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2k17梦幻球队攻略:第三届当代中国话语学术会议部分大会发言纪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35:40
第三届当代中国话语学术会议部分大会发言纪录 阅读次数:2197 来源:    时间:2009年12月30日 曹顺庆: 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 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属于不同的文明,能对话吗? 我想说说我对他们之间的对话,同时把中国文论的话语方式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一、对话的可能性(可比性):影响关系——同源性,他们其实一直有着影响关系。 二、共同话题,包括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图像化时代 三、传播中的变异——异质性与变异性 所以有可比性、对话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虽然当代西方在文化上奉行西方中心主义,但早在17实际儒家思想开始,西方就受中国影响,如庞德介绍了表意文学体系。如新批评派RICHARDS,德里达等。“在近四十年的这种逐渐国际化过程中,缺了某种十分重要的东西,就是中国”,如福柯、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受中国文论的影响这个是事实,他对老子、道、对庄子的引用,体现很多。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受西方文论影响。五四以来整理国故运动,就是在西方文论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如王国维等。一开始走的是西化的路,通过科学化体系化范畴化的系统改造,硬是将古代文论重新阐释树立分类界定,塞入了西方的许可体制与思维模式中,造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编制。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已经有古代文论变异的痕迹,这两部论著代表了王国维运用西方文论观念的得与失。他运用叔本华等人的理论来论证《红楼梦》是中国唯一的悲剧,彻底的悲剧,因为它与中国文化截然相反,认为中国文化是乐观的文化,而红楼梦恰好是彻底的悲剧,所以它很厉害。这个论断本身就有逻辑问题,红楼梦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学。王国维的新见与谬见,都与西方文论有关。当代中国文论论研究用西方的思维模式来进行,中国文论的本茅已经看不清,这就是中国文论失语的开端。 如上所述,西方文论受中国影响,而中国现代文论的发展也受西方文论的影响。   2对话的学术意义: 当代西方思想转向与中国文论的关系: 黑格尔之后的思想,出现了多种反本质注意与非概念化的趋势,这个受中国文论影响。法国Jullien就从中国研究入手来重审古希腊传统。 举两个问题:1.语言与意义的问题。中国的言从来都是与意义有距离,道不可道,言外之意,通过象征、领悟等方式用想象去填充语言未曾弥漫的意义空间。海德格人诗意的栖居与中国古代的精神息息相通,从此入手,或许可以解决当代世界性问题。2、立象尽意的当代意义。随着影视传媒的发展,文学即将死亡,真的嘛?中国古代并不过分迷信文字,而认为解决道不可道、言不尽意的最佳方法是立象尽意,这个图像化发展让中国文化走向了诗意的方向。 《庄子》讲哲学,是形象化地讲,鲲鹏、庖丁,图像画、形象化地讲哲学,不是抽象地讲,带有诗性,诗化哲学。中国文学与文论,极大地受益于“立象尽意”这一图像化的道路。……通过比较,或许可以发现图像化时代文学起死回生的途径。 全世界学者在焦虑文学死亡问题,中国文论或许可以提供一个思考。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已知对话解释她者,照见自身,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势,环顾世界往往就有新的发现。 3重建中国文学理论/文论话语 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是盘活古代文论,吸收西方文论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重要途径。/从当代西方文论的它者立场,又从中国古代文论的传统立场,可以让我们一方面听听古人怎么演说,而现代人又怎么演说   研究这个方向,要非常注意两个问题,1,中国文论的中国化。本来是中国的,为什么还要中国化?从学科已开始,就是受西方话语体系下的思考。