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王之黄金城迅雷:开放大学建设的哲学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44:01
开放大学建设的哲学思考/彭坤明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第二期

摘 要】开放大学的建设必须基于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基于学习形态的变化找准现实依据;基于学有所教的目标确立价值取向;基于开放模式构建的要求把握战略重点;基于实践成果的总结选择现实起点;基于探索性特征进行大胆试验。

【关键词】 开放大学;哲学思考;路径选择 

开放大学的建设既是对传统教育体制及模式的改革,又是新型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因而是改革与创新的统一,在实践形态上两者统一于探索或试验的过程。为了保证探索或试验的有序性及有效性,不仅需要建设方案的整体设计,也需要行动路径的现实选择,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确立科学的思维。这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以及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对开放大学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思考,以期对开放大学建设的客观必然性以及现实依据作出科学的判断,对开放大学建设的目标以及战略重点作出准确的把握,对开放大学建设的现实基础以及探索路径作出合理的选择。

一、突破传统思维

   建设开放大学是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与创新的重大任务和战略决策,从现象形态看,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与教育体系完善的现实需要,也是以开放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广播电视大学自身发展的目标追求,仅此一点就表明了建设开放大学的现实合理性。但这种现实合理性却内含着认识上的局限性,即是说仍然局限于就教育论教育的传统思维。不突破这种传统的思维,不仅不利于对建设开放大学所具有的创新价值及战略意义作出深刻的理解和科学的把握,同时有可能在实践上把开放大学的建设简单化或形式化。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观,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因而是社会发展的范畴。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人的发展,因此,无论是在现实形态上还是在本质意义上,社会发展、人本发展、教育发展这三者不仅表现出内在的同一性,也表现为过程的相融性,这就是教育发展的社会思维与人本哲学。即是说,教育必须基于社会发展的进程、特征及趋势确立发展与改革的依据,必须基于人的发展状态及需求追求发展与改革的价值,必须基于社会发展与人本发展的相融性,创新发展与改革的思路,这就要求在哲学思维上跳出教育看教育,或者说站在社会发展的制高点上审视教育,在人本发展的过程中理解教育。

建设开放大学,同样必须坚持教育的社会思维和人本哲学。

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正实现着模式与形态的创新与转型,其重要特征及主要标志就是社会发展的人本化及学习化。人本化是社会发展模式创新的主要特征,学习化是社会发展形态转型的重要标志,这两者同样表现为内在的同一性和过程的相融性。社会的人本化发展本质上是指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不断改善与优化,而社会发展的学习化形态本质上是指人的学习化生存及学习化发展模式。在现实性上,学习不仅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不断改善及优化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科学方式,归结起来就是学习化生存,学习化发展。由此我们看到,社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形态的转型,不仅使社会发展与人本发展的同一性进一步表现为学习与发展的融合性,而且凸显了学习所具有的社会与人本发展的重要价值。学习既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范畴,也是社会发展模式创新与形态转型的集中表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社会发展表现为学习化的进程,并由此确立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依据教育与社会发展在本质上的同一性以及过程中的相融性,我国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内在地提出了教育创新的任务。虽然教育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丰富的内涵,但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构建与社会的人本化、学习化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遵循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基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状态,同时借鉴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开放教育正是社会化与人本化的教育形式。开放教育不仅与社会的学习化发展具有着高度的适应性,也具有着内在的相融性,因此,在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中,开放教育必然成为一种新的模式选择。同时,基于开放教育组织性、有序性、规范性的要求,开放大学不仅应运而生,而且作为开放教育的实体面临着加强建设的任务。

作为一种认识视域或哲学思维,开放大学的建设显然遵循的是这样的逻辑链:社会发展的学习化特征-开放教育模式的构建-开放大学的建设。这一逻辑不仅揭示了开放大学建设内在的必然性,而且表明了开放大学建设思维的创新性,以社会发展的人本化特征以及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为依据,开放大学的建设才能突破狭隘的教育视野,才能真正认识开放大学建设所具有的社会发展价值以及战略意义,由此使开放大学的建设真正成为科学的决策、理性的选择。

