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篮球视频:第十篇 偏差纠治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10:18

二十六、全身发冷与正常凉感的区别及处理方法

答:1. 全身发冷的原因

全身发冷是指练功过程中或练功后,出现全身由内向外发冷、震颤的一种偏差现象,重者犹如身处寒冬。出现这种偏差与练功者体质有明显关系。常因身体阳气不足,练功时意守过紧,在大脑中出现冰雪等幻景引起。

2. 全身发冷与正常凉感的区别

练功后或在放松入静过程中,人体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感觉,有些人也出现凉的感觉,这是正常反应的凉感,必须与练功偏差的发冷予以区别。

正常反应的凉感是在练功以后,调动了人体内气、激发经气运行、驱散寒邪外散的一种表现,常见于患有风、寒、湿、痹诸症的患者。虽有凉的感觉,但练功者体内舒服。练功一段时间后,凉感逐渐消失,身体日渐康复。

而属于全身发冷的,一般为寒气较重,影响练功的正常进行,不经纠治难以消失。

需要说明的是,正常凉感的出现,如果过于追求,有可能导致全身发冷的偏差出现。所以在练功中出现凉感不要追求,以防出现偏差。

3. 全身发冷的纠治方法

1)自我纠治

①练功时意想下丹田有一个火球,将热气散发全身。

②默念字句法。嘴里自然默念「哄」(音hong)字,之后可发出声音,使声带振动,将声波传至全身,真气随之运行全身,寒邪自出。

2)帮他人纠治

①气功点穴法。对气海、足三里、夹脊、命门等穴位采用点阵手法,将热气通过经络穴位送至患者体内,使其全身发冷得到纠治。

②外气导引法。首先,医者用劳宫穴对准患者下丹田发气,使其丹田发热。然后,从患者背部沿督脉及两侧膀胱经,由下至上拉气69次。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膀胱经为太阳经脉。督脉及膀胱经的真气得到温熏则全身阳气充足,寒气自然消失。

 

二十七、全身烦热与练功正常热感的区别及处理方法

答:练功时由于特定姿势与呼吸、意念的调整,使末梢血管扩张,肢体血容量增加,会出现四肢或全身皮肤温热的感觉。实验也证明,练功中意守部位体温可提高2 4℃(摄氏度)以上。这是练功中的正常效应,必须与全身烦热的练功偏差予以区别。

正常热感一般没有燥热、心神不宁等现象,自我感觉比较舒服。而练功偏差的全身烦热,呈全身难受,伴有烦躁、心神不宁等现象,影响练功的正常进行。两者不难鉴别。

1. 全身烦热产生的原因与症状

全身烦热是指练功以后或练功中出现身体烦躁、心烦意乱或五心烦热的偏差反应。引起全身烦热的原因有:

1)练功中放松不好,杂念较多,想入静而又静不了,致使心情急躁、心情紧张,出现全身烦热现象。

2)练功中呼吸用力过度,或练某些硬气功而憋气时间太长,出现心情烦躁、全身烦热、不安等偏差现象。

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或身体阴虚的患者,在练功中紧张或呼吸用力,尤其易出现全身烦热、心神不安等现象。

2. 纠治方法

1)自我纠治法

①出现全身烦热不要紧张,严重者可暂停练功,待烦热消失后再练。

②进行放松练习,可以消除烦热现象。

③意念导引法。可以意想冰雪,或意想甘露从头缓缓淋到脚,以全身感到清凉为度。

④默念字句法。可反复默念「呵」(音he)字,亦可发出声音,使声带振动。发音要缓、长、细、匀,同时意想真气下沉丹田,以全身清凉、舒适为度。

2)帮他人纠治的方法

①气功点穴法。常用的穴位有:大椎、由池、外关、肺俞、涌泉等。每次选用2 3个穴位,每个穴位气功点穴治疗3 5分钟。

②外气导引。发功者将内气运到右手劳宫穴部位,对准患者大椎穴发气,然后由大椎沿督脉至尾闾向下拉气,一共拉气6次。

 

二十八、气冲胸肋与逆行周天的区别及处理方法

答:一般情况下,小周天运行路径是指气从下丹田出发,经会阴,沿督脉上行到百会,然后下降,经任脉下行至下丹田。但有些功法练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出现反方 向的气行周天,即:气从下丹田出发,沿任脉上行到百会,然后沿督脉下降,经尾闾、会阴再至下丹田。这种逆行周天法,必须与练功中出现气冲胸肋的偏差予以区 别。

气冲胸肋的偏差反应,是因练功不当或突受外部惊吓引起。它发作不定时,不练功不会出现;出现时常伴有胸闷、胸肋疼痛等症状。一般出现在练功初期。而逆行周天是练功中的正常现象,在练功有一定功夫后才出现,可以自行控制,不练功时一般不出现,没有其它伴随症状。