2。西方文论的中国化     顾曰国:Discourse Geography: An Essay on Land-Borne Situated Discourse (LBSD) 一、学术背景:主流是把鲜活的话语亲历化简为由符号承载的话语,然后来研究符号 不可道的亲历本体(鲜活的充盈态) 比如顾曰国话语:研究拍照、摄像,漫画,汉语拼音,简体字,繁体字 漫画是从鲜活到符号,而简体/繁体(技术化,take care, say, country) 二理论构建的三个方向:  SInclaire:从过程来构建理论,trust the test 二、                本文:主张从鲜活的话语iqnli的角度来构架话语分析理论 /话语亲历的四大类型 多模态数据的捕捉方法:文字,声音,视频,Haptic, 人类时空间行为与地面承载话语研究。 1.    地面承载的话语:一瞬即逝,不能保存,但活的 2.    文字,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跨空间 3.    网络:可以包括四个方面 语言是一座多维的历史古城,从古到新,一层层搭建 成员时空间行为形成的话语活动轨迹网络 城市化中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话语轨迹:女的很快形成双方言,男的基本保持自己语言 从富太太的话语来看:家庭、私人话语没有了,都是工作,除了睡觉时间,其他时间都是工 阳历与农历:形成了工薪阶层与农民阶层 鲜活话语系统的生态网络 地面承载话语在空间上形成的“城“现象:城市化带来的“活动簇” 三代人活动区域与代沟 社会时空间:天桥摆摊为例 HK交接仪式,中英谁先出来,这个很不一样。政治空间不同。中国是******,而英国是彭定康。     郭赛华:媒体与社会:分析台湾报纸的老人新闻报导 90后话语的分析,反映出社会对年轻一代很忧心。台湾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是台湾最好的学生,最近媒体报导他们在上课的时候迟到、啃鸡腿、看电脑连续剧。这些忧心的现象,大陆与台湾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言语老化,探讨老年人及其问题如何呈现在台湾的报纸新闻中,并且也分析这些报导中是否出现性别差异,也就是说,对老年男性与女性的描述是否有所不同。进一步讨论老人新闻报导中老人形象及问题的改变与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 语料取自台湾三大主要报纸的240/180新闻,2007/19987月到10月。两个时段作为对比。 负面性新闻是新闻中的优先选材,这是新闻报导的特质所决定。 负面新闻有下降的趋势。与老人新闻常出现于不明显版面;老人人口激增,而新闻报导则减少,渐趋正面 老人新闻中之家庭人伦悲剧与儒家精神的日益式微不无关系 对年迈有着复杂的感觉,导致老人高自杀率   提问阶段:(——表示一个新的发言人,但发言人姓名不详) ——对曹顺庆老师的提问:研究中国8090后语言时候如何发挥中国话语自身的影响?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如何构建中国话语理论? ——对顾曰国老师的提问:对话语的界定是什么?符号概念过大,是否缺乏解释力?把什么都归入话语,是否会形成一个话语霸权? (曹顺庆老师已经离会,没有能够参与讨论) 顾曰国:只要使用语言,就形成了话语。鲜活的话语不能看成一个简单地符号,话语与活动是不能分开的。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社会活动,形成“话语”。人类地理学的方法来研究话语。 谭学纯:某种不合理的、不主流的研究,往往有很多推崇者,包括主流期刊的推波助澜。个人在于这种研究博弈的时候,处于不利地位。而顾老师拥有双重身份,将如何引导主流的方法少一些问题多一些智慧? ——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由几个真的关注语言使用?最终都是语言符号研究。创新的背后必须有大量的数据支持。 ——什么是语言?按照您(指顾老师)的思路,这个问题就有点费解。顺着这个思路下去,语言与话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您不赞同以符号为载体的话语研究,其时您本身就存在着把话语存在化的倾向。语言存在着超越时空的RULES,社会活动涉及到场合与受众,在语言学框架内研究鲜活语言是否存在瓶颈? ——研究者带着概念图去做研究。 ——台湾老人正面报导增加了,这是总体正面报导还是只是老人报导? 还是两者同步? ——对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能否简要介绍一下?主流媒体是否能接受内容分析法? ——网络媒体话语与常规媒体语言是不一样的,你的样本(指袁周敏)很难被定义为主流媒体的语言? ——媒体话语“贱”是负面?