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吉他谱网站:教育漫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34:47


一、教育的起源

    在我国,“教育”这个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西汉刘向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但这两个字在当时并没有一个有着确切的含义,在后来的一两千年里,没有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词汇。从大量的历史文献来看,在20世纪之前,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大都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20世纪初,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教”与“学”,并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虽然“教育”这个专用名词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但教育的起源要早很多。

有关教育起源,有如下三个很有代表性的观点:

1.生物起源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利托尔诺)(1831—1902)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1870—1944)。生物起源说的基本观点是:教育是一种在人类社会范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现象。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只是不断改变和演进,获得某些新的性质,人类教育的本质则依然有如动物界。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动物正是基于生存与繁衍天性的本能才把知识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

勒图尔诺的代表作有:《各人种的教育演化》——在这本书中,他提出“教育超出人类社会的范围,在人类出现以前就产生了,如: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动物之教育》——他认为,不但脊椎动物,即使无脊椎动物中一样存在教育,如:蚂蚁中存在“师生”关系;动物中广泛存在着自觉的教育、指导和学习。

  勒图尔诺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按照他的看法,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的,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

沛西·能的代表作有:《人民的教育》——“教育从它的起源上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们之所以把教育称为生物学的过程。” 《教育原理》——“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韦尔斯显然是一个支持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人文主义大师,他在《世界史纲》这本书中谈有关哺乳动物的进化时,提到这样一个观点:

在距今大约4000万年到8000万年之间的新生代出现的哺乳动物,在生物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的动物基本上都是爬行类动物。爬行类动物和哺乳类动物的根本分歧在于他们大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爬行类动物通常是把卵安置在一处任其孵化的,它们的后代无法接受上一代的抚育,它们的“智力”始终限于自己的经验。它虽容许同类的存在,但不与它们共同生活,它们从不模仿、从不互相学习、从不共同行动,它们的生活是各自独立的。但哺乳类动物包括鸟类则不相同,由于它们的哺乳和抚育,使得下一代获得了摹仿、学习和共同生活的能力,它们有警告、呼喊以及其他共同的行为,因而具有训练的可能性。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训练和共同生活的需要,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促进了最初的“教育”,从而最终促进了我们的祖先逐渐演化成为今天的人类。

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当然,这个学说也存在不足之处。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没有考虑到人与动物的区别,对教育的社会性的功能思考不够。

2.心理起源说

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1869-1947)。他用心理起源说批判生物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摹仿。在原始社会中,教育的发生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教育的起源是一种心理现象。

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说不远,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本能,而不是动物的本能,这可能正是心理起源说比生物起源说进步的地方。

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但孟禄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没有考虑到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没有考虑到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也是不全面的。

3.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对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的直接运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前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其中,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应该是前苏联的米定斯基,他在《世界教育史》中提出“只有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类本身’这个著名原则出发,才能了解教育的起源,教育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人类社会活动起源于群体劳动,劳动促使了“完全形成的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劳动是人类认识和知识的主要来源。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就必须把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在劳动中传递给新生一代,教育就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生存而产生的;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未条件的。语言和教育同时都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教育形态也必须发生改变。

总的来说,劳动起源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辨证法,但也只是一家之说。关于教育的起源,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不同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一些名家和名著是如何“定义”教育的:

    柏拉图:“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

夸美纽斯:“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它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中取得的。……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以前完成。”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作为一种自我觉醒中的、具有思想和理智的生物的人有意识地和自决地、完美无缺地表现内在的法则,即上帝精神,并指明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教育的目的是表现忠于天职的、纯洁的、完美无缺的,因而也是神圣的生活。”

裴斯泰洛齐:“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

斯宾塞:“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作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教育即为人的完成生活做准备。”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重组与改造”,“学校即社会”。

巴格莱:“我们把社会进化定义为积累和提炼人类知识的进步过程,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则是传递这些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知识积累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知识的过程。”

斯普朗格:“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

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定义:“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助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场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

从上述这些表述可以看出,这些名家名著在对教育下定义的时候,所选择的角度并不相同。有的将教育看作是一个机构,比如说学校教育;有的将教育看作是一种行动(活动);有的将教育看作是一项内容;有的将教育当成一件产品。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这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或者说是教育的本质问题,这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据统计,自英国思想家培根开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学会生存》,在能搜集到的文献范围内,关于教育这一概念的表述就有65种之多。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要让自己清楚教育的本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啊。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后,人们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毫无疑义。还由此引申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论断,有时甚至把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的教育同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的教育,视力互不相容的教育。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教育工作重点的相应转变也成大势所趋。客观上要求重新认识教育的性质问题,“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应运而生。

1978年,于光远在《重视培养人的研究》一文中,率先对于把教育归结为上层建筑的论断提出质疑。从1979年开始,教育界就所谓“教育本质”问题开展讨论。在这场讨论中,就行成了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说;第二,“教育属于生产力”说;第三,“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说;第四,“教育属于特殊社会实践活动”说……

在具体的实践中,人们更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也因为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不同、对教育的理想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答案。比如说,教育应该满足社会的需要,还是应该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两者是统一的,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又经常是矛盾的。

