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希拉里评价:【佛理故事】-----感悟真正的自己 - 灵异空间 - 科学探秘 - 合肥论坛 - 合肥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47:03

【佛理故事】-----感悟真正的自己

佛理故事(一)

  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
  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
  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
  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若说父母生给你的,你是太不孝了;父母生给你的,只有佛心,其它没有。”
  盘珪禅师一生接待学人,不说佛法,不说禅法,只是要求你自己应具有的佛心和高贵的道德。
  后来,盘珪禅师圆寂后,一位住在寺院旁的盲人对参禅的学僧说道:“我虽是瞎子,看不到对方的面孔,但却能从对方说话的音声判断他的性格。通常,我不但可以在一个人对幸福者或成功者的祝福语中,听出他的嫉妒声气,也可从他对不幸者或失败者所发出的安慰语中,探出他的得意和满足声气,彷佛他可从那些慰祝之言中得到许多的利益似的。但是,在我所有的体会中,盘珪禅师对人说话的声气始终是真诚无伪。每当他向人宣示快慰之情时,我只听到快慰的声气;而当他向人一吐愁肠时,我只听到愁苦的声气。那种声气,完全从他的佛心中流露出来的,那佛心,就是他父母生的。”
  学僧听后,一面否认盲者的话,一面赞美盘珪禅师道:“我们老师的佛心,不是父母生的,那是他本有的。”
  把一切好的都归之于父母生的,这会失去自己的本性,把一切坏的都归之于父母生的,这也会被说为不孝。好和坏,是习性,不是本性,既非与生俱来,也非父母所生。假设有人问:“佛陀是谁生的?”答以“佛陀是摩耶夫人生的”,此话错也,悉达多太子是摩耶夫人生的,而佛陀则是从般若生也,所谓“般若为三世诸佛之母”,即此义也。

佛理故事(二)

釋迦牟尼在一次法會上說了個故事:
有個富商,討有四個老婆。
第一個老婆伶俐可愛,整天作陪、寸步不離;
第二個老婆是搶來的,是個大美人;
第三個老婆,沉溺於生活瑣事,讓他過著安定的生活;
第四個老婆工作勤奮,東奔西走,使丈夫根本忘記了她的存在。
平日,商人一直很疼愛、重視前三個老婆,卻常常忽略了照顧第四個老婆。
有一次,商人要出遠門,為免除長途旅行時的寂寞,商人把自己的想
法告訴了四個老婆,希望有人能願意陪同他一起前往。
第一個老婆說:「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哩!」
第二個老婆說:「我是被你搶來的,本來就不甘心情願地當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個老婆說:「儘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風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個老婆說:「既然我是你的老婆,無論你到哪裡,我都跟著你一起。」
於是,商人只有帶著被自己常常忽視的第四個老婆,開始了他遠行的旅程。
最後,釋迦牟尼說:各位,這個商人是誰呢?就是你們自己。
第一個老婆是指『肉體』,死後還是要與自己分開的;
第二個老婆是指『財產』,它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第三個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時兩個相依為命,死後還是要分道揚鑣;
第四個老婆是指『自心』,人們時常忘記它的存在,但它卻會永遠陪伴著自己!

佛理故事(三)

古时候,有一个叫杨莆的人,一心想要找到佛,为此离家数载四处寻访,到处游历,遍访各个佛教胜地,名山古刹,可一直都没有找到。
有一天,在和借宿的寺庙的住持方丈大师聊天时,老禅师对他说:“施主与其找佛,不如去找菩萨。你回到你来的地方,看见一个披着衣服,穿错了鞋的人,那个人就是菩萨。”杨莆千恩万谢,临走还给庙里捐了好多香火。
杨莆回到家乡,也还是找不到,只得先回自己的家。他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睡梦中的母亲听到离家已久的儿子回来了,高兴得披上衣服就跑出来开门,慌忙之中连鞋都穿错了。杨莆面对高兴得泪流满面的母亲,一下子就醒悟了: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佛,而对于母亲而言,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佛理故事(四)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一息。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
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
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
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疑惑间,画面切换。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书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2个路过的人,曾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世的人,是最後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
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做起,病愈!


佛理故事(五)

小尼姑去见师父:“师父!我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已经多年,每天在这青山白云之间,茹素礼佛,暮鼓晨钟,经读得愈多,心中的个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加,怎么办?”
师父说:去点一盏等,它非但能照亮你,而且不会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通悟了!”
数十年过去……
有一所尼姑庵远近驰名,大家都称之为万灯庵;因为其中点满了灯,成千上万的灯,使人走入其间,仿佛步人一片灯海,灿烂辉煌。
这所万灯庵的主持,就是当年的小尼姑,虽然如今年事已高,并拥有上百的徒弟,但是她仍然不快乐,因为尽管她做一桩功德,都点一盏灯,却无论把灯放在脚边,悬在顶上,乃至以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总会见到自己的影子,甚至可以说,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她困惑了,却已经没有师父可以问,因为师父早已死去,自己也将不久人世。
她圆寂了,据说就在死前终于通悟。
她没有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在黑暗的掸房里悟道,她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灯再亮,却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唯有一个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无挂碍。
她点了一盏心灯。


禅理故事(六)

骡子的故事:

从前有一头骡子,它从小就在磨坊拉石磨工作,日复一日每天绕着石磨兜圈子………
有一天,它老得再也拉不动石磨………
"你工作了一辈子,现在老了也该退休不必再工作了。从今天起你每天就躺在这里吃草、睡觉、呼吸新鲜空气。"
可是,这样的日子骡子活不下去,它每天还是绕着树兜圈子,日复一日…………..

佛禅:
诸君莫笑骡子傻,也许有一天……你也是笨骡之一!


禅理故事(七)

两只青蛙:
两只蛙同住在水塘,夏天池里的水被炎阳晒干………
鸟择林而栖,蛙择水而居。
"哈!前面有一可水井!"
"我们跳进去吧,这里可供我们居住和吃食呢!"
"哼…………"
"现在住进去当然很好,问题是将来怎能够出来?"

佛禅:
做事情需顾到结果,你的机会或许只是一口水井——跳进去容易,出来可难!


禅理故事(八)

恶魔的帮手:

当世上发现了铁的时候,大树们就忧虑着未来的命运………
"可怕!"
"既生树何生斧,是谁发明了这种恶魔的凶器?"
"如果不是树提供了斧柄,光是这块铁怎能伤害得了你们?"

佛禅:
噩运形成的缘起,往往是因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身


禅理故事(九)

熊与鱼:

一只熊在溪边苦等了一天………. 终于捕到一条小鱼。
“我太小了根本不够你塞牙缝。放我回溪中吧,过几年我就长成一条大鱼,那时你再吃我才肥美也够你饱餐。”
“你知道我为什么能长得这么高壮肥胖吗?因为我不会为了一个大而无望的机会,而抛掉手上拥有的小利益。”

佛禅:
人多怀念着过去,期盼着将来而没有在过现在。能掌握目前拥有的真切地过着现在,才算是体会人生的人。


禅理故事(十)

狐狸与葡萄园

有一只狐狸看到一个葡萄园结满了果实…………
可是它太胖了穿不进栅栏………….
于是它三天三夜不饮不食使身体消瘦下去…………
“终于能够进来了!好吃!好吃极了!”
“吃得真过瘾,回去吧。”
哇!又钻不出去了…………… 只好重施故技,又三天三夜不饮不食……….
结果是出来了没错,但肚子不是跟进去是一样。

佛禅: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赤裸裸的诞生,又孑然而死去。人死之后遗留下善行才值得称颂,无人能带走自己一生经营的财富与盛名。