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心灵沟通的诗句:儿时记忆:火镰、火石、火绒与“取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9:19:16

儿时记忆:火镰、火石、火绒与“取灯”

 

在抗战时期,火柴奇缺,家乡人们创造了取火用火的新方法。

火镰如现在斧头刃的形状,弧形,很钝,其刃有二三毫米厚,固定在一个小皮包上,小皮包内装有火绒和火石。这便是我儿时的一种取火工具。

不论秋收或夏收,人们在地理干活都有中间休息。这时成年人往往要抽一袋烟。于是拿出烟荷包和烟袋锅,装满一烟袋锅烟叶,如何点着呢?这就需要用火镰、火石和火绒

从火镰背后的皮包中取出火石,并揪下一小团火绒,一手捏着火石和火绒,一手用火镰上下打击火石,这会打出火花,打个三五下,火花就点燃了火绒,而后把点着了的火绒,放到烟袋锅上,如像抽烟斗那样吸气,烟袋锅(烟斗)里的烟叶就被点着了。

火石呈黑色,火绒是伴有硫磺的棉花,呈黄色。用火镰敲击火石,便可打出火花,有一定的技巧,熟练的一两下就可以点燃火绒。将燃着火绒,放到烟袋锅上,就可以吸烟了。

所谓“取灯”,其形状、粗细、长短如现在的一次性筷子,但不是用木材,而是用苘麻干做成的,一头沾有硫磺。

取灯可以用暗火点着,成为明火,去点燃油灯,这也许是“取灯”一词的渊源。譬如,做饭后的暗火,可以用“取灯”点燃,再去点灯。当然,也可以用火镰、火石、火绒打着火绒,再用“取灯”将火绒的暗火点燃。

邻居之间也有用“取灯”引火的情形,当然,它不只是能点灯,也可以点着别的东西。

苘麻干是把苘麻剥离后的白色麻干,再用刀破成如筷子粗细的小麻干,很轻,易于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