事实上,任何关于教育的定义,都不可能是真实客观的,它无法摆脱叙述者的知识背景和思想感情,无法回避叙述者的价值追求。对社会、对人性的理解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不同,价值观和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对教育的定义就会不同。因此,他们关于教育的定义,可能往往是他们希望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三、模 仿
   教育方法往往是殊途同归的,切不要以所用方法不同认为错误妄加批评。教育家也分两类,一是教育理论家,一是教育实干家。教育理论家不乏其人,教育战线上百分之九十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实干家。实干家们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是理论上看似一样,具体情况却千姿百态的堡垒。他们在以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式攻战。我们也经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可见“法”肯定是有,可没有一法定乾坤。我们推崇协同教学、愉快教学等等,是因为理论家总结实干家的经验得出的果实确是香甜。可不必随时到处都种;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口号有力且响亮,这是一种倡导,一种目标。教研关键是要研究“真问题”,不是研究“伪问题”(哪怕是所谓热点)。而真问题往往源自于教育教学实践,而不是上级领导的某个看法,某个号召,或某市某区某校课题、科研搞得好,所以我们就遍地开花全民皆兵至少从数量上赶上并超过他们。同时,当今的课题、科研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大多课题流于形势,只是象征性在学期初、末各提交一份报告而已。校校能有课题,人人能搞科研何乐而不为?怕就怕校校有课题以我比你多就好,人人搞科研搞得搞不得都要搞。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凫胫虽短续之则哀。我们的教育教学本就像清清的溪水,让它静静地流,自有喧哗与歌唱。去其中抓几条鱼儿未尝不可,何必硬要投几块砖头击起浪花?不如疏导疏导,让它流入小河,奔向大海,正如素质教育,拆除应试教育的闸门,给教育一个宽缓的通道。

四、放言拾趣
1、少说大话,多办小事;少说空话,多办事实;少说废话,多办要事;少说远话,多办近事;少说死人的话,多办活人的事。
2、责己的人多,教育必兴;责人的人多,教育必败。欲知教育之兴败,当听家长学生的言论。
3、一到周五,功课就糊糊涂涂,因为真魂已经走了,每到周一,精神必昏昏沉沉,因为真魂还未回来。这应该是师生共勉的。
4、现今,许多有钱的人,有儿女不会教养,许多没钱的人,有儿女不能教养。
5、弱国学强国的教育,如同穷人学富人,乡下人学城市人,内地学沿海地区,总是先学些坏处。
6、学生管学生,严于校长管教师。工头管工人,过于资本家。妇女管妇女,坏于男子。“奴使奴,使死奴”。弱者之间的专制甚于强者。这也许是一把手选择得力助手的条件之一。
7、教育改革的大患是,你讲你的,我干我的,他骂他的。
8、教书如同养鱼,必须顺其自然,不可频加干涉。育人如同种树,不可听其自然,必须随时注意,斩断旁枝,除尽害虫,才能成良材。
9、作为一个教师,领导说你好,你会受宠若惊。同事说你好,你更应该谦虚谨慎。家长、学生说你好,你将受用终身。
10、对待人力车首领,让他拉拉车看;对待农会首领,让他种种田看;对待商会首领,让他卖卖货看;对待教育管理者,让他上上课看。
11、学生对于教师,需要相马的伯乐;教师对于管理者,需要遛马的伯乐。
12、其实,教师可与商人一比,商人贩卖货物,教师贩卖知识。商人就看贩卖货物的质量与手段让不让人乐于接纳,教师就看你的知识传授的内容与方法学生愿不愿意接受。
13、对于一些教育专家,教师们心服口服的不多,盲从的倒是不少。
14、要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学校只能造就名义上的人才,真正的人才全靠以后自己造就起来。
15、钱是好东西,看你会不会用。书是死东西,看你会不会教。
16、学生在学校被管制的事情越多,将来在社会所碰的钉子越大。
17、愿得神助者自助,愿得人助者助人,愿得教法者自悟。
18、平等是相对的,不平等是绝对的。动物中有明显的不平等现象,甚至无知的土石草木也享不到平等的待遇。同是一块土,有人将它塑成神象,受人跪拜,有人将它烧成夜壶,受人便溺。同是一根木条,有的做成神龛,受人供奉,有的制成马桶,盛粪装屎。何况我们人呢。
19、不让儿女入校读书是误儿女,让儿女入校读书怕毁儿女,若想不毁不误,必须将他们送入肯教书,能念书的学校。于是便有了择校、名校、重点校。
20、现在的教育改革多改革在言传,却忽视了身教。所以许多理论家说的头头是道,下面的人还是不知道怎么办。
21、当前,公办学校多官僚化,民办学校多商业化。官僚化阻碍了改革,商业化易于倒闭分赃。真是伤透脑筋。
22、听到许多洗脑报告后,有一心得,到过外国的中国人说中国的教育处处是缺点,到过中国的外国人说中国的教育处处有优点。
23、教育改革现在最需要的不是高谈阔论的博士硕士,而是肯实践力行的一线教师。
24、用人只重文凭,不查真伪。只问人情,不别贤愚。故进来的用不上,用不上的又赶不走。教育的翅膀如何不沉重。
25、传说仓颉造字而鬼夜哭,戈登堡发明印机而妖争辩。虽说有些荒唐,想见,学习文字,必减少些快乐,攻读书籍,必增加些烦恼。所以学生学习哪能那么愉快。
26、教书是好汉子不愿做,懒汉子做不来的一种职业。
27、教育,“一个都不能少”这是责任,学习“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吹牛。

五、正确认识“德智体全面发展”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老话题,但又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已经确定,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世纪特别强调“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落实这一教育方针。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如此艰难,究其原因,其中就有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对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真有重新认识的必要。

一,“德”是灵魂,德育不应该是一门孤立的课程

“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首先必须要有“德”。没有“德”,就将是一个“缺德”之人,不仅对社会没有多大用处,而且也可能不被社会所接受,或许成为社会的罪人。