二、找准现实依据

   基于教育的社会思维与人本哲学,开放大学建设的根本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运用这一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开放大学建设的现实依据是学习形态的变化。

我国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不仅实现了学习价值的革命,而且使学习的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需求的社会化。所谓需求的社会化,一方面是指学习不再仅仅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内涵,也是社会发展的要素,这表现为学习客体的社会性。另一方面是指学习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殊需求,而是社会公众的普遍需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能平等地享有学习的权利,而且能自由地表达学习的诉求,这表现为学习主体的全民性。

   第二,学习选择的个性化。所谓学习选择的个性化,一方面是指学习行为的自主性,即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职业特点、生活环境以及学习能力等差异,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这种自主性也就表现为学习方式上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是指学习制度的灵活性,即学习者拥有充分的选择机会、广阔的选择空间、便利的选择途径,这种灵活性也就表现为学习文化上的包容性。

   第三,学习过程的终身化。所谓学习过程的终身化,一方面是指学习的生命性,即学习是一种生命活动,与生命活动共始终,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正是“活到老,学到老”这一传统学习理念和价值的升华,这种生命性也就表现为学习价值的人本性。另一方面是指学习的持续性,即学习不仅是每一个人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或手段,而且是一种发展的方式并融合于发展的过程,发展之路漫长,学习之舟无涯,这就表现为学习目标的发展性。

   第四,学习手段的信息化。所谓学习手段的信息化,一方面是指获取学习资源的网络性,即学习者充分依托网络化的学习平台,有效地运用网络技术,选择满足自身需要的学习资源,这就表现为学习资源获取上的快捷性。另一方面是指享有支持服务的远程性,即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不受时空的局限,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享受到学习的支持服务,这就表现为学习需求满足上的及时性。

学习形态的变化对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具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形态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不断呈现新的特征。教育模式只有主动地改革与创新,才能有效地与学习形态相适应。就两者的关系而言,教育模式的创新虽然对学习形态的变化具有促进乃至引领的作用,但学习形态的变化无疑对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仅要以学习形态的变化为现实依据,而且必须以有效适应学习形态的变化为目标追求。

正是由于学习形态的变化,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内在地提出了教育模式创新的要求。基于学习形态的主要特征,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任务就是构建开放的教育模式,无论是就我国开放教育的实践经验而言,还是就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来看,开放教育正是与学习形态变化相适应的新型模式。这同时说明,开放教育并不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改良,既不以传统的校本教育为依附,也不是校本教育服务功能的外延扩张,而是由学习形态变化所决定的新型教育模式的构建,因而具有发展地位上的相对独立性,即独立的现实依据,独立的存在价值,独立的服务功能,独立的运作方式。这种相对独立性也同时表现为开放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即由服务对象、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等要素构成的相对完整的体系。开放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内在地要求新型教育实体的建设,这种新型教育实体就是开放大学,因此,开放大学正是与学习形态变化相适应的新型大学形态。

三、明确目标定位

   开放大学的建设必须以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为根本依据,以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根本宗旨,无论是根本依据还是根本宗旨,对开放大学的建设来说无疑都具有目标引领的意义。但必须看到,依据与宗旨的确立,在本质上只是表明了开放大学建设所具有的战略地位,揭示了开放大学建设在选择上的必然性,因而在现实性上并不等同于开放大学建设的目标定位。

开放大学的建设是我国教育发展模式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以及教育服务体系的完善,无论是结构的优化还是体系的完善,对开放大学的建设来说,同样具有目标追求的意义。但必须看到,结构的优化与体系的完善,在本质上只是表明了开放大学建设所具有的创新价值,显示了开放大学建设在教育服务功能整合及拓展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在实践性上也不能等同于开放大学建设的目标追求。

作为一所新型大学,开放大学的目标定位必须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特征。所谓现实性,主要是指满足学习需求在功能上的特殊性;所谓实践性,主要是指教育支持服务在模式上的创新性。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需求的满足与教育的支持服务,都集中表现为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或者说,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不仅是开放大学的崇高使命,赋予了开放大学特殊的功能,而且是开放大学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开放大学新型的模式。因此,在现实性或实践性上,“学有所教”构成了开放大学建设的目标追求或目标定位。

