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宝宝肌肉在哪一集:[转载]高三一轮复习备用材料——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归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07:47

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例析

 

光合作用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如何提高光合作用总产量,是科研人员一直要解决的与人类社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而提高光合作用总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简称光合速率。

光合速率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的吸收量或者是O2的释放量;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积累数表示。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二氧化碳毫克数表示(mg/ dm2·h),一般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都没有考虑叶子的呼吸作用,所以测定的结果实际是光合作用速率减去呼吸作用速率的差数,叫做表观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若能测出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表观光合速率上去,则可测得真正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光合速率常见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呢?光合速率又是如何计算的呢?请看以下几种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

1.“半叶法”---测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产量,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物质产生总量

例1.  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其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先在叶柄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mg/(dm2·h)。



问题:若M=MB-MA,则M表示                                 

 

解析: 本方法又叫半叶称重法,常用大田农作物的光合速率测定。

如图1所示,A部分遮光,这半片叶片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仍可照常进行呼吸作用。另一半B部分叶片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题中:MB表示6小时后叶片初始质量+光合作用有机物的总产量-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消耗量,

MA表示6小时后初始质量-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消耗量,

所以,M=MB-MA,就是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经过6小时干物质的积累数(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这样,真正光合速率( 单位:mg /dm2·h)就是M值除以时间再除以面积就可测得。

答案: 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变式训练1. 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3y一2z—x)/6 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解析: 起始干重为上午10时移走时的叶圆片干重x克,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叶片在这6小时内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下午4时移走的叶圆片干重y 克减去上午10时移走时的叶圆片干重x克的差值,就等于该叶圆片净光合作用干物质量:(y一x)克。

若要求出呼吸作用干物质量,应将叶片遮光处理,先假设叶片遮光处理为M小时后干重为z克,下午4时移走的叶圆片干重y 克减去叶片遮光处理M小时后的干重z克差值,就是呼吸作用干物质量:(y一x)克。

已知: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3y一2z—x)/6 g·cm-2·h-1 , 据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得出:(3y一2z—x)/6 = (y一x)/ 6 + (y一x)/ M ,计算出M = 3小时 ,A选项正确

. 气体体积变化法---测光合作用O2产生(或CO2消耗)的体积

例2: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3装置进行光合速率的测试实验(忽略温度对气体膨胀的影响)。

   

①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放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1小时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X值。

②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溶液;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1小时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Y值。

请你预测在植物生长期红墨水滴最可能移动方向并分析原因:       表1

项目

红墨水滴移动方向

原因分析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速率

a.              

c.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

b.                

d.                              

解析: ①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时,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而释放的CO2气体被装置烧杯中的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体量减小,压强减小,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向左移动的距离X,就代表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量O2量,也就是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 

②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溶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又处在植物的生长期,其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呼吸作用强度,表现为表观光合作用释放O2,致装置内气体量增加,红色液滴向右移动,向右移动距离Y,就代表表观光合作用释放O2量,也就是表观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所以,依据实验原理:真正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 表观光合速率,就可以计算出光合速率。

答案: a.向左移动  c.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而释放的CO2气体被装置烧杯中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体量减小,压强减小,红色液滴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d.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溶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在植物的生长期,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呼吸作用强度,表现为表观光合作用释放O2,致装置内气体量增加,红色液滴向右移动

变式训练2图4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2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X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20min后,要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处,针筒的容量           (需向左/需向右/不需要)调节。

(2)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

(3)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在20℃、无光条件下,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处。则在有光条件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          mL/h。

解析:(1)由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6CO2+12H2     C6H12O6+6O2+6H2O,可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不需要调节针筒容量就可使水滴维持在X处。

(2)光照条件下,由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由缓冲液补充,缓冲液能维持CO2浓度,同时释放出O2导致密闭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若使水滴X不移动,其针筒中单位时间内O2气体容量的增加就代表表观光合速率的大小。由题可知,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表观光合速率,该植物的表观光合作用速率是(0.6-0.2)×3=1.2(mL/h)。

(3)瓶中液体改放为NaOH溶液,则装置内CO2完全被吸收,植物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瓶中气体的变化即呼吸消耗的O2的变化。则在有光条件下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 = 表观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既1.2+0.1×2=1.4(mL/h)。

答案:(1)不需要  (2)1.2(mL/h)  (3)1.4(mL/h)

