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之罪全职图蓝雨:非战争军事行动,仍有误区要走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21:33
张 涛 李亚萍
2010-07-01 08:43:09 来源:国防报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时下军事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无论是在研究中还是实践上,仍有不少同志对非战争军事行动提出的背景和内涵有着模糊的看法,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科学认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时代背景,正确把握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涵,对于扎实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样化军事任务并不等同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它们之间是整体与部分、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都是我军职能任务的丰富和拓展
近年来,随着非传统安全事件的持续出现,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以后,学术界形成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研究热潮。然而,由于在两者概念及本质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导致不少学者和官兵在研究或者实践中常常将非战争军事行动和多样化军事任务等同起来,这是一个明显的认识偏差。事实上,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军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迅速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其概念的界定、本质内涵、地位作用等问题,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至今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个比较成熟的看法是,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为了达成一定的政治目的,使用军事力量,以非暴力或有限暴力手段,遂行的非战争事态的军事活动。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样式通常是指军事威慑行动、联合演习行动、反恐维稳行动、边境封控行动、抢险救灾行动以及国际维和行动等。相比而言,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概念则是近年来我国在面临的安全威胁呈现出多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所强调的是指军队既要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又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也即军队既要完成战争任务,又要完成非战争行动任务。
由上述概念分析不难看出,多样化军事任务并不等同于非战争军事行动,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组成部分,其行动样式包含在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它们之间是整体与部分、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将多样化军事任务等同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实际上是忽视了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作战功能,把多样化军事任务“窄化”了,认为多样化军事任务就是执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军事威慑等任务,而从根本上忽略了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一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核心任务。
总之,多样化军事任务是一个广义概念,它不仅表现为军事行动上的刀光剑影,还表现为非军事行动上的暗度陈仓。因此,认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同于多样化军事任务,将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总结出的经验作为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一般原则,是不科学的,这既不利于强化军队的根本职能,也不利于和平时期军队建设和保持较高的战备水平。
非战争军事行动并非没有暴力,也并非只是平时的军事行动,而是平时和战时都可能发生、暴力与非暴力都可能存在的军事活动
在相对和平的环境里,非传统安全的地位相对上升,非战争军事行动逐步走向前台,成为和平时期军队的重要行动样式。只要国际安全环境不发生大的改变,相对于战争军事行动而言,非战争军事行动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将非战争军事行动与战争军事行动所具有的暴力性割裂开来,将非战争军事行动与战时对立起来,从而陷入非战争军事行动非暴力化、非战时化的认识误区。
要看到,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军事行动,虽然在行动方式、实施对象、指挥层次、运用环境等方面与战争行动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并非完全没有暴力性。更为准确的说法应是:大多数非战争军事行动是非暴力的,但有的则是有限暴力的。比如和平时期举行的联合演习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样式,军队虽然动用了人力,使用了装备,甚至消耗了弹药,但并不具有暴力性,而是战争能量的和平释放。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海上救援行动以及军事外交行动等等,也属于这种非暴力的类型。而维和行动、反恐行动、威慑行动等,则属于有明确对手的对抗性行动,虽然其强制性和暴力性比战争军事行动低得多,但是从信息获取到指挥决策,从兵力投送到联合行动,从装备保障到后勤补给,无一不是充满了暴力性和对抗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非战争军事行动并非没有暴力。同样,非战争军事行动并不单是和平时期的军事行动,那种认为战时只有战争行动而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观点也是错误的。美国参联会在1997年出版的《联合作战纲要百科词典》中就指出:“无论在战争发生之前、战争进行之中或战争结束后,均可实施非战争军事行动”。比如,在战争状态下武装力量实施的保交护航、边境封控、国外撤侨等行动,就都是非战争军事行动。
应对传统安全或非传统安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或其他军事任务,其关键仍然在于提高核心军事能力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许多大国都把军队执行与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作为军事变革的重要方面,强化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也成为军队建设的新兴领域。但是对于任何国家的军队而言,无论是应对传统安全还是非传统安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还是多样化军事任务,都必须以战争军事行动能力为后盾。强大的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是军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坚实基础,在根本制约着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成效。不战而胜,只能建立在战之能胜的基础之上。非战争军事行动之所以能够奏效,关键在于它具有潜在的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就我军而言,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同样需要战争军事行动能力作根本保障。这种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就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离开了这一核心能力,其他能力只能成为摆设。不具备这一核心能力,完成其他军事任务只能是一句空谈。只有强化核心军事能力,完成其他军事任务才能获得坚实可靠的能力基础。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各部队之所以能够有力有序有效展开救援行动,重要原因就是我军近年来坚持不懈地狠抓作战能力建设,核心军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为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多样化特征,特别是部分行动的准战争性质,使军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得到了近似实战的全方位锻炼,同样有利于培育和辅助军队核心军事能力的生成提高。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军队始终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根本职能是打仗,不能在军队建设中过度强调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地位,而冲淡核心军事能力的根本性、基础性地位。过分强调军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有可能对核心军事能力产生负面的影响。美国陆军训练评估中心就发现,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会不同程度地导致部队关键作战技能下降,特别是维和行动使单兵和合成战斗技能大幅退化。我军必须以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为核心,将有限的军事资源集中到增强核心军事能力上来,更加扎实地提高打赢能力,同时也要把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纳入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全局中科学筹划和组织实施,既形成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核心能力,又具备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决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