“学有所教”不仅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主要任务,因而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整体性、长期性目标,也是各级各类教育及学校的普遍性、共同性目标。但“学有所教”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要求,它在本质上是教育满足学习需求的模式设定。所谓模式设定又内含着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学,有教”,即不论是在何种状态下的学习者,都能充分地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都能平等地共享教育资源,都能现实地得到教育的服务,或者说,充分的教育机会,丰富的教育资源,平等的教育服务,使“人人皆学”成为可能,因此,所谓“有教”,不仅指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同时指教育供给与保障的充分性。另一方面是“学,有所教”,即学习者不论存在何种个体差异,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方式,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或者说,差别性、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不仅应当得到尊重,而且都应当得到满足,使“人人皆学”成为自觉,因此,所谓“有所教”,不仅指教育服务的包容程度,同时指教育支持与服务的有效性。

显然,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不仅要解决“有教”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解决“有所教”的问题。解决“有教”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而解决“有所教”问题的关键是在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服务的模式。基于“有所教”内在的包容性及有效性要求,所谓创新教育服务的模式,也就是构建开放性的教育模式,就模式的意义而言,开放性不仅体现了服务的包容性,而且决定着服务的有效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开放教育模式的构建不仅是解决“有教”问题的支持要素,也是解决“有所教”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以开放教育为根本任务的开放大学,不仅要把“学有所教”作为现实性的目标定位,而且必须把“有所教”作为实践性的目标追求。

无论就开放大学的建设而言还是就开放大学的发展来说,目标定位或目标追求都具有重要的“定向”功能。强调目标定位的现实性和目标追求的实践性,无疑使开放大学的建设及发展定向更加具体,更加明确,这将有利于提高开放大学建设的务实性或实效性,防止因目标定位或目标追求的抽象化乃至虚拟化导致开放大学建设路径及主要措施的不确定性,同时防止开放大学建设及发展行为上的主观随意 性。

四、把握战略重点

   建设开放大学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工程,不仅是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在开放大学的建设问题上,必须确立战略思维,具有战略眼光,在战略层面上认识,在战略目标下行动,真正把开放大学的建设作为一种战略实施的过程。

适应于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以及教育改革的未来趋势,开放大学的建设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承担着重要的战略任务,集中表现为搭建全民学习的平台,完善终身教育的体系。“平台”的搭建及“体系”的完善虽然是全社会以及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但开放大学必须自觉地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即开放大学在主要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必须在全民学习平台搭建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正是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形态的重要标志,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开放大学既是“大学”,也是“平台”与“体系”。就服务功能而言,开放大学是集大学、平台、体系于一体,这“三位一体”或“三维合一”确立了开放大学应有的战略地位,也构成了开放大学鲜明的个性特征。

“平台”与“体系”虽然是开放大学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必须以“大学”的属性为前提或基础,即“大学”是“平台”的依托,也是“体系”的载体,既不能把“大学”与“平台”、“体系”割裂,也不能把“平台”、“体系”与“大学”等同,尤其不能用“平台”、“体系”代替“大学”的属性,即是说,开放大学首先必须把“大学”作为建设的主体,以“大学”为依托搭建“平台”,以“大学”为载体完善“体系”。就建设思路而言,开放大学是以“大学”为主体,以“平台”与“体系”为两面,这“一体两面”确立了开放大学建设的基本格局,构成了开放大学建设路径的现实选择。

