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行时always: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学习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0:00:2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学习笔记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0年7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令”。

为了学习贯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回顾我国文化体制改革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历程中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978年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们党实现了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作为“文化大革命”

 

的重灾区,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文化行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统观我国文化发展和体制变革30多年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适应性的变革阶段 (1978—2002)

    

    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规模空前扩大,供给空前丰富。

这一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对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适应性的变革。

(一)市场化挑战下的“事业单位,企业经营”变革。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及文化娱乐市场、演出穴头和演员走穴等现象的出现,原有文化体制的弊端在文艺演出行业最早凸现出来,促使文艺演出院团最先探索在不改变事业单位性质前提下的经营机制变革。1981年,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承包北京京剧团为开始,“承包制”在全国许多院团中推行开来。随后,在电影界,到l 985年底,大部分电影制片厂都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新闻出版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报刊社、出版社的各项开支随行就市、节节上升,各出版单位亏损严重,不胜负荷。在旧体制下,这些亏损最终都由国家财政负担。为摆脱财政困境,增强出版单位活力,1 988年3月16日,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了《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正式规定报社等出版实体可以兼营广告,可以利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法律、卫生、生活等方面的信息,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事业单位,企业经营”在出版领域正式推开。

 (二)信息化挑战下的文化传播社会化变革。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和多媒体登堂人室,给人类既有传播秩序带来颠覆性冲击。为赶上世界信息化浪潮,我国政府对新媒体采取了积极扶持、善加利用的态度。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第29 1号令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明确将互联网业务归类到增值电信业务中,确立了“政企分开、破除垄断、鼓励竞争、促进发展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动互联网经营主体的全面商业化竞争。在内容管理上,由于网络等新媒体运营主体在构成成分上的复杂化,不可能再以党和政府的喉舌一概而论,而只能对之采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办法。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推行的是非常宽松的市场准入制度。

 (三)全球化挑战下的组织结构集团化变革。新世纪之初,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已公布的资料,我国“人世”有关承诺只直接关系到文化行业的一小部分。但是,从更宽广的眼界看,“人世”意味着我国文化发展步人一个有着崭新游戏规则的、复杂的环境。中宣部等宣传文化管理部门对此抱有高度的警觉,认为“随着我国承诺的兑现,国外媒体集团将进入报刊分销发行业,利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参与我国内市场的竞争,市

    场争夺将更为激烈。市场决定生产,市场一旦被控制,生产、制作就会受制于人,必然会影响宣传导向”、“国外媒体将千方百计地利用有关规则,进行资本渗透,直接投资不允许,就通过迂回渠道进入,目前已出现外资以多种形式违规参与我媒体经营活动的现象。资本的渗透必须会影响我新闻舆论阵地的建设”。这一判断,使加快做强做大国内文化传媒成为战略选择。2001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若干意见》,提出要从组织结构调整人手,积极推进文化行业集团化建设,组建一批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综合能力强的大型文化集团,实行多媒体兼营、跨地区经营,以此为突破口,加大市场整合力度,迅速提高文化企事业的竞争力。到2002年初,全国共组建了包括中国广电集团和中国出版集团在内的文化集团72家,其中报业集团38家、出版集团10家、发行集团5家、广电集团12家、电影集团5家。

 

总的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这一时间跨度的文化体制变革尚处在初级阶段,改革动力主要来自外部的压力而非主动的推进,改革举措往往肇始于基层而后为决策层认可,全行业的改革规划、综合配套的改革举措和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尚未破题。此外,改革发展中也出现诸多新问题,如“事业单位,企业经营”中的事企职能边界不清、事业企业好处两头沾问题,集团化建设中的行政捏合问题,传媒竞争中的过度市场化问题,公共产品短缺问题等等,迫切需要以新思路、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    

 

第二个阶段: 综合创新主动改革阶段 (2002年起至今)     

    文化领域改革发展走过20多年,到新世纪初,对于走出一条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建设之路己经有了很多经验和教训。文化体制改革到这个时期,已经由被动改革向主动改革转换,由主要模仿经济体制改革向把握文化体制改革自身规律转换。从发展理念创新到组织体系创新,从市场准入创新到文化业态创新,综合创新带动了文化体制改革在全面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带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      通过理念创新,初步奠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提出了“文化力量说”和“四位一体论”。2002年,十六大以专门章节论述“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怍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七大明确把文化建设列入“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二是在文化发展目的上,提出了“文化权益说”。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并于2001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近年来,党和政府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较多使用“文化权益”概念。十七大正式确认这一提法,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三是在文化发展思路上,提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分法”。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将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阐明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方向和目标,要求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经营性文化单位“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两分法”的提出,肯定了现代公共财政理论在文化领域的适用性,明确了公益产品和私益产品的不同提供主体和各自的职责边界,奠定了文化组织创新的理论基础。四是在文化发展格局上,提出了“两个格局说”。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根据十六大“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出了“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工作要求,为文化领域产权制度创新和深化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