网络媒体话语本来就是颠覆性的,所以“贱”就是负面,也不一定。 ——(针对冯捷蕴老师的发言)博克语言作为旅游目的地话语的代表性如何?主流媒体的语言没有涉及?我的关注可能不在你分析的范围以内? ——把报道分为正面、负面,有没有考虑中性?南京大学的应该对媒体进行分类,不同类别媒体之间是否有差异? ——(针对冯捷蕴老师)博克的作者的背景?不同印象的动因是什么?博克作者调查对象是不全面的,很少有国内博克去肯定中国民俗文化?您的调查方式?选择性的? 郭赛华:内容分析在新闻学中用的很多,语言学中用得少一些。是新闻学的一个主流。中性的新闻确实有,我又的语料很难归类。2007/1998200710月的正面报导特别多,可能与那月刚好有重阳节有关系。1998年是否有重阳节不清楚。跨代的我只比较了中国时报,因为在台湾语料库有点困难,中国时报由这个语料库。以后可能要避免10月这个重阳节偏差的可能。 冯捷蕴:我这个视角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印象,是一个北京市共建的项目。Google 旅游博克搜索引擎。这个项目需要不同视角的文章。动因是什么我也探讨了一下。 张生祥:旅游公司的游客反馈表,可以是个很重要的语料来源。 顾曰国:什么叫语言?帮你记录多模态经历。假如没有话语,压根就没有语言?亲历角度的语言研究,是否否认基于符号研究话语?不是的,可以弥补符号话语研究的不足。“信息的反向工程”。数据的反向过程。需要哪些数据才能反向转换?到底需要弥补那些符号所丢失的信息才能反向转换? 我的时间不是历史时间意义,那个不是影响语言变化的真正的时间,我的时间是影响语言变化的记忆力时间。影响记忆力的是空间是影响语言的真正的是空间。 记忆力中的知识问题,话语构建是个古老的城市 四个维度。鲜活。文字。时空间。网络。   袁周敏:Concordance软件搜索的关键词的前后十个字。       胡美馨:在海外汉学这个圈子里,其实已经有不少学者在期待中国视角。虽然汉学家的群体并不大,在西方也许算不得代表性群体,但是他们是个跨文化的群体,所以他们对于中西文化可能都能有一定的距离,面对两种文化都有一定的他者视角,所以他的思考会很有意思。像安乐哲、郝大维在《通过孔子而思》中就提到,我们不仅是要研究中国文化,更要设法使之成为丰富和改造我们自己的世界的文化资源。法国汉学家汪德迈提到,面对后现代挑战,曾经带给世界完美的人权思想的西方人文主义面对近代社会已将的挑战,迄今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那么为什么不思考一下儒家思想可能指引世界的道路。不少汉学家有类似看法,本世纪兴起的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者们更注重寻求中国文化、哲学中的普遍价值。Gadamer认为要把文化理解提升为广义对话,主体与对象、主与宾必须要处于平等地位,才能进行顺利对话。所以,对中西文化对话中的权势关系的反思,西方也已经在进行,多元视角共存的可能性是是被期待的一个趋势。而对扎根于中国文化的中国思想、哲学思维范式的研究,是一个多视角呈现世界文化的努力。曹老师做了很多细致而系统的研究,比如专著《中国古代文论》。 想请教曹老师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可能来不及展开,或者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难以尽言:在现有文化话语体系下,如何思考中国文论中国化的方法问题?使得中国文论研究既可以跳出西方表征话语体系,又可以触及到中国话语的独特特征?   李长中: 重建当代文学批评的话语维度 曹顺庆老师讲的是个重建. 我们首先是个医生,诊断基础上做一个重建. 一当代文学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1.  脱离语境的追逐理论新潮 2.  非对象化的不断命名 对象确切,出现一系列命名焦虑。 二. 非文本化与当代文学批评困境 1. 当代文学批评的病象与非文本化有直接关系。 怎么来培养文本意识?这个文本可以是语言,图像,他内部结构是什么?各种理论怎样的文本基础上来形成批评间性?我们对文本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缺失的状态。 什么是文本?文本以什么形式存在?首先,它是语言艺术,是符号;文本本质完全由一个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构成的系统来界定,文本即话语。文学研究既要研究符号,也要研究符号之外的意识形态与文化。 批评生态系统的特征:强调批评的实践性、对话性/、整体性、综合性,/强调批评的历史、跨学科视野。 福柯:不能做一个判断式的批评,而应该是对话式的语境下的批评。 文学批评要从文本内部开始,文本书写的技巧,书写方式的选择,都是作家意识形态愿望的表达,这种愿望带来了文本的变化。 