从功能上的“三位一体”到格局上的“一体两面”,表明了“大学”与“平台”、“体系”的完整性。但这种完整性并不是一种机械的组合,更不是一种虚拟的链接,而是一种内在的融合。在现实形态或实践层面上,三者融合的基础是开放的教育模式。就“平台”而言,虽然必须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甚至可以称之为网络化的学习平台,但网络平台并不等于学习平台,学习平台的本质是开放的学习制度及模式,所谓全民学习平台的搭建,也就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开放学习模式的构建。就“体系”来说,虽然必须以社会化的学习组织为支持,甚至可以称之为社会化的教育体系,但社会化的教育体系并不等于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的本质是开放的教育支持与服务体系或模式,所谓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也就是开放的教育服务模式的构建。显然,无论是“平台”的搭建,还是“体系”的完善,都归结于开放的学习模式以及开放的教育服务模式的构建。离开了开放教育模式这一现实基础,全民学习平台只是一种物质化的构架,失去了学习的本质意义;同样,离开了开放教育模式这一现实基础,终身教育体系也只是一种形式化的组织,失去了服务的本质内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平台”还是“体系”,都是开放的“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开放大学的建设必须坚持“大学”、“平台”、“体系”的整体性,但同时必须坚持“大学”的主体地位,即开放大学的建设是整体性的战略设计,同时又是主体性的战略实施。所谓主体性,也就是必须把“大学”的实体性建设作为战略实施的重点。基于“大学”在“平台”与“体系”中的基础性及主体性作用,“大学”建设的根本任务及核心内容就是开放教育模式的构建。正由于此,建设开放大学也就是旨在探索并构建开放的办学模式,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放的支持服务模式。这不仅是开放大学建设的意义及价值之所在,也是开放大学建设的战略重点。

明确并牢牢把握这一战略重点,不仅有利于厘清开放大学建设的基本思路,而且有利于提高开放大学建设在决策上的科学性以及措施上的针对性、实效性,防止因战略重点的偏移,导致建设过程的无序,同时防止因战略重点的不确定性而影响开放大学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尊重实践成果

   开放大学的建设虽然是我国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面向未来的战略任务,具有着鲜明的创新性特征,因此,在开放大学建设的问题上,必须基于创新性特征,强化创新理念,确立创新思维。但同时必须看到,我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模式改革与探索的实践,为开放大学的建设奠定了现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不仅是开放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开放教育模式长期探索的重要成果,即是说,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是实践过程的深化,也是探索成果的升华。这表明,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既要注重创新,又要尊重实践成果,尊重实践成果或立足现实基础,不仅是开放大学建设问题上应当坚持的方法论原则,也是科学的路径选择。

就开放大学建设的主要任务而言,所谓实践成果或现实基础,突出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开放教育的模式基础,二是开放教育的实体基础。模式与实体是开放教育实践探索的主要成果,构成了开放大学建设的两大支点,表明了开放大学建设的基础已经具备,条件已经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确立开放教育的理念,探索开放教育的模式,始终是我国教育发展及改革的重要内容,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开放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标志。特别1999年以来,在教育部批准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推动下,我国开放教育开始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实践与探索,不仅实现了开放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模式探索的丰硕成果,即在开放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初步形成了以“宽进严出”为主要标志的开放性办学模式;以学习者自主发展为主要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网上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开放性教学模式;以个性满足为主要内容的开放性支持服务模式;以社会合作为主要机制的资源整合模式;等等。这些模式探索的阶段性成果,虽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但无疑具有着重要的创新价值,并成为开放教育模式构建的实践性基础。

自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创办广播电视大学以来,我国电大系统始终坚持以开放教育的理念为引领,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坚持开放教育模式的探索,不仅成为我国开放教育发展的实践主体,也同时成为开放教育模式的探索主体。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远程开放教育的大规模发展及实践中,我国电大系统不仅自觉地承担了开放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的重大任务,而且形成了一支热爱开放教育事业、勇于探索开放模式的师资队伍,积累了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的基本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电大发展的过程,就是开放教育模式探索的过程。实践证明,我国电大系统已经具备了开放教育模式探索与构建的基本能力,这种基本能力虽然还有待于不断加强,但无疑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由此使电大系统成为开放大学建设的实体性基础。

开放教育模式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以及电大系统积累的模式探索的基本能力,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不仅是我国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宝贵资源,也是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现实起点。依托电大系统,运用开放教育模式的阶段性成果为基础建设开放大学,这既是符合国情的开放大学建设道路,也是富有成效的开放大学建设途径。

