窄的盘山道,直下到海拔2830米的山谷。从满目荒凉,走到满眼滴翠。

  哨所“藏”在一大片果树之中,指导员龙详说:“等到桃子成熟的季节,天天吃都吃不完。”“巡逻路上更加好看。”战士赵本领说:“有千年古树、金丝猴、白猴,还有很多野花和各种中草药。”小赵拍了一些照片,想寄回家,让妈妈看看西藏边防有多美,但距离最近的洗印店,仍有300多公里。他就让探家的战友带回内地洗。待到赵妈妈看到照片,已是半年之后。

  不管战士把哨所称“避暑山庄”也好,“世外桃源”也好,这都是最初感受。一个月、两个月、半年、一年之后,风景之美丽会慢慢失去魅力,剩下的,仍是西藏边防所共有的、看不到尽头的孤独与寂寞。每年4至9月,连绵的雨水,把170公里的通外山道冲得到处塌方。冬季,冰雪封路,这座海拔不高、有绿色有鲜花的哨所,时常成为“孤岛”。

  抬头是雪山,低头是鲜花,此处的风光,看似一幅幅油画,但在“油画”中巡逻,却无浪漫可言。每次长途巡逻,官兵们都要扎上绑腿,抹上松节油和大蒜泥,以防毒蛇袭击。有一个巡逻点,一天之中,要翻3座海拔5000多米的大山,走不过去,就要在猛兽的“领地”宿营,那将非常危险。

  西藏边防是艰险的,但有高原之美,独具魅力。听战士讲哨所的风光,讲爬过的山、见过的猛禽花鸟,令人入迷。陶醉于边关的官兵,也是陶醉于自己的使命。

  樟木哨所:“繁重”的和平

  这可能是西藏最“繁华”的哨所,周围山坡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店铺。门前是中尼公路,满载的大型卡车往来不断。

  面对和平、祥和的边界,守防官兵并不轻松。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下午,潜伏了一夜的小分队刚刚返回。与人迹罕至相比,繁华的环境也加大了边界管理的难度,执勤任务一天比一天繁重。近年来,他们抓获多名偷渡者,其中有公安部门通缉的要犯,哨所还荣立了集体一等功。

  据官兵们介绍,樟木哨所负责的边界,有7条通外山口,有的山口在密林地区,有的山口是冰雪地带,要在这些山口扎起无形的篱笆墙,需要付出很多汗水。

  其中一个山口叫古林钦,海拔6639米,藏语原意叫“鬼门关”。在“鬼门关”上执勤,官兵们不敢有丝毫大意。每次巡逻,爬山要爬一整天。而另一个山口——拉不及河道口,路更远,需骑牦牛走三天,途中要翻越海拔5400米的岗拉山口。不需问官兵们巡逻途中的故事,仅看这两个海拔数字——6639米和5400米,就知道他们所付出的艰辛。

  “冬天执勤最苦”,指导员蒋英俊介绍道,有的执勤点一晚上积雪最厚能达到1.8米,帐篷都被埋在下面。而执勤点断粮时间最长时,可达两个多月。有一年春节前,团领导顶风冒雪去送给养,一名战士吃到送来的红烧猪蹄时,感动得泪流满面……

  划定的边界上,军事上的传统威胁渐渐远去,但非传统威胁并未减少。从樟木哨所可以看到,履行营造和平、维护和平的使命,边防军人任何时候都不敢懈怠。

  无名高地哨所:一幅和谐图画

  平均海拔4300米的西藏亚东县的帕里镇,素有“世界高原第一镇”之称。帕里镇无名高地哨所就矗立在中不边境的神女峰下,是整个帕里镇的制高点。与哨所一墙之隔、同时俯瞰全镇的院落,是一座名为日琼布多寺的喇嘛庙。

  一边是火热的军营,一边是诵经声声的寺院,差异巨大,却如同一幅和谐的图画。作为特殊的邻居,哨所官兵给喇嘛们提供了很多生活上的帮助。在帕里镇,只要一提起无名高地哨所,几乎无人不知。就连远道赶来朝拜的藏胞,也知道日琼布多寺旁有一个无名高地哨所,那里的金珠玛米亚古嘟(意为解放军战士,真好)!

  哨所建起温室大棚后,一年四季蔬菜不断,旺季还有剩余,战士们隔三差五摘些茄子、豆角、西红柿,送到寺庙。去年,70多岁的喇嘛丹塔突患结膜炎,连长杨长华得知后当天就带着军医赶来为丹塔诊治。经过一个星期精心治疗,老喇嘛恢复了视力,他逢人就说:“是解放军给了我第二次光明!”

  官兵成为寺庙文物的“保护神”。日琼布多寺历史悠久,藏有大量珍贵的经书、金佛像、唐卡和法器。平时喇嘛外出诵经,寺内有时空无一人,但从未丢失过文物。一次,执勤哨兵发现了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企图偷入寺庙,便立即上前盘问,对方吞吞吐吐,悻悻离去。

  喇嘛们对哨所官兵也十分关心。冬天来临,不少战士嘴唇干裂,他们主动熬好热气腾腾的酥油茶,送到战士们手里。近几年,哨所做饭、烧开水全部实现了电器化。遇到停电时,喇嘛们主动烧好开水给战士们送来。哨长拉巴扎西说:“哨所珍藏的200多条哈达,见证了一茬茬官兵与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在无名高地,我们既是近邻更是亲人。”


          
神仙湾介绍: 神仙湾是因哨所而命名的地形点。它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境内。
这里的海拔高度为5380米,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昼夜最大温差30多度,冬季长达6个多月,一年里17米
/秒以上大风天占了一半,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而紫外线强度却高出50%。这里是不折不扣的
“高原上的高原”。建哨初期,官兵们靠着一顶棉帐篷、一口架在石头上的铁锅,每天吃压缩干粮、喝70
多度就沸腾的雪水,硬是在被医学专家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站住了脚,牢牢地守住了祖国的西大门。
从那时起,一代代神仙湾人在这里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谱写着一曲曲边防军人卫国戍边
的赞歌。1982年,中央军委授予神仙湾哨所“喀喇昆仑钢铁哨卡”荣誉称号,人们都知道,在遥远的喀喇
昆仑山上,有一个最高、最苦、最让人崇敬和牵挂的小小哨所——神仙湾。 喀喇昆仑山脉是世界山岳冰川
最发达的山脉之一。它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边境上。山脉的宽度约为2
40公里,长度为80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拥有8000米以上山峰4座,7500米以上山峰15座; 山
脉冰川发达,总面积达1.86万平方公里,其中长度超过10公里的冰川约为102条。全世界中、低纬度山地
冰川长度超过50公里的共有8条,喀喇昆仑就占了6条。雪线的平均高度为5000米。熟悉中国地理的人都知
道喀喇昆仑,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有海陆之分。其中
的陆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
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
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
属康居)。上千年前,那条接连中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路的商路,就翻过了当时被称之为葱岭的喀喇昆
仑山。神仙湾当面海拔5570米的喀喇昆仑山口是印度、巴基斯坦与中国新疆之间的传统商道,也是整个喀喇
昆仑山脉最大、最重要的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