话语分支:语言(符号)/交流模式/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文化研究)(跨学科、历史的维度),它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     李岩:网络时代媒介话语的多元构成与话语秩序的重建 人肉搜索作为话语事件。 儒家泛道德 人肉搜索中的道德话语: 用道德标准评判搜索对象是否不道德 道德话语的基本特征是评价性话语的使用,语言的评价性意义是基本的、第一位的,描述性意义是从属的、第二位的。用煽动式语言唤起公众关注。 多使用确定的、结论式的判断句 人肉搜索的力量来自话语及其生产****量。生产****量的表现:1,建构事件, 发挥力量的条件:道德文化土壤,耻感文化,道德被置于法律之上,先验的道德原理,用道德标准处理一切关系;其次是网络技术平台 而道德话语使用者表现出明显的不道德性,动物性的冲动。 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被定义为“不道德”?       刘俐俐:中国古代文化资源融入当代文学批评话语的几个问题 问题的提出:文艺学界话语转换理论问题背景,这个话语转换问题提了10多年为什么还没有解决呢? 我的对象是作品,不是文论,艺术价值形成的机制,集腋成裘。裘是指依赖丰富现象来总结。工作的途径是由果溯因,从现象和效果出发探寻其艺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机制 需要考虑体、用问题,这个与古代文论话语转化不谋而合,从大文化概念中的古代短篇小说中的话语特性和表述形态。古代小说分文言和白话两个系统。他们的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尤其是艺术精神。雅各布逊的六个方面的分析体系。 文言系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注重发信人一端,文人言志。收信人一端是文人案头细看。信文一端:纵轴为主,以选词为主,形成隐喻性思维,外现为结构、叙述、人物等特点。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梦境内外成为诸多篇什结构,可以解释为什么诗词可以入小说、乃至是诗词书法绘画为一体地进入文言小说,决定其叙事情节构成和走向。“诗骚”传统。 白话系统。鲁迅:一为劝善,二位娱心。古代文化的各种本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在各个文本中游走。道德取向的多向性复杂性。文学性成因非常复杂。陈词套语超过20%就是口头文学了。以横轴为主,情节不断展开。 中国古代文化资源融入:如何处理体、用问题。以古代文化文学的艺术精神之体为本,是基本层次。与西方的对接,首先在叙事学。唐传奇超过了西方叙事学,只能在文章学曾面上做一个中西对译,一方面成为另眼相看的灵感和启发,如多叙法,在中国古代鬼魂小说。另一方面从西方文论中利用相关来挖掘古代小说的文化。 为什么西方文论可以用以解释中国现当代小说,而很难解释古代短篇小说? 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我国白话小说的叙事艺术——以李渔合影楼为例   曲卫国:话语差异简单跨文化溯源的正当性质疑 研究的对象是1617世纪英国文化变化,工业化前英国的社会状况。 问题:什么意义上的文化不同?内在的?阶段的?文化差异有没有历史性?如何证明这些习俗的不同是缘于在同一层面、维度上的比较而获得的?话语差异和这些不同是什么关系? 中国人不讲卫生是文化特征?可是英国人在工业化之前宫廷礼仪要求是don’t spit on the table。中国人很热情是文化特征?英国人工业化之前极其好客。而工业化重构了社会空间和社会礼仪。我产生一个怀疑:我们引以为豪的一些特点,可能也只是阶段性特点。我有一个郁闷:有的时候我们感到自豪的民族特性、思维特点,说白了是工业化前的一个特色。我们想张扬自己特点,无意中把科学、理性作为西方内在的东西,把直觉、等归为中国文化。从celtic, anglosaxon, norman, french,英国受很多文化影响。它在工业化前要反法国,和我们现在的状态很相似。有一个对比需要思考的问题:殖民话语中的比较,把一方视为落后。而欧洲国家多,很纯的国家文化很难说,人有没有撇开民族差异的共同理性? 有一个博士后研究:俄罗斯文化史典型的宗教文化。可是基督教有三个分支,俄罗斯的东正教与西方文化很不一样,这样大概念地去理解有没有意义? 区分中国、西方、纯中国、纯西方,有没有意义?要定性文化特点,需要考量很多因素。中国这么多方言系统,它彼此有不同的文化。孔子文化是中国文化代表?很难说,他只是山东人,被政治需要,成为正统。这个里面有中国内部的文化殖民过程。教育本身就成为殖民化过程。 如果我们接受文化是由内在差异的,这个结论对西方人核算,对中国不合算,因为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的很多特征都归入西方了。