学校中的德育,就是促使学生在“德”的方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不能有丝毫懈怠的重要任务。

按一般理解,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目标理想教育、纪律法规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等。从传统观念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全面了。但是,笔者认为,这还很不够。从根本上说,德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才、如何为社会做贡献的教育。根据新时期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除上述内容以外,还必须有自立自理教育、自信自强教育、创新创造教育。我们的学生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才可能适应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我们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里所说的“德智体”,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对待。 “德智体”这三者决不是相互独立的,不能像其它学科课程那样分门别类去抓。德育、智育、体育,“三育”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的确是一门课程。但它决不是如同其它课程一样,排在课表上,由教师在课堂按教科书讲的课程。它应该是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一个活动中的课程。它是既需要教师教,更需要学生亲身体验的课程。现在我们的德育工作,没有少花时间,没有少费精力,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并没有把握住德育课程的规律和实质、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可能就是很重要的一点。

二,“智”是核心,智育是育人的主要途径

“智”,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智力、能力。这是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立足、生存与发展主要条件。知识的深浅、能力的强弱是人才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智育”应该是人才培养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目前,中小学中普遍重视“智育”。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工作压倒一切,学校的全部工作几乎都以教学为中心。有些地方甚至喊出了“质量就是生命”的口号。如果这里说的“质量”是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质量,那就对了。实际上,这里说的“质量”就是考试分数。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上学,成天就是书本、作业,没有休息、没有娱乐。以教学为中心实际上成了以“应试”为中心,还哪里有“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不是在培养人才,实在是在“误人子弟”,“摧残人才”。

“智”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但它必须要有“德”的支撑。没有“德”的“智”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有才无“德”,可以说,仍然是一个“废物”,甚至可能是祸害。

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德育和智育是互为渗透、互相作用的。德育应该渗透到智育过程中才能收到实效。智育过程必须体现德育才会产生真正的效果。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思想方向正确、有道德的人。智育的最终目的是要造就有学识、有能力的人。两者的目的都为了培养有用的人才。智育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完成。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在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师必须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德育渗透到知识传授的每一个环节中。那种“课堂教学就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 ,“德育就是给学生讲讲大道理”;“智育是任课教师的事”,“德育是搞班主任的工作”等等,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解。

三,“体”是基础,体育不仅仅是身体健康教育

“体”在“德智体”三者中应该是基础。体育在一个人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也干不了,什么也成不了。再有高尚的道德,再有高深的学问、再有多强的能力,仍将是难以有所作为的,对社会也不可能有多大的作用、多大的意义的。尤其我们的学生现在都还小,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因此,我们说,“体”应该是一切的基础。

在“德智体”全面发展中的“体”,不能简单理解为“身体”。它不仅指身体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这样一个完整的概念。体育,也不是单纯指课表上的体育课程,应该是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的综合过程。现在我们的“体育”,往往比较强调身体方面的训练,比较重视竞技成绩。学校往往把竞赛活动中的成绩作为素质教育的成果展示。这种做法,说明对“德智体全面发展”中的“体”缺乏正确的理解。现在我们的学生,不仅身体素质较差,而且各种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都没有很好地养成,健体保健常识非常缺乏。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要求也是难以达到的。因为,身体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病,也不是有突出的竞技运动成绩;而应该是会生活、会健体、会使自己永远保持充沛的精力来进行学习和工作。

四,不可忽视的美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不妨认真思考一下:“德”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是不是要使我们的学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智”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是不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有修养,有知识,有创造美的能力。“体”的目标更离不开美,形体美,协调美。请看,哪一方面能离开“美”,没有“美”?

把“美育”理解为“美术课”,理解为培养几个会作画的人,是片面的,甚至是不准确的。“美”的教育应该贯穿到德育、智育、体育的全过程中,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应该渗透“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美的感受、美的情趣、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创造美的欲望。人才的真正作用就是为人类世界创造美。离开了美,德智体全面发展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没有“美”的德育是疮白无力的;没有“美”的智育是干扁无味的;没有“美”的体育对人的发展又有多大的意义?其实,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塑造学生人格美。美,应该是全部教育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美育,也应该成为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六、德育工作如何更有实效。


德育在学校工作中决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应该是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首先,德育的主渠道应该是课堂教学。学生在校80%的时间在课堂里度过。离开课堂抓德育,就是失去了德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中如何抓德育?并不是要在学科教学中生硬地加入德育的内容,而是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的内容。例如:语文课的教材本身就包含着大量的人文思想、人生哲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素材。我们的教师在讲课中如果有强烈的德育意识,每一篇文章都可以是很好的德育教材。数学课也可以与德育密切结合。不仅数学严密的逻辑性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许多内容也可以与德育密切挂钩。许多数字、数据本身就大有文章可做。自然课、音、体、美、艺术课、更不用说了。根本问题是,我们的教师是不是真正摆正了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含义。如果是为考而教,那就不可能考虑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抓德育了。

其次,德育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是让学生亲身去实践和体验,决不能把“说教”当作是德育的主要形式。现在的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班会是德育课程的主要形式。政治课、思品课、班会,的确是不可缺少的德育课型。但就这三种课型本身也应该充分体现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的特点。不要变成教师讲、学生听的“说教”。学生最反感的就是这种形式。在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方案中,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都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就是要求各级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重视“实践活动”对育人的重要作用。

另外,目前教育实际中有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也有必要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来反思。