3. 黑白瓶法---测溶氧量的变化

例3: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分别在起始和24小时后以温克碘量法测定各组培养瓶中的氧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表2

光照强度(klx)

0(黑暗)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3

10

16

24

30

30

黑瓶溶氧量(mg/L)

3

3

3

3

3

3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mg/L的原因是                            ;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            mg/L·24h。

(2)当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24h。

(3)光照强度至少为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解析:黑白瓶法常用于水中生物光合速率的测定。白瓶就是透光瓶,里面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黑瓶就是不透光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黑瓶中所测得的数据可以得知正常的呼吸耗氧量,白瓶中含氧量的变化可以确定表观光合作用量,然后就可以计算出总光合作用量。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mg/L的原因是:黑瓶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其中的生物呼吸消耗氧气,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原初溶解氧-24小时后氧含量,即10-3=7 (mg/L·24h)。

(2)当光照强度为c时,表观光合速率的大小为:24小时后氧含量-原初溶解氧,即24-10=14(mg/L·24h)。呼吸速率为10-3=7(mg/L·24h)。真正光合速率为14+7=21(mg/L·24h).

(3)黑暗时,黑白瓶都是3 mg/L·24h,说明水体生物呼吸速率为10-3=7(mg/L·24h),所以光照强度至少为a时,净光合速率为10-3=7(mg/L·24h),才能维持水中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答案:(1)黑瓶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生物呼吸消耗氧气  7 (2)21

(3)a

4: 小叶片浮起数量法---定性比较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

例4:  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操作过程如下:        表3

步骤

操 作 方 法

说 明

处理

打孔

取生长旺盛的菠菜叶片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

注意避开大的叶脉。

抽气

将小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

这一步骤可重复几次。

沉底

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

叶片细胞间隙充满水而全都沉到水底。

分组

取3只小烧杯,标记为A、B、C,分别倒入20mL富含CO2的清水。分别向3只小烧杯中各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

事先可用口通过玻璃管向清水内吹气。

对照

用3盏40 W台灯分别向A、B、C 3个实验装置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

光照强弱(自变量)可通过调节             来决定。

观察

观察并记录叶片浮起的数量(因变量)。

实验预期:____烧杯中的小叶片浮起的数目最多。

本实验除通过观察相同时间内,叶片上浮数量的多少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还可以通过三个烧杯中上浮相同叶片数量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描述。但该实验方法只能比较大小,无法测出具体的量变。

答案: 台灯与实验装置间的距离     A

5. 红外线CO2传感器---测装置中CO2浓度的变化

由于CO2对红外线有较强的吸收能力,CO2的多少与红外线的降低量之间有一线性关系,因此CO2含量的变化即可灵敏地反映在检测仪上,常用红外线CO2传感器来测量CO2浓度的变化。

例5: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将一植物幼苗放入大锥形瓶中,瓶中安放一个CO2传感器来监测不同条件下瓶中CO2浓度的变化,如下图5所示。相同温度下,在一段时间内测得结果如图6所示。请据图回答:

   

(1)在60~120min时间段内,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为                 。理由是              

(2)在60~120min时间段,瓶内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此时间段该植物光合速率为         ppm/min。

解析:(1)在60~120min时间段内,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为逐渐降低,理由是C02的浓度逐渐降低。

(2)在60~120min时间段,瓶内CO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O2不断减少。用瓶中安放的CO2传感器来监测瓶中CO2浓度60min内的变化是1500–500 = 1000 (ppm),该数值是60min内净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

在0~60min时间段,瓶内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植物在黑暗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60min内植物呼吸释放CO2量是 1500-1000=500(ppm)。

所以,此时间段该植物光合速率为(1000+500)/60=25(ppm/min)。

答案:(1)逐渐降低  C02的浓度逐渐降低 (2)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258.

变式训练3: 将一株绿色植物置于密闭锥形瓶中,如图-3所示。在连续60分钟监测的过程中,植物一段时间以固定的光照强度持续照光,其余时间则处于完全黑暗中,其他外界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瓶内CO2浓度变化结果如图-4所示。据此分析可知( D )

      

               

    A.最初10min内,瓶内CO2浓度逐渐下降,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B.第20~30min内,瓶内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呼吸作用逐渐增强

    C.第40~60min内,瓶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大致相等

    D.瓶内植物在照光时段内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平均为90ppmCO2/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