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玩家所有英文插曲:王稼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47:02

 

    王稼句先生,在苏州文人心中很有份量。他读的书多,写的书多。这些书,有思想,有个性,文脉溯源,字句干练,有大家风范。你要是想扩大文史视野,提高写作水平,读他的书一定有用。

    不过王稼句有一部分书,可能普及性不高。因为,他想朝知堂的方向走。知堂就是周作人,文坛大家,读书文字有味道,貌似平淡,底蕴深厚。可惜后期文章,被林语堂讥为“专抄古书,越抄越冷”,笔底积满郁愤,平淡饱含沉痛。不熟悉周作人的人,常把他的反话当正话读,这样一来,也就曲解了作者本意。所以,周作人的书,是无法普及的。不少人买来周作人的书,真读的不多,附庸风雅而已。王稼句要是认真去学知堂,恐会失去不少读者。

    但稼句先生显然解不开这个疙瘩。本月16日周五,《苏州日报》发表记者高琪采访他的文章,读到他的一段话:他说他有意追求文章的“涩”,即“在叙述方式、内容选择、思想表达等方面,更曲折一点,设置一点阅读障碍,似乎有点艰难,让人不时合起书来,好好想一想,也就可以称得上耐读了。”动机是好的,但毕竟设置了“阅读障碍”。这样写文章,是耐读了,就像昆曲,耐看了,但大家如果懒得看,你又如何?稼句先生说,当年陆文夫先生也提醒过他,“你不要引经据典,文字太老气,你正年经,这样不好,如果非要用那些材料,应该化出来。”(《陆文夫先生两三事》)显然,这些话对王稼句不起作用。

    陆文夫为什么要劝导王稼句?可能不难解释。一是生活节奏太快,快到了大家写书、读书,只是为了沟通信息。谁写的文字符合要求,形象有趣,我就读谁的书。在这种背景下,“曲径通幽”的文字很吃亏;二是延续文明香火、点燃人们思想的方式太多,并非只有读书。所以现在图书的销量,普遍不高。人们放下真正的历史书,都去读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去了。在信息时代,文人们要想开。

    其实这种事情,有历史的镜子。你看文字,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繁体字,一直到今天的简化字,为什么老是在改革、简化?说穿了,文字也罢,文章也罢,它只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工具,怎么便当怎么用。花五秒写的字,干嘛要用一分钟去写它?读书写书也是这个道理,简洁质朴、深入浅出的书,最受欢迎。想开了,提笔写作也就返朴归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