例如,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这一条可能人人都认为天经地义。我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我最近学习一些新的教育和教学理念,反复思考,觉得这里有些问题很值得探讨。“专心听讲”,就是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解。当然,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教育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一定的纪律秩序是必要的。但是,教育和教学的过程是不是就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听”的简单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教师讲的东西是不是都是学生最需要的?一味地要求学生“专心听讲”是否合适?其实,学生在课堂上能不能专心,关键不在于教师的要求,而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是否是学生最需要的,教师的讲课、课程安排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这二条,你不让他“专心”,他也非“专心”不可。

又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个问题似乎也是无可争议的。不“学习”还能是学生吗?问题是对“学习”二字,如何理解。如果把“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念书、做作业,那就有问题。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决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念念书、做做作业”。按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学会求和,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与发展。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学习”,那我们学校的工作是否大有调整和改革的必要。

再如,经常有教师抱怨:“学生不好教”。的确,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在这样的问题面前,出现了种种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产生了种种不同的效果。有些学校和教师,因为“学生不好教”,就采取了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甚至严重违反相关教育法规。这是很不合适的。教育的对象,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不能选择学生,学生又必然有差异。作为教育工作者,责任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其生命价值。可以说,我们教师不能选择可以接受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教育。这应该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认可的基本态度。

还如,理想教育、“三热爱”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组织性纪律性教育,这些历来是德育的重头戏。尽管内容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新,但是,其效果却很不理想。为什么?不是题材错了,而是观念有点儿问题。进行教育的人和接受教育的对象尽管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是,阅历不同,思维也就不同。教育者认为非常激动的事情到受教育者那里可能无动于衷。进行这样的教育,教育者必须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通过仔细地观察,才能找到教育的切入点,才能收到预定的目标效果。那种为教育而进行的教育,实在是形式主义的徒劳。

不管是德育、智育还是体育,只要是“育”,都是育人的大问题,都不是单一的业务问题,都必须要从人才的有效培养和健康发展去考虑问题。

认识要统一,观念要更新,措施要得力,教师要敬业。作为校长,头脑中更必须要有育人的整体概念,决不能抓此失彼,也不能跟风走,随波流。

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限于篇幅,这儿就不再列举了。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重视,那就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切都将落空。

现在,我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几乎是普遍现象。

现在许多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受家长不恰当的溺爱,听不进不顺耳的话,听不得批评,更经受不了失败。遇到一些不顺利的事,不是不知所措,就是灰心丧气,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这种心理状态是难以适应未来生存空间的。生活永远不可能时时如意、事事顺心的。一个人想要在世上有所作为,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经得住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必须要有善于面对和处理各种不顺意的事情的良好心态。近几年,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充分说明这些学生心理上出了问题。照这样下去,他们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呢?

2、 缺乏自信,依赖性强,又是一大弱点。

现在许多学生从小在别人的呵护下长大,什么事情都由别人包办代替,连最起码的自立自理能力都没有,形成了太大的依赖性,从而失了应有的自信心。做什么事情,不是先考虑如何想办法去把它做好,而是总怀疑自己“成”吗!由于缺乏自信,就缺乏冲劲和闯劲。没有冲劲和闯劲,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和创新举动。新时代人才最重要的、最需要的就是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没有自信心,是成功的最大敌人。

3、 眼高手低,缺乏合作精神,是将来成就事业的一大障碍。

在应试教育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正如劳凯声教授所说的“过度的竞争不适当地强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那些竞争中的“优胜者”自以为是“成功者”。他们把别人看成都不如自己。形成了“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错误心理倾向,根本不懂得互助与合作。这种心理倾向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真正成才、成就事业。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可能“包打天下”,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互相合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成功。另外,我们的学生,包括那些所谓的“高才生”,肚子里的确装了不少书本知识,但实际动手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很差。往往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愿意做,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照这样下去,他们将来能成就一番事业吗?未来的人才,不仅仅需要书本知识,更需要能力。由此可见,追求“高分”决不是人才培养的正确之路。

4、自私狭隘。这方面的现象就不必在这儿累举了。

类似的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列举许多。由于心理上存在着这些形形色色的不健康现象,也就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每一个孩子,开始都是天真无暇的。出现这些现象,有社会的影响,同时,不得不承认,其中也有教育不当的因素。

今天,我们在关心孩子吃饱穿暖、长结实、不生病、考试得多少分的同时,应该认真地关心一下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这个问题,是“德育”?是“智育”?还是“体育”?可能很难说清。不管是属于哪一“育”,它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长要关心,社会要关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他们的未来将会使我们失望的

多年来,实践告诉我们:德育是学校一切工作之首。德育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研究德育,就是研究如何育人。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对新时代人才的基本要求。德育是灵魂,智育是核心,体育是基础,美育也不能忽视,因为这些都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德育应该渗透在智育和体育的每一个环节中,渗透在育人的每一个过程之中。要收到德育的实效,必须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在必要的“说教”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在实践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样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七、实现“四个转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一书中明确指出:“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80年代一来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且以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补补居多,局限性较大,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由于教学改革的问题没有能很好地解决,素质教育的实施受到严重影响。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焦虑的问题。

