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2kol王朝战术怎么用:两次不同的庆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22:57

1906年9月1日,朝廷发布了仿行立宪的上谕。上谕虽然存在着政权开放有限、没有明确立宪的年限等等缺点,但却敢于公开承认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如资本主义优越,确立了实行立宪的基本国策,表明了清政府对于政治改革具有一定的诚意和决心。

走宪政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的巨大进步,符合人民的利益愿望。因此,上谕发表以后,立宪派和绅商学子认为,朝廷不待人民请求,宣布仿行宪政,使国家开始由数千年沿袭的封建专制政治迈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诚为古今未有之盛举。就像一条行驶在汪洋大海中的旧船,遇到险风恶浪,天昏地暗,莫辨东西,不见口岸,突然看见一道光明从海而生,从天而降一样,以为中国就要转弱为强了,从内心深处发出欢呼。他们破涕为笑,奔走相告,额手相庆。

与欢呼的同时,立宪派和绅民自发地主动地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热烈庆贺。都城北京最先行动,9月5日,商务印书馆、公慎书局、江西学堂以及一些报馆、阅报社,就开始高悬国旗庆贺。其后京西健锐营各学堂、城内各学堂也进行了庆祝。11月25日(农历十月十日)为慈禧寿诞,以往人们并不理会,今年不同,“从此要实行立宪,这次圣寿就是实行立宪的纪念。这等的好日子,拍着巴掌,跳着脚儿,要喜喜欢欢的庆贺大典。”这一天,各学堂师生万余人齐集京师大学堂,举行了庆贺立宪典礼。

直隶的天津、保定教育界都召开了庆祝大会。天津开会时有女士发表演说,保定开会时师生同呼“立宪万岁”,高唱《庆贺立宪歌》两遍。其他许多省都举行了庆祝会,连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威海卫人民也念“究属我国疆土”,在刘公岛举行了大会,“预贺立宪前途,同尽国民义务”。最热烈的要数江苏,其中又以上海居首。9月9日,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和总商会、华商体操会、南市商业体操会、洋货商业会馆、商学补习会、锡金商会、商学公会以及中央学校等单位都开了庆贺会,有的还举行了游行。16日,《时报》、《同文沪报》、《中外日报》、《申报》、《南方报》联合召开了庆贺会,各界到者千余人,会后演出了名剧。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松江等地的商会、商务分会和学堂均开会以示庆贺。

1910年,由江苏咨议局发起,各省代表联合进行了三次要求在一年之内召开国会的请愿运动。11月4日朝廷颁发上谕,将原定1916年召开国会改为1913年。

上谕颁发以后,外务部马上函告驻京各国公使。各国公使纷纷函复祝贺,各使馆并升旗三日表示庆贺和友好,英国、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政府还向外务部发来了贺电。

然而,召开国会年限虽然缩短了三年,但并没有满足广大人民的要求,国内除了少数比较稳重而又要求不很高的咨议局议长向资政院发了个致谢电外,其他的团体却没有一个捧场,更无人去搞庆祝活动。

号称“政府”的军机大臣们见此情形,顿感脸上无光,尴尬至极,而又恼怒异常,立即命令民政部通饬京城内外城巡警总厅,传知所有商号、住户等统统悬挂国徽,庆祝五天;各戏园减价,以示鼓舞。同时命京师总商会分电各省各埠商会开会庆祝,并谢政府主持之力。

商会是商人的组织,不是政府衙门,外省外埠无人理睬。北京是首都,在天子脚下,就大大不同了,命令一下,谁敢不从?所以此次庆祝,只有北京。那些办惯了此事的大官小吏、巡警和地保等人,忙得不亦乐乎,穿街走巷,挨家呼喊。很快,京城的面目一新,龙旗已在各号各户门前挂满,迎风招展,通衢大道搭盖起多座彩色牌楼。东西长安街皆张灯悬旗,灯上大书“庆祝国会”四字。大清门前彩棚高搭,悬吊着一个月色大电灯。在商业繁华的前门大街两旁,都竖立着小红灯,上书“国会”二字,直达天桥,商铺龙旗飘扬,巷口彩色牌楼辉煌。棋盘街中心以无数红灯十字交叉,悬于空际,其他四周石栏,皆绕以小红灯,如同众星捧月。珠市口和天桥地方所搭的牌楼,上悬电灯无数,别有大观,格外引人注目。在这些地方,灯火通宵达旦,绚丽灿烂,耀如白昼,引得爱看热闹的人都来观看,欢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各戏院公议减价三天,以示庆祝。著名京剧演员田际云在天桥演戏五天,任人观听,不取分文。

