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兰.扬科维奇:王阳明的生平经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4:40:25

王阳明的生平经历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字伯安,因曾在故乡余姚越城南二十里筑阳明洞,自号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最重要的大师。他的一生,有着独特的经历,兼有立德,立功,立言的特点,被后世学者称为封建时代的完人.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日本,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明朝成化七年,王阳明的母亲郑氏怀孕了。俗话说: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然而过了十月,却毫无动静,直到十四个月后,王阳明才出世,另外,他的祖母还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把孩子给了他的祖母,他的祖母在梦里一惊,就醒过来了,王阳明便在这个时候出生了。王阳明的祖父竹轩公对此也感奇特,便给他取名为“云”。而王阳明出生的那个小楼随之就被称为“瑞云楼”。王阳明出生的这一年是明朝成化八年,也就是公元1472年,农历九月三十日。
    明朝成化十二年,王阳明5岁。但他却一直没有说过话,不是不肯说,而是不会说话。那年的王阳明遇到了一个僧人,僧人见了王阳明,说了句:“好个孩子,可惜破道。”古人讲究个“天机不可泄漏”,僧人的这话可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祖父赶紧给他改了名字,叫王守仁。于是,已经五年没有说话的他终于会说话了。
    明朝成化十七年,王阳明十岁,他的父亲王华中了状元。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482年,王阳明随祖父到了北京,与父亲同住。在京城里,王阳明上了私塾。直到王阳明十三岁那一年,是他悲伤的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了。到了王阳明十五岁的时候,仍然住在京城。除了读书之外,他还喜欢活动拳脚,练习骑射,年龄虽小,但心中已经有了征战沙场,为国立功的愿望。
    公元1488年,王阳明十七岁,在农历七月,他亲自到江西洪都迎娶新娘。新娘诸氏乃王阳明外舅之女,是王阳明的表妹。但是在婚礼当天,王阳明出去闲逛,偶入铁柱宫,遇到一个道士,便和他行礼交谈起来,王阳明对道士的养生之道很感兴趣,两人交谈甚欢,就聊了一夜,把婚礼抛在了脑后,至到第二天别人找到他把他带回来,结婚后王阳明暂住在江西,他在那里既然无法读书,就开始练习书法,等他离开的时候,他的书法也有了很大的长进。第二年农历十二月,王阳明和夫人回余姚老家,乘船到广信的时候,他去拜见了娄谅,娄老先生对王阳明说了些宋儒格物之学。所谓宋儒就是指宋朝的理学家。所谓格物就是指寻求理的方法,因为宋儒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想要知道这个理就得通过“格”,也就是要探究的意思。最后娄老先生告诉王阳明:“圣人必可学而至”。这话说到王阳明心里去了。从此,王阳明信心十足地踏上了成圣的道路。王阳明渐渐的收敛了顽皮的性情。
    明朝弘治三年,即公元1490年,王阳明的父亲吩咐弟弟王冕,王阶,王宫和妹夫给王阳明讲课,分析经书,探讨义理,准备让他走上科举之路。王阳明白天上课,到了夜里,其他人都休息了,他却刻苦学习先儒的著作。
    明朝弘治五年,王阳明二十一岁,浙江乡试很顺利地中了举,成为举人。取得了继续参加考试的资格。回到京城后,王四处寻考亭先生〈朱熹〉的书来读。日子一天天过去,忽然有一天,他对着竹子思考,甚至废寝忘食,只为能够“格”出一个“理”,他“格”了七天七夜,使得精力消耗,最终病倒。这便有了著名的“阳明格竹”的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含义,就像松树和梅树一样,是精神品格的象征和代表。
    明朝弘治六年,春季,王阳明或许是因为病体初愈的原因,他没能顺利的通过会试。三年后,又到了会试的时候,这次他又没有通过。可他并没有灰心意冷,王阳明回到了家乡余姚,他在当地结了诗社。
    1497年,弘治十年,二十六岁,王阳明回到京城后,他苦学诸家兵法,经过一番用功,什么兵法,阵局,军事案例,都不在话下。两年后,二十八岁的王阳明会试通过,殿试也接连顺利通过,二甲第七,观政工部作为他踏入官场的第一份工作。工部是古代中央官署的六部之一,负责掌管工程营造事宜。王阳明就是到工部观摩学习的实习生。一年后,王阳明当上了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是一个正六品的官,可以说是小小地升了一级。刑部则是掌管刑律司法的一个部门。