教育要发展,教学必须改革。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案提出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原则,当前课堂教学应该在实现“四个转变”上下功夫,即,教师由知识的解释者、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导演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听众转变为求知活动的参与者、探究者;教学媒体由教师的助讲工具转变为学生的探究工具;教学过程由逻辑推理过程转变为意义建构过程。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按照传统观念,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关系就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这样的结果,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没有了。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按照新课程方案提倡的教学理念,教与学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交往、互动。这对教学而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在亲身体验和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个性、提高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下的师生关系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主角,而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也就是说,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导演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配角,而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也就是说,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探究者;教学媒体也不再单纯为教师讲好课服务的工具,而应该是师生共用,遨游未知领域,探究知识规律的辅助手段。教学过程同样不应该再是“因为什么、所以什么”的逻辑推理,不再是教师给结论、学生去死记硬背的过程,而应该是师生在一起,通过质疑、体验,共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认识。长期来,教学改革没有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在这四个方面发生了错位。

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使教师作为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发生动摇;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比起掌握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再也不能以“学富斗车”的权威地位自居,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我们不妨把教师天天要上的课看作为是长篇系列连续剧。教师的地位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过去,教师就是演员,而今天,演员的角色还要当,但不再是主要演员了,主要演员应该是曾经是“观众”的学生。教师应该担当起导演的角色,把连续剧的每一集,即每一堂课,导好、演活,让每一个“演员”全身心地投入,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人生的引路人。

教学过程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情感沟通的过程、心灵碰撞的过程、艺术创造的过程。长期来,教学过程被简单地看作为施教和受教的过程、灌输和接纳的过程。怪不得有人评论中国的教育是“没有学生的教育”。我们的教学过程关注的往往较多的是学科知识而不是人;教师的主要精力是研究教材,现在甚至发展为研究教参、研究考试大纲;所谓的“好教师”主要是知识渊博、讲得明白、学生考分高,这是极不正常的。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应该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了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教师不应该是“演员”,他的价值不应该是演技高超、供人欣赏享受。教师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性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按照“四个转变”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何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何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和探究;而不应该是单纯考虑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多得分。正如有一位教育家早就说过这样的话: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

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时间不得超过二分之一,最好控制在三分之一之内;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增设了学生自由阅读课,在这种课上学生可以自由阅读自己最爱读的书,老师只在教室里做答疑辅导工作;作业采取分层次布置,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完成自己最想完成、最能完成的作业;考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对成绩不满意,允许补考;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加评语的形式,还有学生自我评价。

我们明确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并不是看你教师教学程序设计得多么周密、教师的讲解多么精彩、教师的表演多么生动、课堂上多么秩序井然,而是要看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充分调动、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培养、智力是否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决心在新课程改革方案所提出的教学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以“四个转变”为教学改革的目标,大力探讨和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开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八、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有人认为素质教育理解为就是多搞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多唱唱、跳跳、画画,就是少做作业、少考试。这就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误会,认为素质教育是不抓学习,只让学生玩,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成不了才,耽误前程。

有些学校校长,甚至主管教育的领导心里也没有底,既不能抗拒中央的决策,又不能不顾社会、家长的压力,只好来一个“两手硬”,课堂里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课堂外热热闹闹搞素质教育。有的还自鸣得意地说:在抓应试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

我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抓什么,不抓什么,应该是对一个人的品质、修养、能力的综合培养。我的理解,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一个目标。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正面临着国民素质急待提高的问题。

二个“全”字,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正如上面提到的,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既然是全体,就不能是少数。作为教育,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人的发展。这种发展决不仅仅是学会多少书本知识,考试中能得多少分的问题,而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已经不是生活在小农经济时代。我们的孩子将来要面对的是现代化,是整个未来的世界。教育应该为他们作好充分的准备。

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未来的世界怎么样?未来的经济怎么样?未来的科技怎么样?这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处理,自己去谋求发展。决不是今天在学校里学好几门功课就可以应付得了的。像过去那样,学好一门技术、手艺就可以谋生做事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五个内容,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情趣审美素质,开拓创新素质。这就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决不是成天让学生玩而不要学习,正确地说,素质教育关心的不仅仅是文化科学知识学习一方面,而是关心人的全面成长。

这一、二、三、四、五就是我对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点:

1、 指导思想不同。

素质教育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应试教育立足于“人才”的选拔。

素质教育认为,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其身心发展,使其尽快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应试教育则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发现人才,加速培养,以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 目的不同。

指导思想本身就是目的。指导思想不同,目的就必然不同。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培养能力,教给他们立足于未来社会的本领,对他们一辈子负责。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准备。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活动的安排、制度的制订都为这个目的服务,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就成为必然,各种奇招怪术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3、 课程体系不同。

由于目的不同,课程的设置也必然不同。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会照顾到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方方面面,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应试教育则不同,它是以考试为中心的,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那些不考的课程就根本就不设。为了逃避上级的检查,有些学校有两套课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4、 态度不同。

素质教育对待学生的原则是不能选择可以接受教育学生,只能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教育;应试教育则不然,视“学习尖子”为掌上明珠,关怀备至,甚至不惜一切拔苗助长,对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视为包袱,甚至歧视、排斥。各个学校一到学生考学时,想尽办法“分流”就是一个例证。

5、 教学方法不同。素质教育把学生当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试教育则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

素质教育认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自我消化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的任务不仅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所使用的方法以启发式为主,自我体验为主,。应试教育则认为,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把老师讲的记住了,考试时能考个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灌输式,机械训练,题海战术。

6、 评价方法不同。

素质教育坚持综合评价,过程评价,激励评价的方法。在具体形式上也使用考试的办法,更多的采用观察、展示、实践等方式,目的是检查学生在能力上的进步和发挥水平。一般采取等级加评语的方式来评定成绩。应试教育则不同。它以答卷考试为唯一形式,以试卷得分高低为唯一的好坏标准。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需解决以下问题:

1、 全社会急需对素质教育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这两种新旧教育观念正处在激烈的斗争阶段,旧的教育观念必然要被新的教育观念所取代。但是,旧的教育观念还有相当大的势力,在人们的思想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要改变阻力很大。这也是中央的决策不能顺利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各种媒体本身在观念上有一个彻底改变,再在舆论导向上给素质教育的推进助一臂之力,促进全社会对素质教育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2、 各地区主管教育的领导和各个学校校长们的思想观念应该迅速跟上中央精神的要求。

素质教育决不是某一具体教学模式的改变问题,也不是仅仅教材更新的问题。它涉及到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安排、教育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彻底变革。不是学一个文件、听一个报告、做一下布置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有许多思想观念需要更新,也有许许多多实际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作为一校之长,对素质教育只是一知半解,对于许多实际问题不去认真研究,那只能是在报告、讲话中高谈素质教育,实际工作还是应试教育的老一套。

3、教师素质是关键

(1)、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

每一个当教师的人首先应该把教师工作当作事业,而不是一般的职业。如果是职业,那完全可以像普通上班族一样,按时上下班,备课、讲课、批改学生作业,完成上级要求的工作任务,到时领工资,养家糊口。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就不能这样, 首先要重新学习、深刻地反思。因为许多常规的做法、习惯了的东西有可能都要彻底改变。因为素质教育可以说没有现成的做法可模仿,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没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2)、要彻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光有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还不够。思想观念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要有深而广、专而博的知识、能力功底。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知识量剧增,而且知识更新的速度异常地快。作为教师光有原先所学的那点知识远远不够用了。原先教学可以就课本而教,现在网络的出现使教师和学生接触新知识、新信息处在同样的地位上,教师还能以“学富五车”的知识权威自居吗?尤其在素质教育开放型教学中,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功底和本领,怎么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路人?

(4)、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事业,参与者必须要在以下几方面有良好的修养,否则也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的: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力;坚强的意志力;开放的性格;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这些东西,可以说,缺一不可。

4、家长的认识和社会的舆论的配合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中国,尊老爱幼是两大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父母一旦有了儿女,就会对其倍加爱至,往往把儿女看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是支撑门庭的希望。有了这样的思想,一方面,就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千方百计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就会完全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去管束孩子,设计孩子的未来,望子成龙甚至比自己成龙重要,孩子完全成了毫无个性的父母的附庸和替身。由于父母的理解成才就是上大学,只要能上大学,就一定将来有出息。因此,他们就用简单的方式去要求孩子、管束孩子,甚至以某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兴趣和承受能力。他们对学校老师的要求也是只要把我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搞上去,怎么都行。学校和教师为了满足家长们的要求,只能违心地大搞应试教育。超负荷地学习,死记硬背那些只有考试时才有用的知识,泯灭了孩子美好的天性。即使考上了大学,又是怎么样呢?就能达到家长们的期望了吗?现在许多大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应有的创新精神,进入社会,真正要干一番事业,许多事情几乎都得从头来。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我们的社会中大学生太多了,实在是我们这种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们离社会的需要太远了。这种情况,教育界的人士开始有所醒悟,尤其中央早就下定决心要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但是,我们的家长们,我们的社会舆论离中央的精神还很远。在这种情况下,推进素质教育就变得难上加难。现在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校长要转变观念,学校教师要转变观念,家长和全社都有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观念的转变,社会舆论的转变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学校也好,教师也好,生活在社会中,工作又是为社会服务,一举一动不能不顾忌社会的反应。得不到社会认可和支持的任何举措,实施起来,阻力是难以想象的。


九、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有人认为素质教育理解为就是多搞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多唱唱、跳跳、画画,就是少做作业、少考试。这就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误会,认为素质教育是不抓学习,只让学生玩,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成不了才,耽误前程。

有些学校校长,甚至主管教育的领导心里也没有底,既不能抗拒中央的决策,又不能不顾社会、家长的压力,只好来一个“两手硬”,课堂里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课堂外热热闹闹搞素质教育。有的还自鸣得意地说:在抓应试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

我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抓什么,不抓什么,应该是对一个人的品质、修养、能力的综合培养。我的理解,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一个目标。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正面临着国民素质急待提高的问题。

二个“全”字,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正如上面提到的,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既然是全体,就不能是少数。作为教育,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人的发展。这种发展决不仅仅是学会多少书本知识,考试中能得多少分的问题,而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已经不是生活在小农经济时代。我们的孩子将来要面对的是现代化,是整个未来的世界。教育应该为他们作好充分的准备。

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未来的世界怎么样?未来的经济怎么样?未来的科技怎么样?这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处理,自己去谋求发展。决不是今天在学校里学好几门功课就可以应付得了的。像过去那样,学好一门技术、手艺就可以谋生做事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五个内容,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情趣审美素质,开拓创新素质。这就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决不是成天让学生玩而不要学习,正确地说,素质教育关心的不仅仅是文化科学知识学习一方面,而是关心人的全面成长。

这一、二、三、四、五就是我对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点:

1、 指导思想不同。

素质教育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应试教育立足于“人才”的选拔。

素质教育认为,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其身心发展,使其尽快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应试教育则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发现人才,加速培养,以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 目的不同。

指导思想本身就是目的。指导思想不同,目的就必然不同。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培养能力,教给他们立足于未来社会的本领,对他们一辈子负责。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准备。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活动的安排、制度的制订都为这个目的服务,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就成为必然,各种奇招怪术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3、 课程体系不同。