以电大系统以及开放教育的探索成果为基础建设开放大学,不仅体现了对实践的尊重,而且体现了对电大教职工首创精神以及创造性劳动的尊重。如果说尊重实践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那么,尊重电大教职工,则是事业发展与人本精神的统一,从本质上说,尊重实践也就是尊重群众,两者的统一使开放大学的建设具有了重大的人本意义。显然,立足基础的现实性、实践性,依靠教职工的主体性、创造性建设开放大学,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六、重在大胆试验

适应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以及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内在需求,开放大学的建设旨在构建开放性的教育模式以及开放型的现代大学制度。在路径选择上,必须尊重实践成果,立足现实基础,在继承中构建,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立足未来趋势,勇于突破传统,在突破中创新,即是说,开放大学的建设是“破”与“立”的统一。所谓“破”,主要指打破传统体制及模式的束缚,破解建设与发展中的难题;所谓“立”,主要指确立开放的教育模式,建立开放的新型大学制度。“破”标志着改革的深化,“立”表征着创新的行为,因此,所谓“破”与“立”的统一,也就是改革与创新的统一。虽然改革与创新是同一个过程,但正如“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一样,改革无疑具有关键的意义,或者说,改革在当头,创新在其中。在实践层面上,创新虽然是改革的价值引领,但创新无疑又是改革的结果;创新虽然决定了改革的内容,但改革是创新的途径;改革虽然必须体现创新的要求,但创新又必须寓于改革之中。显然,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正是以创新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改革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教育经过长期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广播电视大学经过30多年的建设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为开放大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早已跻身于国际开放大学的行列,但无论是开放教育模式的构建还是开放大学的建设,仍然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虽然党和政府对开放教育的发展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但在具体实施上总是困难重重,裹足难行,其原因虽然是复杂的,但根本原因则是在于传统教育体制、模式、机制的束缚,来自于教育开放性与体制僵化性的矛盾。因此,开放大学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打破传统体制的僵化和束缚。

同时还必须看到,我国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总体上说仍然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学习化进程以及人本化的学习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与学习化社会形态相游离的状态。这种游离状态内在地包含着教育发展上的封闭性,教育改革上的保守性,这种封闭性与保守性又内在地排斥着教育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即是说,囿于精英化的思维和校本化的模式,教育改革缺乏对多样化尤其是开放性的包容,这就导致开放教育体制、机制、模式的构建始终处于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边缘状态。因此,开放大学的建设内在地要求冲破教育改革上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开放教育模式的构建还是开放大学的建设都有待于教育改革的深化,基于改革的创新性本质以及建设性目标,深化改革也就是深化探索,基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化改革就必须大胆试验。所谓试验,在本质上虽然也是探索,但这种探索具有着新的特征及规范:一是目标性,即探索必须依据总体方案的设计及目标要求确立行动路线;二是组织性,即探索必须在政府的指导下并接受过程性的监督;三是有序性,即探索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并把握开放教育的特点。所谓大胆试验,就是要充分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仅要允许试验,而且要根据条件和可能积极地鼓励试验,同时要充分肯定和认同试验的阶段性成果,正确对待并宽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显然,只有大胆试验,才能有所突破,才能有所创新。这无疑是我国开放大学建设必须选择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式。

大胆试验需要宽松的社会环境和积极的政策环境,但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实现教育思维从精英化、校本化到平民化、终身化的转变;实现发展理念从封闭性、统一性到开放性、多样性的转变;实现管理理念从计划性、行政性到社会性、自主性的转变,核心是要确立教育的人本价值观以及开放的思维。显然,只有教育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才能实现改革的深化,才能为开放大学的建设营造宽松的环境并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 人民日报,2010-03-01(5,6,7).

[2]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 中国教育报,2010-08-30(5,6).

[3] 任为民,施志毅. 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几点思考[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3):3-8.

[4] 张德明. 为什么要组建上海开放大学——组建上海开放大学的条件与架构[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5):3-6.

[5] 彭坤明. 建设省级区域开放大学的现实依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3-6.

[6] 彭坤明. 开放大学:“学有所教”的必然选择[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5-9.



作者简介:彭坤明,教授,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2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