文化宿命论 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事情,它的伟大无可否认,但是一定要考虑它的语境性。任何思想都可能在不同语境下发生变化。孔子思想在工业化环境下会不会发生变化? Hybiridity。我们以为纯的中国文化特点,不一定是中国文化特点。     施旭:话语与贸易争端 一个出发点:话语研究有很多优点,在中华文化传统中没有这样的传统,在国际范围内容,却已经形成一个以西方思维、哲学理论方法为主流的话语现象,以致于包括中国和其他东方文化传统受到排挤。另一方面,这种一言堂话语状况抑制了学术发展与创新,在这个观察下,学习西方的同时,不同的文化,包括亚非拉,可以在于历史对比、与西方对话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学术话语体系,使我们的话语研究在国际上出现一个多元局面。在这个大方向下,我开始对中国具体话语现象做一些研究。要创造新的话语体系,不仅在方法上创新,也应该从问题上思考,我们要研究中国所关心的问题,所以我对中国的人权、城市发展、媒体主体性等问题作了研究。现在我做的一个贸易争端话语研究,看看是否能做点对中国话语研究有意义的学术工作。 外贸争端常常从国际法、商业谈判、经济体制视角去研究。把贸易纠纷看成一个法律问题,这个狭隘的。不仅是法律体制问题,也是文化问题,与用问题,是多元因素交叉的现象。 研究问题:我国在中欧贸易纠纷中的话语策略如何? 研究目标:建立我外贸话语研究的框架;发掘我外贸话语的经验教训。 研究意义:树立研究典范,促进西方对中国的了解。 方法:跨学科、跨文化、跨历史的个案研究。 ——探究多方位的研究问题。话语主体?内容形式?传播媒介?文化关系?历史关系(现在我们商人说话语历史上是有关系的)?话语效果? ——搜集多渠道的信息与素材:历史文献、媒体报道、机构文件、学术刊物等。 中国鞋类贸易纠纷的历史过程(略): 分析与评价: 话语主体:政府、行会、企业、律师 内容形式:中国人对冲突的对应策略:1。解释矛盾,对方是贸易保护主义,而相当经济学家认为对方对我们不了解的缘故,又有相当经济学家认为我们品牌不够,质量不好,所以导致对方的保护主义。把贸易纠纷的问题归在我们这边,这样对以后我们的贸易出口有不良导向。其实要是我们做出了品牌,对方又会有新的花招来对付我们,这是经济学家的错误。2,应对矛盾,3,破解困难。辩证、联合、忍受   分析与评价:传播媒介 ——运用了不同场合 ——具有主体性质的媒体主要是中文的,外文的媒体形式相对少见。 历史关系。 文化关系:中华伦理(如和谐,中国商人受和文化影响,在话语上不会太激烈) 结论: 话语主体:上层较积极,下层参与不够,领导层的主动性主体性不够强 内容形式:在观念/解释上主流是正确的,但也有消极、错误的情况,他们可能对生产带来误导;应对冲突的论据较全面有力,并能辩证化解困难,但也有消极、软弱的地方。 传播媒介:媒介使用较单薄。   讨论、提问: ——对研究文本所涉及的当事人的保护,是否也可以作为我们以后话语研究的一个可能的方向和考虑。 ——面对中西文化很不平等的现状,我们如果去表达可以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火星语,这个问题时年轻人的极端有创意,又时尚性,是现代机器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是一过性的,有些可以进入主流被保留下来。 李岩:新闻界对报道的使用问题,规定是出版的都可以引用。 刘俐俐:叙事,用隐喻的方式,本身就对意义的生成和生成什么样的意义,都有个别多的要求。现在对古代隐喻叙事继承得比较少,而对白话继承多一些。白先勇对古代隐喻叙事策略继承得好一些。皂罗袍那段,汤显祖已经定义得很清楚。当代小说,意义及意义的展示,显示出思想的含量和对意义的追求显然是很不够的。 胡美馨:请教曲老师,我们在研究文化的时候,是否应该摒弃文化进化论的立场、观点? 曲卫国:中国现代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出现一个身份危机,孔子是最简单,五四就难定性了。我们现在的研究,过多地急切地想马上找到一个特征,贴这个标签在自己身上。我的意思,是在做这个标签之前要历史化思考,看这个是否是一个阶段性的特点。 施旭:话语现象应该从历史、文化角度去看。当代中国话语与中国文化传统又关系,必须从打中国文化传统下去考虑。话语又是一种非常透彻的文化现象,它不是孤立的,与历史、与其他文化又有着互动关系。当代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统一体。认识当代中国话语,一要历史地看,二要跨文化地去看。为了使我们更深地认识中国文化的性质,可以去寻找一些中国文化传统的 ——中文也是一个多种变体的丰富表达,英语也是全人类的 张生祥:施者与受者的关系:受者不完全是被动地接受,也有文化需求。不能再以悲情主义去看,不能再后殖民主义,而应该是反殖民主义了。   ——Field work中的学术道德问题。     