由于目的不同,课程的设置也必然不同。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会照顾到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方方面面,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应试教育则不同,它是以考试为中心的,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那些不考的课程就根本就不设。为了逃避上级的检查,有些学校有两套课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4、 态度不同。

素质教育对待学生的原则是不能选择可以接受教育学生,只能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教育;应试教育则不然,视“学习尖子”为掌上明珠,关怀备至,甚至不惜一切拔苗助长,对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视为包袱,甚至歧视、排斥。各个学校一到学生考学时,想尽办法“分流”就是一个例证。

5、 教学方法不同。素质教育把学生当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试教育则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

素质教育认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自我消化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的任务不仅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所使用的方法以启发式为主,自我体验为主,。应试教育则认为,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把老师讲的记住了,考试时能考个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灌输式,机械训练,题海战术。

6、 评价方法不同。

素质教育坚持综合评价,过程评价,激励评价的方法。在具体形式上也使用考试的办法,更多的采用观察、展示、实践等方式,目的是检查学生在能力上的进步和发挥水平。一般采取等级加评语的方式来评定成绩。应试教育则不同。它以答卷考试为唯一形式,以试卷得分高低为唯一的好坏标准。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需解决以下问题:

1、 全社会急需对素质教育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这两种新旧教育观念正处在激烈的斗争阶段,旧的教育观念必然要被新的教育观念所取代。但是,旧的教育观念还有相当大的势力,在人们的思想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要改变阻力很大。这也是中央的决策不能顺利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各种媒体本身在观念上有一个彻底改变,再在舆论导向上给素质教育的推进助一臂之力,促进全社会对素质教育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2、 各地区主管教育的领导和各个学校校长们的思想观念应该迅速跟上中央精神的要求。

素质教育决不是某一具体教学模式的改变问题,也不是仅仅教材更新的问题。它涉及到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安排、教育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彻底变革。不是学一个文件、听一个报告、做一下布置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有许多思想观念需要更新,也有许许多多实际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作为一校之长,对素质教育只是一知半解,对于许多实际问题不去认真研究,那只能是在报告、讲话中高谈素质教育,实际工作还是应试教育的老一套。

3、教师素质是关键

(1)、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

每一个当教师的人首先应该把教师工作当作事业,而不是一般的职业。如果是职业,那完全可以像普通上班族一样,按时上下班,备课、讲课、批改学生作业,完成上级要求的工作任务,到时领工资,养家糊口。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就不能这样, 首先要重新学习、深刻地反思。因为许多常规的做法、习惯了的东西有可能都要彻底改变。因为素质教育可以说没有现成的做法可模仿,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没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2)、要彻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光有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还不够。思想观念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要有深而广、专而博的知识、能力功底。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知识量剧增,而且知识更新的速度异常地快。作为教师光有原先所学的那点知识远远不够用了。原先教学可以就课本而教,现在网络的出现使教师和学生接触新知识、新信息处在同样的地位上,教师还能以“学富五车”的知识权威自居吗?尤其在素质教育开放型教学中,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功底和本领,怎么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路人?

(4)、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事业,参与者必须要在以下几方面有良好的修养,否则也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的: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力;坚强的意志力;开放的性格;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这些东西,可以说,缺一不可。

4、家长的认识和社会的舆论的配合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中国,尊老爱幼是两大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父母一旦有了儿女,就会对其倍加爱至,往往把儿女看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是支撑门庭的希望。有了这样的思想,一方面,就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千方百计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就会完全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去管束孩子,设计孩子的未来,望子成龙甚至比自己成龙重要,孩子完全成了毫无个性的父母的附庸和替身。由于父母的理解成才就是上大学,只要能上大学,就一定将来有出息。因此,他们就用简单的方式去要求孩子、管束孩子,甚至以某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兴趣和承受能力。他们对学校老师的要求也是只要把我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搞上去,怎么都行。学校和教师为了满足家长们的要求,只能违心地大搞应试教育。超负荷地学习,死记硬背那些只有考试时才有用的知识,泯灭了孩子美好的天性。即使考上了大学,又是怎么样呢?就能达到家长们的期望了吗?现在许多大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应有的创新精神,进入社会,真正要干一番事业,许多事情几乎都得从头来。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我们的社会中大学生太多了,实在是我们这种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们离社会的需要太远了。这种情况,教育界的人士开始有所醒悟,尤其中央早就下定决心要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但是,我们的家长们,我们的社会舆论离中央的精神还很远。在这种情况下,推进素质教育就变得难上加难。现在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校长要转变观念,学校教师要转变观念,家长和全社都有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观念的转变,社会舆论的转变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学校也好,教师也好,生活在社会中,工作又是为社会服务,一举一动不能不顾忌社会的反应。得不到社会认可和支持的任何举措,实施起来,阻力是难以想象的。

 

十、浅谈“好学校”的标准

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一所好学校上学。什么是好学校?人们会不假思索地说,好学校就是那些重点学校,升学率高的学校。我们暂不去评说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先来听听现代教育家们是怎么认为的。他们认为:好学校应该让年轻人心灵激荡,使他们在学校中能感受到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好学校应当是一座探索、求知的学园,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理想空间;好学校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乐园,以其愉悦的氛围与和谐的环境,激发学生勤奋好学、努力进取的意愿,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这段话中有几点很值得我们深思。

1、好学校应该“让年轻人心灵激荡”,“感受到神圣、魅力和诗意”,成为“最向往的地方”。是呀,每一个孩子刚上学,背着新书包,在去往学校的路上,步伐多么轻松,可见他的心情多么激动。但是,要不了多久,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若学校因故校长宣布不上课时,全校学生会欢呼起来。有些学生会找种种理由请假,甚至毫无理由的逃学。这是为什么?

