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的文言文: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8:50:50

[转载]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

(2011-10-13 18:20:29) 转载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作者:午后红茶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

  第一次知道这首简短的诗是在梁实秋的一篇文章里。短短的十六个字,有人物,有事件,有起承转合,有结局,有感情。于是赞叹不已,很是为汉语的魅力倾倒。

  《公无渡河》是《相和歌辞》之一,即《箜篌引》。“箜篌”是一种弦乐器,形似今天的“竖琴”。这首《公无渡河》据《乐府诗集》卷二十六引晋崔豹《古今注》云:“《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窦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初读是并不是很能理解这十六字里面的感情,可是今天再次遇到,竟然可以感觉到的一种悲怆,想象在哪波涛滚滚的江边,大浪滔天,江边一白首狂夫,不顾一切渡河而去,结局可想而知。

  公无渡河,算是劝诫吧!你不要渡河,不能渡,不能渡,我想包括白首狂夫也知道,不能渡,渡河就是死亡。

  公竟渡河,一个竟字,道出了一种惊讶。你竟然渡河,明知道结果,明知道渡河会死,你为什么还是执意如此。

  渡河而死,结果。必然的结果。死亡,其实这个悲剧想想是可以避免的,只是他为什么一定要渡河呢?或许有千万种不渡河的理由,但是所有的理由都比不上要渡河的那一个。

  其奈公何,面对已然死亡的现实,该拿你怎么办呢?最后那个女子投河而死,我想那个女子是理解那个白首狂夫的,出于种种原因,想阻止他渡河,但是当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时,她依然的追随他而去。又是另一种惊心动魄。

  那个白发老者,明知是死亡,但是依然前行。这使我想起了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原本他可以去日本避开死亡,他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就像那个白首狂夫,知道留下来必然会死,可任何一个离开的理由都比不上自己留下来的那个: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最后写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视死如归,慷慨悲壮。想起了林觉民《与妻诀别书》,林觉民,不也是一个白首狂夫么?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或许会被说成疯子或者是傻子,可是有时候这样的一些人更值得尊敬,因为他们执着的坚守的或者是无畏的追求的正是我们不得不放弃的东西。面对这样的人,我们会摇摇头说他们疯他们傻,可是另一方面会心疼,他们触动了自己心灵最深处,拨动了那根难以忘却的琴弦。傻孩子,不是有一种疼惜与无奈在里面么?明知道事情的结局,可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爱了,恨了。义无反顾的决绝,没有回头。即使是第一次听到这些人这些事可以不屑一顾,摇头笑笑多傻啊,可是夜深人静,一人沉思的时候,会不会忽然之间为他们感动,泪流满面。因为自己也曾经如此执著过。

 

  古诗中的相和歌辞箜篌引:

  【相和歌辞·箜篌引】李贺
公乎公乎,提壶将焉如。屈平沉湘不足慕,
徐衍入海诚为愚。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盘有鱼,
北里有贤兄,东邻有小姑,陇亩油油黍与葫,
瓦甒浊醪蚁浮浮。黍可食,醪可饮,公乎公乎其奈居,
被发奔流竟何如?贤兄小姑哭呜呜。

【相和歌辞·公无渡河】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
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
公乎公乎,挂骨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相和歌辞·公无渡河】王建
渡头恶天两岸远,波涛塞川如叠坂。幸无白刃驱向前,
何用将身自弃捐。蛟龙啮尸鱼食血,黄泥直下无青天。
男儿纵轻妇人语,惜君性命还须取。妇人无力挽断衣,
舟沉身死悔难追。公无渡河公自为。

【相和歌辞·公无渡河】温庭筠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
百川喷雪高崔嵬。二十五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裴回。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神锥凿石塞神潭,
白马趁走覃赤尘起。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相和歌辞·公无渡河】王睿
浊波洋洋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苦渡。
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壶看入兮中流去。
浪摆衣裳兮随步没,沉尸深入兮蛟螭窟。
蛟螭尽醉兮君血干,推出黄沙兮泛君骨。
当时君死妾何适,遂就波澜合魂魄。
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