京师学校众多,学生有文化知识,平时训练有素,遵守纪律,新歌一学就会,是一支最庞大壮观的队伍。督学局奉学部之命,通知各学堂停课三日,学生每晚举行提灯会,然后齐集大清门外,执炬欢呼,一同庆贺。并印刷了提灯会简章,编写了《预备立宪歌》歌词,下发到各个学堂。简章除规定学生和老师应办的事项外,还规定年龄较幼路远的学生可以不到会,但要在本学堂向万岁牌三呼万岁,在就近街巷提灯唱歌游行;学生家族中人也可随同到会,以尽欢忱。

7日晚上七点,各学堂学生排好双行纵队,在管理员的带领下,由军乐引导,手提灯笼,一边游行,一边唱歌,分别从指定的路线络绎向大清门进发。到了大清门石栏杆以外,各按指定的位置站好,向督学局的人员签到。前来参加提灯会的共计官立、公立、私立各学堂三百八十多个,学生教员等二万一千余人,占据了大清门外所有的空地。

九点整,一声令下,各学堂学生一齐高呼:

“大清帝国万岁!”

“皇帝陛下万岁!”

“立宪政体万岁!”

“国会万岁!”

然后又合唱预备立宪歌:

大清万岁!皇帝万岁!宣统二年明诏颁,宣统五年开议会,猗欤休哉,开设议会。君臣同心,上下一体,国势益光昌,皇祚益久长,尧舜禹汤古帝王,今日立宪同争光。

立宪万岁!帝国万岁!二十二省三雄藩,薄海同钦开议会,猗欤休哉,开设议会。百度维新,三权鼎立,政治日辉光,邦家日富强,欧美日本相颉颃,中国立宪皇祚长。(《盛京时报》1910年11月7日)

这边唱完,那边又唱,这边呼声刚落,那边呼声又起,一直闹到十点钟。这时又有十余个学堂的师生因路途太远刚刚赶到,可是,天公不太作美,瓢泼似的大雨突然倾天而降,他们只欢呼了两声便跑了回去。一场千古未有之“盛典”就此结束,实在有点大煞风景。

然而,不论“盛典”的场面如何壮观,如何热闹,老百姓心里都有数,知道是官场指令干的,所以均不甚经意,更不会受到感动。有的人就说:“不知国会在哪儿,值得如此庆祝?也太早了吧?”

许许多多报馆的编辑先生们更不识抬举,巡警厅饬令他们刷印红报,报道庆贺的消息,他们就不奉命,显示出书呆子的傻气和傲骨。还有报纸发表了模仿提灯会新编的立宪歌词,进行质问。其词为:“立宪万岁!帝国万岁!宣统二年明诏颁,宣统五年开议会(此四句为立宪歌词所有)。迂矣缓哉,开设议会。国民离心,志士解体,民困何由苏,外患无时无。天下之事尚可图,迟我三年胡为乎?”(《闲评一》,《大公报》1910年11月8日)

同为庆祝,反映了国民两种迥异的心态。前者是因执政者的决策大大有益于国家和人民,国民自发地主动地进行热烈庆祝,表现出内心深处的喜悦,发出由衷的欢呼。后者是当局强令执行的,只能在京城表演一番,虽然场面也热热闹闹,实际上并不符合国民的愿望,因而引起国民的反感。以前清政府曾多次下令不准学生参加政治活动与集会,这次为了显示政府的英明,却一反常态,下令各学校停课,游行集会,歌功颂德。及至12月在天津的各省学生组织全国学界国会请愿同志会,通电各省,再次要求一年之内召开国会的时候,政府又马上变脸,命令地方当局严厉镇压。同是学生,两种态度,两种结局,真乃此一时也,彼一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