2、好学校应当是“探索、求知的学园”,“成长发展的理想空间”。探索、求知的主体肯定不是教师,而应该是学生。看看我们现在的学校,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学生几乎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种状况延续下去,怎么可能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理想空间呢?

3、好学校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乐园”。现在的学生在校园里实在是乐不起来。那么重的课业负担,没完没了的测验考试,考试成绩还要排队,考不好,通知家长,随之而来的是一顿训斥,甚至挨打。全社会各行各业中,现在就数学生“上班”时间最长,毕业班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处在这种氛围下的学生能乐得起来吗?

4、激发学生“勤奋好学、努力进取的意愿”,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这句话太重要了,它说到了我们办学校的真正目的。

为了更明确一点,我想引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劳凯声教授在《审视教育问题展望教育未来》一文中关于“重新界定学校功能”的一段话,

“从根本上说,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使个体社会化,并最终使人类社会得以发展。这是学校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这种本质是通过两种不同取向的功能而实现的。学校对个人发展的促进功能是指遵循个人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而学校的选拔功能则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价值标准和判断、评价其成员的模式对受教育者所作的鉴别。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这两种功能是缺一不可的,不能互相取代。

但是,当前学校功能的发挥发生了极大的偏差。人们过分强调学校的选拔功能,学校因此成了社会对个人进行鉴别和选拔的上筛选器,每个人都被迫通过这样一个机制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以能力为本位的社会,在进行社会分工的时候,必须把才能与机会、努力与报偿统一起来,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篩选机制是一种体现公平的必然选择。但是,被过分强调的学校选拔功能使得学校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功能难以发挥,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下,学生的人格遭到扭曲,极大地损害了一代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又是现代学校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严格的等级制度、机械的记诵之学、压抑人性的教学方法导致了种种极其荒谬的结果,一次考试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终生,一个偶然的失误就能断送一个人的前途,这又是极不公平、极不人道的。”

这段话已经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一所好学校,选拔功能是重要的,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要,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一所好学校的基本要求:

一、 首先应该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充足的资金,相当规模的校舍,比较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没有这些东西,不可能创造“愉悦的氛围与和谐的环境”。当然,这方面也不必贪大求洋,互相攀比,做一些不实际的事,只要有利于教育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可以。

二、 必须要有一位好校长。

校长为一校之长,他对学校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讲,起着决定性作用。

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导引,方向性导引、规范性导引和感染性导引;二是凝聚,由他个人的人格力量所产生的集体凝聚力;三是协调,由他良好的管理才能所体现的全校工作的协调性。

在今天这样的形势下,好学校的校长还必须要有勇于改革创新的品格;审时度势的机敏品性;强烈的时代感;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爱才、识才和育才;面向未来的价值取向;果断的领导作风。有这样的校长是一所好学校的基本保证。

三、 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特别敬业的教师队伍。

1、 数量上要充足。

2、 敬业精神要强,心理素质要好。

3、 知识面要宽广,功底要扎实。

4、 要善于钻研和探索,科研能力要强。

5、 人员结构要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6、 要有相当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7、 敢于提出新思路、发表独特见解,善于合作。

8、 认同于使命,激情于工作。

四、 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当前最重要的是彻底摆脱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决不能走应试教育之路。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在下列问题上通过学习、思考、辩论、探索、实验,争取达成共识:

1、教育的功能是选拔还是发展?

2、我们是选择可以接受教育的学生还是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教育?

3、教师是教学生学会知识还是教学生会学知识?

4、人才的标准是文凭还是能力?

5、学生上学的目的是争那个高分还是培养三种习惯:学习习惯、动脑习惯和文明生活习惯?

五、 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机制。

1、确立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董事会的职责确定办学方向、办学规模,保证办学经费,必要的办学条件。

3、校长应该向社会公开招聘。

4、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办学质量负有全部责任。

5、学校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制度。

六、 良好的学风

这应该说是好学校的最重要表志。学生学习生活在风气好的学校中,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教育。中小学生一般都年龄比较小,是非辨别能力都比较差。学校风气好,他就比较容易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反,学坏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七、 教科研应该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学校要发展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要有特色必须通过教科研来创造;教师要成为“名师”必须通过教科研才能达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只有通过教科研成果来体现。好学校应该是师生一起开展科研活动的场所,即使中小学也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

为此,好学校应该有得力的科研领导机构;有科研课题规划;有必要的科研经费保证;有与外界科研合作的良好环境;有通畅的科研成果交流的渠道。

八、 好学校也应该兼有影响和教育社会的作用。

一所好学校应该是当地文明的一个象征。这种象征表现在:

1、传授科学文明。不仅上学的学生,也应该包括本地区的群众,成为大家都向往的地方。

2、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促进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3、促使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特别是教育、人才观念的更新。

4、应该成为周围学校的“领头羊”,示范、或是新举措的实验基地。

九、 好学校应该与国际接轨。

这种接轨不是简单地请几个外教、加强外语教学、送学生出国留学等等。应该是吸取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真正办成国际化的学校。真正的目标应该是能够吸引外国孩子来上学。

好学校对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好学校不是上级命名的,应该是由她的真正的教育教学质量所决定的;是由她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所决定的。新时代呼唤大批好学校的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