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2k14怎么开始游戏:强烈推荐,看后都会受益《“问题孩子”背后的“问题妈妈”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48:18
强烈推荐,看后都会受益《“问题孩子”背后的“问题妈妈” 》

“ 问题孩子 ” 背后的 “ 问题妈妈 ”

 

 

很多妈妈一直都在责怪孩子,随便给孩子的性格和行为 “ 下结论 ” !

( 1 )我的孩子不爱学习,给他看书他也不看,给他讲故事他也不听。
    ( 2 )我的孩子性格倔强的很,不依他他就发脾气。
    ( 3 )我的孩子老想着玩,一点不专心,坐不住三分钟。
    ( 4 )我的孩子比较任性,非要别人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 5 )我的孩子太胆小了,不敢和别人说话,有时候还会吓哭。
    ( 6 )我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合群,不爱和小朋友玩。
    ( 7 )我的孩子做事磨蹭,干什么都拖拖拉拉的。
    ( 8 )我的孩子太软弱,别人抢他的东西,他也不会保护不会还手。
    ( 9 )我的孩子有点自私和霸道,不懂得跟别人分享。
    ……

类似这样的描述,太多太多了。

表面上听起来, “ 不爱学习 ” 、 “ 倔强 ” 、 “ 不专心 ” 、 “ 任性 ” 、 “ 胆小 ” 、 “ 不合群 ” 、 “ 磨蹭 ” 、 “ 软弱 ” 、 “ 自私霸道 ”…… 好像确实是孩子存在很大的 问题 ,或者出现了不良行为。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 这些所谓的 “ 问题 ” 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孩子有孩子的成长规律。
    比如,孩子刚刚建立自我意识,有 “ 我 ” 的概念,你就随便给孩子扣上一个 “ 霸道 ”“ 不会与人分享 ” 的大帽子?
    比如,孩子刚刚尝到 “ 占有 ” 的滋味,明白得与失的意思,你就随便对孩子的性格做出 “ 小气 ”“ 自私 ” 的结论?
    比如,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意愿,你就随便给孩子贴上一个 “ 不听话 ”“ 叛逆 ” 的标签?

第二,孩子永远充满好奇心,永远都在探索。

比如, 8 个月的孩子喜欢扔东西,是大脑在学习 “ 客体永存 ” ,孩子难道会一直这样 “ 喜欢扔东西、不懂爱惜 ” 吗?

比如,孩子敲击锅碗瓢盆,通过听声音来感知世界,孩子难道是所谓的存心 “ 捣乱 ” 故意 “ 淘气 ” 吗?

第三,有多少 “ 问题 ” 是育儿方法造成的?

比如,孩子 “ 不会说话 ” 、 “ 胆小 ” ,那么请问问自己,有没有给孩子创造机会?有没有引导和鼓励?

比如,孩子 “ 不爱学习 ”“ 不专心 ” ,那么请问问自己,有没有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学的快乐吗?

第四,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妄下结论。

比如,孩子偶尔出现了一两次攻击行为,就变成了 “ 爱打人 ” ;

比如,孩子希望妈妈听他的想法买喜欢的东西,就变成了 “ 倔强 ” ;

比如,孩子一时情绪不好耽误出门时间,就变成了 “ 磨蹭 ”

分析了原因之后,我们再一起来想想这样做的后果。

当你为孩子贴上这些消极标签的时候,当你为孩子扣上这些不良帽子的时候,你的孩子就会如你所愿,真的成为你嘴里所说的那样!

教育的过程中,心理暗示的力量很强大!!!

孩子从妈妈那里接受到什么样的信息,就会把这个信息逐渐转化为自己个性的一部分,在以后的人生中,这个声音一直会影响孩子,阻碍孩子成长。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家长说成笨孩子,他是不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失去自信呢?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家长说成一事无成,他还会觉得自己的前途是光明的吗?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家长说成胆小软弱内向,他怎么有勇气去面对群体和社会呢?
    也许你会解释,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用 “ 激将法 ” 。
    我觉得 “ 激将法 ” 要看对什么样的人使用,才会有效。
    一个年仅几岁的儿童,他怎么明白你的意图?
    他更有可能的做法是,越来越贴近你所做的 “ 暗示 ” 。
    你越说他 “ 叛逆 ” ,他就越 “ 叛逆 ” ;
    你越说他 “ 任性 ” ,他就越 “ 任性 ” ;
    你越说他 “ 磨蹭 ” ,他就越 “ 磨蹭 ” ;
    你越说他 “ 胆小 ” ,他就越 “ 胆小 ” 。
    接下来,最重要的,如何改善 “ 问题孩子 ” 的状况?
    已经习惯了给孩子下结论、帖标签的妈妈们,
     我们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呢?
    第一,用反义词给孩子积极的鼓励,而不是消极的评价。
    当你想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不好的评价时,先想想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是什么,再说出口。
    比如,孩子依赖性强,不要说 “ 你怎么啥事都不会做? ” 而是改成 “ 你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小大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比如,孩子贪玩,不要说 “ 你怎么就知道玩?一点不爱学习? ” 而是改成 “ 游戏的时间到啦,现在我们看一会书吧! ”
    比如,孩子任性、倔强,不要说 “ 这孩子太任性了,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 ” 而是改成 “ 宝贝,别着急,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
    比如,孩子胆小,萎萎缩缩,不要说 “ 你怎么这么胆小啊? ” 而是改成 “ 勇敢一点,妈妈喜欢你勇敢的样子! ”

比如,孩子没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不要说 “ 怎么三分钟都坐不住啊?太没耐心了! ” 而是改成 “ 再坚持一会,妈妈知道你肯定可以的! ”

经常使用这些积极的鼓励的语言,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自信,真的会朝着正面的方向前进!
    第二,妈妈要相信孩子,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妈妈对孩子的要求似乎很高,很完美,只要孩子有一个地方没有达到她的要求,她就觉得孩子这方面不行。
    成长,是一个过程;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待。
    想一想,我们小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不是也曾经 “ 淘气 ” 曾经 “ 任性 ” 曾经 “ 胆小 ” 吗?所以,别着急,等待孩子慢慢开花!

第三,如果一不小心已经伤害了孩子,要道歉和沟通。

有时候是这样,虽然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往往做不到。
可能你明白了应该多用积极的语言去鼓励孩子,不过偶尔情绪一激动,那些消极的负面的词语还是脱口而出。怎么办呢?一定要及时地和孩子沟通,必要的时候应该道歉,放下家长的权威。

比如,宝贝,对不起,妈妈不应该说你胆小,妈妈知道你是一个很坚强、很勇敢的孩子 …… 这样可以迅速把刚才传输过的负面信息,抵消掉,同时又建立了通畅的亲子交流渠道。

【结束语】 妈妈们请不要动不动就认为孩子 “ 有问题 ” ,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不过每一个家长,未必都是好家长。

请重视语言的力量,请重视心理暗示的作用, 不要随便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做出消极的评价,不要随便对孩子的行为方式,做出错误的判断。让我们试着,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去鼓励我们的孩子!

20110602孙岫整理

来源:孙岫老师博客


孙倩:

尤其是与孩子最近的亲人,他们口中的言语对思想还未成熟的孩子的威慑力极其大。因为孩子接触的人、事、环境还少,缺乏判断力,那些来自他最信任的人、最亲密的人口中的话语就会形成他们对自己的最终评价,而这些评价将会伴随他们一生。

有多少孩子毁在了“真爱”他们的父母嘴里说出的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