    1501年,弘治十四年,王阳明三十岁,依旧在京城刑部,仕途平顺,日子安稳。因为工作的关系路经九华山,王阳明顺便去九华山游览,九华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然后便有了《九华山赋》等文章。
    1502年,三十一岁的王阳明因病归余姚,多年来王阳明和道士始终都有一来往,也从他们那听说了些养生之道,所以这次他没有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反而去山洞里筑了一室,称为阳明洞,并在洞中练习导引术。这个导引术也就是一种道家养生的办法,讲究导气养性,从求长生。后来王阳明终究觉悟道“此簸弄精神,非道也。”然后便离洞而去。第二年,王阳明到了杭州西湖继续疗养身体。
    1504年,三十三岁的王阳明回到京城继续工作。同年秋天,他被派去山东负责那里的乡试。回京后任兵部主事。
    1505年,三十四岁的王阳明在北京以立志成圣为宗旨公开讲学。顿时引来标异好名的责难只之声,但知音不久就出现了,这个人就的当时的新科进士谌若水。殿试一完,谌若水就去拜访王阳明,二人一见定交,共以昌明圣学为勉。5月,孝宗死,年仅十五岁的武宗即位。宦官刘瑾引诱武宗玩乐受宠,专权害政,实行残酷的特务统治,大批忠臣直臣被捕捉被杀。1506年,朝中老臣刘健,谢迁等联合言官交章论奏,请诛刘瑾,却被刘瑾诬为奸党。朝中刚正的大臣戴饶和薄彦徽等上书给皇帝,揭发刘瑾忤旨罪行。也都得罪了刘瑾,为救戴饶等人,王阳明毅然上书。但却也触犯了权倾一时的刘瑾,结果王阳明被廷杖四十,然后给关到牢里去了,就被贬到贵州龙场驿作驿丞。
    第二年,三十六岁的王阳明在去龙场的途中经过钱塘,王阳明发现有人暗中跟随,于是伪装投江自杀。接着他就附商船到舟山,遇台风至福建武夷山,王阳明因担心已经被自己连累逐出北京的父亲,便由武夷山至南京探望父亲。后又归余姚探祖母。于1508年春才到达龙场。
    在古代,驿站是供传递公文的差役和过往官吏换马和住宿的处所。龙场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地处万山丛林之中,瘴疠盅毒弥漫,环境险恶,少数民族杂居,语言不通。唯一能通话的只是从中土逃亡来的亡命之徒。王阳明到任后竟无居住的地方,只能在驿站南二里的龙岗山搭一茅屋。因为水土不服,随从都病了,王阳明便亲自劈柴,取水,做饭给他们吃,又怕他们在这穷乡僻壤思念家乡而抑郁,则给他们背背诗,或是唱些家乡小曲,还讲笑话给他们听,当作消遣。后来,他在附近的龙岗山上发现一个天然洞穴,他就在洞中居住,终日默坐洞中研读《易经》,并名此洞为玩易窝,并写有《玩易窝记》述其在洞中悟道之事。之后,他又在附近发现一的山洞,时称东洞,移入洞中居住后,他称其为阳明小洞天。在洞中,他静思默想,研读经书,写出《五经臆税》,使他得以顿悟成道,创立了阳明心学,提出了“心即理”说,这就是所谓的“龙场悟道”。王阳明在针对当时上至位列朝班的重臣,下至各地朝廷命官,普遍严重存在知行脱节,言行相背,及程朱理学主张知先行后逐使知行分离等弊端,提出“知行和一”说。由于他万事和善处之,时间一长,他与当地人建立了较好的关系,在当地人的帮助下,王阳明构建了两间小屋和一座亭子。分别命名为“何陋轩”,“宾阳堂”和“君子亭”。在与当地人的接触中,他认为,当地苗夷虽然没有读过书,学习过礼仪,但生性纯朴,只要施以教育,同样能够成才。因为他在东洞给苗夷儿童讲学之事传开后,周围方圆百里的诸生纷纷前来求师学艺。于是他就在何陋轩创办了龙岗书院,条件非常简陋,缺少桌凳,诸生只能席地而坐听他讲课。王阳明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或采取学生问他解答的方式,或采取互相讨论的方式,有时采用娱乐的方式学习,教学生弹琴,骑射,有时又采取带领学生参加劳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取知识,他亲自带领学生修造房屋,修整书院,采集野菜,种植谷物和蔬菜,挑水煮饭等。王阳明在龙岗的讲学,引起了当地官吏的关注。时任贵州提学副使的毛科,仰慕王阳明的人品和学识,逐致函邀请他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毛科重修文明书院初成,尤需一位学识人品俱佳者。王阳明因病没有去。第二年,1509年,毛科离任,席书继任提学副使,再次邀请王阳明到文明书院。席书此前与王阳明多次接触,推崇他的心学主张,谈话也较为投契。王阳明接受了他的邀请,在文明书院,他首次阐述了他的“知行合一”说。
    王阳明创办龙岗书院,开修文教育先河,使龙场成为当时的教育圣地;他到贵阳文明书院,则提高了贵州的教育水平,活跃了贵州学术研究之风。
    王阳明一生中写过许多文章,被收入《