1. 气冲胸肋产生的原因与症状

气冲胸肋是在练功时有气流从小腹向上,沿任脉上冲胸部和肋部反复发作的一种偏差反应,常伴有胸闷、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将影响工作、生活、学习。引起气冲胸肋的主要原因有:

1)练功中意念火候不强,丹田内气沿任脉上冲,不能自控而走窜胸肋。

2)练功中呼吸掌握不当,憋闷时间过长,可导致气冲胸肋而不散。

3)大怒之后自我强迫练功,也可导致气冲胸肋。大怒伤肝。肝经布于胸肋,肝经内部紊乱不能自控,导致气窜胸肋不止。

4)练功入静以后突然受到外来惊吓,神不守舍,气机紊乱,导致内气走窜胸肋,不能制止而出现偏差。

2. 纠治方法

1)自我纠治法

①意念导引。双脚站立呈自然状态,两膝微微弯曲,两脚略寛于肩,意想空中清气从头、面部向下缓缓流至脚尖,每次练15 20分钟。

②外形导引法。采用站式或卧式,双手握于胸前,掌心轻贴皮肤,沿肋骨分布方向向两侧分指导引,动作要轻、缓,然后再由膻中穴沿任脉向下导引至下丹田,每次做15 20分钟。

③拍打法治疗。双手沿胸前肝经分布到任脉运行方向轻轻拍打,以通经活络,推气运行。

2)帮他人纠治法

①气功点穴法。常用的穴位有:膻中、中脘、期门、章门、神厥、气海、大椎、涌泉等穴。每次选择2 3个穴位。每个穴位点穴治疗3 5分钟。

②外气导引法。患者改为坐式或卧式。发功者将内气运至手掌或指尖,对准患者膻中穴发气2 3分钟,然后沿任脉向下导引至下丹田。一共导引6次。

 

二十九、功后失眠与功后睡眠减少的区别及处理方法

答:当练功处于功能态时,入静较好。这时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呈现出新的动态平衡状态,耗氧量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人的大脑处于静静的休息状态。练功1个小 时相当于未练功时睡眠2个小时的休息。因此练功以后,睡眠时间可能比正常睡眠时间减少。这是正常的,必须与练功后出现失眠的偏差现象予以区别。

练功不当引起的功后失眠,表现为睡眠不深或不易入睡,白天精神不振,昏沉易睡,影响工作、生活、学习。而正常的睡眠减少,其表现仅是睡眠减少,但质量较好,白天精神较佳或精力比以前更充沛。

1. 功后失眠产生的原因与症状

这里说的功后失眠,是指练功以后出现一段时间内睡眠不深或不易入睡的一种练功不良反应。引起功后失眠的主要原因是:

(1)练功时出现昏沉、睡觉等现象,致使夜间不能入睡或睡眠不深。

(2)练功时方法掌握不当,意守太紧,致使大脑兴奋增强而影响夜间睡眠的深度或不易入睡。

2. 纠治方法

(1)自我纠治法

①要针对原因,纠正不正确的练功方法。因意念过强者,放松意念使意念做到轻微;因练功中昏沉引起的,要改为站式或双眼微睁,目视鼻准,禁止练功中昏沉。

②揉搓涌泉穴。由于大脑兴奋增强而不能入睡者,可搓涌泉穴,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使大脑神经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失眠则自然消失。其方法是:每晚睡觉前坐于床上,以右手劳宫穴揉搓左脚涌泉穴50次,以左手劳宫穴揉搓右脚涌泉穴50次,然后入睡休息。

(2)帮他人纠治法

用气功点穴法,取神门、三阴交、心俞、肾俞、内关等穴,每次选2 – 3个穴位。每个穴位用气功点穴治疗3 – 5分钟。

 

三十、肛门漏气与正常排浊气的区别及处理方法

答:1. 肛门漏气与正常排浊气的区别

漏气是指练功以后,体内真气从身体某一穴窍向外走泄的一种偏差现象。常见的有肛门漏气、劳宫漏气、前阴漏气、百会冒气等类型。

练功出现漏气以后,体内真气不断外散,影响练功的进行,影响身体健康,并使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原来练功出现的气感也逐渐消失,严重者伴有明显的乏力、倦怠等气虚症状。因此,临床虽不多见,但必须引起重视,及时纠治。

属于练功偏差的肛门漏气与正常的排浊气(俗称「放屁」),在表现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的相同点是:二者均有气从肛门出,或有声或无声。不同点是:肛门 漏气是真气外泄的表现,无臭味,发作较频,伴有肛门跳动、麻、痒或全身乏力、倦怠等症状。而正常的排浊气为肠道腐浊的气外排的表现,有臭味,次数较少,无 伴随症状。如果发作较频,系因饮食不节、消化不良所致,腐臭味较重。