许力生:我们的话语研究: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话语研究从哪里来?起源于西方,半个世纪历史。 话语为中心的现代语言学时代,以话语为中心的后现代语言学时代 社会科学学科的话语转向 “言谈分析” HALLIDAY的功能语法是否适用中文语言分析? 我们要当深海游鱼,不要做浮游生物,不能流行什么理论就紧紧跟进,点到为止。  “我们”的话语研究,而不是“中国”话语研究,能不能与‘你们\他们“形成对话话语的泛化。话语研究就变成一个无所不包的东西?这样就什么都做不好。 要在充分消化、吸收西方思想的基础上思考,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各个各的用处。洋、古,与当下中国都有距离,要用他们,都需要有一个距离感。语境不能只是一个背景式的东西,要考虑多维模态下的多维语境。大话语为范围,小话语为焦点。   胡美馨:什么是话语的理解是否要从研究问题来思考,城市发展,可能除了语言文本,还会有建筑符号文本。公益广告积极话语分析研究,似乎具有过于明显的预设价值,如何考虑在积极话语分析的同时能够考虑到CDA研究视角下的话语构建问题:看似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实则强化了对一些边缘群体的定位、标签。杨慧琼的研究就很清楚地呈现出这个问题:爱滋病人身份的话语构建及这种构建对他们所带来的影响。话语研究如果带有过于明显的预设价值,就失去了话语研究所应具有的开放性,和这种开放性具有的透明质感。     吴宗杰:在深度描写中发微探幽 我们现在来讨论话语研究,应该从什么样的视角进入话语研究,既能有话语批判,又能让农民理解到话语的批判精神,实现话语实践?我们要考虑话语与社会的对接、与其他学科的对接,传媒学有话语视角,文学也有,人类学、文化学、教育学,都有自身话语。 对于人类学研究,很根本的有个叙述的问题。叙述,主要是thick descriptionthick,不仅是呈现,还要理解,对话语分析有重要意义。话语批判不是为了fighting,不是夺他的权力,不是夺权批判,重要的是促进对方对问题的理解,这样必须超越表面上的火药味,所以从中国人传统重,孔子语言中,理解CDA批判的深度,这个深度是西方人想都没有想到的。 我这里要呈现的是一个我们在一个小村子考察研究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也是一个话语批判,用春秋笔法视角,在“深描”中寻找“大义”。现代与传统,农村与城市,发展与保护,全球化问题,都需要深刻思考。那么这个报告的“大义”在哪里?希望人们对他有什么样的理解?我们可以回到孔子的视角看看问题。 《春秋》中,“桓公元年”的记载,没有任何批判话语,就是一个描述,但孔子不仅要批判,还要让人们理解他的批判,今天可能人们不能理解到它,但当时的人们读到的时候,一定有深刻的理解,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春秋三传。“王”,是周天子的天下,“公即位”,杀了哥哥,就这么几个字,但对孔子而言,意义重大。“冬十月”后面,没有任何内容,干么要写“冬十月”,春夏秋冬,天地与人的关系。 那么东坞山报告的意义:中国文化也同样处于礼义崩溃的边缘。东坞山的地名,都有local meaning,把祭祀、风水等放在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去思考。把祭祀、风水作为封建迷信,是文化失落带来的后果,要让他回归祭祀文化,这种文化一直存在,但被现代话语分割的支离破碎,我们把它捡起来,重新分割礼义次序,来重新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对接。 我们看到的中国农村别墅现代的客厅,虽然有着中式家具,但是那个空间已经不是传统中国文化话语下的空间,而东坞山的那个客厅里的八仙桌中还留存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空间。这里话语研究的责任,就在于拯救乡村传统文化。“八仙桌”是对“文化铲除”的批判,对城市化的批判,因为这种城市文化已经不把八仙桌视为文化。 这个报告里都是从老百姓那里采集来的文化碎片,我们把它编织成起来,编织成一个文本。                                  大会最后集体讨论 集体讨论由李岩教授主持,与会者围绕话语研究的跨学科性、话语研究的意义、话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对话、讨论。 对外经贸大学的冯捷蕴老师提出的“话语研究要不要跨学科?跨学科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不同学科自说自话、不能真正彼此理解的情况?怎么样能够避免自说自话?”