 (二)通过方法创新,明确了整体设汁、综合配套,试点先行、循序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路径。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求“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2003年7月,中办和国办转发了《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确定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重庆、深圳、沈阳、西安、丽江九地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国家图书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等35家单位为改革试点单位。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作了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扩大到除西藏、新疆之外的所有省(区、市)。2006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我国第一个关于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文化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加以统筹规划,进一步推动了文化领域改革发展进程。

 (三)通过组织创新,推动了市场竞争主体涌现和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的分化,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改造传统的文化组织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事一体化的旧体制模式。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换为合格的市场体制,即在转制的实践中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对重要媒体的经营性部分剥离转制,二是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三是对具备条件的文化单位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至2011年2月止,据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介绍,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全国共有461个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或正在进行转企改制,共组建了46家演艺集团,繁荣了演艺市场,还为后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了人事、分配、社保等方面改革,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全国有1700多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今年又启动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

  据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介绍:全国35家国有电影制片单位、70家电视剧制作机构、204家省市电影公司、293家电影院完成转企改制。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完成全省性有线电视网络融合,有9家广播影视企业重组上市,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

  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介绍,经过全面深入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全国10多万家国有印刷复制单位、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全部转企改制,除少数拟保留公益性出版单位外,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地方、高校出版社都已转企改制,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和注册为企业法人。在此基础上,组建了100多家报刊集团和出版传媒企业集团。“

 

2004年7月,中央宣传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意见》,明确提出将改革试点地区地市以下原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部门实行“三局合一”,并把各自设立的执法机构和“扫黄”“打非”队伍调整归并,组建新的按属地管理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北京、上海、广东等九个综合性试点地区多数如期完成政府管理机构组织创新任务,初步实现从“办”向“管”、从管微观向管宏观、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管理为主的转变。

   (四)通过市场准人制度创新,加快形成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格局。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在市场准入制度创新方面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04年4月,来自山东淄博的一家民营企业——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首次同时获得“出版物国内经营、发行权”和“全国性连锁经营权许可”,以此为标志,民营书业开始享受与国有新华书店完全平等的政策空间和竞争平台。2004年10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商务部联合发布《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第一次提出社会资本可以成立电影制片公司和电影技术公司。2005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以及7月文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定了非公有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范围和原则,引导非公有资本进人文化产业。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领域发展迅速。据统计,到2007年,全国民营出版物总发行企业达13家,连锁经营企业8家,民营出版物发行网点已占全国发行网点总数的69%,占全国一般图书市场50%的份额。全国参与拍摄电影的民营影视公司达140余家,社会资本参与拍摄的影片数量占总数的75%。

 (五)通过业态创新,促进文化产业新增长极快速崛起。文化业在这一时期,加快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步伐,培育出新的文化业态,创造了新的增长极。2003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经过两年试验后开始全面推广。到2007年底,全国有53个城市和地区启动了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其中31个城市完成了整体转换。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2687万户。我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底,中国民族原创网络游戏占据了65%的市场份额,从事自主研发的企业达126家,原创网络游戏出口28款,累计创汇5500万美元。2007年完成国产动画片186部,比2006年增长23%,一举扭转了外国动画片占领国内动画市场的不利局面。

    改革创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到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45%。文化产业的年增长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长速度6.8个百分点。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都占GDP的6%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步伐加快,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以出版业为例,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引进输出比例由10年前的15:l缩小到2007年的5:l,实物出口总量逐年增加,图书出口达714万多册,是进口的两倍。2005年以来,“对外图书推广计划”已经推出1400多种中国精品图书,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翻译、出版,受到西方主流社会欢迎。

可以说,十六大以来的探索,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的新型文化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实力、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我们已开始找到了一条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发展之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所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一次全面深刻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下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十分紧迫。从国内看,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手段、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相比,我国文化发展还不完全适应。特别要看到,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1年2月28日中宣部和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在中央外宣办举办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十一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并就下一步改革工作的目标任务等作了具体说明。

据四部门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破解文化改革发展难题,完善政策措施,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路,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专门用一章节的篇幅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作出部署,并明确提出了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体现了文化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