肛门漏气和前阴漏气的区别:

前阴漏气是在练功中体内真气由前阴排出,同时伴有前阴跳动、麻、痒的感觉。

1)练功方法掌握不当,腹式呼吸用力过重,肠道功能失调,谷道闭锁失常,出现气冲肛门或前阴而漏气。

2)丹田内气过促,急于追求通周天,以意领气从丹田下降会阴沿督脉上行,结果气下降会阴以后无力沿督脉上行,最后出现从前、后阴走泄的偏差。

3)练功前情绪波动比较大,然后强行练功。这样容易引起气机紊乱,导致气从会阴部位漏泄。

4)练功入静以后,突受外惊。惊则气乱,也能导致真气走泄。

3. 纠治方法

1)自我纠治法

①练功时运用吸、提、撮、闭的方法进行自我治疗。具体方法是:吸气时舌抵上腭,提肛缩肾,紧缩谷道(意念提肛为主,不要用力过度),以意领气沿督脉上升到百会,然后停息闭气(不要憋气)数秒钟,如忍大便状,再缓缓呼气,从任脉下降至下丹田。每次练习5 10分钟。

②练功时盘腿,用脚后跟下抵会阴处练功,可以防止前、后二阴漏气。

③如果是因为呼吸用力而致者,要改用自然呼吸。如是因练功急于求成强迫通周天而致者,要练习丹田运转法。具体方法是:意念丹田内气由丹田到会阴,由会阴到命门,再由命门到丹田。这样进行运转,使内气收回丹田运行而不致外泄。

④揉按丹田。取坐式或卧式,全身放松,男左手在内,女右手在内,将双手内、外劳宫相对,置于下丹田处,先由小到大顺时针揉按18次,再从大到小逆时针揉按18次。加强丹田内气的固守作用。

2)帮他人纠治法

主要是用外气导引治疗。将内气运至右手劳宫穴,对准患者丹田发气,以丹田发热为度。

 

三十一、劳宫、百会漏气与发放外气的区别及处理方法

答:1. 劳宫、百会漏气与发放外气的区别

劳宫漏气与发放外气的表现形式是基本相同的,但有本质的差别。劳宫漏气不受意识控制,是不由自主的;而内气外放是受意识控制的,平时没有感觉,只是在发气治疗时或练习发气时才有感觉,二者不难区别。

百会漏气是练功或不练功时,自觉有热气自百会向外出,头顶发热,头皮有跳动、麻、痒的症状,甚者头发抖动。

2. 劳宫、百会漏气产生的原因

1)劳宫漏气是因为练功时间不长,内气不足却任意发气,从而使气从劳宫走泄,不能自制,出现偏差。

2)某些动功及动静结合的功法,练功时强调头部运动,以形引气,练功者方法掌握不当,致使气从头部百会走泄,不能自控,出现偏差。

3)与二阴漏气一样,功前情绪波动大,强行练功,引起内气紊乱而导致气外泄。

4)入静后突受外惊,导致真气走泄。

3. 劳宫漏气的纠治方法

1)自我纠治法

①练功时以中指中冲穴抵住劳宫穴,以意领气沿上臂内侧上升,经肩前到膻中穴,然后下沉丹田。每次练习15分钟左右。

②将双手置于冷水之中,意守下丹田,可使劳宫漏气之偏差消失,恢复正常。

2)帮他人纠治法

劳宫漏气一般通过自我纠治即可消除。如果经过自我纠治后并未消除的,可请气功师进行治疗。常用气功点穴治疗法,选内关、曲泽、膻中等穴位,每次点穴治疗3 5分钟。

4. 百会漏气的纠治方法

1)自我纠治法

①练功时双手内、外劳宫穴相对,男左手在内,女右手在内,按于头顶百会穴处,左、右旋转各18次,同时意守下丹田以引气归元。

②运用冷冲热灌法纠治。方法是:盘腿坐于盆中热浴,用冷水从头顶上往下淋,可以引气归元纠治百会漏气的偏差。由于操作比较麻烦,也可以先用冷水洗头、热水洗腿,分两步进行的方法,同样达到纠治的目的。

③运用回气法进行纠治。练功时先吸一口气,然后念「呬」(音SI),反复练习,以使散发的气返归丹田,真气不致走泄外散。

2)帮他人纠治法

①气功点穴治疗法。取百会、王枕、风府、大稚等穴位,每个穴位气功点穴治疗3 5分钟。

②外气导引治疗。医者将内气运至右手劳宫穴,对准患者百会穴发气,然后沿督脉向下拉气,只拉气6次,以引导真气沿督脉返回丹田。

2. 肛门漏气与前阴漏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