等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参会者的积极回应,经过讨论,有部分学者认为话语研究应主要关注语篇分析,而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次会议提出的“话语”研究,已经超越了传统语言学意义上的“语篇”分析,是福科视角下的“话语”,因此这个话语研究必然需要关注“当下”的问题,对话语的分析,一定是带着“当下的问题”进入的,它关注的或许是现代性问题、或许是话语霸权问题、或许是文化丧失与文化记忆问题、或许是边缘群体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可以从文学、贸易、法律、文化、旅游、传播等不同的领域进入。比如施旭老师的贸易话语研究就是对中西方话语权势失衡的关注,殷企平老师的“推敲‘进步’话语”是对现代性的关注,而吴宗杰老师的农村文化研究则是对文化传统及其话语载体的失落的关注。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话语除了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更是一个研究视角。我们来做这样的话语研究,一方面是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进行enrichment,同时也是在研究中,针对当下的社会问题、国际问题,进行“启蒙”或者说“再启蒙”。 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在进行话语研究的时候,就要注意历史视角和哲学视角。研究的文本,应该放在历史语境下来分析,加以historicize,这样才能更为细腻地分析话语与它的社会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哲学视角的介入则有助挖掘话语背后的深层次因素。 因此,话语研究的跨学科性,是不言而喻的,“话语”从一开始就是带着对社会问题的关怀提出来的。 学者们还认为,在话语研究中,不同话语权力主体、不同学科的对话中,不能以“针锋相对”的方式来进行对话,而是应该敢于表达又善于表达。在这个表达中,可以大胆提出观点,而对观点,则要小心求证。因此,学者们强调文本在话语研究中的重要性,呼吁在扎实的文本工作的基础上,建构话语理论和话语研究方法。 此外,学者们还提到我们这次会议提出了中国传统与话语研究的问题,那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在这样的研究中能够达到“对话”的目的: 研究者与社会受众的对话、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等,这样我们的话语研究才真正达到目的。尤其是在中西对话中,中国话语研究者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达到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好地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的目的,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比如施旭老师的贸易话语研究,提出贸易纠纷的背后是一个全球化经济话语秩序中的话语霸权问题,我们的研究,应该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学家和商人及有关组织思考如何能够在这样的话语秩序现状下改进沟通策略、发出自己的声音,以达到中国利益最大化。 另外,台湾学者郭赛华老师提出中国广告话语中的语音、语调等特征有别于台湾广告,这样的话语特征,也值得我们关注。针对中国英语是否构成一个变体的讨论,来自新加坡的郭振羽老师认为如果语言没有成为生活语言,还不构成一个variety,拼命地去研究它,可能意义还不是太大。 集体讨论上,大家还针对前两天大会发言和小组发言的内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提问、讨论,这些讨论不乏观点截然不同的声音,因此大会讨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热烈场面。不少与会的年轻教师与研究生也展现出充分的学术自信与思辨能力,值得我们欣喜。 讨论结束时,施旭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并提出我们的学术研究要不断创新,我们的学术会议也要不断创新,他告诉大家说:今后的当代中国话语学术会议要提高国际化程度,同时要通过一定的鼓励政策来吸引更多西部学者的参与。 最后施旭老师宣布,下次会议主题初步定为“贸易纠纷”话语研究与“生态话语”研究,欢迎大家对下次会议主题提出更好的建议,以丰富会议内涵。 (浙江师范大学胡美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