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一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哀吏目客死他乡的悲凉,叹自己落魄龙场之不幸,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另一篇是《象祠记》(这个“象”就是舜的那个弟弟),这是受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之托而写的,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正德四年末,也就是公元1509年,王阳明升江西庐陵〈今吉安〉知县,三十九岁的王阳明于次年1510年三月到任,他在庐陵短短七个月的时间,把庐陵治理得井井有条。十一月,王阳明进京朝。十二月,朝廷任王阳明为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正德六年十月,1511年,王阳明升文选清吏司员外郎。次年三月,王阳明升考功清吏司郎中。十二月,又升南京太扑寺少卿。正德八年二月便归绍兴山阴之新家省亲。五月王阳明大弟子徐爱升南京工部员外郎,与王阳明同舟归越,还游了四明山。由此,王阳明结束了在京两年的官宦生涯。十月,到安徽赴任,因地僻官闲,讲学活动始盛。正德九年,既1514年,四月王阳明升南京鸿胪寺卿,五月到南京。此时王阳明的讲学规模又有发展。四十三岁的王阳明在南京讲学,主要以存天理去人欲为主。其外,他编定的《朱子晚年定论》表明他传播心学,已发展到自觉。
    正德十年,1515年,赣,闽,粤,湘四省之界发生民乱。
    次年,由兵部尚书王琼推荐,王阳明开始处理军务。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到赣州,改变以往分省调兵的方法,注重训练当地民兵,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通过三大战役,便平定了平和县〈福建〉,崇义县〈江西〉,和平县〈广东〉,促进了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长期的稳定。
    正德十三年,1518年六月,王阳明以功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至此,南赣义军被全部镇压。王阳明在紧张的军事行动中,依然没有停止讲学活动。
    正德十四年正月,1519年,他以祖母病上疏请求归家,但没有被批准。到了六月,福建三卫军进贵协众谋叛,王阳明受命前往处理。途中闻知封在南昌的皇室宁王朱宸濠反叛,冒着弄不好会被灭门的风险,王阳明各地会征兵,最后将朱宸濠活捉,为国家立下大功。但功赶遭忌妒,受到百般非难,于是揭示出“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致良知”学说。
    正德十六年三月,1521年,皇帝武宗死,无嗣,立从弟为帝,是为世宗。新皇帝召王阳明入京任用,被与王琼有矛盾的宰相杨廷和所阻。新朝廷追录平叛之功,升为南京兵部尚书,不赴,告假省亲。后封“新建伯”,赐建“新建伯府第”。
    明嘉靖元年二月,1522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死,他回老家服丧。三年期满,仍为权臣所阻,没有被起用,在家待了六年之久。期间,讲学绍兴,余姚两地门徒大盛。
    嘉靖六年,1527年,五十六岁的王阳明,依旧在绍兴讲学。九月,朝廷不得不又用王阳明去平定广西思田地区少数民族土官动乱,奉命以都察院左都御史总制军务出征。十一月到广西,用招抚的办法,于次年二月平定了思田之乱。七月,又用计扫除了断藤峡与八寨匪巢。
    嘉靖七年十月,王阳明的肺病和足疮加剧。本来,他是带病出征的。繁重的军务和政事,使他日夜操劳不止。上疏请辞,推荐人代理。同时踏上了归途,但是在他行至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辅码头〈今大余县〉,病情恶化,于十一月二十九辰时,即公元1529年1月9日8时许,王阳明微微一笑:“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瞑目而逝。时年57岁。葬于浙江余姚越城城外30里的洪溪,乃王阳明生前亲点之地。
        王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好多人认为心学是空谈,实在是被歪曲的太厉害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好比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奉养得宜,让父母舒适满意,这就是实践。表面上看这个实践好像是在对客观的父母进行作用,其实是对自己的本心进行作用,万物皆在本心。这个孝顺父母的天理并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我们孝顺他,这是纯粹发乎没有私心物欲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后,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